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北京 100010)
非遗前后小红门地秧歌的传承实践
杜 洋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北京 100010)
文章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小红门地秧歌这一“村落文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后的传承实践,并提出传承实践中的问题和思考。
小红门地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
小红门地秧歌全称为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是流行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红寺村的一档历史悠久、组织严密的民间香会,也是北京十三档武会中一档,《民社北平指南》有载:
走会又名武会,为民间最热闹之杂戏,亦即民间有统一之艺术,各种歌舞技艺,五花八门,均有活泼之精神,表演各种艺术,均极精彩,于民间艺术中,占有雄厚之势力,每逢山坛庙集开会时,或一村一处有典礼庆贺时,皆举行走会,而城外各村亦有历年行之者。其为民间调剂艺术者,以妙峰山及左安门外十里河地方最盛[1]。
据该会的会旗记载,该会起源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2011年小红门地秧歌荣登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获得了国家认定和等级,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定位。
小红门地秧歌从其名称上看,“小红门”为地名,是北京市朝阳区下辖的一个乡;“地秧歌”为其表现形式,是传统舞蹈表演形式中的一种。可以说,正是由于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才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被列为秧歌这一类称下,成为扩展项目。
小红门地秧歌在未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其传承完全是在村落内完成的,属于一种村落文化,过去参加这档香会的人,全部都是红寺村的村民,大家从小耳濡目染,大多数会员基本上都是“瞧”会的,完全秉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特点。地秧歌会的会员大都住在红寺村的主街上,平时大家一起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则聚在村里的吉祥寺内,练习、过排,小孩扮小二哥,青年人动作敏捷、利落则扮演陀头、武扇等难度较大的角色,老年人则担任后档,大家齐心协力,实现着小红门地秧歌村落中的传承。
这个会叫子弟玩意儿,什么叫子弟玩意儿?就是一辈儿一辈儿传下来,没师傅没徒弟,只有辈分,我爷爷干这个,我儿子干这个,我孙子还干这个,这叫子弟玩意儿,不求钱,不求名①受访者:赵凤岭;访谈者:杜洋、张占敏;访谈时间:2011年 12 月 5日;访谈地点:赵凤岭诊所。。
在小红门地秧歌的起源中,有一种说法是小红门地秧歌是“合街的玩意儿”。“合街”从字面上理解:合有结合在一起,凑到一起的意思;街即街道,在这里主要指红寺村中街。“合街的玩意儿”即指住在红寺村中所有相关的人,共同参与、共享和实践的文化,“集体参与”是其主要特点。可见在小红门地秧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其传承只能在红寺村内进行,所有在板的人都是本村的,没师父没徒弟,只有辈分,一辈一辈的往下传,且有着传男不传女的严格规定。
由此可见,小红门地秧歌的传承是依托于村落实现的,是在家族、村落中长辈的影响、熏陶下,在村落中的慢慢习得的。
在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其开始凭借“国家级非遗”的头衔,走出村外开始寻求多种传承方式。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是形成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办(2005)18号。
2011年小红门地秧歌在被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作为当地的特色文化被引入了小红门中心小学,开启了小红门地秧歌“进校园”的传承发展实践。在“进校园”活动中,地秧歌会的相关群体、社区或个人,持不同的意见。会头芦林的态度比较消极,一方面希望地秧歌通过进校园传承越来越好;另一方面,觉得越少越值钱,虽然会有更多的人学地秧歌,但地秧歌到什么时候都是红寺村的。前引徐春兰认为:地秧歌向外传可以,但不能全部传出去,不能传“全套的”。会员徐铁柱认为:去外头教,觉得别扭,因为不是红寺村的人,不外传,红寺村又组织不起来,因此觉得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代表性传承人赵凤岭认为:村里没人学,自己作为传承人有义务把地秧歌传承下去,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只要还能动就会不停地传承,自己不能让地秧歌烂下去,要往下传。红寺村早晚会拆,这些地秧歌会的人早晚要死,但必须要把地秧歌传下去。
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传承人赵凤岭几乎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点至6点,都免费去小红门中心小学教授地秧歌,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地秧歌表演的全部套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由于传承方式的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之处。从比较中可以看到:进校园前小红门地秧歌的传承空间是红寺村,传承方式是自学、口传心授,传承主体是红寺村村民,表现方式是走会、走局,表演空间是妙峰山、东岳庙,传承困境是人员不齐,后继无人。进校园后小红门地秧歌的传承空间是小红门中心小学,传承主体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16人),传承方式是“老师”的教授,表现方式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或民俗教育展示”的形式,表演空间是本校、适合学生参加的政府组织的活动,传承困境是虽后继有人,但缺少渔翁、樵夫、文扇、武扇等即兴表演技艺和相应的文化认同。
从对小红门地秧歌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后,其传承实践的比较中可以看到,一方面“进校园”传承给非遗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使更多的人了解、感受、体验到非遗,非遗项目正在以多种形式延续、发展、重构; 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在当下人们生活中的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更要注重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或个人的参与,并在其中发挥主要的作用,使他们成为非遗保护之后的受益者,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可持续地、有效地开展下去。
[1]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456-457.
The Inheritance Practice of ‘Xiaohongmen Diyangge’ Both Before and After Rigistration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U Yang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Cultural Center, Beijing 100010,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concentrates on the inheritance practice of'Xiaohongmen diyangge' as a 'village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both before and after becoming a national-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and evaluation on the inheritance practice of that.
Xiaohongmen diyangg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nherit practice
G122
A
杜洋(1979-),女,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E-mail:1506255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