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玲 崔希芸[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辽宁 大连 116044]
从“非英雄”到“英雄”——从拉金与休斯的动物诗歌看战后英国人社会心理的变化
⊙姜慧玲 崔希芸[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辽宁 大连 116044]
本文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对菲利普·拉金和泰德·休斯的动物诗歌进行平行比较研究,分析两位诗人所处的时代即战后的英国对英国人社会心理的影响,以及二人采取的不同创作态度,虽然两人在诗歌中均表现出关心动物、与动物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态伦理观,但拉金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动物和被驯化的牛马羊,而休斯擅长写狐狸、虎和鹰的野性与力,反映出拉金的“非英雄”思想不同于休斯动物寓言中的“唯我独尊”的气势。
社会心理变化 动物诗歌 拉金 休斯
菲利普·拉金(1922—1985)是英国“二战”后“运动派”诗人的代表,他遵循以哈代为代表的英国诗歌传统,善于写日常生活题材。拉金喜爱动物,他不仅喂养动物,手绘动物,还在诗歌创作中书写动物,James Booth曾指出拉金是一个动物诗人。泰德·休斯(1930—1998)是“二战”后英国诗坛杰出的诗人,他对劳伦斯尤其熟悉,几乎通读了劳伦斯的所有作品,似乎也对自然界情有独钟,与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诗中描绘了以动物为主体的本能放纵的世界。国内外对菲利普·拉金和泰德·休斯的动物诗歌研究不在少数,但多是对两位诗人动物诗歌的分别研究,如拉金研究专家James Booth在《作为动物诗人的拉金》(2006)一文中指出,拉金的许多动物诗篇都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动物,反映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吕爱晶(2009)从拉金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看其“非英雄”思想,又指出拉金“用诗歌的形式谴责人类缺乏一颗保护动物的责任心,努力疗救被人类摧残或漠视的动物,呼吁对待动物要像对待人类一样尊重”;国外休斯研究的代表人物Keith Sagar(2006)著有《狐狸的笑声:泰德·休斯研究》对其诗歌作品进行整体研究;国内关于休斯研究的论文近六十篇,专著有三部,其中刘国清(2007)关注休斯诗歌中的生态思想,李子丹(2008)展示了休斯自然诗歌中蕴含的人性关怀,陈红(2014)分析了休斯的动物诗对人性和动物性的洞悉和诗人的生态环境意识等。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拉金与休斯的平行研究则相对甚少,目前只有James Booth(2006)把拉金与休斯的有关动物的诗篇加以比较,探讨两位诗人的动物诗歌的不同之处,因此本研究将填补国内对拉金与休斯的动物诗歌进行平行研究的空白。
拉金的动物书写诗歌植根于当时的英国社会,他笔下遭到破坏的自然和动物不仅源于工业化,也来自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人造成了想象不到的巨大灾难:“伦敦、考文垂、伯明翰以及其他中部工商业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大英帝国开始走向彻底的崩溃。死亡的威胁和战后的贫困使人们趋于平等,即使是诗人也竭力避免显露乖离常情的个性,不是以‘诗人’而是以‘普通人’的面目出现在公众面前。”(傅浩,1998:39)因此拉金更喜欢写那些日常动物,尤其是小动物,这也体现了他的“非英雄”思想。拉金喜爱动物,他的房东太太曾经讲过拉金与狗如同伴间的亲切对视,事实上,动物意象在他的诗歌中比比皆是,甚至手稿的页边空白处也用铅笔勾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他对人类对动物的迫害行为进行无情的批判,对无意中伤害的动物表达了无比的懊悔和悲伤;拉金笔下的动物也独具性格和精神,人、动物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是拉金的生态理想。
泰德·休斯于1930年出生于西约克郡的一个名叫麦特莫伊德的小村庄,那里有荒原和农田,公路、铁路、河流和运河密集交错,期间散布着许多工厂和磨坊,这些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已经显出明显的衰败迹象。休斯在八岁前一直生活在麦特莫伊德,那里的环境对他的成长以及日后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那里的自然环境培养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尤其是对野生动物的痴迷;另一方面,那些随处可见的工业化遗迹让年幼的休斯也不免有一种压抑感,感觉自己仿佛“与幸存者一起,生活在废墟中”(Hughes,1994:11)。休斯在八岁那年随全家一起搬到南约克郡的一个名叫麦克斯伯勒的煤矿小镇,那里也有河流、湖泊、农场和树林。休斯幼年时随其兄长漫步林间和荒野时培养的对于狩猎的热爱在这里得到了延续,他随附近一处庄园的猎场看守员的儿子一起打猎垂钓,并通过阅读小书报摊上卖的杂志来丰富自己有关野生动物的知识。十五岁那年,他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包括下套和射杀动物的举动是一种残忍的方式,于是便放弃了狩猎,转而关注动物的内在世界以及它们的生存处境。对休斯这一转变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休斯作品中出现的动物形象,理解诗人在其中后期作品中表现突出的生态意识,以及他对动物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等诸多环保活动的实际参与。
“二战”沉重地打击了当代英国人,随着工业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加深,拉金对周边的生活十分敏感,他的诗歌充满了苦闷和消极的情愫,这种悲观无奈的基调也体现在拉金的动物诗歌中。拉金关注小动物,在诗歌《瘤》(Myxomatosis)中,拉金写了一只小兔子的悲剧命运:“在静穆的田中被卡住/炙热的、漫长的时间流逝/是什么陷阱?哪里是毒牙的藏入?”小兔子被卡住了,伤口随着时间恶化,等待它的将是无情的死亡,诗句中充满了悲哀的情愫。在《割草机》(The Mower)一诗中,小刺猬也难逃相似的命运:“我曾见过这刺猬,甚至喂过,一次。/现在我扼杀了它小心翼翼的世界/无法弥补。埋葬也无益。”诗人以第一人称的笔触,抒发了对割草时无意伤害的小刺猬的无比懊恼与怜惜。兔子和刺猬失去了原始的栖息之所,都成了现代文明的牺牲品。同样,在《带一只回家给孩子们》(Take One Home for the Kiddies)中,诗人表达了对那些被人类当成玩偶的小动物悲惨命运的同情,它们失去了自由,又饱受人类的摧残,诗人用平静的语调表达了在城市中的小动物苦苦挣扎的艰难和悲惨处境。
拉金的动物诗作采用了一种现实主义态度,诗歌中没有对动物热情洋溢的歌颂,也没有对人类中心主义歇斯底里的愤怒与咒骂,有的是平稳沉静的语调,真实的笔录。拉金笔下的动物多是被人驯化的马、牛和羊。在《铁丝网》(Wires)一诗中,人类为了限制牛的自由,在草原上架起了带电的铁丝网,为了重获自由,获得纯净的水源,当老牛带着小牛犊奋力冲击来自人类的束缚时,惨剧发生了,“它们的肌肉被猛烈地撕成了碎片”,没有强烈的感情抒发,仅这视觉冲击的客观描述就表现了人类对待动物手段的残忍,表达了拉金对人类凌驾于动物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强烈控诉和批判;而《在草地》(At Grass)一诗则讲述了马的不公平境遇,当马老得不能再在赛场上驰骋的时候,还是要被套上笼头在农场干重活,借以批评人类自私地虐待动物、剥夺马的天性;又如《初见》《买一只回家给孩子们》都批评了人类对动物的虐待,表达了诗人“生态平等”的生态伦理观。
与拉金所描绘的动物世界相比,休斯早期的动物诗歌则更加遒劲有力,甚至可谓冷酷血腥。1957年休斯出版的第一部诗集《雨中鹰》和1960年出版的诗集《牧神集》以其强劲的音调、崭新的诗风和成熟的技巧立刻得到文坛的承认,他笔下的野生动物凸显了雄劲粗犷的精神。在他的诗作中描绘了一个野性和力的世界:机警的狐狸、体内汹涌着热血的美洲虎、黑夜中疾奔嚎叫的狼群、空中傲视大地的雄鹰、水中寻着血腥的鲨鱼……甚至连鸫鸟和螃蟹都充溢着旺盛的精力和野性。在《鸫》一诗中,诗人写道:“草坪上这些全神贯注的壮健的鸫令人惊骇,/与其说是生物不如说是弹簧钢——/虎视眈眈的致命的黑眼,两条灵巧的腿/难以理喻地一触即发——一冲,一跳,一戳,/抓住瞬间拽出一个扭动的活物。”与令人怜悯的哈代和劳伦斯笔下的鸫鸟都不相同,休斯笔下的鸫鸟有的是狂放的野性和充沛的精力,“像弹簧一样劲头十足,像子弹一般目标专一”(林玉鹏,1999:140)。在《鬼怪螃蟹》一诗中,休斯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没有脉脉温情、只有原始本能和盲目力量的世界:“它们互相追逐,互相纠缠,/互相骑压,要把对方撕成碎片;/它们是这个世界的强权,/我们是它们的细菌。”休斯以对螃蟹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准确的刻画解剖了其体内盲目的冲动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休斯《栖息的鹰》中,休斯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鹰的凭本能行事的自由:“我随心所欲地捕杀,因为万物属我。/我的体内没有诡辩:我的习惯是拧掉一个个头颅——”整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充满控制力与自信,人与鹰融为一体。休斯认为是暴力在统治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而他通过急速旋转的想象来描写掠夺者与牺牲者,运用大胆的词汇,刺耳的节奏,形成一种简括的风格,从而有很强的象征性和寓言色彩,体现了一种人类学的深度。可以说,这种“人兽合一”的写法使他的诗在真实与梦魇间保持着平衡,在人与非人间维系着张力。同样在著名的《美洲豹》一诗中,虽然没有采用第一人称,休斯设身处地感受笼中美洲豹的境遇,表达了对美洲豹的敬畏:“疾步走过囚笼的黑暗。并不厌倦/眼睛满足在火中变盲,/大脑中澎湃的血震聋耳朵/他绕着栅栏旋转/但笼子对于他并不存在。”诗人在对美洲豹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将个人感情赋予美洲豹,美洲豹虽身在笼中,但他完全没有囚笼之感,他迈着大步,体内热血澎湃,世界在他脚下颤动,他放荡不羁的野性象征着人类无意识中深藏的本能。
拉金是英国战后“运动派”诗歌的领军人物,“运动派”崇尚英国本土诗风,推崇清澈与朴实的风格,在诗的结构上师法哈代,采用传统的格律,这与当时英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背景不无相关。“二战”结束了“英雄时代”,人们不想去关注宏大的主题,只想过一种自由、宁静和平凡的生活,因此各种平凡的小人物、小动物相继出现在拉金的诗作里;再加上“二战”后,英国的文学似乎出现了断层,而隔海相望的美国升起了庞德、艾略特等现代主义诗人,现代主义的强大如潮水般向英国本土文化冲去,几乎淹没了英国本土传统,这令历来被奉为“诗歌国度”的英国人感到无比羞愧,作为岛国的主人,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弘扬英国的本土文化,因此拉金在其动物诗歌中关注日常题材,采用传统格律,擅长写小动物和被驯化的牛马羊等。
休斯对自己祖先的神话传说十分迷恋,其一生钟情于缪斯女神,并希望通过回归凯尔特文化传统来唤醒缪斯(李子丹,2007:35)。因此,当同时代的运动派诗人拘于日常生活题材时,休斯已经开始回归凯尔特传统的寻根之旅。如李子丹所说:“休斯把自己当作原始凯尔特部落里带着各种面具不断舞蹈的萨满。他用诗歌作为一种生物治疗过程,为自己的时代寻找解除精神痛苦的良药。”再者,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遭受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打击,最终导致英吉利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丧失,而运动派的种种局限性不能担负起萎靡不振的英吉利民族自信心的重任。面对当时英国和英国诗坛的情况,休斯试图通过回归凯尔特传统,以其充满阳刚的语言和富有活力的诗行,努力恢复英国人失去的古老记忆,解放被压抑的本能。因此休斯在诗中歌颂那种动物所具有的,而人类在工业社会中已经丧失了的、久违了的活力,借此来激活英国人的活力和自信心。
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联系两位诗人所处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各自的生活经历对拉金与休斯的动物诗歌进行平行研究,不难发现拉金的许多动物诗篇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兔子、小牛和燕子等动物,它们没有高大、威猛动物的强悍和荣耀,只是默默地、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他们是“二战”后英国人“小人物”的写照,是诗人心中的“非英雄”,体现了平凡中的、常态下的崇高和神圣;而休斯笔下的动物或真实或虚幻,或神秘如神思狐狸,诡秘如金刚鹦鹉,或强大如美洲虎和雨中鹰,或坚韧隐忍如荒原上的野马,有着千变万化的姿态,以其雄劲粗犷的精神一反20世纪50年代英国运动派诗人所追求的优雅和平稳的格调,在诗坛吹起一股强劲新鲜的风,对大批青年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两人的动物诗歌反映了战后英国人社会心理的变化,可见文学创作是社会历史背景和诗人个人生活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
[1]Booth,James.Philip Larkin:the Man and His Work [M].Basingstroke,Hampshire:Macmillan Ltd,1989.
[2]Booth,James.Larkin as Animal Poet [J].About Larkin.2006(22).
[3]Harvey,Geoffrey.The Complete CriticalGuide to Thomas Hardy[M].London:Routledge,2003.
[4]Hughes,Ted.The Hawk in the Rain[M].London:Faber and Faber,1968.
[5]Sagar,Keith.The Challenge of Ted Hughes[M].New York:The Martin’s Press Ltd,1994.
[6]Thwaite,Anthony.Ed.Philip Larkin:Collected Poems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3.
[7]陈红.兽性·动物性·人性[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8]胡洁雯,王丽明.泰德·休斯的现代动物寓言[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9]李子丹.泰德·休斯与凯尔特文化传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35-38.
[10]林玉鹏.野性与力亦有情[J].当代外国文学,1999(1):139-143.
[11]鲁春芳.神圣自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伦理思想[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2]吕爱晶.小之美——从拉金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看其“非英雄”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13]吕爱晶.寻找英国的花园——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的生态意识[J].外国语文,2010(8).
[14]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5]颜学军.哈代诗歌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作 者:姜慧玲,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当代英国文学;崔希芸,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本文系2017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小之美”和“力与美”——菲利普·拉金与泰德·休斯动物诗歌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7lslktyb-06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