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一
从《孙子兵法》的“败道”思想中求胜
周 一
“败道”思想揭示了失败背后蕴藏的规律,研究学习“败道”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规避战争中的致败因素,更能为求取胜利打下基础。孙子立足丰富的战争实践,总结了多种导致失败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论述,《孙子兵法》的“败道”思想也成为长久以来指导战争实践的重要理论。
孙子兵法 败道 求胜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战争中的输赢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进行战争的双方都在渴求胜利。《孙子兵法》十三篇,其主旨核心即是所有军队都在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求胜”。从这个层面上说,孙子兵学实为“胜道”之学。但是,由于战争影响因素的复杂多变性和其后果的严重性,战争失败因“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更能引起君主、将帅重视。“败道”,即失败背后蕴藏的规律。孙子不仅将“败道”视为“安国全军之道”,更将其当作“胜道”的基础和条件,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即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找机会击败对手。
从古至今,战争双方都在力避失败,但是客观来讲,导致战争失败的因素有很多,各种因素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又纷繁复杂、大小不一。《孙子兵法》中揭示了许多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虽然不能涵盖所有、面面俱到,但依然可以为我们的战争指导提供帮助,并未因时代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而失去理论价值。
《孙子兵法·地形篇》提出:“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军事上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必败的情况,这些不是天时地理的灾害,而是将帅的过错造成的。
这里的“败之道”即“败道”的概念,是《孙子兵法》中唯一一次将“败”和“道”两个字结合起来的论述,揭示了战争失败的部分原因。但是,孙子关于“败道”的论述远不止此,还包括“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军有三亡”、“将有五危”、“縻军、惑军、疑军”、“命曰费留”等多处有关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共同构成了孙子“败道”思想。
从孙子关于“败道”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出,战争失败是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孙子的“败道”思想也有着宽泛的内涵。我们可以从战争准备、作战筹划、侦察部署、战斗实施、善后工作五个阶段来具体分析识败防败的重要环节。
(一)战争准备阶段:忘战者危,好战者亡,败者未战已处败地。《孙子兵法·计篇》讲:“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战争是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好战而穷兵黩武会将国家引向败亡,忘战而懈怠无备会使国家陷于危难之中。为了减少失败,孙子对于是否进行战争,保持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他认为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实力,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做好了战争的充分准备,才有可能在作战中取胜。审慎而丝毫不敢轻敌、认真而丝毫不敢懈怠地去争取胜利者能胜;不具备战胜对手的条件和实力,却贸然而不知高低地出击、轻率而不自量力地交战,并且还企图获胜者必败。胜者胜在立于不败之地,败者败在没有立于“先胜”之地。
(二)作战筹划阶段:将领“辅隙”则危机四伏。《孙子兵法·谋攻篇》讲:“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在这里,孙子把国家比作一辆车,将领好比是车上的辅木。将领对国家如果能像辅车相依,那么国家一定强大;如果相依有隙,国家一定衰弱。由此可见,将领对于国家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仅是决定一两场战争的胜负,甚至可以改变国家命运。然而带兵打仗,危机四伏。作为一名将领,任何一个不恰当的决定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轻者损兵折将、重者全军覆没。为此,《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将领可能面临的“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掳、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六败”(不量众寡、本乏刑德、失于训练、非理兴怒、法令不行、不择骁果)。一名将领要想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必须让自己远离“五危”、“六败”,才能“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三)侦察部署阶段:心存侥幸则多数败亡。《孙子兵法·形篇》讲道:“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指挥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总是先有了取胜的把握才同敌人交战,而失败的军队是先同敌人交战再企图侥幸取胜。这一思想蕴含了孙子对失败者的心理认识,即失败往往源于盲目和侥幸心理,只有具备雄厚的实力,战前又进行了审慎周密的部署才能取胜,而不具备战胜对手条件和实力却轻率出击者必然遭致失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信息化条件下,战场越来越透明,先进的侦察、预警手段让指挥员能够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战争迷雾却不减反增,伪装、示假、佯动甚至舆论导向都会干扰指挥员的判断,如果不能综合考量、周密部署,而只是大差不差、碰碰运气,还未交战就已经注定要失败了。
(四)战斗实施阶段:“利危”不辨则“军争”被动。《孙子兵法·军争篇》讲:“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争取主动是有利的,但是也是有危险的。带着辎重去争取主动,就不能按时到达预定地域;放下辎重去争取主动,辎重就会受到损失。军队没有辎重、没有粮食、没有物资储备就不能生存,而“军有三亡”正是“军争为危”的直观反映,是一种轻装急进而置后勤补给于不顾的危险局面。虽然“三亡”的表象是抛弃后勤“百里而争利”,但是其根源在于没有把握好“利”和“危”的辩证关系。“军争”的根本依据是要有“利”,但是“利”也有很大区别:有小有大,有近有远,有全局有局部,有主要有次要。明辩“利”的价值、善于筹划,可以获得制胜的条件、掌握先机并取得成功,不善谋划,一味争“利”而不顾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则会导致兵败身亡的严重后果。
(五)善后工作阶段:“不修其功”则“命曰费留”。《孙子兵法·火攻篇》讲道:“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这是讲要巩固战争胜利取得的成果。对于“费留”的含义,曹操注为“若水之流,不复还也”,意思是像流走的水一样白白浪费掉了。官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但是这并不代表最后的胜利,战争的胜利还应包括巩固胜利成果。战争史中不乏“战不修功”、功亏一篑的例子。2003年,美军仅用时42天,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取得了伊拉克战争主要军事行动的胜利。可是美国方面不注意恢复伊拉克经济、帮助伊平民摆脱战乱贫困,直到今天,伊拉克局势依然处在动荡和混乱之中。
时代在变,但是战争背后蕴含的客观规律没有改变。“胜道”之所以能够指导战争、取得胜利,在于其遵循了战争规律,达到了战争指导者之主观和战争实体之客观的相对切合。“败道”可防败,则在于揭示了战争指导者主观和战争实体之客观的不吻之因,警示了违背战争规律之危,启示了对识败防败途径的探索。不管战争形态如何演变,识败防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取胜,如果能够根据“败道”规避战争中各种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战争自然会向着胜利的方向发展。
(一)综合国力是防败的重要基础,只有先“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有取胜的可能
孙子认为,胜利的一方是因为在战前就使己方具备战胜彼方的条件。“先为不可胜”是防败的基点,“立于不败之地”是防败的前提。从战争的一般规律来看,强胜弱败。因此,防败首先要“先为不可胜”,具备强大的综合实力,“立于不败之地”,进而防败求胜。在秦灭韩的战争之前,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其农业生产总量、军队训练水平、经济繁荣程度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六国,已处不败之地。反观韩国,不仅国土面积狭小,亦没有变法图强,在强邻秦国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不到两年,韩国就被秦国吞并。
信息化战争依然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因此更须在加强自身综合国力上“先为不可胜”,做到国富兵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在孙子生活的奴隶制社会时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占有多少土地、生产多少粮食、拥有多少军队等便于量化的方面。现如今,综合国力是由经济资源、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知识技术、政府资源、军事实力、国际资源等共同决定的,虽然在战争的具体行动中主要体现军事实力,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其它因素的重要作用。
在具备了“先为不可胜”的条件基础之上,要善于洞察对手、分析态势,把握“敌之可胜”的契机,这是防败的难点,也是求胜的关键。能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难使敌方立于必败之地。“立于不败之地”只是具备了胜利的可能性,不等于已胜或必胜,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等待、寻求甚至诱使敌方出现可被战胜的时机,才能抓住机会战胜对手。
(二)不战而胜是防败的理想境界,要积极创造“全胜”条件,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当然,实现政治目的的途径有很多,在国际纠纷调解机制日趋完善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非战争手段实现政治目的并不少见。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善之善者也”,这种全胜的战略是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的,运用谋攻之法,实现安国全军的思想。
如果综合国力强大到守能“藏于九地之下”,攻能“动于九天之上”,就能取得不必交战的“全胜”。因此,最好的战胜是不战而胜,最好的防败是不战防败,如果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实现了胜利,那么就不会有在战争中失败的可能了。从另一方面讲,战争劳民伤财、荼毒生灵,无论最后在军事上胜利或失败,都可能造成“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状,既不符合人民发展利益,也可能导致政治目的流产。
信息化战争时代,各种影响战争的因素瞬息万变,战争爆发的概然性显著提升,这给创造“全胜”的条件制造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军事强国凭借雄厚的技术资本和先进的军事理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很多方面我们难有优势可言。但是,正是由于战争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在全局处于弱势的初始状态下,在某些关键局部寻求优势,形成限制对手挑起战争的“瓶颈”。从而做到让对手不敢发动战争、不能发动战争,为实现从局部优势到全局优势的转化,创造“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条件赢得空间、打下基础。
(三)战胜对手是防败的主要手段,也是保底手段,信息化战争时代仍需扎实增强部队的打赢能力
《孙子兵法》的策略思想可以分为全胜策和战胜策。若不能运用全胜策防败,则须依靠战胜策去防败。通过战胜对手来防止失败,其实是“以战止战”思想的一种体现,既是主要手段,也是保底手段。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为新中国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以战求胜是防败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战”的手段来确立“不败”的地位,实现能战方能言和、能战方能止战、能战方能不败的目的。
部队的战斗力是进行军事谋略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军事谋略目的的实力依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即使运筹帷幄再准确无误、计谋战术再出神入化,也不能完成作战任务,实现防败制胜的战略目标。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神机妙算大败魏军。可是,在缺少赵云、马超等猛将之后,孔明手下再难有堪当大任的卓越将领,也难带出骁勇善战的常胜之师,北伐军中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为其最终的失败埋下伏笔。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军事是保底手段。”在强化军事手段保底意识的同时,更需要提升军队打赢能力的标准。人民军队素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但是能打胜仗的战斗力标准是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扎实增强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统筹运用各种资源,发挥军事力量在战场制胜中的关键作用。作为打赢能力的一个方面,军人的备战意识和军队的战备水平要时刻保持较高的标准,做到预案即方案、训练即实战,绝不能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出现“不战而胜”的理想局面。
《孙子兵法》中关于“败道”的论述并不多,但这并不代表孙子不重视对战争失败的反思和总结,以及对失败中蕴藏规律的探索。长久以来,各国军队在努力学习取胜经验的同时,对于失败的教训往往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美军,其在海湾战争的总结报告中通篇充斥着对问题和失误的反思,以便对军队实施针对性改革。研究“败道”,除了能为我们规避失败提供指导,更可以为探求制胜机理、实现“求胜”目标提供借鉴。
(责任编辑:孟祥才)
Striving for Victories from the Thinking of “Doctrines of Failure” in The Art of War
Zhou Yi
The thinking of “doctrines of failure” reveals the laws hidden behind the failures. Studying the thinking of“doctrines of failure” not only can help us to avoid the factors leading to failures in wars, but also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striving for victories. Based on his rich warring practice, Su Zi summarizes many kinds of reasons causing failures and made analytical reviews. Therefore, for a long time the thinking of “doctrines of failure” inThe Art of War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theory directing warring practice.
The Art of War; Doctrines of Failure ; Striving for Victories
B22
A
2095-9176(2017)02-0009-05
2017-01-09
周一,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