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畅[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以翻转课堂为载体的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以解读《从此以后》为例
⊙孙 畅[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本文以解读夏目漱石的《从此以后》为例,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查找背景资料;细读小说内容;展示、讨论细节;最后归纳、总结其文化特点,以此探索或拓展出小说或课堂背后的内容。
文化导入 翻转课堂 日语教学
语言承载着文化,学习日语如果不了解日本文化,学出来的日语必定是“中国式”的日语。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感觉日本人办事犹犹豫豫、性格纠结、语言表达暧昧。例如求婚的时候汉语经常会说“嫁给我吧”“我们结婚吧”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达才为真诚;而传统的日语表达为“俺のためにみそ汁を作ってくれないか”(能为我做酱汤吗?)“一緒にお墓に入ろう”(我们同葬一穴可好?),这样拐弯抹角的说法才为美。同一件事为什么表达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这就体现了文化上的不同。
中日之间虽一衣带水,但是由于两国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历史国情等因素导致中日两国文化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实际上却大相径庭,这一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和不理解的地方。因此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非常有必要对日本的文化现象进行学习。但是在课堂上以何种形式导入文化是老师面临的课题,由于社会不断变化、科技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需要,而翻转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都由学生自行决定。为了避免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授方式,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手段,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和口头发表能力。
(一)了解作者,故事梗概
在日语教学中经常会接触到明治时期的文化,而夏目漱石是明治时期的大文豪,我们通过读解漱石“爱情三部曲”之一的《从此以后》来了解夏目漱石本人和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明治时期日本高速进入近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普通大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冲击,由此所产生的自我缺失、迷茫、空虚、不安等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查看资料有如下大致了解。
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夏目金之助,日本作家、评论家、英文学者。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他父母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就被寄养在别人家,此后因养父母的状况不允许,十岁时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父兄一向与他不和,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他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外宿生活。代表作《我是猫》《从此以后》《心》等,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从此以后》主要围绕主人公代助、代助的同学平冈和平冈的妻子三千代这三人的感情纠葛展开的。
主人公长井代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实业家,作为家中次子大学毕业后也不工作每月去父亲那里拿钱,过着衣食无忧的上层社会的生活。但是时隔三年后再见到由于生计所迫和丈夫一起返回东京的平冈的妻子三千代,知道三千代生活得并不幸福时燃起了想和她再续前缘的想法。学生时代,代助和平冈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同学的妹妹——三千代,由于代助为了朋友的“侠义气概”把三千代拱手让给了平冈。当代助得知平冈夫妇由于生活困顿债台高筑而感情不和,并且三千代也时时向代助表达了思恋之情后,代助想挽回三千代之意也越发强烈。终于,他向梦中女神表达了心意,当然对平冈也摊牌了。这种做法虽然遵从了自己内心,却是世俗所不接受的,因此代助和长井家断绝关系,毫无经济来源的代助不得不出去找曾经所不齿的工作。
(二)组织学生分组阅读
接下来在组织学生分组阅读时教师应注意:翻转课堂不仅仅是对传统课堂流程的简单翻转,更重要的是在翻转课堂的流程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宗旨,照小说的情节“起”“承”“转”“结”把学生分为四组,每小组以3—4人为宜,如此每位学生的任务不会因为过多而造成负担,又便于学生相互间的沟通交流。由于文章描写的是明治时期的生活,因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因此教师对文章里出现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比如“日唐事件”,当时的消费水平等。
紧接着的教学阶段就是组织学生就文章的文化内涵进行展示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痛苦和不安来了解当时的文化特点。对于这方面表现在具体的事件、人物关系、借物抒情等,教师归纳总结并反馈给学生,使他们对《从此以后》中的痛苦和不安更清晰明了,从而对了解明治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有所帮助。以下几点是师生间通过探讨得出来的明治时期的文化特点。
(一)代助的痛苦
1.和父兄的貌合神离 虽然代助毕业于高等学府但不工作,靠父亲和兄长的资助生活。母亲过世多年,即便如此,代助从小就和父亲的观点相左。父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赋予代助生命这个事实高于一切,父子关系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即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强硬手段也绝不会影响到父子之情。但是恰恰是父亲这种不计后果的做法深深地伤害了受现代教育成长起来的代助,使代助对他的感情很淡漠。更让代助受不了父亲的是,他经常把年轻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代助混为一谈,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代助,看到以前强烈反抗自己的儿子,现在却默许了,他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是自己这个父亲熏陶教育的结果,其实代助对父亲已经是“哀莫大于心死”了。而兄长这边,整天工作忙得见不到人影,所以代助对他的印象是陌生的。偶尔兄弟俩见面谈的也是无关痛痒的话题,并且彼此都是满不在乎的神情。
由此可见明治维新时期新老两辈人观念的冲突程度非常剧烈,在那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产生这样的结果虽说是必然的,但是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值得令人深思。因为我国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很像,值得我们借鉴。兄长为了生意上的应酬,不但亲人对他有情感上的缺失,在他的感情世界里亲情也是淡漠的。
2.背道而驰的友情 代助当年以为能和平冈做一辈子的好兄弟,所以忍痛割爱撮合了他和三千代的婚事,可是事与愿违,从孩子的夭折开始平冈放弃了家庭、到失去大阪的工作,平冈迷失了自我,再到后来的自怨自怜、怨天尤人,短短三年不见,代助发现两个人的价值观已不能同日而语。在平冈就职于报社后平冈变得更自私自利、没有道德感,导致最终两个人背道而驰。
3.世俗所不允许的真爱 为了朋友的“侠义”而把心爱的女人三千代拱手送了出去,成了代助痛苦的源头。如果三千代结婚后很幸福,代助也会把对她的感情藏在心里,可是当看到身患重病的三千代生活在物质和精神都毫无保障的痛苦的婚姻里时,代助开始后悔当年自认为很不错的“义举”。他最初对这段感情还是纠结的,是随波逐流,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用意志去生活?于是他去找平冈希望他对自己的妻子关心和爱护一些,从这里可以看出代助还是对世俗对朋友有所顾忌的。可是平冈却毫无悔改之心,使代助非常气愤,也使他决心为了挽回真爱要和世俗抗争到底,于是向三千代表白。虽然他的感情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但是被世俗所不允许,父兄认为他的所作所为败坏了门风,所以和代助断绝了关系。当然代助也和朋友平冈断了交情。对于朋友和家人感情上的断裂,代助虽然有心理准备也是预料到的,但是谁又能说他的内心不痛苦?对未来没有不安呢?
娶有夫之妇在当今社会司空见惯已经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一百多年前是让人名誉扫地的事情,何况发生在代助这种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家庭,更是不被允许的。可以说明治时期虽然日本全盘西洋化科技飞速发展,但是对于感情的自由还是非常保守的,可以说还处在封建社会阶段。
(二)三千代的痛苦
三千代当年虽然对代助有好感,却稀里糊涂地在代助的撮合下嫁给了平冈,但是对代助的感情却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从她一直保留着代助送给她的结婚礼物珍珠戒指就能窥见一斑。虽然她的婚姻生活痛苦不堪,却必须要忍耐。可见当时社会女性是没有话语权的,也是没有社会地位的,自己是不能决定自己感情的。就连最后生病都不能见代助,也不能让代助来看望自己。下面是代助和平冈摊牌时他俩的对话:代助说:“能不能把三千代给我?”平冈回答:“可以给你,但是,我们已经绝交了所以不允许你来看望三千代的病情。”通过上面的对话让人感觉不出三千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更像是一件物品似的交易在两个男人中间。可见明治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如此低下,完全是男人的附属品,不但决定不了自己的感情,连自己都身体、自由都决定不了。
(一)解读文化
展示结束后,如果有时间就继续讨论,如果课上的时间不充裕,安排他们课下进行讨论加深对这篇小说的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通过这篇小说表达怎样的社会期望?又传达了怎样的时代气息?意义何在?
有学生说在明治维新那个急剧变革的社会里,在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潮的影响下,思想敏感度极高的作家们也开始觉醒,借助手中的笔描写了三千代这个坚强、倔强、敢于直面自己内心,勇敢地去争取自己真爱的女性。全文对三千代着墨不多,虽然身处精神和物质都毫无保障的痛苦的婚姻中,自己又是病魔缠身,但是从未放弃过爱。小说借助于百合花和珍珠戒指的描写表现了她对代助的感情从未改变过。虽然最后自己的人身自由和幸福还是由平冈来决定,但是展现给读者一个自我意识已开始觉醒的女性的形象。
有学生说代助自从大学毕业从未工作过,所有的开销用度都是依靠父亲提供给他,但是代助却对父亲乃至哥哥没有多少感情,对两位至亲的感情明显不如和嫂子亲,如果不是代助每月必须回家去拿钱,他是不情愿见到父亲的。这和漱石的亲身经历不无联系,小说中的父亲对代助的所作所为一点都不理解也不愿去理解,认为他每天在虚度光阴,对社会毫无意义。现实中漱石的父亲对漱石浓厚的文学志向也是不以为然不看好的。由此可见虽然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虚构的,但是也超越不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经历。
也有学生说,漱石把报社记者的平冈写得非常卑鄙可恶,为了暂缓还钱和代助讲条件,威胁他只要不来催债就可以不把代助父亲公司里的丑闻写出来,实在是让人不齿。平冈之所以到了夫妻之间缘断,朋友之间情断的地步,这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他对自己负责一点就不会在大阪把工作丢了;如果不是他整天在外面鬼混就不会给代助接近三千代的机会;如果他对妻子体贴一点就不会使三千代对他绝望。可见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还有学生说文中虽然没有对代助家的产业做过什么描写,但是有一段话却非常耐人寻味,“父亲向代助透露了自己因为年老体衰最近就要退出实业界的打算。但是父亲接着告诉他,自己所经营的事业,因受日俄战争后工商业膨胀发展的发动作用,现在非常不景气,所以无法带领大家渡过难关的话,肯定会受到众人的责备,说自己没有责任心。因此,当下除了继续忍耐之外别无他法。代助觉得父亲的话非常有道理”。可见社会舆论对日本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就连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做事雷厉风行曾经的武士——父亲都不能不顾忌。父亲想要退出实业界是因为年龄和身体不允许,但担心被人说没有责任心,因此即使再难都要忍耐,都要对众人负责,这个“众人”除了指他的生意伙伴外,还指他公司里的工人,由此可见,日本的雇佣关系比起契约更像是家族关系。在这一点上一直和父亲意见相左的代助也非常赞同。因此可以说责任心这种意识已经植入日本人的骨髓里,被认为是理所应该的。
(二)“物哀”美
“物哀”是日本审美文化的核心。在三千代身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三千代有着白皙的肌肤、乌黑的头发、瓜子脸,还有一双乌黑亮丽的双眼皮大眼睛;性格恬静、端庄、秀外慧中。可以说她集所有东方女性美于一身,但是重病缠身、婚姻不幸,给人以伤情凄凉之感。日本人认为不圆满的才是美,比如插花艺术,必须用奇数插出来的才是“生花”,如果用偶数那插出来的就是“死花”。所以三千代去代助家给他带去的是三朵百合花,象征她对未来怀有希望、对代助的感情不曾衰败。
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入文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能让学生学到语言背后的文化、社会风俗、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从而可以表达更地道的日语,更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但是,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以来时间太短还不成熟,所以需要老师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大学以前的授课模式截然不同,因此要循序渐进地实施,不然会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因而对翻转课堂引发排斥心理;第二,老师必须在备课阶段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充分的准备才能顺利地指导学生;第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在课堂上教师为每位学生解答问题。因此就需要每个班级的人数不能太多。
[1]董奇.“翻转课堂”是解放学生学习力的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2]魏东新.大学英语教师应对翻转课堂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4(12).
[3]夏目漱石.从此以后[M].侯绪梅,李月婷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53-154.
[4]杜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
作 者:孙 畅,硕士,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育、中日对比文化。
编 辑: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础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导入研究”(项目编号17SB056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