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研究
赵宁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是教育者通过创设、开展一些情境性的文化认同教育方面的活动,让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亲历教育过程,感知体会教育内容,直面文化认同问题,感悟道理,以实现大学生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对自己国家文化及其内在本质的接受与认可。作为一种文化认同教育的新模式,可以从挖掘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资源,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创设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情境,固化主流价值文化;深化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示范,引导人际交流方式四方面建构。
文化认同;体验模式;大学生
大学教育对青年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思想塑造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所处的人文环境,对其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内隐的。在文化多元化、传播途径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入手,以体验模式为载体,增强大学生基于文化认同而形成的对祖国的强烈归属感,对民族的自豪感,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文化认同是一个内涵丰富、多维复杂的概念,文化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是促使社会成员形成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1]。
文化一词,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大约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出现,最早见于《易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语,而且后世学者也更多是从此含义上使用“文化”一词的,偏重文治教化。在西语中,文化一词都源自拉丁文“Cultura”,最初的含义为耕种与作物的培育,后被引伸到精神层面,意为心灵的培育、教化。
现代学者对文化的阐述更偏重于文化对价值观的理解、吸纳、传播、发展,文化更多作为一种符号、标识、表征。比如,美国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克鲁克洪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1952)一文中,系统考察了164种“文化”定义。书中认为文化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在他们看来,文化的基本要素是通过历史衍生和选择得到的传统思想观念与价值,其中价值观最为重要。[2]现代社会,文化一词使用频率非常高,其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维度,但从本质来讲,文化是内在的、无形的、处于特定情境下特定的人群用思想去感悟才能感觉到的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存在对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群体来讲具有超经验的、非遗传的、终极的意义,它是一个民族得以独立与延续的精髓,因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御外性。[3]
认同是伴随着对自我认知这一问题的研究而产生的,从关注到个体的“我是谁”逐渐发展到研究集体的“我们是谁”这一命题,并吸引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教育学等不同领域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除了上述所论对自我认同的研究外,关于认同的研究还包括对群体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研究,其中文化认同是核心,也对其他认同的产生有内隐的影响。
由于文化这一概念的多元化、复杂化以及与各个学科的广泛联系,很难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化认同的内涵准确定义,一般意义上,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自身所处某种共同文化产生倾向认可和共识的社会心理过程,并最终在人的意识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自觉将其作为自身的思维准则和行为规范。[4]基于这一概念,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文化认同主要讨论大学生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对自己国家文化及其内在本质的接受与认可。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地给我国高校大学生带来很大的思想冲击,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也在塑造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大学生们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大学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内隐的。在此形势下,高校开展文化认同教育,以中华传统文化与文明为载体,营造共享的环境平台,有助于增强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大学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在当代社会,新媒体急剧发展,大量信息涌向大学生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抵御能力,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国家的自豪感,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强调学生内在的感知,教育者通过开展及创设一些情境性的文化认同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亲历教育过程,在参与过程中,感知体会教育内容,并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直面文化认同问题,感悟道理,以实现大学生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对自己国家文化及其内在本质的接受与认可。作为一种文化认同教育的新模式,它有如下特征。
(一)富有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化认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需要彰显时代精神,立足时代高度。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的时代性除了在教育手段上要更多体现大学生的参与性,在教育内容上满足时代的需要外,更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开发。
(二)强调情感认知
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认为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社会转型期因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碰撞对学生行为选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因而,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强调受教育者的情感认知,通过体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切的感受,使大学生们在参与文化体验活动时,内心被触动,实现他们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对自己国家文化及其内在本质的接受与认可。
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强调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其重要原则就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引导受教育者参与活动,独立探索,从而确立受教者对教育内容从内心的接受,并外化为对国家文化的认同。
(三)突出实践体会
人的认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前提,并且人的认知总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中得到提升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5]因此,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必须重视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探索、思考,其最终效果也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模式强调体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突出了实践在文化认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模式是通过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个体感受、主观探索,把教育者对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的教化转化为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动机,并持续下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挖掘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资源,营造校园人文环境
高等学校不仅是传道、解惑的载体,更是文明传承的阵地。生态和谐、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会有一股强大的引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置身其中的每一名大学生,能有效引导他们真正接受祖国文化,在大学生心中打上文化的烙印,使其成为国家的脊梁,民族的魂魄。挖掘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资源,可以从打造校园人文环境入手:儒雅的孔子雕像会让人谦和懂礼,篆刻于绿草碑林之间的诗词歌赋让人感叹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红军长征的浮雕会让人体会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与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体现航天精神的展板必然会让大学生激情澎湃。当然,文化认同教育资源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对环境表面的打扮,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更为重要,可以有效利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主流价值观和优秀历史传统文化,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大学生在这种环境熏陶下获得的是真实的感受,体会更直接、更鲜明、更入脑,这也是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的开始。
(二)创设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情境,固化主流价值文化
教育者依据文化认同教育目标,在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创设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情境,让大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他们的情感认知,并使他们潜移默化地获得体验。情境是内涵丰富的,也是多元复杂的,团体训练、社团活动、文化广播、网络媒体都可以作为文化认同教育的情境载体。文化认同教育情境设置的核心是能够找准体验点,教育者能够把握主题,合理引导,建立起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情境创设时,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社交等新媒体平台,开辟文化认同教育第二课堂,通过情景剧展演、红色诗歌朗诵等大学生喜欢的形式,增强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
(三)深化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体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对祖国文化认同生成的内在基石,是文化传承最有力的保障。文化认同教育中的社会实践体验模式是指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亲身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他们受到祖国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成为祖国文化自觉主动的传承者。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指导大学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既包括组织学生参加达沃斯、全运会等重要会议和赛事的志愿者选拔,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会祖国的强大与祖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包括引导学生参加爱心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深入到支教活动、环保活动、关心弱势群体活动中,帮助他们在活动中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二是指导大学生开展考察调研活动,通过“三下乡”等大学生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让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知晓民情和国情,去思考、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内心对祖国文化产生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是指导大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如国学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大会以及传统文化节日纪念活动,让祖国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教育,使其在大学生中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重视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示范,引导人际交流方式
榜样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最能准确地体现时代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与文化信号,也最能在大学生中引起共鸣与模仿。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积极引导他们的交流方式,重视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交流示范活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自主交流,将优秀文化传播的典型人物介绍给大学生们认识,让他们在轻松的座谈氛围与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暗示或启发,从而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网络交流,利用新媒体平台,有目的地进行文化认同方面的宣传,推送相关文章,占领舆论阵地,创新交流方式;三是集中交流,高校可以用专家讲座与人文素质课堂的形式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不仅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也要教育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借鉴优秀成分,抵制不良文化。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4.
[2]李鹏程.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07.
[3]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鉴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51-156.
[4]周亚军,孙雷.基于文化认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探索,2015,(3):91-93.
[5]李景山,张雪,王勤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验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5):81-83.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Mode to Construct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Identity
ZHAO Ning
(City Institute,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600,China)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modes to constructcollege students'culturalidentity are certa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situational cultural contexts which are initiated and carried out by educators.College students are able to experience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themselves as participants,perceive the education content,face the problems in seeking cultural identity and learn some truth in life.It aims to make college studentsrecognizeand accept their national culture and its core with intenseemotion,a positive attitude and constructive emotion.As a new mode to carry out cultural identity education,it can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First,excav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create a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n campus.Second,build educational contexts to construct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and solidify mainstream values.Third,further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identity and carry out some social practices.Lastly,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monstrations in constructing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identity and guide them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identity;experience mode;college students
G641
A
1009-3583(2017)-0086-04
2017-03-22
赵 宁,女,辽宁阜新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