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项目课题组
上世纪末的1999年,张忠培先生与乔梁、曹玮和魏坚等共同考察了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及吕梁山地区的一些遗址,并在大量查阅调查资料和观摩出土陶片的基础上于2000年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一文。这篇文章融汇了张忠培先生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及谱系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内蒙古、陕西、山西地区考古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方向、目标,事实上成为了日后“河套课题”组对本地区开展先秦考古工作的指导性大纲。
2003年3月,张忠培先生在故宫博物院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区考古所课题负责人会议,明确了“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项目组负责人、成员、各省课题组负责人,并制定了统一的课题目标与实施途径。这次会议,可视为“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课题的正式启动。此后一段时间内,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密切围绕学术研究与文物保护两大主题,积极开展河套地区考古学文化与诸考古学文化关系、各考古学文化的生业与产业、研究成果的社会化转换与当今社会发展关系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而2017年7月5日传来的噩耗,在广袤草原、在白山黑水、在戈壁沙漠,在内蒙古考古人乃至中国、世界考古学人中犹如晴天霹雳,整个考古学界陷入了沉重的悲痛和深深的思念之中。很多人都不相信那位博学睿智而不乏幽默、严谨认真却可亲可敬、思想深邃更平易近人的张先生真的离开了。
作为中国考古学界的领军人物,张忠培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人生造诣无需赘言。回望近二十年来张先生对内蒙古考古事业尤其是“河套课题”内蒙古项目组的指导、关心、帮助和耳提面授仍历历在目、铭记于心。为此,我们有必要将先生与内蒙古“河套项目”的亲密关系与研究历程做一总结,以此来缅怀先生,也是对课题组成员的激励。
张忠培先生以“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为指导,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开创了一条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并具特色的“点线面、时空人: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中国考古学治学之道”,他始终坚持从考古材料出发,主张“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没有材料不说话”;他追求“以物论史,透物见人,替死人说话,把死人说活”的学术路线。
在张先生的学术指引下,“河套课题”内蒙古项目组利用五年时间对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单台子乡西岔村南的西岔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主动性发掘工作,累计发掘面积达8100余平方米,共揭露各类灰坑747个、房址59座、墓葬105座、陶窑8座,复原陶器200余件。西岔遗址发掘所获的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西岔遗存则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学术地位尤显突出,应属一类新被识别的考古学遗存,填补了河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朱开沟文化(早商阶段)至东周之间的考古学空白,为这一区域商周考古研究设立了新的平台。
此外,西岔遗存出土的青铜器不仅组合明确、具备复杂的地层关系、共存有丰富的陶器,而且形成了明显的自身特征,这为早期北方系青铜器的年代分期、群组划分等学术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06年张忠培先生辗转陕、晋、蒙三省之间对“河套项目”进行阶段性验收,在凉城老虎山工作站“揣摩”西岔遗址出土陶器后,对于此项发掘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995~1996年张忠培先生在美国讲学期间,曾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及谱系问题进行了极为系统的思考与阐释,在内蒙古期间先生多次谈及农牧转化(换)这一话题,强调内蒙古的考古工作应明确源流、厘清主辅,除了要探讨什么是早期游牧民族外还要明确其文化内涵、器物组合和发展脉络。为此,内蒙古项目组先后发掘了西周晚期西麻青墓地、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新店子、忻州窑子、小双古城墓地、战国中晚期的水泉墓地,并在考古发掘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以往这一阶段的考古发掘材料,逐渐明晰了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具有早期游牧民族性质的考古学类型及分布区域,并以岱海地区为例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时期不同人群的文化面貌及相互之间的文化传播关系,辨识了不同族属的文化本源及要素传播途径。2015年底,张先生在审阅《岱海地区东周墓群发掘报告》后,对项目组考古发掘的学术动机与研究成果大为赞赏,并认为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其关于“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学术要求。
在继承与发扬传统考古学方法的同时,张忠培先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吸收、接纳、融合新理论、新方法。他是推进中国区域性考古调查的先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促成了中美联合开展的赤峰区域性考古调查工作。2003年“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课题启动会上又再一次明确课题目标要通过“一片区域性考古调查、一系列普通遗址试掘、一处典型遗址发掘”途径予以实现。
区域性考古调查又称“全覆盖式调查”,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洲,与传统考古调查方法相比,区域性考古调查更注重调查区域的独立性和统一性。张忠培先生在中美联合考古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成果及学术需要,对“河套课题”区域性考古调查进行了改良,除要求陕、晋、蒙三省选择黄河主要支流的一部分作为独立调查区域,全面、系统、科学地采集先秦以前所有的遗址点,达到调查区域全覆盖外,还要求关注典型剖面及科学样本的采集,注重区域考古调查、重点遗址复查与典型遗址试掘的关系。
在张忠培先生区域性考古调查方法的指引与学术目标要求下,内蒙古河套项目组将考古调查区域选定在浑河下游地区280平方公里范围之内,该区域内分布有黄河、浑河、清水河及其他一系列季节性河流,环境优越、水源丰富、文化分布密集,具备区域性考古调查“独立性”与“统一性”的基本特质要求。2004~2005年项目组以“地域选择的系统性、样品采集的系统性、信息分析的系统性”为调查基本要求,利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计发现仰韶文化早期至汉代遗址367处。同时,项目组在对不同时期遗址的数量、面积、文化交替、海拔高度、自然环境、容量估算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先后陆续开展了对调查区域内不同时期人类文化的分布规律、文化序列、人群更迭、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变化等多方面专题研究,并取得了较为宏观的多维度认识。
2006年先生在对三省“河套项目”进行阶段性验收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踏查及调阅调查资料,敏锐的发现了三省在区域性考古调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即各省考古学文化序列不健全、科技考古手段运用欠佳、与周边考古学文化联系较少等问题,后随即在呼和浩特召开的总结会议上明确了三省先秦两汉十七个时期或阶段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并对这些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文化谱系关系进行了释读。张先生提纲挈领的学术释读与规范要求,为各省针对区域性考古调查所获资料的整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学术侧重点。
针对张忠培先生提出的科技手段运用薄弱问题,2009年内蒙古河套项目组与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联合对浑河调查区域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的航拍工作,运用无人机低空航测遥感系统细致、全面、精确地采集了航拍区域信息,并使用3D成像、等距测绘、数字化地图生成、点面系统测量等新技术、新成果,获得了一批最新、最全面的研究资料。这次航测突破了以往针对单个遗址拍摄的局限性,通过数道航线及扫描式飞行拍摄,对调查区域信息进行了全面采集、系统整理与数据处理,并利用航空影像区域立体快速解译系统,成功实现调查区域内多航带立体模型整体拼接与1:2000数字航空成图,建立了连接立体模型的观测解译系统。此外,项目组还将本区域20世纪70年代的卫星照片与本次航拍重点遗址进行详细比对研究,分析遗址的变化情况,借以辨明人为或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的破坏力与时间周期,明确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2012年《浑河下游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出版之际,先生专门致电询问此事并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此类工作值得推广,但对比研究工作需加强。
张忠培先生于1961年开始任教,1972年主持创办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带领师生们白手起家、扎根田野考古、专注教学科研,让吉大考古成为学界和考古行业倚重的一支专业力量,为我国考古和文博事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先生倾力教学育人、倡导知行合一,多次参与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并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提高我国的考古工作水平,促进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纵观张忠培先生对“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项目成员布局,可谓老中青三代结合,不论出身、不论知识结构,在三省搭建了一个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术背景的人才立体库。
仅从内蒙古河套项目组而言,先生对于人才的培养与谋篇布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先生力主项目团队应以河套项目研究工作为契机,构建年龄层次合理、学术背景互依、交流合作频繁的人才梯队。考古界盛传先生为人正气、脾气倔强,“老辈躲着、中年害怕、青年向往”真真切切在先生往来内蒙古的数次接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先生对老辈的考古工作者要求大于期望,对中年一代考古工作者则时时考问、寻求对话,对年轻一代人是满腹慈爱和饱含期望。内蒙古河套项目组的年轻人是最得先生疼爱的,先生和他们在一起多是谈谈生活、爱情、家庭和学业,一起去蒙牛看牛、一起吃KFC、偷偷地在背地里抽烟的情景历历在目。期间,先生多次与内蒙古中青年考古工作者谈及他特色鲜明的“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的田野考古工作方法”,这实际上对于内蒙古项目组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探讨浑河下游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与社会进程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张忠培先生积极主张在职考古工作者的学业再深造问题,并多次谈及跨院校、跨专业进修的必要性与学术优势,在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内蒙古河套项目组数名主要工作人员在河套项目研究期间均顺利完成硕士、博士课程并获得学位;先生积极建议内蒙古多培养本土人才,当2005年在下塔古城发掘现场看到内蒙古第一批考古专业本科生田野实习的时候,先生十分高兴并勉励大家继续深造、扎根草原,现在这批学生已经成长为内蒙古田野考古战线的中坚力量。
张先生一直认为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是一代代考古人实践积累和总结的共同财富,考古专业的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塑造成能从事考古学研究和相关行业的工作者,还要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治学、学识、学说与学风、学品、人品息息相联。此外,他在内蒙古期间多次对河套项目组成员谈及考古工作者与考古教育者的关系,要求大家尽快适应角色,积极谋划校所共建、培养内蒙古考古有生力量。
今天,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和理念仍指导着我们奋力前行、探寻一个个未解之谜;他伟大而光辉的形象仍然留在内蒙古河套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心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发扬河套课题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考古研究继续深入。
执 笔:曹建恩、孙金松、党郁、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