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现状的归类分析
——基于教师理解的视角

2017-01-27 16:56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学阅读教学数学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 凯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房得阳

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现状的归类分析
——基于教师理解的视角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 凯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房得阳

一、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所以这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语文阅读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命题越来越多地设置阅读理解性的题目,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的数学阅读教学活动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杨红萍、喻平在《数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状况呈下降趋势,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不容乐观,学生阅读策略处于自发状态,不知道如何阅读,且缺乏正确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阅读与教学的理解及现状如何?带着这个问题,研究者试图从教师理解的视角来探讨初中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提出一些对策,旨在能引起广大一线初中教师及社会进一步的思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选取参与“国培计划”一线优秀教师技能提升培训项目班的80名初中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与访谈法,从对阅读及数学阅读的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数学阅读教学的情况、预习与自学情况、对于数学阅读教学的其他观点这5个维度进行,结果采取教师回答归类的形态呈现.具体访谈提纲参考杨红萍老师《数学阅读教学访谈与反思》一文中的访谈问题并做了一定的修改.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阅读及数学阅读的认识.

问题:您认为什么是阅读?请您谈谈阅读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1.阅读的含义.

阅读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阅读是大脑带有思考的内容理解;阅读具体是视觉、大脑、口和手的有机结合.

2.阅读的重要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述表达能力、文字准确使用的能力,都是有益的;阅读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有效方法,积累个人经验,给问题解决提供参考;通过阅读能更好地了解社会,拓宽知识面.阅读是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通过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且能纠正一些错误的看法,可以对一个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3.阅读的形式.

分为课堂和课外,课堂阅读以课本教材为主,课外阅读形式比较广泛,有故事书、期刊、电子书等其他网络媒体.

问题:您认为数学需要阅读吗?谈谈数学阅读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1.数学需要阅读.

数学阅读更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文字阅读是达不到数学阅读的实质的,因为数学阅读会有大量图表、符号和特殊的数学语言等.从两个方面讲:一是教师备课需要进行阅读,需要对教材、教参及其他一些参考资料进行阅读;二是学生的阅读,学生阅读有课前预习、课堂中的阅读,及上完一节课之后再进行回顾性的阅读(反馈阅读).无论是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发生.

2.重要性.

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数学阅读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自身修养提升的有效途径,阅读一些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数学文化,会对后期学习的数学知识具有极大的理解辅助意义.数学阅读体现在数学知识四大板块之一“综合与实践”的学习中,因为这一板块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如果不注重采取数学阅读教学的话,这一板块的学习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对于教师而言,阅读是一种不断扩充自己知识视野的有效途径,“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瓶水”,才高为师.比如,有位老师提及自己的教学中,巧妙地设计课前“三分钟”展示环节,展示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展示讲数学故事,讲对课堂内容的新认识,讲自己学到的新技巧及解题方法,说说与数学有关的谜语等.学生在这个环节准备的过程中,肯定要经过查找大量的资料阅读来完成.

(二)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问题:您认为数学阅读有哪些教育功能(或者价值)?

被访谈教师分别谈及了三个方面的功能或价值:

1.学生方面.

数学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和写作水平,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拓宽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对学生长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阅读不仅仅强调的是数学知识的获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师方面.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瓢水.”教师阅读和参考别人的教案来促进自己的教学,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使得教师能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下指导学生怎样阅读、学习与生活等.

3.课堂方面.

国家提倡整合课程,课堂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是从数学理念和数学思想,从多科目穿插相互渗透,从生活等多方面的教育.

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或者说是价值,普遍认为都是多方面的,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促进自身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视野,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对于课堂而言,是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数学阅读教学的情况.

问题:您在数学课上运用数学阅读教学吗?为什么?会给学生留时间阅读吗?

很少组织阅读教学,只是在一些概念教学课,会设计阅读环节,比如,课前预习性的阅读,课结束时的反馈性阅读等.比较反对在课堂上齐声朗读,因为齐声朗读的过程中节奏不一样,学生仅仅是注重这个形式,并没有强化概念或者加深记忆.实际上,对学生来说,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过程.

数学课堂习题讲解有时使用语文教学方法也是比较有效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归纳段落大意来总结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样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先从寻找关键词、关键信息开始,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课堂中可能会使用多次重复阅读来加深学生对公理的理解和记忆.

最具特色的做法是:课前有一个“三分钟”展示(上面已有阐释).自己在课堂上的做法是:假如A同学回答了问题,B同学站起来首先对A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这就表明,数学阅读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阅读,倾听别人的表达也是一种形式的阅读.

相当一部分教师根据上课的需要和课程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在不耽误课堂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进行课外或拔高的阅读.

数学阅读教学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并不存在陌生感.部分老师只在概念性教学时设计阅读活动,采取的齐声朗读收效不大,其认为学生听老师的讲解也是一种阅读形式.多数老师采取在解答应用题时,带领学生找关键字,从而获取有效信息,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有位老师设计的课前“三分钟”展示,通过学生不同内容、形式等的展示,再加之同学的评价,告诉学生其实倾听也是一种阅读的形式.相当一部分教师会根据课程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前提是不耽误正常上课,有些小心翼翼.面对数学阅读教学,各教师都表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不同具体教学风格,有理解更有实践.

(四)预习和自学情况.

问题:您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吗?谈谈学生预习与自学的现状.

1.课堂预习与阅读结合.

比如,在做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会让学生自己阅读并说出知识点,时间久了,学生不仅可以说出其中的信息点,还可以说出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方法和思想等,这个过程中可以促进有效阅读,进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2.问题与阅读结合.

对于课前预习,自己的教学方式中经常使用的是给学生留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阅读后,有所思考,再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程相关书籍或高年级的知识,从多角度学习新知识.

3.活动单与预习结合.

制作“活动单”(由教师自己根据课程设置),相当于一个前置性作业,学生通过书籍查阅、网络查阅,与同伴交流、与家长交流、与老师交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完成“活动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更深入的预习.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展示,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把搜查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4.指导与预习结合.

赞成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阅读来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举措.自学,这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下降.因为学生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查阅资料越来越方便,信息量对学生头脑的冲击也很大,学生不能有效地过滤有用的信息,时间久了会消磨学生自学的兴趣.所以还是提倡更多的老师对能自学的学生加以鼓励,并相对性地给予一些指导,使得学生体会到数学阅读给自己带来的进步,从而能形成习惯.

(五)对于数学阅读教学的其他观点.

问题:请您谈一谈对数学阅读教学的其他看法.

1.阅读能力所限.

对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自学可能效果不是太好.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具备.通过阅读来达到自学,这跟每个人的认知基础、知识储备有关.自学阅读的内容比自我储备拔高一点儿,才能引起阅读自学的兴趣,但也不能太高,否则就会出现“跳一跳还够不着”的现象,这样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不利于学习的进行.

2.阅读很重要.

学生平时进行阅读或者数学阅读总是有益的.学生看待一个问题的视野和思考一个问题的宽广程度相对来说更加重要,孩子的习惯形成、思想教育更重要.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对学生的长久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指导实践能力有限.

部分教师缺乏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方面的理论知识,往往做不到对学生积极、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导致数学阅读收效不大.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阅读是思考的过程,数学更需要阅读.

阅读是获取信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有利的过程.数学更需要阅读,除了与语文学科阅读的共性部分,其特色是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等特征,使得对于数学的阅读要求更高,需要对数学语言,比如符号、图表等在大脑中进行思考加工,而且对数学文化的阅读,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修养,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2.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在于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

数学阅读,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事,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不断地日新月异,信息化的时代对教师的教学也赋予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阅读获取新知、开阔眼界以提升自己,这样才能从更广的视角带领学生去阅读.从学生方面来说,毫无疑问数学阅读对于思维提升、思考问题、增长新知等都是最有利的方式.因而数学阅读对于促进师生各方面成长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3.数学阅读教学呈现复杂性、独特性、综合性现状.

数学阅读教学的复杂性体现在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各异,有的只是简单地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有的仅仅是在课余给予时间自读;独特性在于有的教师采用学生课前三分钟分享新颖模式,认为聆听也是阅读的一种形式,有的教师不给予学生自读时间,通过教师讲解来完成一起阅读的环节,认为讲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阅读;综合性体现在教师会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是否设计阅读环节,比如,课程需要、性质、学情等.

4.预习与自学客观上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客观上,教师普遍认为预习与自学是培养学习兴趣最佳的方式,然而忽视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对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刻意强调自学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影响学习效果,阻碍学生发展.

5.数学阅读教学缺乏教师有效指导.

对于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数学阅读教学,教师普遍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但是对于具体实践仍然很盲目,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该怎样设计阅读环节?如何实施?如何检测并评价阅读效果?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二)建议.

1.大力挖掘阅读素材,为学生阅读提供有力资源平台.

学校应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硬件设施的齐全是学生阅读的有力保证,在选取素材上要视野开阔,不仅仅局限于对课堂学习有用的教材,要多方面购买阅读材料,与时俱进,比如,电子书等的引进.

2.尝试创建师生交流阅读心得的平台.

师生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需要构建师生课外交流的平台.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与教师的感想能否有效进行碰撞,值得充分分享.这样学生能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教师也能掌握学生阅读的现状,思考如何改善和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在交流中达到成长与发展的双赢局面.

3.倡导教师成立数学阅读教学研究学习小组,促进心得交流分享.

在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如何使这些阅读教学经验得到实质性的反馈呢?建议教师成立数学阅读教学研究兴趣小组,通过每个教师分享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来达到数学阅读教学的升华,在交流中思想的碰撞,将会促进教师重新审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对于改善教学和提升课堂质量无疑是积极的.

4.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学情认知,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与自学内容.

初中生的学习情况、认知水平的客观性使得预习与自学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盲目阅读、无法抓住重点、不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归纳能力,所以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一认知现状,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与自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5.加强对一线教师阅读教学理论针对性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技能.

理论指导实践,倘若缺乏理论,实践就缺乏方向性.从访谈的教师中得到他们参与的培训次数很多,培训大多是高深理论的讲授,但能真正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的理论却很少,对于他们自身的教学并不能起到较为有效的作用.如果在培训中单独将教学中数学阅读作为板块深入讲授,并能针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理论指导分析,帮助他们完成从理论到指导实践的操作全程,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理论指导实际教学的水平.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杨红萍.数学阅读教学访谈与反思[J].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8).

4.杨红萍,喻平.数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数学教育学报,2010(05).

5.厉小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02).

6.杨红萍.国内外数学阅读研究概览[J].数学教育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自学阅读教学数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