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敏 成湘丽[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浅议邱华栋与李娟笔下不同的北疆游牧世界
⊙江 敏 成湘丽[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60后”代表作家邱华栋和新疆本土作家李娟都在笔下赞美着新疆北部牧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邱华栋是游离在新疆“代言人”和“外来者”身份之间的内地文化名人,他对壮美开阔的金山银水、阳刚健朗的哈萨克族民族精神情有独钟,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人文情怀和理性色彩;而始终生活在新疆旷野大地上的李娟则更为留意细微宁静的生活之美、质朴淳厚的“他族”性格,并自觉选择了对“他者”文化的有限性表达。
身份归属感 创作视角 自然观 哈萨克族 民俗观
邱华栋是“60后”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关于新疆的创作不多,收录于新疆人民出版社“名家写新疆”丛书系列中的《山的颜色》较为引人注目。原籍四川的李娟生长于新疆阿勒泰山区,常年和母亲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她没有受过专业文学训练,艺术感觉大多源于她与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的经验感悟。虽然两位作家写作的文化身份、地域经验、知识结构等差异很大,但当两位作家行走在一望无际的北疆草原时,都会被苍茫的草原、蓝天下的牧草牛羊、阳光投射的浩瀚世界所打动。两位作家将阿勒泰带来的心灵悸动转化成文字,用文字给人们力量。如果说散文是行走式的,那么邱华栋的散文就是心灵在现实中的行走,李娟则是现实在心灵中的行走;如果说邱华栋是用经验的眼光,呈现了一个记忆与现实交错的世界,那么李娟则是“用非虚构的手法,真实地创造了一个天真世界”。
(一)“游客”邱华栋:熟悉的陌生人
邱华栋现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助理兼编辑部主任,他在中国当代文坛引以为傲的大多是都市题材类小说,《山的颜色》是他少有的描写自然风光的游记体散文,这本书初版题为《金山银水魂牵北疆:绝色喀纳斯》,由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出版,初版采用铜版纸彩印纸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对北疆风光心向往之的旅游目标受众。
邱华栋带着从小生活在新疆的眼光,时隔多年如同拜访老友一般,再次踏上这片故土,可对于在城市长大的他而言,阿勒泰这片土地对他而言仍然是陌生的。如果说在他所擅长的都市小说中,他将叙述者设计为北上广一线都市的外来者,这次回疆旅游的他则以一线城市成功定居者的身份而成为对新疆文化“熟悉的陌生人”,成为游离于新疆“代言人”和“外来者”之间的内地文化名人。少年时代对广袤新疆的少数民族同胞接触就不多,所以这一次回到新疆,他会重新思考少数民族的真实面貌,对于以前略知的一些哈萨克民族的风俗,去探本溯源。
邱华栋不仅有“外来者”的好奇与疑惑,同时也是以“城里人”的身份对新疆的自然情况、少数民族的民俗观和文化观的探索学习。他以一种若即若离的感情行走在新疆的土地上,对一切既克制又热情,既小心翼翼地行走又特别希望走进这片土地的深处,像个迷茫而又倔强的孩子,在喀纳斯之行中寻找曾经熟悉的“母亲”般的感觉。
(二)“大山的孩子”李娟:阿勒泰的精灵
李娟成长于新疆牧区旷野,因为母亲经营杂货店而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闲时常游走于阿勒泰山区的森林草原之中。她对阿勒泰的景物有更深刻的了解,生动呈现了当地哈萨克民族的本真生存状态和民俗民风,尤其是在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尊重自然、热情淳朴等美好品德。通过李娟的笔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那延续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无尽乐趣,打破了我们太多的固有观念,让我们用崭新的眼光去认识哈萨克、认识阿勒泰。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描写的是阿勒泰内部的风光,远山、草原、大地,作家孙甘露说:“李娟告诉我们何谓浑然天成。”她不是为了深入一片土地、了解一个民族、熟悉一种生活而写,而是本着自己心灵之溪的自然流淌在用文字歌唱,顺流携带出一些自然小景和当地人事,但这对我们而言已然是意外之喜了。“她对自身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最为本真的表达,是对有‘我’加入的别人生活的真诚而质朴的叙述……”
(一)壮美自然与阿勒泰山水油画
《山的颜色》一书主要依据经典路线、旅游风光等介绍沿途的自然美景。阿勒泰的壮丽开阔有着强大的力量,让作者倾倒。一望无际的戈壁、连绵起伏的雪山、沙漠中的奇湖,这些风光的描写极具特征化和风景化。作者沉浸在辉煌的草原黄昏中,一扫忧愁的情绪。
作者坐在山包上眺望着四周的高山牧场,站在草原上感受着日落的余温,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这大美之景使作者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驱除忧郁的温暖,在这大自然的美好瞬间,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这真是大地之美!天地之间,一切都是苍茫空旷的,很少见到人家,只是见到了牛羊群群。……远远地仍旧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额尔齐斯河,它像是一条细线在远处游动。”(邱华栋:《山的颜色》,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独特的北疆风光,有着原本的西北壮阔豪迈之气,同时又兼具神秘奇观之情。
(二)自然朴实与阿勒泰游牧风土
相比较而言,李娟更注重细节描写和微观自然。她笔下常见的自然之物,如云朵、无名小花,在不经意间用细线牵绕撩拨我们那摇曳的心。北疆的美大多是惊心动魄的,但也可以是温柔的。她能够发现乱石滩间生长着满天星和刺玫、石花,四脚蛇在石丛缝里躲闪。在牧场上,她写到看一颗石子带来的欣喜——“这些石子很少有超过豌豆大的,但它们总是斑斓光滑,色泽明亮,仔细地看有些还是半透明的玛瑙一般的。”(李娟:《冬牧场》,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李娟了解石头的美并非一目了然,所以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慢慢地去欣赏。她知道在壮阔之景中无法时刻领会那种气吞山河的蓬勃感情,只有那些细微的美好才和自己一样在浩瀚之中寻找存在的意义,努力活得美丽,所以最动人。
李娟服务于自己内心的召唤,她关注的是真正能打动自己的具体事物。因为生活于其中,才能明白游牧生活的美是从山坡上看一群羊慢腾腾地往前走。李娟也曾在乌鲁木齐、阿勒泰市工作过,但她笔下却一直充斥着对自由游牧生活的喜爱之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柔软的美好,哈萨克民族和阿勒泰深山的草原就是李娟内心的圣殿。
(一)剽悍阳刚之美与哈萨克民族性格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草原戈壁孕育出的是豪迈洒脱的哈萨克民族。在邱华栋的笔下,出现最多的动物是哈萨克的马,并大多是文化活动、典礼习俗中的马。“在牧区里马是哈萨克人最重要的交通和生活工具,同时还是各种游戏的道具。”马背上的游戏和活动,能看出哈萨克民族敢于追求爱情、爽朗大方的个性。马是人的翅膀,一个熟练骑手可以在马背上做各种动作,在稍纵即逝之际捡起地上的东西。哈萨克之马,哈萨克之鹰,既是这个民族古老的文化,也是生活的力量。
在作者眼中,哈萨克人是天生快乐外向的民族:“几个成年男人似乎在瞎起哄,说的话我也听不懂,只是看见他们在说说笑笑,很大,也非常爽朗。”一场热闹非凡的婚礼是这个能歌善舞民族最好的展示平台。面对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在天地间骑马遨游、纵马奔驰、自由自在的哈萨克人,邱华栋表达出对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等优秀品格的高度礼赞。
(二)质朴淳厚之情与哈萨克日常生活状态
相比较于邱华栋善于描写典礼和仪式活动中的哈萨克人,李娟则更多描写哈萨克人的日常起居与生活表征,让我们看到这个民族的另一面。她用幽默传神之笔描写那些喝醉后的哈萨克小伙子,他们会在欠条上写着“阿姨,我是酒鬼”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内容。而妇女们出门做客则要备上礼物,“空着手不好意思登门,哪怕她是来你们商店给你们照顾生意的”。常年跟随哈萨克牧民们转场迁徙的生活方式,让李娟已深深融入哈萨克民族中,她与这里的人融为一体。喝奶茶、挑水、骑马,说起话来也会顺口回答“保勒的(可以)”“乔克(没有)”。
李娟眼中的哈萨克民族既特别又普通、既遥远又亲切。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用文字把她所听所看所感的一切事物,以一种平淡而新鲜的方式表达出来,有限叙述的分寸感和抒情主体的同理心,一下子就缩小了她与其描写的“他族”对象、她与阅读作品的“他族”读者、阅读作品的汉语读者与“他族”经验之间的距离。这并不需要刻意制造或消解或拉近距离,因为她本着的是一颗对生活虔诚感恩的心。
(一)对他族精英文化传统的积极汲取与学习
文化是最好的桥梁,邱华栋一面行走于北疆大地一面学习他族的历史文化知识。他从阿勒泰山的古诗、一条河的起源、一棵树的历史来研阅了解哈萨克。“阿勒泰山,这座山脉是中、俄、哈、蒙四国交界的大山……这条河是中国版图上唯一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邱华栋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对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勾勒,以最简便的方法走进这个民族的生活和心灵。
武汉大学中文系出身的邱华栋的新疆书写带有明显的知识分子诉求,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追问意识。邱华栋通过发现、探索、学习他族文化来丰富自己,将“文化散文”与“地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虽然偶尔因为过于注重文化的内涵而缺乏散文的美感,但更会因为对新疆文化地域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富有韵味。“在阿尔泰山的金色的秋天,在如诗如画的喀纳斯湖的草坡上,我和多年以前自己写的一首诗又相遇了。”邱华栋惊叹于阿勒泰的景,也敬佩哈萨克民族的勇士,但更为赞叹悠久灿烂的哈萨克历史文化。
(二)对他族日常生活经验的有选择和有限度的传达
李娟说:“对这种游牧生活感兴趣是一回事,但要了解,要转述又是另一回事……无论想说什么,似乎都难以合乎实情或心意。”李娟承认自己作为文化“他者”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所以她对哈萨克民族的日常生活的理解感悟始终是个人的,她无法作为哈萨克民族群体来代言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事实上她与哈萨克民族待的时间越久,越会觉得自己并不了解这个古老的民族,“日日夜夜的相处,千丝万缕的触动,一点一滴的拾捡……知道的越来越多时,会发现不知道的也正在越来越多。这‘知道’和‘不知道’一起滋长。这世界从两边向我打开”。知道的总是有限,知道的越多越会发现不知道的更多。她有无法详尽描述哈萨克民族的遗憾,但她也不想去追本溯源。李娟一直浸润在哈萨克的民间文化资源中成长,她用最真实最简单的方式尽其所能地挖掘着哈萨克民族中最为本真的品质。
总的来说,邱华栋在描述阿勒泰时秉持游记指南通俗浅易的语体要求,采用了近乎口语的表达方式;李娟的文字则是从阿勒泰大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字,她的文字表面看通俗易懂,却别具情趣,灵动纯净,独一无二,耐人回味。从表面上看邱华栋和李娟差异似乎非常之大,一面是来自首都文化中心的男性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一面是来自于边地土生土长的未曾接受高等教育的弱小女子的民间声音,但这种身份的不同并不影响他们对阿勒泰那种源于内心的喜爱,他们都在这其中努力去寻找一种认同感——对身份的认同和对情感的认同。他们既渴望传达沉醉于阿勒泰山水之间的那种宁静,又对赞美笔下的哈萨克民族有着清醒自觉的分寸感,因为所有自知限度的文字都在创造距离,但所有真诚纯粹的文字又都在消弭距离。
① 郑春光、翟钰莹:《此中有真意——李娟非虚构作品中的两个世界》,《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② 卢林妮:《非虚构作品〈羊道·冬牧场〉的鲜明特色——西部文学的新收获》,《新西部》2011年第12期。
③ 向迅:《平凡的世界 温暖的人生——论李娟的散文创作》,《百家评论》2013年第5期“青春实力派”栏目。
作 者:江 敏,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成湘丽,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
本文系新疆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新疆大学阅读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社会调查——以汉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为例(项目编号:XJU-SRT-1601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