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如清
(上海師範大學)
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與山東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主辦的“2016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會暨敦煌學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師範大學隆重召開。國内相關領域數十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學術研討會共收到論文30篇,其中會議上宣讀論文26篇。與會學者圍繞著敦煌學研究的相關主題展開深入探討,結論富有啓發性。
以下根據會議的議程安排,按照大會主題報告與學者分組發言的先後次序,對提交討論和交流的論文略作介紹。
李并成《古絲綢路上一批豐厚的歷史遺珍——河西走廊遺存的古城遺址及其歷史價值》對河西走廊上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等第、規格、形制的大量古城遺址進行整理,並對選址佈局、功能設定、規模大小進行研究,證明它們的存在不僅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筆豐厚遺珍,同時也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意義。李方《漢唐少數民族與絲綢之路和邊疆社會建設》論證了漢唐時期少數民族參與中央王朝主導的屯田、水利、交通、賦役等活動,同時發揮其翻譯溝通等特長,肯定了少數民族對絲綢之路和邊疆社會的穩定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孫繼民《公文紙背文獻整理研究最新動態》對中國國家圖書館等地收藏的公文紙本古籍紙背文獻研究歷史以及最新研究動態進行了介紹,以期爲古文書學整理工作建立國家標準。敖特根《黑城出土回鶻蒙古文道教文書》對吉田順一和齊木德道爾吉合編《黑城出土蒙古文文獻研究》中所刊編號HF125a-HF125d文書進行了研究,證明此文書雖然不是蒙古文原創作品,而是翻譯本,但卻是迄今所發現的唯一一件漢文道教作品的早期蒙古文譯本殘留,仍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劉波《趙萬里先生與敦煌學》對趙萬里在利用敦煌古寫本校勘古籍、勾稽古佚詩詞,利用敦煌文獻考史,探討中國古代書籍史,以及尋訪流散敦煌遺書、補充北圖館藏等方面的學術貢獻進行了表彰。郝春文《全面揭示唐代發生的歷史變革——〈世界性的帝國——唐朝〉評介》對《哈佛中國史》叢書之《世界性的帝國——唐朝》進行評介,指出本書與國内同類書籍相比具有結構不同、寫作重點不同等鮮明的特色,同時也存在一些缺憾、不足和錯誤。
李軍《再論常何與玄武門之變的關係》對以陳寅恪爲代表的學者認爲“常何在玄武門之變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政變中關鍵人物”的觀點提出質疑。作者通過對P.2640《常何墓碑》和相關正史文獻的重新解讀,認爲李世民之所以能在玄武門設伏與常何等禁軍將領並没有直接關係。劉再聰、王鵬《唐五代宋初敦煌礦産資源種類及工匠稱謂初步統計》對敦煌文書所見礦産資源的種類、産地以及與礦産資源加工利用有關的工匠或者人員稱謂進行了初步統計,這對於瞭解歸義軍政權的生産能力無疑是有益的。楊寶玉《敦煌佚名詩研究舉隅》對《張淮深碑》背面抄存的19首無作者署名的詩重新進行了校録,考證出詩歌作者爲晚唐敦煌著名文士張球,並探討了敦煌佚名詩的主要内容、研究現狀及學術價值等問題。張新朋《敦煌吐魯番出土〈詩經〉殘片考辨四則》於日本龍谷大學所藏吐魯番出土文書——“大谷文書”中認定《詩經》殘片5片,就它們之間以及它們與此前已認定的《詩經》寫卷之間的關係略加梳理,同時對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所藏西域出土文書中的3片《詩經》殘片内容進行探討。游自勇《敦煌寫本S.2506V等唐代〈失名史書〉再探》以《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録》的最新録文爲基礎,先考訂敦煌寫本S.2506V、P.2810V、P.4073、P.2380V所載的一些史事,再對寫本的成書背景、成書年代進行探討。宋雪春《英藏敦煌寫本斯三三三〇號背諸文獻綜合研究》通過對S.3330V所抄的第二件、第三件、第五件文書進行研究,認爲S.3330正面的《毛詩》應該是敦煌學校或學生們的遺留物,背面則應同屬於某學士郎所抄。竇懷永《敦煌寫卷避諱字形遞變現象初論》以敦煌寫卷“牒”字爲切入點,初步論述了避諱字形自身所包含的時間性痕跡與階段性特點。杜立暉《國圖藏〈魏書〉紙背元代孤老文書淺識》對公文紙本《魏書》紙背元代孤老文書的數量構成、類型以及價值等問題進行分析,爲元代孤老制度和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陳大爲《佛教在西域的傳播研究》按時間順序探討了佛教在大月氏、安息、康居、于闐、疏勒、龜兹、高昌等地的傳播情況,並對西域各地區佛教的特點進行了研究。駱慧瑛《敦煌莫高窟“觀音經變”對觀世音菩薩人間度化的演繹》展示了敦煌壁畫中的幾幅具有代表性的觀音壁畫圖像,探討了觀世音菩薩救度衆生的因緣和方法。董大學《敦煌寫本伯2165號背〈金剛經疏〉研究》對此件經疏的性質、内容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論述,指出學界以往關於此號寫卷正背面關係的認識是錯誤的。張小貴、毛寶艷《米羅: 貴霜錢幣所見的密特拉》以貴霜錢幣所見密特拉爲考察對象,研究他與伊朗密特拉的差異,以此説明絲路上宗教文化交流的現象。陸離《關於吐蕃告身和大蟲皮制度再探討——英藏新疆米蘭出土古藏文文書Or.15000/268號研究》重新對此件文書進行釋録轉寫並加以漢譯,並對告身制度與大蟲皮制度的關係進行研究,認爲吐蕃官員的等級排列順序與所授告身等級和虎皮製品等級高低有關。
趙和平《奠雁——兩千年婚禮儀式的變與不變》認爲奠雁這一婚禮環節自先秦後歷經兩千餘年至民國而大體不變,在流傳過程中,雁可以用鵝代替,甚至可以以雞代替,這説明奠雁雖然長期存在但是已經逐漸演變爲一種文化符號。高啓安《漢魏時期的“燔炙”——以酒泉下河清東漢墓出土烤爐爲據》依據1956年酒泉下河清農場的東漢墓葬出土的“銅爐”,證明這種用金屬烤箅的烤炙方式是古代的“燔炙”。董永强《糧油加工工具與唐代西州人的主食》利用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記載,結合考古發現的資料對唐代西州人使用的粟臼、水磨、石壓油盤、簸箕、羅等糧油加工工具進行了研究,並指出工具的使用也逐漸改變了當地飲食結構。李旭東《敦煌地區“夯土版築”建築營造方式論析》對敦煌壁畫中形態各異的“夯土版築”建築圖案以及鎖陽城、沙州故城等“夯土版築”實物的殘垣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進而對古代敦煌地區“夯土版築”建築施工技法進行了較好的還原。何劍平《宋元講唱文學中的民間信仰——以〈韓擒虎話本〉爲考察中心》以敦煌寫卷S.2144的《韓擒虎話本》爲切入點,探討了敦煌宋元講唱文學中的八大海龍王、五道將軍等民間信仰。趙貞《敦煌具注曆日中的漏刻標注探研》對敦煌具注曆日所見的漏刻數據進行整理,重點對“二分二至”的漏刻標注和漏刻增減日數的問題予以討論。陳于柱、張福慧《敦煌古藏文寫本P.T.1055+IOL Tib J744〈十二錢卜法〉綴合研究》認爲敦煌古藏文寫本P.T.1055與IOL Tib J744不僅性質相同,而且兩件寫卷的紙張、行款、書跡完全一致,實係一卷之裂,兩者可以直接綴合,從而爲敦煌古藏文《十二錢卜法》寫卷的全面整理與整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校勘文本。
總括而言,本次學術會議成果豐碩,尤其是在敦煌民族宗教、古籍整理、社會文化等相關領域的探討上不乏佳作。會議的召開爲相關學者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同時對敦煌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