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萱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简约派音乐的和声初探
杨靖萱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简约主义音乐是在20世纪百家争鸣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流派,他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音乐各流派争相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简约派音乐宣扬一种极端的“简”和“约”,这是否代表其和声也是一种极简作风,或者听之任之,粗糙对待?本文针对这一论点,进行粗浅地探讨。
简约派音乐;作曲技法;和声
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简约主义(minimalism)美学的影响,简约主义率先出现在绘画与雕刻的创作作品中,在视觉艺术的影响下,简约主义音乐在美洲地区兴起。简约主义音乐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性音乐,它是继序列主义音乐和偶然音乐之后,另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在西方音乐流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简约主义音乐,也被称为过程音乐(process music)、相位音乐(phase music)、律动音乐(pulse music)、系统音乐(systemic music)以及复制音乐(repetitive music)。所谓简约主义音乐,是相对于“序列音乐”及现在音乐的复杂枯燥来讲的,其追求一种材料及音乐素材上的简单化,作曲家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进行创作,其特征是对十二音体系的一种重复,但避免重复节奏、音高的音乐创作技术,是一种新的改革与尝试,是一种追求“简”和“约”的音乐形式。但是音乐的“简”与“约”并不等于简单,或是粗劣,其中结构内部隐藏的音响、织体、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都很有特点的,如核心的和弦、动机、音型等材料,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最先掀起这股简约主义音乐之风的作家,是美国作曲家和演奏家拉·蒙特·扬。
(一)静态和声(持续音)
简约主义音乐中最常使用的特征和声是静态和声。静态和声代表的是简约主义音乐中“静止”的音乐理念,它强调音乐作品中和声的稳定性,常常表现为一个和弦上的长时间停顿,或是小范围内缓慢的和声移动。大多在作品的慢板乐章中较常运用到静态和声,具体的较常使用的音型特征为持续音。
在传统音乐中,持续音分为单持续音、双持续音等和弦形式,它的应用情况主要以延伸调性功能、风格性模仿和调中心音三个方面。而在20世纪,拉·蒙特·扬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为持续音做了全新的诠释,使其进行了反常规的应用。
《弦乐三重奏》是拉·蒙特·扬第一首单乐章作品,作品中完全是按超常规使用持续音及休止写作的,以超长时值的持续音高材料与长休止交替进行,形成了静态和声的进行模式。
通过使用单音、双音、多音或和弦的形式进行长时间持续,使音乐在部分或整体上形成了平直的、变化细微的和旋律动态几乎无起伏的音乐形式,被音乐学者们称为“静态和声”现象。持续音的大胆使用,赋予了其与传统和声中不同寻常的意义。静态和声并不是完全没有变化,在大量冗长静止的旋律律动中,可以更突出地表现出细微音型的变化,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律动。美国音乐理论家文森特·帕斯切蒂的专著《二十世纪和声》中对静态和声做了一番定义,即将一个和弦不断重复、或将和弦集中作为节奏性运动时,所产生的音响效果 ,这期间增加了节奏律动和音色交替变化等,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特点。并且在音响的发展上做了一些运用。如交替使用不同的乐器声部来演奏同样的模块,或者在同样的持续音进行中,依次加入新的音型或音组,以产生一种声音从小到大,音响从淡到浓的效果,反过来也是可以的。这样产生的效果使音响上的层次感诞生了。拉·蒙特·扬将持续音作为整部作品的唯一织体,以造成一种嗡鸣的效果,就是使用了持续音新的用法这些特点,使其在“嗡鸣”中也没有单调的感觉。
(二)传统三和弦
简约主义音乐中的和声运用了持续音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传统三和弦的使用。传统三和弦,对调式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度在20世纪时被摒弃,因为20世纪音乐就是要营造一种调式调性模糊的感觉。而简约主义音乐扎根于传统音乐,它并不排斥传统音乐中的调式调性,而且创作时也是使用自然音体系,这是简约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简约主义音乐著名的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以传统三和弦为基础是他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不过,他的和弦组织是以非功能性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它的和声语言是以三和弦为主要结构的,而且其和声语汇也非常简单,仅以四个三和弦组合成两组和弦来作缓慢的交替进行,而上方声部则是分解这几个主要和弦,下方持续音则是有着联系上方声部的共同音的效果,在这点上,持续音好像是恢复了传统时期的延续和声功能的趋势。
(三)相变产生的模进
静态和声是简约主义音乐比较突出的和声手法,而简约派在作曲技巧上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模块重复”创作手法。由于受拉蒙特·扬持续音创作风格的影响,1960年5月13日,特里·莱利创作出了《弦乐四重奏》,标志着特里·莱利以此作品开启了简约主义音乐风格的创作道路。在此后创作的《弦乐三重奏》中,莱利首次将动机重复的作曲技法应用到了简约主义音乐作品的记谱中来。特里·莱利的《C调》典型的显示了简约主义风格的绝大部分特征,这部作品被一个未明确指定乐器的重奏组演奏,无确定时值。全曲虽只有一页,但共有53个音型组成。这些音型在作品中重复表现,以及后来莱利对磁带录音技术的探索从而取得回音效果的“磁带圈”技术,都是在“模块重复”的基础上完成的。而“模块重复”这一作曲技巧的运用,使和声上模进的手法得以运用。
简约主义音乐时期在和声的运用上,是十分简单的,但是简单并不表示手法的粗劣。简单的和声运用,架构了简约主义音乐的主要风格,它是一种根植于传统自然音体系的音乐流派,简单的和声运用诞生于标榜个性与创新的20世纪,是传统自然音体系与20世纪大融合时代的结合,这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和声使用的手法。这些和声手法都奠定了简约主义音乐的创作及风格。
杨靖萱(1991—),女,汉族,河南周口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