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杨氏91式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

2017-01-28 16:32吕北平电子工业部1412研究所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身法前脚杨氏

吕北平电子工业部1412研究所

浅谈传统杨氏91式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

吕北平
电子工业部1412研究所

传统杨氏91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特点是:柔和缓慢、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深藏不露、轻沉兼有。其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它既能适应于疗病保健者的需要,又能适应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是开展的最为广泛、流传最广的拳种之一。

手;眼;身;法;步

下面就把我多年来练习和教授杨氏91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的理解,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1.传统杨式91式太极拳——手

无论练习武术还是练习太极拳,手眼身法步,手,是放在第一位的,说明了手在武术和技击中的重要性,在武术、散打、各种技击动作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手,在太极拳中,高深的功夫手型是非常重要的,靠手去做听劲、送劲、接劲、打劲、发劲、缠丝劲等劲法,都要靠手的灵感去完成,手的形状,手的动作,手的位置,手的灵活程度,手的听劲,手的感觉,手的感知灵敏度,拿法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在运动中和技击中的成效和使用效果。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手分为掌、拳、勾三种。

1.1 掌法:传统杨氏太极拳对掌的要求是自然放松,指间稍微自然分开,掌心自然窗形,要求自然掌,掌型因人而异,这就是太极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太极,人与宇宙的神奇之处。当我们把手伸出来,把手掌放松轻放在自己的头顶,掌心朝头顶放好,轻轻拿下来,这时候看看自己拿下来的手型就是太极手型,也叫太极自然掌,也叫瓦楞掌。另一个检测方法是,将手掌轻轻放在自己的前额,掌心朝里轻轻拿下来的手型,也是太极掌。还有一个检测方法是,当我们把手放松准备接别人递过来的东西时的手型,也是太极掌。

传统太极拳有八种掌法:

1.1.1 坐腕立掌

练拳时手心向前,掌不能用力,掌根不能用力,用力则气不通,形成自然立掌就可以,这种坐腕立掌在盘拳中用法很多,如掌中的推掌、按掌。

1.1.2 不坐腕立掌

这种掌型在盘拳中是不坐腕的,也就是自然掌,如倒撵猴式的前掌,由手心向左向右的立掌,如肘底看锤式的左掌。

1.1.3 坡掌

手背成坡形,手掌心斜向前下,形成坡状,如上步揽雀尾,按式完成后变坡形向左转动,还有抱虎归山式的左推,坡掌在拳式中的运用比较广泛。

1.1.4 仰掌

手心向上的掌,如如封似闭的左掌下穿向东南,双掌演变向上的掌。高探马式的后拉掌,白蛇吐信的左手后拉掌等。

1.1.5 俯掌

手心向下的掌,如搂膝拗步的採手掌,白鹤亮翅的左掌。

1.1.6 横掌

手心向前,横向摆掌,如白鹤亮翅的右掌,闪通背的右掌。

1.1.7 扣掌

这种掌型是掌根向里微扣,如转身摆莲动作开始的双掌。

1.1.8 垂掌

指尖斜向下,如海底针的插掌。

传统杨氏太极拳要求出掌有名,手掌打的方向、位置、高低,出手的前后运转也很有讲究,必须做到出手到位,不能随意出手,不能像24式太极拳那样带着假劲做作的完成动作。

1.2 拳法: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微微卷曲,四指指肚轻挨拳心,大拇指压住二拇指第二个关节中部,松握拳,拳眼无空即可。传统杨氏太极拳用拳的动作很多,除了太极拳五锤外,还有打虎式,双封贯耳,上步七星,弯弓射虎等。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拳分为:立拳、扣拳、抑拳。

1.2.1 立拳

拳眼向上或向下为立拳,如进步搬拦捶的右拳,弯弓射虎的左右拳。

1.2.2 扣拳

拳腕向里扣,如双封贯耳的双拳。

1.2.3 抑拳

拳心向上,如撇身锤式右拳。

1.3 勾手:手掌心向下,五指指尖聚拢一起,随后内旋腕,五指指尖向下内扣就是勾手。

手在传统杨氏太极拳里的动作非常丰富,在盘拳运行中不断的变化,所有手部的各种动作都有它的实际使用意义,只有在盘拳时出手到位,准确练习出手的标准动作,才能在技击中达到准确性和灵活性。

2.传统杨式91式太极拳——眼

传统杨式太极拳十分讲究眼法的运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在技击中的利剑,我们看一代宗师杨露禅先生的遗像,就可以看出他的双目像箭一样锋利有神,正如:眼如利剑,这就是长期练拳培养出来的一种精神。

杨澄甫先生曾经说过:“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动作,而补身法之不足也”。双眼目视前方,平视,随主手而动,看打手方向,眼神处于动态之中,随身而动,身动眼随,做到左顾右盼,同时眼要与意一致,眼是心中之苗,心有所想,眼有所注,眼与动作要合,随动作而眼观,眼法自然,练拳时要做到不瞪眼,不闭眼,不东张西望,做到精神内涵,自然有神。

3.传统杨式91式太极拳——身

身法在拳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肩、背、腹、脊、腰、胯。传统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松垮,沉肩坠肘,这些都是传统太极拳的主要身法。在盘拳中,身体要以腰为轴,腰为主宰,时刻留意在腰间,不仅练太极拳要注意腰,练其它拳种同样也要注意腰,如八卦掌,腰胯都是很重要的,在技击中如果没有腰胯那就是死路一条,腰活胯活等于身法活,腰僵胯僵则身法僵,在练拳中,要以腰带手,要腰拉腰拽,做到腰一动则全身动,也就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身法,如云手的动作,在拳中是以腰带手的拳式,腰带脚也一样,以腰带动身、手、脚、头,在练拳中做到上下相随,腰、肩、胯、手、脚上下配合协调,互相转换,互相依靠,速度均匀,顺其自然而协调。

4.传统杨式91式太极拳——法

在传统太极拳和各种门派武术中,法是指招法,或是身法,或是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传统太极拳在习练中不光是把拳架练好,还要有规矩,必须懂得太极拳中每一个招法的实际含义,也就是说每一招每一式的招法,(这里指的招法就是技击)太极拳的招法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无穷的,一个式子可以演变成多种使用方法,在这里指的法就是每一招的用法、接法、推法、化法,打发、摔法、拿法等等,还包括太极十三法则,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近、退、顾、盼、定等等。要想使法入心、入脑、入行、入体,不光是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刻苦的练拳,并且每天进行单式的百炼成拳,使拳法招法真正的入心、入脑、入行、入体,达到招法熟练上下相随,前后左右上下都要在技击中达到自然本能的状态。做到不想法而法自出,不想法而法自用,不想法而法自到,随心所欲,真正做到由招熟而懂劲,由懂劲到神明状态。太极拳的法,是完全符合大自然、符合天地宇宙自然规律运动的拳种,它是以弧形运动方式的技击代表,以弧形运动养生的拳种,它是一种完全符合人体结构的养生拳种。

5.传统杨式91式太极拳——步

步,是中华武术、拳击、散打、技击及太极拳的根,俗话说,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可见,步,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太极拳的步法有七种:

5.1 开立步:两脚平行自然站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这时虚实不分)起势与合太极都是开立步。

5.2 弓蹬步∶这种步法在太极拳中很常见,是最基本的步法,也是武术中的基本步法,在太极拳中广泛运用,做法为弓步脚尖朝前,后脚在前脚外侧不超过30公分,脚尖方向与前脚尖方向形成45度至50度角,也就是两脚的直线距离是练拳者的自然裆的距离,30公分以内为宜,前脚弓,后脚蹬,前腿的迎面骨要与前脚的脚面骨保持方向一致。前腿做弓步时,膝盖不能过前脚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对于那些说膝盖不能过脚尖的说法还有待商榷。

5.3 前虚后实步:左右虚步的做法是,右脚踏实,也就是后脚踏实,左脚向前迈半步,以前脚掌着地,如白鹤亮翅,以脚跟着地的是肘底看锤式。脚跟着地的还有,提手上式、手挥琵琶式。右脚虚步还有,上步七星,虚步的后脚为实腿,虚步在拳中也要分担身体的重量,实腿为百分之七十左右,虚腿为百分之三十左右,它们分担着左右腿的重量,跟拳架的高低和转动的自然有很大关系。太极拳中还有一种前虚脚、全掌脚全部着地的,那就是倒撵猴式。

5.4 横行步:两脚平行站立,宽度由单鞭演变成云手式。

5.5 独立步:单腿直立,另一脚自然提起,膝与胯平,脚尖向里收,脚尖自然朝下(金鸡独立式)注:提膝时也可练习高一些,可以帮助练习胯的灵活性,提高技击力度。

5.6 仆步:接前弓步,后脚与前脚外撇130度左右坐实,身胯下蹲,前脚脚尖向前,后脚脚尖向西南方向,身体稍向后一侧下俯,如单鞭下式。

5.7 骑马式:这是在云手的左右移动过程中出现的骑马式。

一代宗师杨澄甫先生在:《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说:“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如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乃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一代宗师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十要》中又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传统杨氏太极拳在盘拳中必须做到,分清虚实,下盘有根,虚实转换清楚,不能左右摇摆,前俯后仰,上下起伏,行拳中千万不要做作。

杨氏太极拳的步法还有进退二法,进步必须后坐使其前脚变虚,腰带脚掌转动,45度到50度左右,后腿往前送身体重量时,前脚承担身体全部重量,迈步时不能迈成一条直线,要与后脚保持20-30公分的自然裆距离,退步也是一样,保持自然裆的距离,退步左右脚落实后,前脚要随时把脚调正,调正时用脚跟为轴,以腰为轴调整脚尖,如倒撵猴式。(注:正脚时必须在推掌时用腰带动脚跟转脚,不得用前脚掌正脚,用前脚掌正脚,造成因角度改变使重心不稳。)总之,在太极拳中所有的步法重心转换一定要分清虚实,转换到位,这也是在技击中保证步法身法轻灵自如的重要因素。

一代宗师郑曼青先生在体用歌中讲到了步与前进法,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当垂死终无补,足欲向前先挫后,这几句话反映了他跟杨澄甫学拳时的切身体会,如左搂膝拗步,向前迈步时,身体必须后移,用腰带动右脚,右脚跟为轴转动45度,迈左脚做左搂膝拗步,这也是保护膝关节的重要动作之一。

杨式91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论是练拳还是推手,手眼身法步按照要求做到位,做正确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掌握了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的动作要求,就能在学拳中少走弯路,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不受伤害,同时对练好拳架也有了标准的方法,这样才能为今后练习太极拳高功夫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身法前脚杨氏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大众武术健身之身法问题辨析
太极拳前脚转动的虚与实
太极拳的身法与球体
Fort Besieged
狼狈为奸
浅谈中国古典舞水袖及韵律特点
本期“阅读训练营”参考答案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