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80年代女性电影

2017-01-28 10:43王远卓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43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阮玲玉张艾嘉许鞍华

王远卓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 430000)

谈中国80年代女性电影

王远卓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 430000)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女性电影开始盛行,掀起了女权主义运动的热潮,长久以来,女性一直作为男人的附属而存在,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本体性。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意识逐渐从传统的牢笼中挣脱出来,此时在以女性形象或女性情感主要表现的女性电影中,“女性意识”也逐渐表现出来。虽然没有很纯粹的女性电影,但是在女性意识上做了很大的突破。何为女性电影?学术界对其有着不同的定义,中西方研究者对此也有不同的分类,国内有很多学者对其定义式总结,由女性创作,以女性为题材,女性主义电影称为女性电影。

许鞍华,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香港电影开创以来最杰出的女导演。她从小受到祖父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很是喜爱,以至于她的部分电影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典雅而含蓄,沉静里含有些许深意。除此之外,许鞍华电影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关于女性的描写,虽然纵观她所有的电影,很难看清一个完整的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但是她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成功的女性形象,在塑造的过程中渗透了女性意识。她的作品以女性为叙事中心,以女性的命运为线索,描写了在社会变迁的时代里,女性的命运状态。通过记录日常平淡的生活,刻画女性的心理,将时代变迁下的女性意识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大多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例如电影《今夜星光灿烂》,女主角杜彩薇先后爱上了张英全父子两代人,知道真相的采薇陷入了崩溃的边缘,面对命运的嘲弄,却又无能为力。虽然这些女性角色大多带有悲剧色彩,但是女主人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磨难面前意志坚决,努力地生活着,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电影《女人四十》中,阿娥,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年妇女,在来自家中老少三代以及工作的压力下,积极应对困境,默默继续前行。阿娥每天一下班就要匆匆赶回家照顾家人,在如此忙碌的奔波中,似乎把时间掰开用都不够,却为了节约一百元花半个小时等待一条鱼死去,不禁让人感叹到阿娥的不易和无奈,但是又被她努力生活的模样所感动。许鞍华的电影总是以女性的角度出发,充满了女性情怀以及女性意识,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女性生活的情感。

台湾女导演张艾嘉也在女性电影上有一定的贡献。1986年张艾嘉执导拍摄的影片《最爱》,由两个女人的聊天开始,引出她们年轻时对同时爱上一个男人的回忆,两个女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被作为重点大肆渲染,而是通过几通电话,几场聚会,将年轻时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是张艾嘉首次最大自由的表达女性意识,虽然在当时社会“二女争一男”的戏码引起不小的争议,多年以后,两位主角相聚“一笑泯恩仇”恩恩怨怨也似往日浮云一般飘散而去。不过在现如今已经相当普遍的“闺蜜抢男友”的戏码,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有悖伦理纲常不被受众普遍的价值观所接受的,因此张艾嘉以芸芸的隐忍退守成全主流女性民众的婚恋价值观。但是,意义上张艾嘉已经完成了其女性意识的发展开端了。

1991自传式婚姻故事《莎莎嘉嘉站起来》,影片中的莎莎与嘉嘉分别代表了“传统”与“现代”,传统婚恋观的女性“嘉嘉”无意间发现了出轨的丈夫,于是决定放弃这段婚姻,在莎莎的帮助下,活出真我,而莎莎在当时那个还不怎么开明的社会中,“姐弟恋”始终不被别人看好,在各种压力下,与比自己小几岁的男友分手,开始自己的单身生活。在当时的港台社会,“女性意识”开始逐渐觉醒的状态下,“姐弟恋”依旧是当时的社会民众主流价值观所有悖的,最终也就只能在男权社会规范中败阵。因此也表现了张艾嘉的作品与社会时势密不可分的现实主义风格。

《少女小渔》此部影片已不再是仅仅与往常一样关注女性情感归宿这一方面,而是同许鞍华一样开始关注女性群体的的生活与生存的境遇,故事讲述的是大陆少女小渔千里迢迢奔赴纽约寻找男友,为了获得绿卡而与他人假结婚,在长时间的相处中,小渔与马里奥由最初的相互抵触到互生情愫发展成忘年之交,留在纽约。片中的小渔是个矛盾的人物,对外界是坚强,勇敢 乐观善良的一面,但是对于男朋友和在感情面前 却变得失去自我 软弱,隐忍,总的来说这部影片包括其这一时期的作品正处于张艾嘉对于女性意识积极探索的阶段,且已是日渐成熟的趋势。

1999年张艾嘉拍摄《心动》,这是一部关于初恋的影片。一对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再到因父母阻挠分手直到多年后相遇,却并没有以完美结局落幕。这部影片是典型的女性意识主义题材电影,她提倡现代女性具有实现自我 找到自我 的独立精神离了男人依旧坚强独立,不成为附属物。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将导演的女性立场和视角以及她对爱情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体会与感悟展现的淋漓尽致。

《20 30 40》一部浪漫轻喜剧,这部电影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段台北女人的情感和生活故事。二十岁的小洁青春靓丽为梦想远行,尽管以失败告终但是却收获一份纯洁的同性之爱,三十岁的想想期待爱情但是却总是以怀疑的态度去面对爱情,最终从已婚男友和玩世不恭小男友解脱收获一份稳定可靠的幸福。四十岁的LILY失婚后勇敢面对生活 重拾自信……张艾嘉这个期间已可以用半调侃的姿态将张扬的女性意识展现的淋漓尽致,此时的她们不在受传统婚恋价值观压迫,活出自我个性,独立的生活。说到《20 30 40》,让我想到了另外一部电影,由玛兹耶导演的伊朗电影《女人三部曲》,讲述的是一个岛上三个年龄段女人的故事,其实这三个女人的故事合起来就是伊朗女人的一生。伊朗女性在宗教与男权的挟制下生活着,伊朗电影将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用这样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更深地了解到伊朗女性的命运。

类似的电影还有《人在纽约》,描写的是三个分别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三个女孩,她们在纽约陌路相逢,同为天涯沦落人,虽然在思想观念上有些出入,但是互相依靠,互相扶持。其中有一位叫做黄雄屏的女孩,是由张艾嘉饰演的,影片向观众展现了女性的内心的苦衷以及无可奈何的苍凉情怀。说到《人在纽约》,那就来谈谈该电影的导演关锦鹏,香港“新浪潮”之后的冉冉之星。关锦鹏作为一名男性导演,他并没有和别的男导演一样选择功夫片,武打片的题材来拍摄,而是投入到了女性电影的拍摄中。女导演李少红认为:“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不在于描写的对象是不是女人,它应指创作者看待事物的思维方法和视角是女性的。”所以说关锦鹏在拍摄前期,会经常与女性沟通,去了解,理解她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希望他所拍出的东西能让女性产生共鸣。

在关锦鹏的影片中,以女性的视觉走入女性的内心世界,女性不再被男性角色所遮挡,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贯穿整部影片,向观众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状态。在影片《胭脂扣》中,如花作为整部影片的主体,讲述她与陈家十二少悲情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女主角在对爱情的坚守和执着中女性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影《阮玲玉》以半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阮玲玉一生的波折心酸,阮玲玉在表演上的天赋让她在演艺路上越走越顺,短短几年时间就拍了29部影片,虽然在事业上顺风顺水,但是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阮玲玉还是没有逃脱被男人玩弄的结局,被张达民敲诈,唐季珊玩弄,蔡楚生抛弃后,最终选择自杀,以死换回自己的尊严。在那个社会,像阮玲玉那样被男人玩弄的女人很多,阮玲玉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的悲剧不仅仅是她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更是那个社会的悲剧。继《阮玲玉》之后,关锦鹏拍摄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红白玫瑰的挣扎展现了她们对独立的渴望,希望自己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将命运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纵观这些女性电影,里面的女性形象虽然大都有悲剧色彩,但是她们身上都雕刻着独立的标签,她们刚强,果断且独立 ,而这些正是反映出导演的主题情感。虽然举步维艰但是她们最终仍是走出了男权的困境,创造了完全属于其自我的精神乐园。

王远卓(1991.10- ),女,土家族,湖北省宣恩县,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研究方向:电影编剧。

猜你喜欢
阮玲玉张艾嘉许鞍华
阮玲玉:被三个男人毁了的一代影星
张艾嘉《相爱相亲》改档11·3
张艾嘉《相爱相亲》
真实与想象之间
——评传记电影《阮玲玉》
许鞍华:年轻人失去了什么?
张艾嘉的私人笔记:我是我,也不是我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
两代阮玲玉的尴尬错位
阮玲玉:我是一个好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