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秋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418008)
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的比较研究
王春秋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418008)
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是湘西南雪峰山地区瑶族同胞的两种艺术形式,2008年同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所产生的地域、人文因素,以及艺术特征、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这两种艺术形式是同一源流形成的不同分支的结论。
茶山号子;呜哇山歌;比较研究
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南瑶族同胞间的两种艺术形式。茶山号子流传于怀化市辰溪县黄溪口瑶族乡、罗子山瑶族乡等几个乡镇。呜哇山歌流传于怀化市溆浦县的葛竹平镇的山背村、邵阳市隆回县的虎形山瑶族乡的花瑶村寨里。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在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在艺术的起源、在艺术特征及社会功用方面,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
中国的少数民族,从周朝开始,为了区别于“华夏”,统治者把周围的人称为蛮夷,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其中南蛮指的是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分支。瑶族的先祖即使南蛮的一部份,这个分支称谓众多,不同的历史时期称呼不同,先后被称为“三苗”、“长沙蛮”、“武陵蛮”、“五溪蛮”。据《后汉书 南蛮传》中记载“以犬(盘瓠)为始祖,织渍木皮……,好五色衣服……”,这些记载与瑶族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及民间传说相同,说明瑶族与“长沙蛮”与“武陵蛮”有密切的关系1,是南方典型的山地民族。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流动迁徙的民族,湖南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在湘西南的雪峰山腹地,主要分布着七姓瑶与花瑶两个分支。七姓瑶主要分布在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黄溪口镇、龙头庵乡、上蒲溪瑶族乡、后塘瑶族乡、仙人湾瑶族乡、苏木溪瑶族乡等几个乡镇,因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东周时期,辰溪县的七姓瑶就在着风光优美、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中世代繁衍生息了。他们用血汗和智慧,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乡土文化,独具特色的茶山号子就是瑶民在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极为有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
花瑶生活在的溆浦县山背的葛竹坪、两丫坪等乡镇及与之相毗邻邵阳市隆回县虎行山瑶族乡。其实,花瑶的分布在行政上划分成溆浦县和隆回县,实际在种族上,整个虎形山区是花瑶族的世代生活的地方。关于花瑶的历史与来历,文献较少,已经无从考证了。瑶族是一个迁移的民族,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的迁移,关于雪峰山瑶族的族源和族称也有多种说法。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姜又春教授认为,雪峰山瑶族与远古时期的“三苗”、“荆蛮”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宋代,就在当今的辰溪县、溆浦县、靖州等地世居,并已经非常壮大。
湖南省怀化市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地形复杂,沅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辰溪县位于怀化市的北部,沅水的中上游;溆浦县与辰溪县相邻,在怀化市的东北部,沅水的中游。辰溪县与溆浦县同属于云贵高原至洞庭湖平原的过度地带,境内多山地和丘陵,山水相间,风景如画。
茶山号子主要流传于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黄溪口镇、苏木溪瑶族乡等几个七姓瑶乡镇。呜哇山歌流传于溆浦县山背及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等花瑶乡镇。从怀化市的地图可以清晰的观察出,七姓瑶聚居地与花瑶聚居地最近距离相距不过几十公里,地理、气候环境基本相同。这里群山连绵,山高林密,由于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人们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往往要提高声调,放慢语速,加之劳动、狩猎等集体活动中鼓动士气、协调动作等功用的需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节奏自由、声音高亢的山歌、号子。在七姓瑶聚居地——辰溪罗子山一带,因为多在挖茶山的集体劳动中演唱,所以称这种歌唱的形式称为茶山号子;在花瑶的聚居地——隆回县虎行山、溆浦县山背一带,因为其歌曲常常出现“呜哇呜哇”的衬词,所以称这种演唱形式为呜哇山歌。
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不但是在流传的地域及自然环境相同,在艺术特征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发音奇高,声音非常响亮,就连湘西的特色乐器双唢呐也压不倒。大多是由男子运用高腔唱法,采用真假声并用的方法2,声音高亢激昂、富有穿透力。这对这种高腔唱法的演唱者在音高、音域、腔体共鸣等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声调高亢、悠长,粗犷有力。演唱的形式常常是一领众合或是领合交替,多是以一个领唱,再众人跟进,最后形成合唱,即为“领——进——合”的形式出现。演唱的歌曲都有“呜哇呜哇”的衬词,“以衬应和、以衬助兴、以衬仿生、以衬传情”3。
因为七姓瑶与花瑶都是与汉族混居的,长期以来,与当地的汉族有密切的文化交流。因此,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演唱的语言都是用汉语(当地汉民族地方方言)和瑶语演唱,多数使用汉语。
歌词的创作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比兴与比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有着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4。在调式运用上,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以羽、角、徵、商5调式居多,五声调式体系,旋律音调以三音列和四音列为主。在呜哇山歌中,主要是羽商构成的纯五度框架,……以“羽、商、角”作为基调,通过延伸、重复和变化重复的三音列来展开旋律发展调式的。这种形式乐句结构灵活多样,节奏自由绵长不拘一格,常在乐句中加衬、加腔,音调高亢奔放,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更为浓厚6。在旋律和音高方面,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即兴性,曲调节奏较为自由,因此音乐表现更为丰富、自由、奔放。伴奏乐件也很简单,只用锣和鼓等进行节奏敲击,并没有旋律音高的乐件伴奏,主要是起到烘托火热气氛的作用。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七姓瑶与花瑶虽然地处相同的地域环境,但是在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依据辰溪县罗子山米氏家族的《米氏族谱》记载的族群关系看来,早在元朝七姓瑶就已经是“编户具籍”的“熟瑶”7。“七姓瑶”的蒲、刘、丁、沈、石、陈、梁七个姓氏中,“沈、石、陈”姓可能是在与汉文化交融时候产生的。
七姓瑶信奉“盘王”,每年都在瑶族乡镇举办“盘王节”、瑶族文化艺术节等集会。由于在历史上辰溪县的七姓瑶很早即为“熟瑶”,瑶族与汉人混居,因此,在民族文化上受汉族的影响较为广泛,也参加当地汉族的节日和宗教的节会。瑶族群众在集会上举办对山歌、喊号子、舞龙灯等等多种文化体育活动。
笔者2016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十九)参加黄溪口乡罗子山村的庙会进行田野采风时,从当地的瑶族群众中了解到,他们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也接纳汉族的宗教,对庙宇中供奉的汉族宗教的神灵也都朝拜。农历六月十九,相传是观音菩萨的生日。笔者在现场见到,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或是驱车或是徒步,跋涉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山路来到聚会的地点——一座建在高山上的观音庙朝拜,粗略估计那天来参加庙会的有四五百人左右。瑶民们来庙会不但是朝拜神灵、赶集,也开展一些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例如对山歌、喊号子等。在此次田野采风中,笔者就在观音庙的下面一个平坦的空地上,见到一群对山歌的人,周围众多人旁观,偶尔也加入到对山歌的行列中来。
花瑶是因族人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花瑶女性挑花技艺异常精湛,因此称之为花瑶。花瑶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被认定是瑶族的分支,现在人口数量在6千左右。花瑶是一个古老的族群,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关于族源也很有争议。花瑶不信奉盘王,也不过盘王节。2016年7月,笔者到溆浦县山背做田间采风,据当地人奉寨妹讲,20世纪90年代村上的小学校有支教的教师来以后,这里的人们才接触到普通话。因与外界接触的较少,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较少,花瑶传统的文化和民俗得到很好的保护。他们传统的节日是“讨念拜”和两次“讨僚皈”。这三大传统节日,原本都是为了纪念花瑶先民的三次历史大杀戮而举行的集会,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这种活动慢慢的演变成为人们赶集、聚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喜庆节日。每年在三大传统节日中,花瑶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举家出动,身着传统的节日盛装,相聚在集会地点,赶集购物、访亲会友或彼此对歌,尽情展示花瑶各种神秘而淳朴的民族风情。
(1)茶山号子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呜哇山歌没有程式性在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一带,人们在挖茶山的时候,遵循一定的程序和仪式,这些程序和仪式也决定了茶山号子的内容。演唱的程序配合活动的程序,一般是祭拜山神——念咒语——焚香——求山神护佑,祈愿家人幸福平安,明年茶油丰收。并在特定的时间有固定的唱词,如在开始挖山、休息、吃饭、收工等时间,都有固定的唱词,其余则是由号子手即兴编唱,内容极为广泛。
而呜哇山歌在表演时没有固定的程序和仪式,随意性大。歌词没有特定的内容,演唱者可根据某些情境和感情抒发的需要,即兴的编唱,即所谓的“见子打子”,内容也是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人们喜怒哀乐。
(2)呜哇山歌的歌词有固定的句式来渡韵,茶山号子没有固定句式来渡韵。
茶山号子在节奏和韵律方面非常讲究,共24个韵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固定的句式来渡韵,例如“十八妹”、“十八哥”、“少年乖”、“我老常”等等,而茶山号子没有固定的句式来渡韵。
茶山号子是瑶民在集体挖茶山的劳动中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因此起到统一劳动节奏、统一劳动的步骤、鼓舞劳动热情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敬神、敬茶山的仪式和内容,表现出人们对神明、对自然的敬畏。茶山号子不仅是一种演唱的形式,同时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仪式。
呜哇山歌虽然也有劳动号子的功用,但更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山歌特点,有“邀集同伴、惊散野兽”8的作用,也是个人内心情绪的一种倾诉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所产生的地域、人文因素,以及艺术特征、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发现这两种艺术形式是同一源流形成的不同分支。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在全国民歌史上独树一帜,是湘西南优秀的民俗文化。很多学者教授都做了相关的研究,怀化学院做相关研究的李强教授把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统称为“雪峰山区瑶族呜哇高腔号子歌”,这种提法也是这两种艺术同源异流的有力佐证。
注释:
1.李维信.《瑶族社会历史名族选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110页.
2.杨果朋,李强.《雪峰山区呜哇瑶族高腔号子歌艺术特征及赏析》.《中国音乐》,2014年第4期.第229页.
3.米瑞玲.《辰溪“茶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中国音乐 》,2005年第3期.第156页.
4.米瑞玲.《辰溪“茶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中国音乐 》,2005年第3期.第228页.
5.米瑞玲.《辰溪“茶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中国音乐 》,2005年第3期.第229页.
6.张琼.《湘西南虎行山花瑶民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1页.
7.姜又春.《七姓瑶的族源与族称》.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12月第十二期.第4页.
8.李晓霞,张兆南,于国良.《呜哇山歌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色》.大众文艺,2012年第15期.第186页.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茶山号子”与“呜哇山歌”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C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