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秀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572000)
“野鹤进士”的儒道思想
蒋秀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572000)
儋州进士黄河清隐居在儋州田园,过着安闲的耕读生活。然而,他又并非一位丝毫不问世事的全然隐士。他一生对后辈怀有殷切希望,四十余年不遗余力地投身儋州教育,指导门徒参加科举。其文章既蕴含陶渊明自然田园般的超脱,又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深情执着;其思想兼具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他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结合的代表。
黄河清;野鹤进士;儋州进士;儒道思想;儋州徐浦
黄河清(1721年—1803年),字浚如、号巽山,人称“野鹤进士”。海南儋州徐浦人。清代进士,诗人、教育家。他生性淡泊、立身耿介,看透官场的黑暗后,拒绝出仕,选择回到儋州执教。相对那些“学而优则仕”的进士,他是一位隐士,隐居在儋州田园,过着安闲的耕读生活。
然而细究起来,他又算不上一位丝毫不问世事的全然隐士。因为,他一生对后辈怀有殷殷的希望;四十年余年,不遗余力地投身儋州教育,指导门徒参加科举;面对儋州地区的恶风陋俗,他苦口婆心地谆谆教导,要以“诗书之泽”化“九夷之陋”。他还喜欢民歌民俗,为平民百姓写婚联、对联、节日联,替民妇写家书,坚持与民众共悲伤同喜乐。他的文章既蕴含陶渊明自然田园般的超脱,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深情执着。其思想兼具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他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结合的代表。
黄河清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回归自然、甘做“野鹤”的选择上。“野鹤”一词语出宋代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不可飞。”这个典故与贯休有关。贯休,俗名张德隐,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七岁出家,为和安寺圆贞禅师童侍。他记忆力超群,对《法华经》日诵千字,过目不忘。平时他特别喜欢吟诗作对,出口成章。他的才华为人叹服,几年下来已是远近闻名。当时中原战乱频繁,贯休为避战乱,远走越地。因感吴越王钱镠治理苏杭有功,遂赋诗一首求见。诗中称赞钱缪:“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蹈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年万户侯。”钱镠也是个有雄心的人。他有心想一统中原,并不满足于占据江浙两地。当他看到贯休的诗后,觉得十四州别扭,要求改成四十州方肯相见。贯休也是个不肯屈服的人物。听到钱镠的回话后,心中大为不快,于是留下一首诗,“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然后,贯休扬长而去。从此,后人常常以“野鹤”形容隐居的达人高士。黄河清恩科进士后,被列入“归班铨选”,一等就是十年。当朝廷赐官时,黄河清已决定安心在家。他悬挂“笼鸡有米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的对联,拒绝官场,甘愿默默地在儋州做一只闲适的“野鹤”。即使为此窘迫无粮,他也无怨无悔,如韦应物的诗“心同野鹤与尘远”。
黄河清早期受儒家教育。“尝思圣人之学”“文阐六经”“博以文、约以礼”“恭俭温良”“吾因之有感矣,斯道之广大精微”是他的自白。然而黄河清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佛道盛行的时代。老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世代出身耕读之家的黄河清受时代风气熏陶,具有时代共有的老庄意识。他在诗歌中,多次表达淡泊名利、偏好自然的个性。“旭日霞开辨海乡,山峰翠色远干将。冰心那受蛮烟染,独吸清溪胜酒浆。”红红的一轮太阳在遥远的海边刚刚升起,照耀着天边的云彩,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片片云,而是霞光万丈。在霞光的掩映下,远处的山峰上郁郁葱葱的树林,绿意更加明显。在这旭日霞光、山峰翠林的美丽大自然中,诗人怀着一颗性情淡泊、不求名利“冰心”,如一只自由自在的“野鹤”一般,飞翔在儋州乡间。黄河清所渴望的是一种质朴美好的自然生活。官场的复杂与世态炎凉与老庄“无为”、“天道自然”思想相左。授予官职时,他选择拒绝。这种归隐思想甚至比辞官的陶渊明还彻底。
陶渊明在几次出仕之后才归园田居。他目睹门阀制度下社会政治现实——东晋王室的衰微、桓玄政权忽起忽灭、刘裕篡权等等险恶的朝廷之争,内心怀才不遇的儒家思想与淡泊名利的道家思想激烈冲突,愤然离官,选择归耕。黄河清则不然。他在家乡“归班铨选”十年,才被任命。已“知天命”的他,已经印证早年掩藏在内心深处的道家思想,超然绝尘的“逍遥”、“无为”意识业已成熟,融为生命意识的组成部分。这可从悬挂的对联“笼鸡有米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看出。对联将自由的“野鹤”与如囚徒般的“笼鸡”相对照,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轻松自在生活的眷恋之情。
类似的思想我们可以在苏轼的诗中看到。“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都山鹿》)、“尘劳世方病,拘束我何堪。”(《入峡》)等诗句中都提及“尘世”之苦与拘“束”之感。同样的感受也可从陶渊明的诗中看到。他在《饮酒二十首》其八中的“尘羁”、《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中的“尘网”等,都表达对世间俗事束缚人本性的无奈与慨叹。“笼鸡”也好、“尘羁”也罢,都是儒家与道家冲突,诗人在情感上选择道家思想的表达。就黄河清来说,他在早年的应试文章,如《贫而无谄》中已出现类似思想,“傲寄山林,不向豪华屈膝;饥充藜藿,不为斗米折腰。”这里他化用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或许是有感于陶渊明辞掉彭泽县令躬耕田园。
如果说黄河清前期拒绝出仕只是逃避官场的污浊。那么长期沐浴在儋州的田园生活中,清新优美的风光、纯朴真挚的田家、悠闲宁静的自然已经渐渐构成他理想的生活模式。这种情调与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毫不兼容,那是他自己的世外桃源。其中蕴含着自适安闲的意绪,有着道家出世思想的高远,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这种文人精神从东晋时代的陶渊明到盛唐时代的王维、孟浩然,一直到南宋的范成大,再经过黄河清的手,形成一个美的历程。它以田园诗这样颇有意味的内容和形式引起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骚客的赞叹和共鸣。
这在他的田园诗中可以看出。黄河清笔下的乡间生活和田园景色,表现出远离尘世、倾情自然地出世心态,寓意清新、简朴亲切。比如“夕阳斜照射山巍,鸟宿喧喧乱绿隈。归去不须燃火烛,高携明月送公回。”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一幅恬淡静谧的田园风光图画。“夕阳斜照”、“鸟宿喧喧”,一静一动、一反一正便写出田园的静美,自然的清新,把月夜勾勒得妙不可言。诗人与友人开怀畅饮、诗酒言欢,不知不觉竟到半夜,这远离尘世的生活是何其悠闲自在。黄河清诗歌淳朴而高尚,洁净而美丽。有时一句一景,有时数句一景,如陶渊明诗般安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代诗人梅尧臣曾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黄河清的诗歌常常语言平淡自然,犹如清水芙蓉,无须雕饰而真淳自见。如“旭日霞开辨海乡,山峰翠色远干将。冰心哪受蛮烟燃,独吸清溪胜酒浆。”语言明白省净,朴实无华。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平淡醇美的诗意境界。《儋县志》说黄河清境界高远,“人服其高”。这位享年82岁的老人,在诗歌的表现风格上,逐渐展现出清丽任真、毫无矫饰的自然之风。这是流露出他享受田园生活、回归自然的乐趣,诗中字里行间的农家之语,是他豁达、野性、认真自然人生态度的表达,书写出他摒绝虚伪和矫饰、在自然中发展天性的人生真谛。
但与陶渊明不同,黄河清诗歌一面表现出不加雕琢、运行自如的任真气质,一面又包含儒家的人文关怀。直到他心境归于平和的晚年,受儒家思想影响,始终对百姓的疾苦牵挂于心。“午风轻漾树生香,引得浮阴免戴阳。嗟我农人犹力作,汗泥流水似沧浪。”这种思想可称作“形思契合”。“形”就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思”指诗人内心的情思。黄河清将自己体恤百姓生活的感受作为说理、叙事的对象,纯朴率真。还有那首嘲笑知州的诗歌:“晨熹干旄绕甸过,从驺犹惜露沾多。我公何故身劳役?慰我农人苦旧科。”这本是他与知州的酬唱之作,却并未流于奉承,毫不担心开罪长官;他大胆讽刺知州以“慰农人”的名义,让农人苦于陈年旧科。这种我手写我口,我口抒我心志的写法,是黄河清内在情思的一种真实流露,不带有半点矫饰造作,也是一种自然。
总之,黄河清选择远离官场、回归田园,表现出道家的隐逸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时时挂念世事。其思想兼具道家的隐逸与儒家的出世;儒家的入世思想是他隐逸思想的底色。在他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一颗沉静的心灵,领略到一股温暖、和谐、轻柔的微风,向世界道说黄河清那颗热情而淡泊的灵魂。
[1]蒋秀云.海南清代民间教育家——黄河清[M],南方出版社,2017.
[2]黄河清. 陋[A],黄多锡、钟平.纪念清进士黄河清诗文汇集 [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5.
[3]王启兴主编. 校编全唐诗[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4]屠树勋.钱镠传[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5]彭元藻、曾友文修,王国宪总纂,(清)王云清初稿,林冠群点校.民国儋县志[M],海南出版社,2004.
本文是2016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历史文化名人的旅游价值”(项目编号:Hnky2016-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蒋秀云(1981- ),女,河北邢台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文论与外国文学,海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