正当秋意渐浓时

2017-01-28 05:09田晓剑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贾谊秋景小桥流水

□田晓剑

正当秋意渐浓时

□田晓剑

秋风,秋雨,秋惆怅,正当秋意渐浓时。

我独自一个人在书房捧着一本新到的杂志,欣赏其中的美文。秋夜的窗外,秋雨绵绵,缠绵清冷。然而,流水有声,岁月无痕,如今的我也已经人到中年,心情倒是随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变得黯淡下来。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如果用一个人的年龄来形容这一年四季,那春天好比充满理想和希望的少年儿童,夏天便是热情四射散发着青春活力不知疲倦的青年。到了秋天,则是沉稳内敛不露声色的中年,至于万物凋零一片肃杀的冬天,无疑是已进入垂垂老矣的老年。四季轮回,犹如生命的周而复始一般,不可阻挡,也无法改变。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对秋天的描写有过太多愁肠百结的感慨,其中不少描写秋雨的绝妙佳句。如白居易的《秋雨夜眠》:“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使诗人更感到寒气逼人。

自古以来,离愁别恨同样也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对于漂泊异乡的游子来讲,“离愁渐远渐无穷”,家则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踌躇与愁苦。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此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宋代史达祖《玉蝴蝶》“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感叹人渐老去,读来令人凄凉顿生。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岳鄂王墓》)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贾谊、岳飞本是人臣之楷模,却落得个遭贬、被杀的下场,诗人蕴凭吊之情于秋景,深沉而悲凉,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无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泪下。

不可否认,“悲”“喜”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秋天有“悲”,更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又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各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并非“秋”在作祟,乃人的心理使然。

排除内心的忧愁,排除秋天的愁悲,秋天更应是一个成熟收获的季节,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季节,是一个遍地金黄的季节,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季节。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年如秋,不应后悔这如秋的年龄。人到中年,走过的路都早已成为往事,曾经的爱都保存在秋天成熟的果实里。中年人生如一坛美酒陈酿许久,开坛十里香;又如一首传唱多年的经典老歌,绕梁不绝;也如一条大河奔流至今,激情从未歇;更如那汪洋大海包容了那么多,博大自不用说。

路漫漫,感受这浓浓的秋意,人生同样宛如这浓浓的深秋,需要积攒、需要积淀、需要逆势而上,其实不是想像松柏那样高耸,只希望像岩缝里的小草一样,牢牢抓住一点泥土,汲取一点养分,生命里永葆那点绿色,阳光、健康、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猜你喜欢
贾谊秋景小桥流水
摄影·美好安徽
落实双碳目标重要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天净沙·春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江渡
早与晚
叶茂林作品
漫画
江南
怀才不遇的贾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