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圣婴 (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310000)
埃贡•席勒女性题材绘画作品中的性别权力研究
袁圣婴 (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310000)
在视觉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女性或女性的身体一直是艺术家不断诠释的主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早期表现主义艺术家埃贡•席勒也不例外。然而生活在“世纪末”背景中的席勒一改传统女性题材绘画中对女性的描绘,他用毫不掩饰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女性的身体,作品饱含着画家本人压抑、恐惧的情绪。席勒笔下的种种女性形象因此也失去了其存在于世的本来面目,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画家本人男性中心主义观念下的女性。
埃贡•席勒;女性题材;观看;性别权利
埃贡•席勒作为继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之后,与奥斯卡•科柯施卡同时期奥地利最重要的画家,他同时也是德奥地区表现主义的先锋派代表。席勒现存的绘画作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以表现女性题材为主,在这些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画中的模特被画家置于被观看的角色中,不同的女性模特虽然在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呈现出相异的动作与表情,不论她们的眼神是望向画外还是扭头闭目,她们都处于观看的客体地位,真正的观看主体是画家埃贡•席勒,以及受他观看视角引导下的观众。由此,身为创作和观看主体的埃贡•席勒与女性模特之间形成了一种“看”与“被看”的视觉关系。在这层关系中深刻的展现出在男权社会的观看传统里,作为观看主体的埃贡•席勒对整个观看过程所具有的操纵权力,以及他创作的女性题材绘画作品中所隐藏的男性权力。
窥视是人类观看的一种方式,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性学三论》中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连那遮掩身体的义务,也意在不断地逗起性的好奇心,并且时而使性对象以身体的裸露部分来吸引异性。如果我们的兴趣从性部位转向全身体态,这种好奇心便是艺术性的(对此,我称之为‘升华作用’)。”弗洛伊德将窥视称之为“scopophilia”,它是一种带有主动性质的观看,并且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被观看者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在窥视时,窥视者作为观看的主体将被窥视者当做欲望的客体,窥视者从窥视行为中获得观看带来的快感,满足自己的窥视欲望。因而,窥视是一种不被社会道德和人类习俗所认可的观看,它只能以遮掩隐秘的方式得到实现。在西方古典绘画中,“人的裸体(naked)是艺术的中心题材。在绘画的极盛时期,裸像(nude)激发出了最伟大的作品”,这其中女性的身体一直是画家们主要选择的表现题材。在女性人体绘画中,虽然温克尔曼曾经断言:“男性裸像或许可以获得性格,但只有女性裸像能够追求美”,但实际上男性艺术家在塑造女性形体美的同时,画面中更多的显现出男性艺术家对女性的性欲联想以及对女性身体的窥视心理。在安格尔的作品《土耳其浴室》里画家在一个圆形的画幅中集中描绘了数量众多的女性裸体,尽情展现了各种优美的女性身姿。这些带有异域风情的女性赤裸着身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注意到画家窥视的目光。然而圆形的画幅直接暗示了这是一个窥视的情景,画面中的场景强烈刺激着观者的窥淫欲,画家用一种合理的手法展现了男性窥视下女性的形体,公开满足了自己以及观者的窥视欲。
埃贡•席勒女性题材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窥视景象与古典绘画中呈现的男性窥视的景象有所区别,他所创作女性题材绘画作品时通常没有将他所要描绘的女性裸体模特置入任何具体的叙事场景,女性的身体只是单纯的存在于画面空荡的场景中。在空白的背景上席勒营造出一个个如密闭空间般的绘画环境,在这个情境下虽然窥视者观看所用的时间在流动,但窥视的空间不会发生任何变换,这使得被窥视对象成为视线的绝对焦点。在剥除了古典绘画中将女性裸体置于叙事背景的外衣后,席勒的女性题材绘画则体现了男性对于女性身体“赤裸裸的注视,一种雄性窥视的公然认可”。在作品《低着头的裸体女孩》中,一个面容姣好的裸体女孩向左侧着身子,在她身下是一床红色的毯子,女孩儿半坐着侧椅在毯子上,展现出右侧身躯被拉长的线条。她一头暗红色飘逸的长发随意的搭在肩上,落下的发丝衬托出女孩儿的鹅蛋型的脸庞。她神情淡然,似乎是在沉思,又像是好梦初醒,微微睁开的眼睛透露着些许忧虑和迷茫。她盘起的双腿正好显露出自己的私处,让原本就女性柔媚气息十足的画面更加暧昧。这个低头侧卧着的女孩儿位于画面的中心,画面的背景是一片空白的空间,空置的背景凸显了女孩儿的躯体,也让窥视的情境显得更为纯粹。另一幅《穿方格拖鞋的女性裸体》中窥视的视角转移至了女性模特的上方,窥视到的情景是一位女性模特正在熟睡之中,她蜷起的腿和露出的私处在画面前进位置尤其突出。模特蓝色的衣服被故意撩起,露出了上身和腿部。她穿着有红、橙、蓝、绿格子纹样的拖鞋,带有很强的装饰感。席勒为了加强窥视的视觉效果没有画出模特睡觉时所身处的具体环境,空白的背景使模特仿佛位于一个空旷的密闭空间中,窥视的视点是这个空间与外界联通的唯一通道。
在没有叙事场景的限制下,成为视觉焦点的女性模特仿佛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她们可以任意的舒展身体而不用特意摆出某种姿势扮演某种角色,但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她们却必须时刻注意到埃贡•席勒的眼神和手势,摆出画家所要求的特定姿态。正如约翰•伯格所说:“在一般的欧洲裸像绘画中,主角从不出现,他是作品前的观赏者,而且被假定为男子。画面的一切都是因应他在场而出现。为了他,画中人才摆出裸像的姿态。”因此,站在席勒面前的女性模特也是一样,她们一方面需要做出身体得以舒展的姿势,显露出沉醉其中的表情,向观者展现自己的女性特质和魅力,一方面要自觉承受画家以及观者对其身体进行的视觉入侵,以满足画面呈现出的窥视景观的需要。
作为20世纪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凝视”是指“携带着权力运作或者欲望纠结的观看方法,它通常是视觉中心主义的产物。”在凝视中,观者作为“看”的主体被权力赋予“看”的特权,被观看者作为“看”的客体,也就是权力的对象。正如英国学者丹尼•卡瓦拉罗所述:“凝视的概念描述了一种眼睛和视觉有关的权力形式。当我们凝视某人或某事时,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在看’。它同时也是在探查和控制。它洞察并将身体客体化。……当我们凝视某些东西时,我们的目的是控制它们。(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于凝视有关的问题,如视觉所扮演的角色和在社会身份的形成中看的动力学。”由此可见,从本根本上说“凝视”这一视觉行为中蕴含着一种权利机制。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西方古典油画特别是女性人体作品里的观看集中体现为男性凝视(Male Gaze)女性人体作品的观赏者才是画面的主角,而且他们被假定为男性。男性作为凝视的主体,男性观看,女性被观看,并且男性在对女性的凝视中获得了操纵权力以及欲望得以满足的快感。然而女性由于在父系社会中处于弱势的性别属性,她们在社会环境中不得已形成了对男性的依附关系,女性被迫将男性凝视内化为她们对自己的观看。埃贡•席勒作为男性画家,由他创作的众多女性题材绘画作品中都凸显着男性凝视的存在,而在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中,不论是现实中的女性模特还是画面中的女性形象都不能逃脱在男性欲望主导下的凝视目光里被肢解、被物化的命运,她们为了使自己在男性凝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支配权,只能用审视自己的方式作出无力的回应。
席勒在他的绘画作品里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建构性别意识方式,在对模特的凝视中他常常使用带有暴力性的目光,他将模特的身体任意肢解,忽略模特作为女性所拥有的身体和人格的完整性,画面中的一切都直接指向男性凝视下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占有与征服。在《穿红色袜子的裸体女性坐像》一画中,女性模特的肢体无力的垂落着。席勒用他特有的带有男性暴力的凝视目光只截取了他所想要表现的女性人体,所以他刻意简化了四肢,只用几根长线条和平涂的色块代表了肢体,他为了强调模特的躯干,甚至没有画出被表现的女性的头部。躯体中所有的集中点也即是席勒凝视的焦点位于模特的肢体上,它们被置于意象的中心,使得观者的视角不得不专注于模特的乳房与双腿。整个画面的情欲成分迫切而强烈,非常具有情色的力量。尽管女性身体的肢体不完整,但“大”字型的构图,让模特宛如一张张满的蜘蛛网紧抓住画面,映衬身体的背景被弄得四分五裂,分开的四肢展现出一种精神紧张的视觉张力。
席勒所创作的女性人体绘画中的人体通常不会采用传统绘画中画家们所惯用的模特姿势,他不被规则、规范以及模特的姿势所控制。在对女性肢体进行任意切割时,女性支离破碎的躯体在空白的背景中更加凸显。同时席勒还放弃了画布和画框的界限,他舍弃了画幅界线所带来的约定俗成的束缚。席勒将空白的画纸想象成一个立体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任意延展至任何深度,纸张的边缘似一把利器将女性模特的身体进行肢解。
除了用画面边缘对女性模特进行肢解外,柔软的织物在席勒笔下也成为可以对模特进行遮盖、肢解的武器。如1911年他为舞蹈演员莫瓦所创作的肖像作品《莫瓦》中模特的右手和左上肢就在衣物的遮盖下被粗暴的省略了。画中席勒用铅笔钩线,水粉进行大面积的平涂,多种颜色的混合使用赋予了莫瓦半身裙以生命,让舞女有了异域的风情,并且带有一种神秘的身体诱惑。裙装占了画面下部的大部分,呈三角形撑开使整幅画面显得较为稳定,同时也突出了舞女莫瓦身材线条的修长。莫瓦的脸以四分之三侧面表现,与其他女性模特不同的是,习惯了作为观赏对象的她没有避开画家凝视的目光,反而以一种坚定,略带妩媚的神情望向画外,看向观者。席勒只是简单的勾勒出了莫瓦的右手手臂线条,将右手和左边的胳膊截去,并且席勒为了突出莫瓦正在拎着舞裙走上舞台时上肢的动作和胳膊的线条,他将莫瓦的上臂故意拉长了,这使得莫瓦的锁骨与拎着裙子的上肢形成了一条起伏曲折的长线,增添了人物的动态感。莫瓦浓密的黑发与画家刻意描绘的腋毛带有人类本能欲望的特征,它们将观者的视线引向腋毛下面红色且尖挺的乳头上。黑色的腋毛和红色的乳头在模特的上半身构成了一个隐形的四边形,正好位于彩色裙子构成的三角形的顶端,从而吸引了画家本人以及观者几乎所有凝视的目光,同时三角形的服装与四边形的女性器官在画面中形成了视觉上的几何平衡。除了《莫瓦》外,《挽起红裙的女人》、《裹着方巾女人体的背部》等一系列作品都使用了衣服等纺织物作为视觉陪衬,女模特的四肢以及头部被部分切去,或者完全省略,但观者的凝视中心被准确的把握在女性被拉长的躯体线条和女性特征之上,此时女性的身体成为男性凝视的暴力对象,男性的目光在凝视下走向对观看对象的肢解。
埃贡•席勒创作的众多女性题材绘画作品都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晦的体现着作为男性艺术家的席勒与女性模特之间存在的权力关系,女性模特的身体和目光如席勒手中的画布一样,她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目光没有主权,必须受制并且服从于正在凝视她们、描画她们的男性艺术家——埃贡•席勒的意志。
在女性题材绘画作品里,画面中的女性虽然是绘画叙事情节的推动者,而且她们往往处于画面的绝对中心,但她们却不是艺术家所设定的绘画的观者,她们只是被观看的对象,甚至已经在被凝视中彻底的物化,真正的观者是隐藏于画面之后的男性艺术家、收藏家、评论家以及已经将男性观看自觉内化为自我观看的女性。
在埃贡•席勒创作的女性题材绘画作品里,除了一部分作品如古典女性题材绘画一样观者的在场是隐晦的通过暗示而存在的,在有些作品中席勒甚至直接将自己的形象描绘其中。就像梅洛•庞蒂所说:“所有视觉都有一种根本的自恋主义……因为看者被摄入了他看之物中,所以他看到的仍是他自己”,此时的席勒已经不满足于站在画作背后进行窥视和凝视,他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在场来强调自己是画面的掌控者和观看者。席勒用自画像的方式创造出了多重镜像与观看视角,使自己参与到对女性的描画和直接的观看中,形成了艺术家在场的观看。画中的席勒在与女性模特同处一地时用不同身份下的视角彰显自己对她们的观看,他的行为直接揭示出绘画作品中所隐含的男性观看视角,显现出观看行为中蕴含的性别与权力关系以及作为观看主体的男性对作为观看客体的女性的统摄与主宰。
自画像是埃贡•席勒除女性题材外最擅长创作的绘画主题,他沉湎于观察自己,剖析自己,向观者展现自己的外表和内心。镜子是画家创作自画像所要借助的主要的工具,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即利用镜子进行自画像的创作,由此标志了自画像艺术历程的重要开始。镜子可以让人们认识自己,揭示人类之间所存在的区别,通过对镜子中的自己的观看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自己在他人眼中呈现出的形象,从而达到更好的审视自己的效果。在自画像中,画家对着镜子将自己的镜中的样貌描摹下来,使自己既是观者又是被看的对象,体现了作为画家本人的观看的在场。
席勒在创作女性题材绘画作品时会让模特们在镜子前来回走动,或者干脆就摆出照镜子的造型,席勒在观看着自己的同时也能看到模特的镜像,从而更能反应出席勒对待正在凝视着的镜中人的观看态度和心理。1910年席勒即对着这面巨大的镜子创作了一幅别样的女性人体作品——《在镜前画裸体模特的自画像》。席勒和裸体女模特共同位于镜子前方,与其他自画像中只有席勒独自一人的镜像不同,此时的席勒既看着自己又看着模特。席勒非常专注于镜中的画面,他的嘴轻微撅起,眉头紧蹙,为了凝视模特他的眼睛微微眯起。在画外,席勒坐在模特的左边,模特背对着他面对着镜子站在右边,席勒正坐在椅子上手拿着画板画着这幅作品。作为观画者的我们与席勒处于同一个视角,我们与席勒一样可以同时看见模特的背部和镜子中模特的正面。模特身材苗条,她的腰扭向右侧,左手叉在左腿的胯骨上,不受力的左腿向前伸出,使背部形成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模特的眼睛黑亮有神,她没有看向席勒,而是如正在看着她的席勒一样将目光聚焦在镜中的自己身上。在这幅作品中,席勒的用线简练而又准确,线条的硬朗带有装饰主义风格的特色,他没有刻意画出镜子,但三个人物形象的交错并置巧妙的暗示了镜子的存在。席勒借助于镜子完成了同一时间内对模特的全方位观看,此时的模特在席勒面前没有前后之分、没有隐私可言,她的身体已经藉由镜像完全的暴露于画家和观者面前。相反,席勒借助于镜子形成了两个自己——现实中的自己和镜像中的自己,这等于加强了自己在场的观看,也更进一步强化了他作为男性对女性的观看权力。
在埃贡•席勒的女性题材绘画作品中,虽然画面中表现的主体是女性,但事实上女性只是作为形象而出现,真正的观者永远是男性,女性模特只是他的从属,她们必须顺从,必须承受看向她们的种种眼光,必须将这些权力的观看内化为对自己的审视,因为她们必须使其内心与父权社会中的秩序保持一致,“而此秩序乃以强迫性的方式进行论述,插入潜意识的最深处,形成我们的社会中女性对自己所作的定义”,这便是隐藏在席勒众多女性题材绘画作品中的男性权力得以安然存在的原因所在。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罗生译.性学与爱情心理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27-28.
[2][英]肯尼斯•克拉克.吴玫、宁延明译.裸体艺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7.
[3][英]肯尼斯•克拉克.吴玫、宁延明译.裸体艺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170.
[4]李建群.拉美•英伦•女性主义:外国美术史丛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5][英]约翰•伯格.戴行钺译.观看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5.
[6]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49.
[7]丹尼•卡瓦拉罗.张卫东等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27.
[8]梅洛•庞蒂.罗国祥译.可见与不可见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72.
[9][美]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力[M].游慧贞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2.
本论文为2016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女性题材绘画作品中的性别权力研究——以埃贡•席勒为例”(项目编号:M16JC056)阶段性成果。
袁圣婴(1987- ),女,安徽合肥人,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