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素花孙美灵张思超展照双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250355)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温病学》课程教学探讨※
宋素花孙美灵张思超展照双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250355)
《温病学》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特色,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温病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备课艺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注重临证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以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思维;温病学;教学改革
《温病学》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又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既有经典特点,又有基础性质,还兼临床属性。其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及其预防方法,对指导外感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其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其原著《温病条辨》、《温热论》、《湿热病篇》等被称为中医经典著作,历来是中医人必读的原著。温病学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特色,使其成为中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的精髓和灵魂立足于中医思维,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作为出发点。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普遍存在“中医思维弱化,临证能力下降”的共性问题。针对如何在《温病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本人和教研室同仁在教学实践改革中不断尝试与探索、总结经验,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言简理奥的中医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基本思维方法以及临床实践经验,通过诵读经典原文,研究中医经典中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中医理念,建立中医思维。因此,《温病学》应加强经典著作的教学。但是,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相比,《温病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由多部温病学著作汇集而成,如《温热论》、《温病条辨》等。但是本科教材仅节选部分温病经典著作附于教材之后,未成系统。所以,在各层次的温病学教材编写中应增加经典著作的收录。
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研室多位教师多年授课经验,对《温病学》课程内容可做如下教学调整:介绍完上篇的绪论之后,把下篇温病经典原文提前讲授,使学生首先认识经典著作的原貌,体会经典的精髓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温病经典的兴趣,为学习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温病学的核心理论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四时温病的辨证论治涉及到吴鞠通以及王孟英、俞根初、吴又可等温病学家经典著作中的理法方药,授课时应该结合这些医家的著作原文补充其相关学术思想,以吸收各家学说,启迪中医临证思维。由于受到《温病学》课程授课时长的限制,很多温病经典著作的精髓无法呈现出来,可以适当增设《温病名著选读》等相关选修课程,有深度、有针对性地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提高,有助于学生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
高等教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离不开精心备课,良好教学艺术形成的关键离不开认真研究备课。温病学的教学备课应从多方面讲究其艺术性。如:授课资料采集要注重纵横联系和学科交叉,能融古纳今,实效实用;小结归纳则可以运用数字、顺口句等形式;图画艺术能将深奥理论以物理或数学方式更直观地展示;整体观分析将知识点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联系进行理解;多向思维艺术注意把握由表面向纵深、由个别向一般的认识规律[1]。备课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尤其分析理法方药等知识点时,注重整体思维、形象思维、类比思维,比如:温病病因中的湿热病邪,其致病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论及脾胃的生理关系,联系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形象描述:“脾与胃为夫妻”,可从家庭夫妻关系分析脾胃的升降相因、纳化相依、燥湿相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理病理现象,既生动又形象。又如风温病用方桑菊饮之桑叶、连翘,联系吴鞠通《温病条辨》对药物的论述:“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2]”、“连翘象心,心能退心热[2]”,重视药物的形态、生长特点、生存环境等整体联系,有助于掌握中药的功用。将中医理论回归自然、社会现象,深奥理论简单朴素化,有助于学生记忆。
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包括中医学教育,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力求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在温病学教学中也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式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模式、方法的转变。如尝试案例式教学法[3]、PBL教学法[4]、RISE教学模式[5]、“三元结构”实践教学模式[6]、易位式教学模式[7]等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创新。
结合《温病学》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笔者和教研室同仁采取了多种方法与手段渗透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比如:PBL、案例式、易位式等。本学期又尝试了一种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根据国内大学课堂的现状、基于心理学规律提出的课堂改革新模式。“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试点教学表明,对分课堂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8]。
上述温病学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都是为改变当前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体、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现状,重视在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4.1 传授经典案例教学通过剖析温病学经典著作,结合课程教学大纲,系统编写、采集符合某些章节知识点的完整案例,适当精选部分古今医家成功运用温病理法方药治疗各科病证的医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通过病案讨论、病案讲述、病案见习等方式,以增强学生深化理解经典理论和实际运用能力,并在考试知识点中,增加案例试题的份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融汇贯通、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学生从多角度掌握温病诊治方法,有助于学生中医临证思维的养成。
4.2 跟师随诊加强临证温病学课程临床实践教学以学科自编的《临床实习指导》为依据,学生分组进入实习基地,跟师随诊,然后书写实践报告,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在深化温病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我校及附属医院著名中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特色,继承学术思想,挖掘学术精髓,有助于学生树立中医临证思维,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温病学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备课艺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注重临证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以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1]张思超.温病学教学备课艺术之研究[J].中医教育,2012,31(2):46-48.
[2]清·吴瑭.温病条辨[M].鲁兆麟,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11.
[3]宋健,董正华,郑旭锐,等.案例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8-69.
[4]高恩宇,张福利,马伯艳,等.关于在七年制学生中开展《温病学》PBL教学方法的思考[J].哈尔滨医药,2011,31(4):286.
[5]郑旭锐,周永学,杨景锋,等.RISE教学模式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4,20(10):108-109.
[6]钟嘉熙,彭胜权,曾征伦.温病学‘三元结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医教育,2008,27(2):8-10.
[7]岳冬辉,周丽雅,陈凤芝,等.易位式教学模式在温病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3,32(3):27-29.
[8]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Febrile Diseases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TCM Thinking
SONG Suhua,SUN Meiling,ZHANG Sichao,ZHAN Zhaoshu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The Febrile Disease is one of the four classic courses of TCM.This cours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cause of its unique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inking and prescription characteristics.The teaching of Febrile Disease should be to train the TCM thinking of students as a starting point,study the art of lesson planning carefully,design teaching content,integrate diversiform teaching methods,focus on clinical practice,enhance the clinical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students,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TCM thinking;Febrile Disease;teaching reform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7.003
1672-2779(2017)-07-0005-02
:李海燕本文校对:吕翠霞
2016-1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认证专项课题【No:RZ201610】;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No:ZY201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