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肥厚型心肌病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2017-01-27 11:01:39张丽娟
法制博览 2017年13期
关键词:肥厚型室间隔肌纤维

张丽娟

河南省长葛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大队技术中队,河南 长葛 461500



青少年肥厚型心肌病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张丽娟

河南省长葛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大队技术中队,河南 长葛 461500

青少年肥厚型心肌病猝死的案件较少见,在法医学检验中极易遗漏,在法医学检验中,对心脏的检查也十分必要。

法医病理学;肥厚型心肌病;猝死

一、案情介绍

某日李某(16岁)和人发生争执,之后双方开始撕扯,在撕扯过程中李某突然昏迷倒地,随即拨打“120”,约15分钟后“120”抢救人员赶到现场,李某呼吸、心跳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随即进行相关抢救措施,抢救20分钟后无效,宣布死亡。尸表检验:身高172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斑淡红色,位于体背未受压处;尸僵稍缓解,主要存在全身各大关节。双眼球睑结膜苍白,未见出血点;角膜透明,瞳孔直径约为5mm。两侧外耳道、鼻腔及口腔未见异常。右手腕关节见一注射针孔,双手指甲紫绀,双足趾甲较苍白。解剖检验:全脑重1600g,肉眼观脑回变宽,脑沟变浅,未见损伤、出血及脑疝形成,脑中线无偏移;各切面未见损伤出血。心外观明显偏大,重510g,肉眼观未见损伤、出血和大血管畸形;顺血流方向剪开心脏,左心室及室间隔偏厚,左心室、右心室及室间隔分别厚1.6cm、0.4cm、2.1cm;心瓣膜周径:二尖瓣9cm,三尖瓣10cm,主动脉瓣6cm,肺动脉瓣7cm。左心室腔腔略狭小,左心室乳头肌、肉柱明显肥大,二尖瓣稍膨出,其余心室腔及心瓣膜未见异常。冠状动脉检查:冠状动脉开口及走形未见异常,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未见异常。左、右肺分别重450g和550g,肉眼观表面未见异常,及面见淤血。脾外观偏大,重400g。双肾重350g,肝重2100g,胰腺重100g,表面及切面未见异常。组织病理学检验:心肌纤维增粗,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多,心肌细胞弥漫性肥大,核大、深然,肌纤维走行紊乱、呈蜂窝状排列;窦房结及房室结纤维结缔组织增多,房室结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大脑、小脑、脑干淤血,轻度水肿,蛛网膜下腔淤血。肺重度淤血、水肿,灶性出血。肝组织结构正常,肝窦扩张淤血,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多。脾重度淤血,中央动脉管壁增厚、玻璃样变,管腔几乎闭塞。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内小血管扩张、淤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自溶。胰腺灶性自溶。理化检验:提取死者肝组织、胃内容物进行常规毒物排查,结果为阴性;心血中未检出乙醇成分。鉴定意见:李某系外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基础之上,因撕扯诱发其心源性猝死。

二、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左心室显著肥厚、室间隔不对称增厚、舒张期心室充盈异常,左心室流出道受阻为特征的一种类型。当心肌发生梗死、慢性缺血、压力负荷过大时,心肌间质中成纤维细胞过度激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心肌纤维化,从而对心脏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HCM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晕厥等,临床则可通过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进行确诊。目前在法医检案工作中,对HCM的诊断一般借助于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诊断,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HCM猝死的发生机制: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造成心肌收缩协调能力下降,当心脏符合超过其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心脏则会因心功能不全而发生猝死。②心脏压力符合增加,成纤维细胞过度激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心肌纤维化,影响心脏收缩及舒张能力。③左室及室间隔肥厚,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心每搏输出量下降,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导致急性心肌缺血。④成纤维细胞,特别是肌成纤维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和心肌细胞形成传导旁路,引起心电不稳,导致室性心率失常[1]。HCM患者平时可无症状,当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能增加心脏符合的因素存在时,均可诱发急性心功能不全导致猝死。青少年肥厚型心肌病猝死者,平时体健,往往无临床资料可以考究,故其诊断需依靠心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HCM的显著特点是心脏重量明显增加,标准值[2]为284±50g;室间隔/左心室比率>1.3,正常值一般为0.95。本例为青年男性,年龄16岁,在撕扯过程中突然倒地身亡,全身无致命性损伤,病理检见其心重510g,室间隔/左心室比率>1.3,心肌纤维增粗,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多,心肌细胞弥漫性肥大,核大、深然,肌纤维走行紊乱、呈蜂窝状排列,病理学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在排除暴力、中毒死亡的前提下,认定为李某系外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基础之上,因撕扯诱发其心源性猝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CM有明显的家族性,多见于男性,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60%的病例有家族史。世界范围内HCM的发病率约为0.2%,患者人群中死亡率在1%左右,已成为青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3]。HCM所引起的猝死,在排除暴力致死、中毒致死后通过解剖及病理切片检查即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在鉴定中仍然要注意:1.鉴别诊断,除了肥厚性心肌病外,仍有一些其它的心血管疾病可以导致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多。2.特殊类型的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极少数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不表现为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大。3.外因和疾病的关系,青少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平时体表无明显症状,当有外界刺激时猝死几率大,在鉴定过程中要把握外界因素和死亡之间的关系。4.风险告知,由于肥厚型心肌病呈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确诊后,需要告知其家属相应的风险,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Rohr S.Arrhythmogenic Implications of Fibroblast-Myocyte Interactions[J].Circulation Arrhythmia & Electrophysiology,2012,5(2):442.

[2]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Houlston R S,Tomlinson I P.Modifier genes in humans:strategies for identific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Ejhg,1998,6(1):80-8.

D

A

2095-4379-(2017)13-0169-02 作者简介:张丽娟,河南省长葛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

猜你喜欢
肥厚型室间隔肌纤维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MYBPC3基因p.Ile852Val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性研究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1例
microRNA-139对小鼠失神经肌肉萎缩中肌纤维的影响
MRI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右心室整体功能变化的研究
磁共振成像(2015年2期)2015-12-23 08: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