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欢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136000)
“被”字句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于佳欢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136000)
“被”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又由于其独特的用法,使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被”字句概念的解析、总结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被”字句的使用中常见的偏误类型,对“被”字句的教学提出建议。希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进行“被”字句教学。教学过程中能让学习者更充分了解“被”字句的语法特点,尽量避免“被”字句的使用偏误。
“被”字句;对外汉语教学;偏误;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被”字句
“被”字句是在谓语动词前面有一个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或由“被”组成的介词词组作状语的句子。“被”字句的主语通常是谓语动词的受事,介词“被”的宾语通常是施事。由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叫、让、给”构成的词组作状语的句子也属于“被”字句。如:
杯子被小王打碎了。
爸爸叫他去买啤酒。
李明的车让朋友借走了。
她的手表昨天给丢了。
(二)“被”字句的结构
“被”字句具有外部标记,结构特点突出,是典型的被动句式。“被”字句的结构形式根据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类型的划分,其中“主语(受事)+被(叫/让/给)+宾语(施事)+动词+其他成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被”字句的句式。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被字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有如下几种:
(一)遗漏“被”
*从她娶回家的那天开始,李明从来没有做过一次饭。
从她被娶回家的那天开始,李明从来没有做过一次饭。
以上例句属于该用“被”字句而没用,如果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并且这个主语是由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充当时,为了清楚地表明施受关系,避免歧义,一般要使用“被”字句。
(二)误用“被”
在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认识中,表示被动语态的句子就应该有表示被动的标志,即“被”字句。所以他们很容易把不该用“被”字句的句子用成“被”字句。具体表现如下:
1.该用意念被动句的误用成了“被”字句
*论文被写完了。
论文写完了。
*袜子被洗干净了。
袜子洗干净了。
*开学典礼昨天被举行了。
开学典礼昨天举行了。
如果受事主语不可能发出后面的动作,同时不需要指明或根本无法指明动作的施事者的时候,一般用意念被动句(又叫受事主语句)。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容易把所有被动含义的句子都说成“被”字句。
2.“由”字句误用为“被”字句
*他是被孔子学院推荐来的。
他是由孔子学院推荐来。
*我们的汉语课被刘老师上。
我们的汉语课由刘老师上。
“由”字句一般表示某事属某人或某方面的职责,语义重点在施事,“被”字句则是叙述受事主语由于受某动作的支配或影响发生的情况,语义重点一般在受事。
(三)状语错序
*韩国明星被大家非常欢迎。
韩国明星非常被大家欢迎。
现代汉语“被”字句中,一般将状语放在“被”之前,教师在教授副词的使用方法时,为了避免学生混淆,所以不会特地强调副词在“被”字句中的具体使用位置。所以,当“被”字句中出现副词的时候,学习者想当然地就把副词置于动词“欢迎”之前。
“被”字句的教学一向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对这种难度较高的语法项目,教师应采取化整为零、分散处理的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分阶段教学。下面提出我的几点建议:
(一)合理安排被字句教学顺序
在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教学顺序,不是把全部的“被”字句的结构和用法全部抛给学生,“被”字句的结构教学应该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教师应该明确“被”字句的使用条件、熟悉“被”字句各句式的结构形式、区分各个句式之间的不同。包括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被”字短语,一定要在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被”字句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教学。如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意念被动句的难度比“被”字句要高,所以在“被”字句的教学顺序上应该先教有标记的“被”字句,然后再教无标记的意念被动句;同样是有形态标记的“被”字句、“叫”字句、“让”字句,因其使用频率的不同,在教学中也应该分阶段教授。在初级阶段进行典型的“被”字句教学,中级阶段再进行“叫”字句和“让”字句的教学。这样既可以降低二语学习者的学习难度,也可以减少来自汉语内部的干扰。所以,合理安排教学顺序,逐渐加强“被”字句结构教学,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熟练掌握各种被字句结构至关重要。
(二)结合情景进行“被”字句教学
“被”字句的教学基本原则是突出语用功能的同时兼顾语法和语义。大部分二语学习者觉得“被”字句很难是因为平时用的少,课堂教学形式单调老套,教师教学主要以讲解结构为主,辅以大量的机械性练习,以强化学生对各句式的记忆和使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并不能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所以二语学习者经常会在表达上出现障碍。我们在“被”字句教学中应该尝试引入情景教学的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视频放映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被”字句。如“杯子被小狗打碎了”“粉笔被老师折断了”“刘奶奶被汽车撞到了”等等。教师板书展示学生所造的“被”字句,进而为学生详细讲解其用法,也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给出不同情景,让各小组表演,其余的学生根据其表演造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课堂氛围活跃,又能让学生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它的用法,避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操练形式的枯燥乏味,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更容易学以致用。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对外汉语教师在自身具备良好的汉语基础的条件下,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教材和教学大纲不应该成为教学的唯一凭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教学顺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与学生沟通,对教学进行不断地修正反思,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获取。
“被”字句对于各个水平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都是常会发生偏误的句式,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难点,掌握正确的“被”字句表达方法,对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二语学习者学习的“被”字句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提出笔者对于“被”字句教学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对外汉语“被”字句的教学提供一定方向上的帮助。本文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1]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2]贾晓蕾.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字句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12(20):3-6.
[3]孔信爱.韩国留学生被字句偏误分析与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范晓.“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J].长江学术,2006.
[5]郭晓玮.留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
[6]韩阳.欧美学生“被”字句习得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
于佳欢(1991-),女,汉族,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