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教学中的禁规探讨和创新改革

2017-01-28 03:30:22姬宗盼肖桂彬
北方音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声学和弦题目

姬宗盼 肖桂彬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和声教学中的禁规探讨和创新改革

姬宗盼 肖桂彬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和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它包含:①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②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和声在音乐作品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加深音乐作品的丰富性,尤其在我们给旋律配和声时,运用不同的和声作为旋律伴奏,会给其带来不同的音响与色彩。和声学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影响着其他专业的发展,像曲式分析、作曲这些专业都与和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和声学的学习对象大多基础薄弱,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错误不可避免,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和声教学中禁规的探讨,对于如何做好和声教学和改革创新,本人给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对基础和声教学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和声;和声教学;禁规;和声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教育工作中,和声学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是音乐创作人员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和声成为了音乐学习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音乐艺术的殿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和声这门专业的发展是以技法的变更来发展变化的,但是每一次和声技法的发展更新都是一种艺术的更新,总能带来专业上的碰撞。和声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感觉像是春天的细雨缓慢发展,但是究其根本也是变革,每一次的向前都是在摒弃传统的不足,向前发展,从而有新的技法冲击,孕育了一种新的形态,在以后会发展壮大。对于和声学这门专业课程掌握比较好的同学一般都具有了比较高的音乐素养,这对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只有掌握好这门课程,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中关于音乐专业方面的事项[]。高校和声教学过程中对和声禁规的概念和产生原因缺乏系统和科学的阐述,而且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我们必须通过教学实践和学习经历,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根据其自身情况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做出相应的创新和改革。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和声教学禁规的概念。二、和声教学中的错误以及改正方法。三、和声教学中的教学改革探究。

一、和声教学禁规的概念

传统和声教学中的禁规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平行八度、平行无度、反向八度、反向无度、隐伏八度、隐伏五度、平行一度、八度到一度、一度到八度等9种和声部进行[]。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没能把握好精确的概念。和声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禁规也是变化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初学者的基础音乐知识比较浅薄,所以他们很难明白和声禁规的定义和概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概念描述清楚。禁规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就是说禁规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和声教学中的错误以及改正方法

(一)声部进行错误的改正

和声教学中的声部错误往往会破坏和声的独立性,四部和声的平衡性会遭到破坏。解决方法如下:

1.牢固把握定义

让学生熟记定义,并且能够做到识别和避免,用9句话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2.定义与实际例子相结合

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错误声部进行的和声图示摘抄在错题笔记中,并在课后加以改正并分类,例如把平行五、八度错误,旋律进行不合适的题目集中在一起,和弦功能进行倒置的放置在一起,转调问题、离调问题不明确的放置在一起。这样对于和声专业的问题题目一目了然。

3.定期进行测试

在教学过程中,定期进行测验。定期的测试,一是对于学生专业掌握程度的检验,另外也是对导师教学的检验,查找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新问题,提高专业能力。

(二)副调和弦问题

与自然体系和声大大不同的是,副调和弦可以改变和声的色彩,得到的是变音体系和声。在这个过程中,将会运用大量的和弦,让学习难度变得很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和弦升降记号容易丢(2)难度增加导致分析的速度变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配写和声时,启用临时调来替代临时主和弦,这样可以降低难度

学生充分理解副属和弦中的升降号后,就能避免丢掉和弦升降记号,做作业时就算出现一些错误,检查时也能清楚地看出来。

2.通过后面的临时主和弦来解决问题

临时主和弦决定副属和弦,所以通过分析临时主和弦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三)和弦功能进行问题

对于普通基础性的和声题目,通常的和声进行功能性是T—S—D的功能属性,这也是传统和声功能进行的要求,当然也可以进行和声功能的延伸,不用教条的T―S―D―T,T―D―T,可以演变为T—S—SII—D—TSVI—S—D/D—D—T,T―S―SII―D―TSVI―D/DVII―D―T,T―TSVI―S―D―T。当然也可以使和声功能进行为T―DTIII―S―D―T。但是出现的和声功能进行的错误误区,T―D―S,T―D―SII,不允许出现和声功能的倒置问题。

(四)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克服难题

1.正确对待难题

处理难题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再次遇到困难的和声题目,不逃避,耐心解决,配合学习过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配和声问题,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掌握题目的类型至关重要,并且难题的出现是对专业能力的再一次提高,对于基础能力的再一次检验,只有当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时,难度系数高的题目才能迎刃而解。

2.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做出不同的要求

例如,作曲专业的学生对和声学的要求很高,所以对他们的教学以及作业应该提高难度,其他专业的学生则适当减少难度,以共同课的形式来对待,这样可以做到既不给学生太大压力又能让学生学有所成。

3.典型例题重点讲解

对于经常出错的难题和典型的例题,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跟同学一起再做一遍,这样能起到查缺补漏的效果,并且可以将经典型的题目再次放置在考试测评中,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这对教学和学生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多多接触不同和声风格问题

并且对于不同风格的题目每一次都要记住其特点,把自己学习过的不同风格的题目牢靠记住,例如古典主义和声与浪漫主义和声以及20世纪和声的发展变革和演进是如何进行的,并且把这些不同风格的曲目在进行弹奏以后再分析,这样更能把握其特点。在和声学习的进程中,不只是分析作品的不同风格,对于这些风格的作品还要进行辨认,明确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例如肖邦,舒曼,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勋伯格,德彪西等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比较著名的曲目,更要熟记于心,这会加快分析的速度。

三、和声教学中的创新和改革

(一)教学内容

1.减少数量,控制难度

和声教学的内容较多,不同专业对和声学的难度要求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进行课程安排。当然想要学好和声学必须辅助以相应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和声学。基于现在大学生和声基础薄弱的这一基本现状,对于题目的难度我们应该以简单和中等题目为主,达到理解和运用层面的教学要求即可。例如讲解一些基础的和声题目,和声学前30章掌握牢靠即可,或者再往后讲解。当然对于基础能力比较高的学生或者根据专业的要求不同可以与基础学生分类讲解,素质高的同学进行提高难度讲解,基础学生要求掌握整个传统和声,并且对于相关题目以多做题为主。

2.重点突出和声分析

在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程中,我们得知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无限循环,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前提。所以感性认识在和声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我们要将和声理论和钢琴演奏有机的结合起来,感性认识中提高理性认识的理解,理性认识中感知感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结合,做到相辅相成,这样对于教学和学习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在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中,总有学生反映学到的东西没有用。究其原因,(1)上课过程中,分析和声作品的同时应该让同学们了解该作品的背景,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声课程而且还能加深同学们对给旋律配和声的理解。(2)分析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和声语言特点。(3)对于作品中运用的各种和弦、半终止、转调更好地进行理解。(4)最好能弹奏分析的作品,这样可以做到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和声分析,和声学习可以对和声的分析起到最大的辅助性作用,而不是不断机械做配和声题目,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习好和声这门课程。

3.如何对作品进行和声分析

如何运用方法分析,对于作品分析的进程速度有至关重要作用。(1)对于一首并不熟悉的音乐作品而言,需要先确定调式调性,作品中可能出现多次转调,但并不是所有作品都以主调主和弦开端,所以先确定调性,才能掌握整首作品到调性布局。并且对作品的体裁也要加以确定。(2)调性确定以后,划分作品的终止与半终止,这样才能更好地划分段落。掌握作品的结构布局。(3)对于旋律中运用的技法特点进行确定,作品中出现的和弦必须搞清楚,三和弦,七和弦,重属和弦的各个转位要及时反应。(4)旋律下的伴奏织体有什么特点,也要加以总结,最后对于整首作品中的调式调性,结构布局,旋律技法再进行整合,总结出作曲家在本首作品中和声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加深记忆。

4.增加键盘课程,注重实践教学

和声学课程是理论,而键盘课程强调的则是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感知和声分析的作品,明确作品的风格。并且对于配和声题目也要经常在键盘上弹奏。键盘的加入会提高学生的能动性,给听觉带来冲击性的体验。不只固定在课本理论知识之上,但是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键盘课程是和声课程的辅助。

(二)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程度,我们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几种课程:(1)理论课,一般采用集体上课的形式,其中包括和声理论、和声写作、键盘和声等基础理论知识。(2)实践课,之前我们讲到过,感性认识结合理性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声分析的作品,键盘课的键入正好能弥补理论学习的不足,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弹奏对方分析的作品,进行小组检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检查对方的作品分析是否有问题。(3)安排同一和声专业的学生进行讲课,可以把新课程交于每位同学进行安排讲解,加入多媒体教学,既是学习,也可以感受和声。同时讲解完毕每位同学说出自己的问题及其意见评语。出现的问题大家一起探讨,最后由导师进行总结点评,激起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积极性。(4)适当地安排一些专业研讨赛,把学生集聚在一起,共同学习、探知更多的专业知识,学生之间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学生来自不同的本科学院,这样做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注重实践课程的安排

教学过程中,加入键盘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只学不用的通病,也是为了让同学们通过感性认识来感知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理论与实践无限循环,提高双方面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和声这门专业课程来说,实践的几率越大,对于专业能力的提高就会越快,只说不练,相当于纸上谈兵。键盘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键盘乐器上运用和声学知识来为歌曲等伴奏的能力。键盘专项课程不仅为中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经历与体验,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而且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了可能。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在自主的学习和自由的表现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对音乐终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愿力,真正实现了“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

四、结语

时光流逝,在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的时间里,感谢我的母校曲阜师范大学给予我的帮助,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为我提供了许多丰富资料,还有安于论文写作的环境。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变革,音乐由单纯走向丰富多变的形态,同时和声的发展也开始变得枝繁叶茂。直至19世纪结束前,和声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并且大放异彩。对于沉浸在专业学习和声这条道路上的学习者及其研究者而言,和声的发展永远是一种挑战。对于音乐艺术的前途发展,不断有人为此前仆后继,在这个寻求其发展的道路上,既是内心的快乐来源,也是一种折磨。对于和声语言的演进,无人能够断言,和声的发展变革在未来艺术道路上,恐怕只能等到我们这个时期过去之后才能发现和声的发展状态究竟如何。然而和声是音乐的基本构成,也是主要因素。对于和声功能的进行一定不可以进行功能倒置,并且要严格按照传统和声的要求进行配和声,和声中的禁规要求要防止出现在作品中,毕竟我们学习的是传统和声,传统和声的观念已经深入我们的观念。最重要的是对于和声教学的创新影响和声的发展,或者说影响和声教学的成功几率系数。和声教学是大学音乐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且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环环相扣,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和声的专业性影响着曲式分析、作曲、复调的技能性,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和声课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是否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因材施教,做好培养优秀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音乐也是一样不断加快脚步,在和声学习的进程中,作为一名学习者,如果我们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只能被优异者取代。当然教学也是如此,这样才能提高专业素养。

注释:

①副调和弦是指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和副重属和弦。

②式中除了主和弦I以外的大、小三和弦作为临时主和弦而构成的下属组和弦(II、II7、IV、VI等)称为副下属和弦。

[1]杨通八.初级和声课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沈一鸣.和声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杨马转.和声教学研究[M].2002.

[4]孙孝良.和声教学中的教学改革探究[M].赤峰学院学报,2012.

指导老师: 肖桂彬

姬宗盼(1988—),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杨柳镇人。曲阜师范大学,硕士三年级,专业:和声理论与教学研究。导师:肖桂彬

猜你喜欢
声学和弦题目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艺术品鉴(2021年26期)2021-10-25 09:49:56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乐器(2021年9期)2021-09-18 02:00:04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乐器(2021年7期)2021-09-10 07:22:44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趣味(语文)(2019年4期)2019-08-20 05:37:02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Diffus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扩散”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吸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