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珠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系
多元化的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
陈乐珠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系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为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教育教学研究,本文结合学校的基本现状,并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多元化、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思考 改革 多元化
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促进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把教、学、做一体化落实到实处,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程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当前学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基于当前形势,省高考分为理文科后,理工生学生比例逐渐减少,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数量在下降的问题,更多的是理工科不好读的问题。文科生大部分不用动用脑筋,单凭背背就能考个好成绩,而理工科学生学习,凭靠的是基于理论的学习基础上,以不变应付万变的学习方法进行解答问题。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两个特殊的文类,导致了部分专业爆满,部分专业冷门的情况。
上大学,大部分人的想法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如果由于容易学与不易学这些原因去进行选择专业的话,很容易让学生走偏方向,最后,也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上了大学毕业后,就如失业般,找不到工作。为此,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需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理工科也可以兼收文科类学生。笔者刚从事教育不久,但是,从同事之间得知一些当今就业的信息与就业需求,针对于电子类的学生,电子类属于工科类,高考招生时是理科学生是最适合的。然而,由于公司在销售方面,需要招的是有电子专业基础的学生,因此,可以针对该需求,制订该专业方面的经济类的课程,并且可兼招部门文科学生。另外,有些电子类的公司,采购方面也需要有电子类的专业知识,比如购买什么型号的芯片,或者是贴片,等等,由于型号的不同,同样功能的芯片在外观上甚至在管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必需多元化。
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一样,大学生已俱备一定的独立能力与学生能力,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特征,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独立性,投其所好,在大学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兴趣及爱好。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自己喜欢的教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前不久,通过网络看到过一篇报道,称华农90后某英语老师,学生出勤率创大学新高,如果学生喜欢像这样的英语老师,课不逃了,觉不睡了,一口气背十页单词,还怕考四六级吗?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其说因材施教,不如说是因“生”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必有所不同,基础所不同,教学深度必然不同。但是,不管是怎样的情况,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来说,作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这个问题,应该是从小学教学中就经常碰到的问题,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来说,这也避免不了的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进行理论课教授的过程中,会经常介绍一些专业名词、定理等,对于文科生的思想惯性是,词意、定理等一定要记住,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仅仅是重复别人的思想,时间一久,很容易忘掉以前所学的所有知识。当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某个定理的内容是,让人听到的仅仅是一些生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是什么,似乎学生并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让学生学会思考、观察、推论,这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中不断地提到“劳动”的意义,他的学生就是在“创造性劳动的气氛中生活的”,“劳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它“发展了智慧,教会了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使学生能够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被观察到的某些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去”。在劳动中,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比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再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思想,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中提到,参加“劳动”的兴趣会变得愈发浓厚,形成了一种智力与“劳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这便是我们常说“践用所知,以践促学”的过程。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钟健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的启示[J],2012(8).
[3]孙式武.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新教师成长的启示[J].淄博师专党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