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2017-01-27 14:08韩佳妍
法制博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坤坤保护意识法律意识

韩佳妍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未成年人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韩佳妍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未成年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随着信息发展的多元,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犯的事件也日益增多,但是很多问题现有的法律却不能给未成年人很好的保护,不能让他们的权益得到很好的保障,以至于会出现一些权益保障的空白地带,这对于未成年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本文主要分析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设想性建议。

未成年人;权益;侵犯;保护

一、未成年权益受侵害实例

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例子可以说不在少数,在这里仅举出以下例子以便说明问题,央视播出过一期新闻调查节目叫做《双城的创伤》,后来这期调查记者柴静将这一调查实记在《看见》一书中,在黑龙江双城的一所小学里,一周之内同一班级的五名小学生连续采取服毒的方式自杀。

在西充某乡内8岁的艾滋病小男孩坤坤被村民以联合信的方式驱离出村,在采访时发现坤坤自己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住着,每天一个人玩,街上的孩子看见他也都赶紧避开,采访坤坤的爷爷时他说道坤坤在家里时经常偷东西,其实这个孩子本该在家长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即便是身患艾滋病。

二、未成年人权利受侵原因分析

(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在法律上来讲,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智力水平以及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所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的权益认识不明确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我国古代对于少年犯罪已经有“父代子过”的做法,在罗马法中有“儿童不能预谋犯罪”说法,即对于一定年龄下的儿童来说是不可能有犯罪意识的,侧面来说就是要对他们的权益进行保护的。

(二)家庭引导的忽视

家庭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接受教育的场所,而且是第一处接受教育的地方,来自于家长的言传身教,来自于家庭氛围的熏陶,是对孩子形成自我保护观念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明确提出家庭保护这一保护机制。但是现在大部分家庭不重视对于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培养,家长认为会给孩子全方位的保护,但是一旦有意外发生,这种不正确的想法导致的后果就是未成年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已经被侵犯从而无法对自己进行基本的保护①。

(三)社会对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教育的不充分

社会是全体公民生活的大环境,对于每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未成年人在这个大环境中形成的意识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社会对于法律的重视程度、对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是否形成以及强度的深浅,根据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来看,我国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十分到位的,对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的形成来说这也是根源性的问题。但无论是家庭保护还是社会保护,都是想要通过侧面的引导使未成年人个人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另外再加之司法保护,从而建立起私力与公力的双重保障机制。

三、对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建议

(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当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首要接触到侵害的是他们自身,所以想要保护个人权益,最基本的是个人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于案例中的艾滋病儿童坤坤,2006年我国曾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这其中明确规定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家属享有的婚姻、就医、入学等保护,而在坤坤这一事件上他不仅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权益而且还受到了不应该有的待遇,故而要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注重家庭引导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属于未成年人,就现状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未成年人最多的国家,十三亿的中国人中大约有近四亿的未成年人,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并不是那么简单,它代表着我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是未成年人,而这又是一个特殊的的需要保护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即为家长、老师口中的孩子,但是对于这个阶段的人群,皆以十八岁一下来概括有些笼统,这个阶段的人群无论身体还是心智的成长都很迅速,思维变化也很大,而立法无法这么细致的进行约束,这就需要加强家庭保护,家长要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拥有的合法权益时刻进行引导,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②。

(三)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未成年人属于我国的公民,因此对于他们的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是国家、是法律,我国于1990年签署,1992年批准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并于1991年和1999年先后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另外,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为了更好的指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于2002年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这些都是国家给予的保护,但是针对社会的日益进步,面对未成年人群心理的不断变化,法律应该更加细化,以便于适应各种情况的发生。

[注释]

①方卉.浅析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J].政法论坛,2014(3).

②王家鹏.论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2).

D922.183

A

2095-4379-(2017)30-0217-01

韩佳妍(1994-),女,汉族,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坤坤保护意识法律意识
Optical scheme to demonstrate state-independent quantum contextuality
我会玩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半日小保姆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