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萍 张耀升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 312300)
基于空间功能视角的越地农村文化礼堂研究
罗一萍 张耀升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 312300)
在当下热烈的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下,本文从空间功能的角度阐述越地农村文化礼堂设计的两大设计原则及空间设计过程。通过对建筑物的文化串联和空间串联,达到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传承以及对建筑空间、功能上的重构,从而赋予文化礼堂新的内涵,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越地农村文化礼堂;越文化;串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保证城乡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各地政策频出以提升农村生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现在的农村文化礼堂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组成部分,作为新文化地标受到各乡镇积极响应,它集娱乐、知识、礼仪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然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践过程中没有考虑空间形态实用性、没有以村民为设计中心、没有与传统文化有多大的联系,导致农村礼堂使用率低、认同感低,摆设感强,与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相差甚远。
那么,如何设计既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能充分发挥空间功能、合理配置空间,成为当前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从绍兴市辖下几个乡镇文化礼堂设计案例出发,从文化礼堂的空间功能设计为切入口,以农村文化大礼堂的规划设计为研究内容,通过对越地农村的实地调研、测绘以及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了解比较详细的基础资料,认识农村文化大礼堂在当地的具体情况,从而探讨文化礼堂空间功能的实现以及越地文化特色在文化礼堂的功能设计中如何体现。
1.文化串联。文化串联是指越地传统文化与当地农村文化的合理结合。越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和地位,是越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体现在当地文化礼堂中是对越文化的完善、传承和发扬。越文化与当地文化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形式,合理利用农村优秀文化资源,既符合大众口味又不失原本的文化特质,让农村文化礼堂成为文化体验的载体,形式表现的媒介,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也体现了“新旧传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价值观。笔者尝试串联文化精神,重构文化空间,把原本带有越地文化特色的精神融入当地文化精髓,使之成为新的思想生命体。
2.空间串联。空间串联是指农村新旧建筑空间的替换串联及新农村文化礼堂内部功能空间的合理串联。一方面,可以利用村旧大会堂、祠堂、旧校舍等原有建筑空间进行扩建改造,建立专门的文化讲堂、文体活动场所等文化设施和场所,达到空间的纵向串联。另一方面,从农村文化礼堂功能角度出发,以村民需求为中心,对文化礼堂内部空间进行合理设计规划,使之成为满足更多人需求的场所,实现其原本的职能,达到空间的横向串联。
首先,将农村人群进行分类,分析各类人群对文化大礼堂的需求。根据对几个村落的实地调查,暂且把它分为四类:年轻人、老年人、小孩子、残疾人。随着老龄化加剧,现在农村老年人逐渐增多,针对农村老年人群体,本着探索“礼堂养老”服务,将老年人吸引到文化礼堂来,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文化礼堂的利用率。而在农村小孩尤其是留守孩子在礼堂中玩耍学习,有了这样一个场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孩子的不安全性,可以让家长放心安心。年轻人作为农村人口主力军,在文化大礼堂使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们由于工作原因相对老人小孩使用文化礼堂没有那么频繁。在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对少数残疾人的人性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
其次,将人群需求落实到文化礼堂设计中并对空间功能进行串联。文化礼堂为村民提供娱乐场所,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实现文化礼堂的娱乐功能。文化礼堂可提供一些职业培训及以文化礼堂为平台对儿童的熏陶,实现文化礼堂的教育功能。对于老年人主要是体现居家养老功能,它的实践与文化礼堂密不可分,与文化礼堂的孝文化相适应。针对具体功能的实现,笔者在设计过程中对目标人群进行日常生活中一系列起居活动的分析,通过活动分析体现文化礼堂的空间功能安排。如依托文化礼堂而兴起的“养老服务”,那么在文化礼堂设计中专门为老年人配备小食堂、戏曲大舞台、小茶馆(酒馆)等,将老年人的一整天活动串联,正真实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
第三,将一些农村的特色建筑、废弃空间合理利用,实现资源最大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致使农村越来越多的废弃房屋,有些建筑物还颇有江南特色。对这些建筑进行扩建、翻修、整改,既能还原建筑的本来面貌,又能节约土地资源,是对过去历史的传承,也是表现文化特色的一种手段。笔者涉及的案例中有粮站改造,粮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国家收购粮食,调拨粮食的地方。如今虽已失去原有的功能,但是仍能赋予粮站新的意义,笔者将粮站打造成一个文化礼堂,让人们在娱乐学习的同时又能感受到那时交粮轰轰烈烈的场景。
最后,将越文化纳入农村文化礼堂规划设计中。越地,是个有着诸多文化话题的地方。如虞舜精神、孝德文化等给越地民众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撑。将越文化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中,不仅能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一步促进新文化传播,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各村要明确文化礼堂建设的文化主题,在建筑风格、空间功能和展示内容方面形成特色,积极打造各自的越文化品牌,在文化礼堂功能设计中更好体现越地文化。在笔者的设计案例中,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农村文化礼堂体现越文化中发达的渔业捕捞文化,在设计中加入丰富的“水文化”元素,形成了江南水稻岸边捕鱼为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
通过对越地农村中的文化礼堂空间及其功能要素在现代生活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越地文化的传承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农村文化礼堂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功能串联的空间表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文化礼堂的设计过程,进一步得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礼堂设计如何对越地文化的传承和各个村文化主题的体现。期望在以后的农村文化礼堂的规划设计中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能够继续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形成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