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华
(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3)
老年病的临床护理对策
田利华
(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3)
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住院病人,发现老年病具有隐匿、不典型、发展迅速、突发易变、猝死发生率高、并发症多和容易合并感染、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等特点。根据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积累一些经验,将老年病临床护理概括为“因人而异强化心理护理、因病而异实施科学护理”,旨在为提高老年病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老年病;临床护理;消化性溃疡;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便秘
1909年美国Ignatz L.Nascher医生首次提出老年病的概念,至今不过百年的历史,但是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临床诊疗和护理已经是不容忽视的医学问题。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2]。正是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急速加剧,使老年病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研究和总结老年住院病人的疾病特点,提供科学、优质的临床护理,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对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疾病特点,浅谈老年病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旨在为提高老年病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择选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住院病人,年龄60~90岁,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73岁,平均住院日为10.9天。
正确认识老年病的病因,对于老年病的有效预防和临床护理至关重要。老年病是指随着机体的衰老,发病率明显升高,在老年期发生的疾病的总称。何琪杨[1]指出衰老是老年病发生的共同病因,著名的衰老研究专家童坦君院士也提出 “衰老是老年病的百病之源”。
衰老意味着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减退,其程度越重生理功能越差,生活质量越低,个体的寿命就越短。所以,老年病具有隐匿、不典型、发展迅速、突发易变、猝死发生率高、并发症多和容易合并感染、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等特点。这就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老年病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进行潜在风险的评估,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就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延误病情、提高并发症风险和增加住院时间等现象,乃至危及病患生命。
根据老年病的发病特点,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积累一些经验,可以概括为“因人而异强化心理护理、因病而异实施科学护理”。
3.1 因人而异 强化心理护理 面对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除了基本的业务操作,更应该关注其心理护理,因为老年病患者随着机体生理功能的不断衰退,力不从心的感受会逐渐增强,心理上易产生老而无用、孤独寂寞的感觉,病后多伴有情绪障碍,变得烦恼、焦躁、多疑,尤其在住院后,接触到陌生的环境,会增强其心理压力。王艳侠等[2]通过对50例老年病人的观察发现老年病人会变得敏感,听到他人低声言语,会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感觉自己的病情加重、无药可治。很多时候对打针、吃药、处置检查疑虑重重。李桂英[3]通过对54例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内科老年病人常见的心理特点是孤独寂寞、自暴自弃、烦躁不安、固执猜忌、极度恐慌、依赖他人。王淑英[4]提出老年人多认为辛苦付出多年,资历老、贡献大、经验足,因此喜欢周围人尊敬、恭顺。综上所述,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就要求我们:(1)勤观察:通过完善入院《住院评估单》和日常查房,观察老年病人的性格、爱好、病情和家庭环境等,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动态把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2)工作细:老年病患者多伴有视力、听力、记忆力的减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多与家属沟通,勤到床边走动,言语简洁明了,化验、检查提前告知,注意事项反复叮嘱,避免影响诊疗进度。(3)态度好:老年人为家庭、为社会贡献了一辈子,喜欢得到周围人的尊重,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能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巡视病房、打针输液时多使用敬语,避免直呼其名,或者以床号代替姓名,不当面顶撞,出现异议多与家属沟通。(4)多交流:住院期间,临床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较多,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与患者多交流,了解病情转归变化,以专业的角度做好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纽带,有利于增强疗效。善于运用鼓励的话语,增强老年病人抵抗疾病的信心。
3.2 因病而异 实施科学护理 老年病是由于老年期机体内部各种组织的老年性变化及其修复能力减弱导致脏器、组织、器官功能下降而形成[5]。临床常见的老年病包括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后遗症、前列腺增生症、老年痴呆和肿瘤等,疾病特点多表现为多病共存、病因复杂、长期积累、变化迅速、发病方式独特、药物不良反应多等。正是老年病这样的特点,使临床护理工作较青壮年病患更为复杂,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疾病相关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辨病施护。
3.2.1 消化性溃疡 本病是老年人(60岁以上) 易发生的慢性内科疾病,有病状不典型、依从性低、治愈后复发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针对疾病特点更加重视:①饮食护理: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少食多餐,为肠胃减压,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烟酒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告知病患多摄入易消化、高热量的具体食物。②用药指导:督促病患按时规律、科学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同时增强疗效,比如质子泵抑制剂要在睡前或空腹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要在睡前半小时或饭前半小时服用。③防复发:告知病人及家属用药疗程为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叮嘱其坚持服药,自行停药是导致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
3.2.2 脑血管疾病 对于老年病患者来说,脑血管疾病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病残率的特点,这就要求按照老年病人其自身的特点给予更为完善和合理的护理服务。如:①针对语言障碍:鼓励其在疾病的早期尽量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可以使用手势、卡片、写字等;劝导病人要多与家属交流,以锻炼说话以及发音;要多给予其肯定和鼓励,以克服恐惧心理。②针对感觉功能障碍:避免身体某部位长期受压,防治褥疮形成;小心应用热水袋或者冰袋,热水袋的热度要低于50℃;经常给予温水擦浴有感觉功能障碍的位置,以加速体内血液的流动速度以及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6]。③针对运动功能障碍:注意将常用的生活用具以及呼叫器放于患者健侧肢体可触及的位置,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时候应要在一旁协助。每日患肢实施被动锻炼3次,以锻炼平衡力和协调的为主,主要运动的治疗方法有将肢体置于功能位,按时按摩,被动锻炼按照先锻炼大关节,再锻炼小关节的次序进行被动锻炼,运动幅度要自大至小[7]。
3.2.3 心血管疾病 在学习和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急/慢性心脏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特点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护理文献,总结老年病人心血管病日常护理工作应注意:①加强巡视:一般而言,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病情表现较慢,突然发作或加重的特点,因此要加强日常的巡视和护理工作。同时要及时了解患者胸痛、心悸、憋气等不适,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②科学用药:伴随机体的衰老,老年病人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差,因此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身体情况,因人、因病而异地安排服药时间及方式。③日常护理: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患者绝对卧床,心脏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却缺少典型临床表现,易被忽视,但如能识别早期心衰的症状特点,学会识别监护动态心电图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治疗,可提高疗效,挽救生命。
3.2.4 便秘 便秘是老年病患者常伴一种临床症状,其危害不可小觑,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基本护理工作外,强化指导老年病患者从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用药、适当运动等方面改善便秘,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指导患者进行:①腹部按摩:按照结肠蠕动方向,从右下腹开始顺时针连续按摩20~30 min,用力适度,手法由轻到重,以促使结肠内容物向下移动,增加腹压,促进排便。②穴位按摩[8]:指导并帮助患者按压天枢、石门、大肠俞、支沟、三阴交等穴位,每次10~15 min,以达到调理肠胃、行气活血、调补肝肾、健脾益气等功效。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病患者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病患主体,如果能结合常见老年病的临床特点,参照老年病人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不同变化,多查阅相关护理文献,认真研究和总结各种疾病的特殊护理方法,注重心理调护,选择合理用药时间,发挥传统医学优势,如推拿按摩、穴位贴敷、中药足浴等护理手段,目的性强、重点突出地安排护理工作,将有助于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反馈临床医生,给予准确处理,适时解除病人危难,以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何琪杨.老年病的特征及其与衰老的关系[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4):365-368.
[2]王艳侠,石彩娟,李娟,等.老年病人心理护理50例报告[J].陕西医学杂志,2002,31(3):253.
[3]李桂英.探讨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60-161.
[4]王淑英.对老年口才心理行为的探讨与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20(4):304.
[5]宋岳涛,杨颖娜.老年病的特点与预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10):82-84.
[6]孙莹.浅谈如何作好神经内科老年人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5):603-604.
[7]李双莲,张秀英,朱红梅.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5,3(8):986-987.
[8]罗晓曦.老年性便秘的社区中医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5):117,119.
The Clinical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Senile Diseases
TIAN Lihua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Huimin Hospital,Beijing 100053,Chi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00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 was carried out,and it was found that senile diseas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occult,atypical,rapid development,sudden change,high death rate,complication and infection,consciousness disturbance and mental symptom.To accumulate some experience in the long-term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The clinical nursing of senile diseases is summarized as"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implementing scientific nursing for different patients".The aim i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of senile diseases.
geriatrics;clinical nursing;peptic ulcer;cerebrovascular disease;angiocardiopathy;constip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7.23.053
1672-2779(2017)-23-0121-03
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