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洁 (南通大学 226000)
论声乐学习中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孙 洁 (南通大学 226000)
声乐是一个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专业,在发出一个漂亮的声音之前你可能要为之努力很多年。所以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认知避免与克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并缩短学习过程,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声乐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这三个每个学习者都会经历的学习阶段进行论述,阐述了自我认知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自我认知;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效果
自我认知就像是一双长在大脑里的眼睛。我们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主动关注,对事件进行反思,对自我进行分析,从而更了解自己的行为也更了解自己,这便是自我认知。声乐学习是一项技能学习,如所有需要精湛技艺的技能一样,它是一个周期长,过程苦,收获慢的过程。随着教育方式的越来越开放化与多元化,以声乐为专业的学习者也日趋增多,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声乐这一事件及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审视、反思、分析,并利用认知结果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
学习动机主要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在内部动机驱使下学习行为会更主动,外部动机则利用外在事物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一)外部学习动机。声乐的外部学习动机无外乎两种,一与物质相关与二与求学相关。市面上一般会用“投入大,回报大”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音乐学习。投入大指音乐学习需要花费不菲的课时费,回报大即是依靠音乐能创造更多的收入。但是这是所有知识或技能投资的共性。当你将任何一件事做到极致并运用得当时,你可以通过它获得一些你想要的东西,这无可厚非。但是部分抱着速成心理的声乐学习者希望在两三年内有所收获,一来不利于自身专业的长远发展,二来如果这部分学习者以后当上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当一个学生考取本科无望,但在唱歌上却有点小天赋时,选择声乐专业似乎成了一条“捷径”。首先同等级大学在音乐专业的招收上文化录取分会相应低些,其次声乐在“速成”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第一,为了避免损伤声带,声乐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一次最久不过两个小时,在时间上声乐貌似是个不用投入太多的专业。第二,声乐学习需要很长的学习周期,见效慢。学生在考取学校的时候一般还没有形成高水准的歌唱水平,所以良好的歌唱条件会是学校录取的一项指标。部分学生为了一纸文凭将自己的四年付出给一件都还没有考虑清楚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声乐的不负责。
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声乐学习的内部动机应该是推动学习行为的绝对主导力量。所以以上两点学习动机于人于己都是不可取的。学习者应该在学习的初始就对自己的学习动机进行审视,认真考虑后再做决定。
(二)内部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声乐还处于有兴趣阶段的学习者要好好保护这份兴趣,当出现停滞期和倦怠期的时候要及时停下来分析问题出现原因。如果问题短期内不能得到解决可以采取迂回解决的方法。如恐惧高音,高音本身并不会使我们恐惧,我们恐惧的是再次体验失败的过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先将高音的练习进度放慢,回过头继续巩固我们擅长的音域,以半音为单位逐渐向高音区扩展。这样迂回解决既避免了停滞感与挫败感又保护了学习兴趣。
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声乐不只停留在兴趣阶段,对于声乐充满热爱。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既强烈又稳定所以无需培养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看似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学习动机如果发生在一位没有相应学习天赋的人的身上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热爱会更执着,但是所有的执着并不一定能换来令我们欣慰的结果,有时反而会让我们更加苦恼。所以当教师或者学生本人发现学习的效果多次不尽如人意但却又不是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的问题时,可以考虑将学习的热情转移至相关学习上。如热爱歌唱但是却没有适合的条件时可以考虑将热情转移到器乐上,想学美声但是音色条件更适合民歌的可以将目光转移到民歌上等等。
学习动机是我们学习声乐的初心,在最终决定之前我们要审视它,确定它的纯洁性与坚定性。在学了之后我们更要保护它,通过认知对内部学习动机进行保护,有效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学习成就感,只有初心不改这条路我们能走的更长远。
学习能力的认知来自于对学习过程的回忆与学习结果的分析。对于学习能力的认知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本身并提升学习效率。声乐的学习能力部分源于良好的先天条件,但更多的来自于后天的培养。
大多数的学习者并不是因为有绝佳的歌唱条件才学习声乐,更多的都只是有良好或普通的歌唱能力但对声乐有兴趣,热爱声乐。这部分学习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要主动培养后天的学习能力并通过认知结果改善学习能力来促进声乐的学习。后天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多样的学习方法。
(一)良好的学习态度。每次在水加热到99度的时候就灭掉火源,哪怕煮100次水也是不会沸腾的。声乐的学习需要坚持,不是你不行或事情太难,而是量变还不足以达到质变。正如坊间的一句话“一天不练自己知,两天不练同行知,三天不练大家知”。坚持下来自然会有回应。
肯坚持还不够,还要肯努力。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需要努力,但声乐的努力稍异于其它。乐器也许可以一次不间断的练上个半天。但是长时间的发声练习会对声带带来负担,长时间的不科学用嗓还会让声带产生病变。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少量多次的练习来提高练习的时间。边练习边思考,将教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学习感受相结合。
(二)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和其它学习一样,声乐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也发生在生活中。读音乐类的书籍是一种学习,看优秀的音乐会及音乐视频是一种学习,与同伴交流学习所得也是一种学习。丰富的学习途径可以完善我们对声乐甚至音乐的定义,对于声乐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宏观意义。
学习的过程中要有预见性的为自己学习声乐创造学习环境。不能认为声乐学习只发生在课堂中,发生在师生之间。只有先主动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每次的学习中得到收获提高学习能力。
对于学习成果的检视与总结不仅使我们看见自己的成,感受收获的喜悦,更帮助我们理性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定下以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一)阶段性成果。阶段性学习成果来自于阶段性问题的解决。每周或每天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忆与反思,发现自己歌唱过程中的问题并在下一个学习阶段进行主要攻克。此阶段的特点是每次都只对一个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力求短期内解决。如吐字不清、吸气耸肩、身体僵硬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从而改正。如吐字不清,尤其是声乐初学者,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说不清唱不明,而是没有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他们认为浑厚的声音就是美声,而现阶段又没有能力发出那样的声音,所以就用窝在口腔里的声音去模仿,殊不知这一模仿字就不清了,唱什么都是咿咿呀呀糊里糊涂。如果这一声音观念如果能及时的被发现并得到纠正,吐字不清会在短期内得到快速解决。相反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与纠正不仅咬字不清这一问题不能解决,还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甚至影响学习者原有的音色,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多麻烦。
对于这些小问题的定期的检查,可以在它形成习惯之前将其改正,避免更多问题的出现,降低学习成本。
(二)长期成果。长期的学习成果不仅要将自己现在的学习成果与上一周期相比,也要与其他水平相当,学习时间相当的学习者进行对比。这里的对比不是攀比的意思,学习声乐并不是为了自娱自乐,我们最后要么登上舞台面对大众,要么走上讲台面对学生。所以在埋头苦学的时候也要将目光投向别处,看一看声乐的趋势,大家的趋势。虽说声乐的学习有其基本的科学方法。但是每个时代的审美是不一样的,对于声音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样,声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展现了这一点。只有在相似的声音观念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融入与传播声乐。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认知,我们用自己的是视角看到自己进步与问题,但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我们却可以借用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从他人身上吸取经验与教训。这样我们能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比如同一位老师的两个学生,音色相似但是声音的位置却相差甚远。声音位置不仅关乎于发声技巧,也与发声观念相关,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启发或改变我们本持有的一些观念,因为有相似经历的人的声音会对我们更有触动。即使我们坚信自己的观念,在两种观点的思辨中我们也会有额外的收获。也许同样的道理老师早就说过了,可是真正理解并运用是需要一定过程的,而与同学进行交流无疑会加快这一过程的实现。
艺术虽是感性的,但是艺术的学习可以用理性的思维与方法去引导与规划。声乐学习感受因人而异,可学习过程却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自我认知我们关注到更多的小问题,更好的解构了声乐的学习过程,能明明白白的学在其中并得到更好的学习的成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关注、反思从而得到一个真实的认知对于声乐学习者是一条捷径更是对自身的一种负责。
[1]冯效刚.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2
[2]蔡远宏.当代中国声乐学派的研究视域[J].人民音乐,2007.08
[3]约翰·安德森.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01
[4]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孙洁(1990—),女,汉族,江苏淮安市人,学生,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