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宁,常 娜
(1.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人事处,江苏 镇江 212003 ;2. 江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德育的困境与应对
戴 宁1,常 娜2
(1.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人事处,江苏 镇江 212003 ;2. 江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由于互联网具有便利性、隐匿性、开放性、虚拟性、全球性、无中心化和互动性等特点,“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困境,网络犯罪、网络成瘾、传统道德缺失等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通过分析,从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网络德育的理论、网络德育的手段方式等方面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德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网络德育;网络成瘾
自1994年4月20日中国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后,真正具有实用性的互联网才在中国出现,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互联网开始逐渐与其它产业融合,形成“互联网+”模式下的全新产业发展模式。“互联网+”是创新2.0背景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这种发展趋势为未来产业领域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网络化发展平台。同样,互联网技术作为教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保障,也是我国构筑未来 “互联网+教育”体系的竞争优势所在[1],“互联网+教育”正成为是未来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在互联网飞速发展过程中,海量信息正已无法估量的速度蜂拥而入,而我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理论研究及实践开展得还不够充分,存在着诸如网络德育方式和方法研究相对滞后、网络德育理论研究层次不够深入等问题。
我国在互联网引入、发展、应用和普及方面较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德育的理论研究、实践开展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进一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网络德育领域的发展现状,首先需要厘清我国网络德育的发展阶段。张忠华教授在《承传与超越: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一书中这样划分并定义我国网络德育的发展阶段:1) 被动适应阶段(1999—2001年),这个阶段我国互联网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发展趋势,在技术上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缺乏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网络德育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开展相对滞后,相关研究具有被动性,研究的进度慢、层次低、成果少;2) 主动、全面开展阶段(2002—2004年),互联网在我国处在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时期,互联网相关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理论日趋丰富、技术日趋成熟,德育工作者们在不断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就网络德育开始了全面、主动的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进度之快、层次之深、成果之丰是令国人瞩目的;3) 深化研究阶段(2005年至今)[2]304,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在与其他产业之间不断渗透和交叉的发展过程中,跃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教育与互联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网络德育得到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的进度迅速、层次高深、内涵丰富。
我国互联网技术及网络德育的相关研究虽已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但是“我们的研究还是初级水平,许多研究不规范,研究的主题内容集中在网络时代给学生带来的道德困惑,研究分析集中在网络德育现象,探究因果,从理论上建构路径,研究范围也主要集中在‘教育—德育’学科内”[2]309。因此在“互联网+”逐渐成为未来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发展的主流这一背景下,针对网络德育的研究迫切需要从厘清概念、丰富有效应对策略、完善网络德育理论体系、拓宽网络德育研究视野的角度进行更深入地探讨,通过对网络德育历史发展的梳理,探讨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促其积极发挥应有的“正能量”。由于互联网具有便利性、隐匿性、开放性、虚拟性、全球性、无中心化和互动性等特点[3],“互联网+”背景下德育工作面临如下挑战:
2.1 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互联网具有便利性,使用者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的获取和交换非常方便,但这也容易使使用者对互联网产生高度依赖,甚至形成网瘾,导致学习者与教育者、学习同伴之间应有的交互性逐渐消失,使其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缺失情感沟通,长此以往,他们将无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最终出现“网络成瘾”现象。从心理学上而言,这一现象将导致其对现实世界产生回避心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不道德行为。从德育角度而言,这些问题是非常明显的因互联网使用不当而表现出来的道德失范行为。
2.2 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
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型,容易在如何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的问题上产生偏差,互联网的隐匿性将成为诱导他们抛弃道德伦理底线的潜在因素。年轻的互联网使用者通过网络获得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和未加辨识的多元化思想之后,如得不到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有可能在互联网的掩护下形成无所顾忌的心态,在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扭曲化发展趋势。
2.3 传统道德的丧失和法制意识的淡化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全球性、无中心化和互动性等特点[2]307,如果行之有效的互联网监控体系没有及时形成,互联网监控管理就容易出现真空地带,互联网的使用者尤其是学生群体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迅速寻找到了可以为所欲为的空间。在虚拟性的网络空间中,他们从来不必因为自己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而感到担心和不安,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受任何约束的“真正”自由,当这种毫无任何约束力的“自由”成为青少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愈演愈烈后,传统的道德约束将被突破,他们的法治意识逐渐淡薄,最终思想上的道德缺失将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出现了大量道德行为问题,诸如网络欺诈、传播谣言、窃取隐私、浏览黄色信息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
2.4 传统德育手段优势的湮灭
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网络德育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正在逐渐成熟,通过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革新,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网络德育为现代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容易掩盖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人自身能动作用的湮灭,现代德育工作者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加,他们重视现代技术的应用,忽视自身独特的道德魅力所产生的德育效果,网络德育工作者个人的能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当前网络德育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和路径以应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2.5 不同意识形态的渗入及影响
互联网起源于西方社会,因此西方文化及其主流思想意识形态被大量注入到由其主导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互联网文化之中,这使西方社会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意识形态灌输和道德文化传播中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和控制权。此外,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其在信息的接纳、储存和传递过程中对各种文化及意识形态一般较少进行筛选,可以说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信息传递是非常真实的,这一特点容易导致不良文化的入侵及意识形态的渗透,如果对这些现象不加以控制,其不但会成为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理想信念形成的阻碍因素,还会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根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1 注重网络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解决网络德育当前面临的这些困境,其要务是建设一支具有扎实德育教学理论功底且兼具新时代网络德育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不断坚定教师自身的政治立场,使其具备进行德育工作的基本政治理论,掌握基本工作方法;其次,必须掌握足够的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使之能够立足于现代互联网应用环境进行德育手段和内容上的创新。做到上述两点才有可能将传统德育与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内容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形成应对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德育领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能力。
3.2 注重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同时具有德性和德行,需要同时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运用网络德育手段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道德伦理知识的实践教育,使道德伦理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内化,并深入人心,促使学习者在自身思想意识和行为上体现道德同一性。依托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完善道德伦理知识的传播和实践过程,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培养人人平等的道德意识,营造有利于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健康发展的校园网络道德氛围,将道德伦理知识的学习从最基本的理解和记忆层面提升到分析、应用层面,培养青年的选择判断能力、创新能力、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试能力[4]。
3.3 提高网络净化技术,优化网络德育环境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提升网络应用者自身道德伦理水平、重视其内在因素的同时,还需要重视作为外在因素的互联网环境在网络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除了对互联网传播的各种知识和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有效的筛选之外,还须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占领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开发出切实有效的网络净化软件,净化和监控网络环境,在德育内容和方式上形成“双赢”局面,抢占先机,掌握新时代下网络德育工作的“主动权”,正确发挥“互联网+”道德教育的功能。
[1] 常娜,曹辉.“互联网+”背景下O2O生态教育圈及其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6-8.
[2] 张忠华.承传与超越: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3] 张忠华,周阳.对我国网络德育研究的反思[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3-6.
[4] 马宁,袁铭泽.试论高校网络德育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06(10): 52-54.
〔责任编辑: 张 敏〕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cyber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DAI Ning1, CHANG Na2
(1. Personnel Department,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2.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Because of the features of internet such as convenience, occultation, openness, virtualization, globalization, non-centralization and interactivity, the moral education faces new challen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Moral problems caused on internet, such as cyber crime, cyber addiction and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moral theories are coming out in an unending flow. Through analysis, we should explore new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m from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cyber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cyber moral education technologies.
internet+; cyber moral education; internet addiction
2016-09-01
2015年度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科研立项课题(GZ2015120732);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三五”2016年度科研规划课题(16SSW-Q-017)
戴 宁(1982—),男,江苏丹阳人,讲师,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常 娜(1992—),女,辽宁铁岭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G41
C
1008-8148(2017)01-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