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吐魯番學研究論著目録

2017-09-06 10:10徐瑞瑞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7年0期
关键词:大學西域敦煌

徐瑞瑞 賀 鋼

(蘭州大學)

一、 專著與文集

王菲《維吾爾古代文獻中的文化觀》,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1月。

祁小山、王博合編《絲綢之路·新疆古代文化(續)》,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劉子凡《瀚海天山: 唐代伊、西、庭三州軍政體制研究》,上海: 中西書局,2016年3月。

程彤主編《絲綢之路上的照世杯》,上海: 中西書局,2016年3月。

[日] 武内紹人著,楊銘、楊公衛譯《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約文書》,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

彭無情《西域佛教演變研究》,成都: 巴蜀書社,2016年3月。

姜守誠《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

冉萬里《絲路豹斑: 不起眼的交流,不經意的發現》,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

鄭學檬《點濤齋史論集: 以唐五代經濟史爲中心》,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劉戈《回鶻文契約斷代研究——昆山識玉》,北京: 中華書局,2016年3月。

朱雷《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

[美] 薛愛華,吴玉貴譯《撒馬爾罕的金桃: 唐代舶來品研究》,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4月。

[英] 吴芳思《絲綢之路2000年(修訂版)》,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年4月。

《吐魯番文庫》編委會編著《吐魯番文庫》,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

本書編委會《敦煌吐魯番文書與中古史研究——朱雷先生八秩榮誕祝壽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

施新榮、徐軍華主編《西域歷史與文獻論叢》(第二輯),北京: 學苑出版社,2016年5月。

劉後濱《唐代選官政務研究》,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5月。

薛宗正、霍旭初《龜兹歷史與佛教文化》,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6年6月。

霍旭初、趙莉、彭傑、苗利輝《龜兹石窟與佛教歷史》,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

王興伊、段逸山《新疆出土涉醫文書輯校》,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7月。

王啓濤《敦煌西域法制文書語言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

楊際平《楊際平中國社會經濟史論集: 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

楊際平《楊際平中國社會經濟史論集: 唐宋卷》,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

楊際平《楊際平中國社會經濟史論集: 出土文書研究卷》,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新疆莫呼查汗墓地》,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9月。

劉小平《中古佛教寺院經濟變遷研究》,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10月。

李明曉《兩漢魏晉南北朝石刻法律文獻整理與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

鄒淑琴《唐詩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義》,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10月。

盧向前《金鑰匙漂流記: 古代中西交通猜想》,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6年10月。

眼下,B公司急需做的就是增加培训人员的编制。以东北市场为例,之前负责该区域市场的培训人员仅有2名,而经销商100多个,在市场竞争压力和公司快速发展要求的大前提下,对于经销商的内部运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势必需要增加对于经销商的培训力度。由于东北市场下辖6个销售区域,建议每个销售区域增加一名培训主管,如此培训组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至8人,而培训组人员工作对接模式也应调整为由营销总部直接对接区域培训组,区域培训组对接区域内训师,同时对接区域经销商。因区域内培训人员日常工作与经销商对接较多,其对经销商的需求会更加了解,而且在内训师的配合下,便可以更好地满足培训要求。

王小甫《邊塞内外》,北京: 東方出版社,2016年10月。

[俄] 馬爾夏克,毛銘譯《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桂林: 灕江出版社,2016年11月。

[意] 康馬泰,毛銘譯《唐風吹拂撒馬爾罕: 粟特藝術與中國、波斯、印度、拜占庭》,桂林: 灕江出版社,2016年11月。

[法] 葛樂耐,毛銘譯《駛向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桂林: 灕江出版社,2016年11月。

王霄飛主編《吐魯番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高峰論壇暨第五届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

陳于柱《敦煌吐魯番出土發病書整理研究》,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11月。

徐俊《鳴沙習學集: 敦煌吐魯番文學文獻叢考》,北京: 中華書局,2016年12月。

孫繼民《中古史研究匯纂》,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

二、 論 文

(一) 政治

黄正建《唐代“官文書”辨析——以〈唐律疏議〉爲基礎》,《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三十三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7月,31—39頁。

郭桂坤《唐代前期的奏事文書與奏事制度》,《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157—179頁。

牛來穎《大谷馬政文書與〈廄牧令〉研究——以進馬文書爲切入點》,《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六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110—118頁。

孟憲實《略論折衝府的“承直馬”——以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爲中心》,《西域研究》2016年3期,1—12頁。

孟憲實《論唐代府兵制下的馱馬之制》,《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六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155—180頁。

李錫厚《“均田制”與所有制》,《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六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22—80頁。

裴成國《論貞觀十四年以降的唐西州形勢》,《西北民族論叢》2016年1期,90—104頁。

劉子凡《唐代使職借印考——以敦煌吐魯番文書爲中心》,《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六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201—213頁。

劉子凡《唐代伊西節度使考辯》,《昌吉學院學報》2016年1期,45—51頁。

劉子凡《杏羽書屋藏唐蒲昌府文書研究》,《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203—219頁。

顧成瑞《唐代典吏考》,《齊魯學刊》2016年1期,46—53頁。

張榮强《從“歲盡增年”到“歲初增年”——中國中古官方計齡方式的演變》,《魏晉隋唐史研究: 欣賀寧志新教授七十華誕論文集》,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5月,260—287頁。

張玉興《職役抑或軍職: 西域文書所見唐代的“城局”》,《西域研究》2016年1期,13—26頁。

姜伯勤《論城主與城人城局》,《廣州文博·玖》,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6年10月,14—22頁。

陳曉偉《胡廣〈記高昌碑〉與高昌麴氏、唐李元忠事蹟叢考》,《文獻》2016年6期,53—61頁。

王素《唐康子相和成公崇墓誌中有關高昌與西州的資料——近年新刊墓誌所見隋唐西域史事考釋之三》,《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年1期,88—100頁。

劉森垚《隋代安西都護蠡測》,《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5期,69—78頁。

石橋《龜兹與漢唐西域都護府》,《絲綢之路》2016年7期,54—58頁。

苗利輝《從龜兹石窟和出土文書看唐朝對龜兹的治理》,《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6期,90—99頁。

劉勇、張莉《晚清新疆吐魯番廳若干問題探究——以清代新疆吐魯番檔案爲中心》,《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3期,138—147頁。

趙麗《吐魯番監督府職能考述》,《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年4期,67—70頁。

王啓明《清末新疆學堂教育制度研究四題》,《西北民族論叢》2016年1期,142—154頁。

(二) 歷史地理

陳國燦《高昌王國對郡縣的擴建——吐魯番地名研究之三》,《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17—24頁。

陳國燦《唐西州的四府五縣制——吐魯番地名研究之四》,《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10—24頁。

任亭亭《闞氏高昌時期吐魯番地名考釋——〈闞氏高昌永康九年、十年送使出人出馬條記文書〉之摩訶演與磨訶演、其養與乾養考釋》,《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年1期,21—25頁。

楊榮春《北涼疆域變遷考》,《内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6年4期,73—78頁。

古怡青《唐前期西北的交通運輸——以西州爲中心》,張達志主編《中國中古史集刊》(第二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6年3月,309—340頁。

魏堅、任冠《樓蘭LE古城建置考》,《文物》2016年4期,41—50頁。

牛汝極《天山: 亞洲文明交匯的軸心》,《西域研究》2016年1期,125—131頁。

榮新江《真實還是傳説: 馬可·波羅筆下的于闐》,《西域研究》2016年2期,37—44頁。

林梅村《怛邏斯城與唐代絲綢之路》,《浙江大學學報》2016年5期,39—54頁。

榮新江《出土文獻所見絲綢之路概説》,《北京大學學報》2016年1期,109—114頁。

榮新江《中國多元文化的發展與中印之间的絲綢之路(四〇〇年—七〇〇年)》,《紫禁城》2016年10期,66—81頁。

徐佑成、李輝朝《吐魯番文物遺址地理空間信息化發展的思考》,《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105—112頁。

榮新江《從吐魯番出土文書看古代高昌的地理信息》,《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1期,12—23頁。

[日] 西村陽子、[日] 北本朝展《絲綢之路遺址重新定位與遺址數據庫的建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2期,75—85頁。

(三) 經濟

裴成國《麴氏高昌國流通銀錢辨正》,《北京大學學報》2016年1期,124—133頁。

吕恩國《洋海貨貝的歷程》,《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8—16頁。

侯明明《于闐自造漢文錢幣與漢佉二體錢的歷史背景》,《絲綢之路》2016年12期,15—16頁。

李志鵬《絲路貿易中的實物貨幣流通研究——以“敦煌吐魯番文書、佉卢文文書”爲綫索》,《甘肅金融》2016年10期,61—67頁。

吴文强《龜兹五銖小版式初探》,《新疆錢幣》2016年3期,31—33頁。

芦韜、張統亮《對“大夏真興”與“高昌吉利”二錢關係的探析》,《讀天下》2016年16期,第157頁。

孟憲實《唐西州馬價考》,《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3期,117—126頁。

賴瑞和《唐人在多元貨幣下如何估價和結賬》,《中華文史論叢》2016年3期,61—112頁。

李昀《晚唐貢賜的構造——以甘州回鶻和沙州歸義軍的貢賜比價爲中心》,《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245—268頁。

丁君濤《清末民初吐魯番葡萄地價的變化——以尼牙子家族地契爲中心》,《西域研究》2016年4期,15—26頁。

蘇金花《晉唐時期吐魯番緑洲農業的糧食作物結構及其演變》,《歷史教學》2016年12期,26—30頁。

黄樓《吐魯番所出〈闞氏高昌某郡綵毯等帳〉考釋》,《新疆大學學報》,2016年6期,73—80頁。

劉壯壯《績效·技術選擇·政策演變: 清統一前新疆屯墾(1644—1759)》,《農業考古》2016年6期,107—114頁。

孟憲實《唐朝與中亞的絹馬貿易》,《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283—298頁。

乜小紅、丁君涛《古絲綢之路上蠶桑絲織業的興衰——對吐魯番出土蠶桑絲織文獻的新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16年4期,14—30頁。

趙毅《清末吐魯番蠶桑業》,《西北民族論叢》2016年2期,196—206頁。

丁俊《于闐鎮守軍徵税系統初探》,《西域研究》2016年3期,13—23頁。

張新國《唐前期西州地區“計租六斗”新論》,《中國農史》2016年2期,49—57頁。

張婧、張亞軍《佉盧文209號文書研究》,《井岡山大學學報》2016年5期,130—136頁。

趙超《略論清末吐魯番地區以穀付息的土地典當——對吐峪溝所出清光緒十七年“當賣葡萄園契”的探討》,《西域研究》2016年4期,27—32頁。

趙毅《晚清吐魯番坎兒井買賣》,《新疆大學學報》2016年6期,81—86頁。

李亞棟《敦煌吐魯番賬目契約類文書中數詞使用的“繁化”現象——對與“薪柴”有關的部分文書數詞的考察》,《新會計》2016年1期,19—20頁。

張安福《唐代絲綢之路中段西州與龜兹的商貿研究》,《中國農史》2016年3期,43—51頁。

張湛《粟特商人的接班人?——管窺絲路上的伊朗猶太商人》,《粟特人在中國: 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661—672頁。

(四) 法制

顧凌雲《從敦煌吐魯番出土契約看唐代民間土地買賣禁令的實效》,《敦煌研究》2016年3期,74—79頁。

王鵬《略論唐代的免債赦令與抵債條款》,《長江大學學報》2016年6期,81—83頁。

薛艷麗、王祥偉《西域借貸契約中的債務償還方式》,《西域研究》2016年4期,7—14頁。

乜小紅《試論回鶻文契約的前後期之分》,《西域研究》2016年3期,24—29頁。

陳燁軒《新發現旅順博物館藏法制文書考釋——兼論唐律在西州訴訟和斷獄中的運用》,《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181—201頁。

趙晶《唐代“保辜”再蠡測——〈唐寶應元年六月康失芬行車傷人案卷再考〉》,《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六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181—199頁。

[土耳其] 麥萊克·約兹特勤,李剛、蘆韜譯《契約文書對絲綢之路法律史的貢獻——回鶻文契約文書中的土地産權和使用情況》,《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133—137頁。

王啓明《晚清吐魯番的保甲建設》,《西北民族論叢》2016年2期,181—195頁。

趙毅《清末吐魯番坎兒井民事糾紛之書狀》,《昌吉學院學報》2016年6期,22—25頁。

(五) 宗教

張重洲《吐魯番地區尼僧初探——以高昌國及唐西州爲例》,《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年5期,15—20頁。

莫瑩萍《試論唐朝西州地區孝觀念中的佛教思想》,《絲綢之路》2016年14期,63—64頁。

李瑞哲《龜兹大像窟與大佛思想在當地的流行》,《西部考古》(第10輯),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119—134頁。

欒睿《從授記到結構化——佛菩薩信仰的演化——以于闐佛菩薩信仰爲例》,《西域研究》2016年1期,79—86頁。

許棟、許敏《新樣文殊中的于闐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敦煌發現的新樣文殊圖像爲中心》,《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81—91頁。

任曜新《新疆庫車佛塔出土鮑威爾寫本〈孔雀王咒經〉文本擴展研究》,《敦煌學·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杜斗成教授榮退紀念文集》,蘭州: 甘肅教育出版社,298—308頁。

王丹、楊富學《回鶻醫學與東西方醫學關係考》,《敦煌研究》2016年4期,119—125頁。

鄭阿財《從單注到合注: 中古絲綢之路上〈注維摩詰經〉寫本研究》,《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25頁。

芮柯《柏林吐魯番藏品中的粟特語佛教殘片》,《粟特人在中國: 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389—395頁。

楊波《克孜爾石窟第38、100窟“誓願”、“授記”題材探討》,《敦煌學輯刊》2016年3期,152—167頁。

陳愛峰《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7窟佛説大乘莊嚴寶王經變考釋》,《敦煌研究》2016年6期,82—92頁。

劉韜《唐與回鶻時期庫木吐喇石窟壁畫年代探索——以窟群區第12、15至17窟爲中心》,《敦煌研究》2016年6期,93—101頁。

陳愛峰《柏孜克里克第40窟如意輪觀音經變研究》,《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81—97頁。

楊波《克孜爾石窟“有頭光比丘”圖像探討》,《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98—104頁。

任平山《“王女牟尼”本生及龜兹壁畫》,《西域研究》2016年1期,73—78頁。

任平山《抒海本生及其在吐峪溝壁畫中的呈現》,《敦煌研究》2016年4期,26—32頁。

于洋《消失的摩尼教——走向末路之三部曲》,《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6年11期,86—88頁。

顔福《高昌故城摩尼教絹畫中的十字架與冠式——以勒柯克吐魯番發掘品中的一幅絹畫爲例》,《敦煌學輯刊》2016年3期,168—175頁。

李肖、馬麗平《拜火教與火崇拜》,《粟特人在中國: 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207—215頁。

張鵬《唐寫本〈五土解〉性質再探》,《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1期,28—35頁。

馬曉林《元代景教人名學初探——以遷居濟寧的阿力麻里景教家族爲中心》,《北京大學學報》2016年1期,134—140頁。

(六) 民族

苗普生《匈奴統治西域述論》,《西域研究》2016年2期,1—9頁。

李元暉《“約”與西漢的民族政策》,《西域研究》2016年2期,10—18頁。

高啓安《傅介子刺樓蘭事蹟綜理》,《石河子大學學報》2016年2期,1—9頁。

瞿萍《西域歷史中的龜兹》,《絲綢之路》2016年7期,34—42頁。

裴成國《論5—8世紀吐魯番與焉耆的關係》,《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3期,127—132頁。

楊富學《843年——唐與回鶻關係的轉折點》,《甘肅民族研究》2016年1期,48—55頁。

張宜婷《從安西四鎮之焉耆鎮看唐朝對絲綢之路的控制和經營》,《昆明學院學報》2016年5期,77—81頁。

白玉冬、楊富學《新疆和田出土突厥盧尼文木牘初探——突厥語部族聯手于闐對抗喀喇汗朝的新證據》,《西域研究》2016年4期,39—49頁。

陳海濤《商業移民與部落遷徙——敦煌、吐魯番著籍粟特人的主要來源》,《敦煌學·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杜斗成教授榮退紀念文集》,蘭州: 甘肅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月,248—262頁。

彭建英《漠北回鶻汗國境内的粟特人——以粟特人與回鶻互動關係爲中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6年4期,9—24頁。

[日] 荒川正晴《西突厥汗國的Tarqan達官與粟特人》,《粟特人在中國: 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13—23頁。

陳浩《登利可汗考》,《西域研究》2016年4期,33—38頁。

馬秀英《北涼沮渠氏族源考辨》,《西夏研究》2016年3期,97—103頁。

李浩《西安新見兩方回紇貴族墓誌的初步考察》,《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493—508頁。

黄彩春《吐魯番的早期主人——吐魯番早期人車師人研究》,《文物鑒定與鑒賞》2016年3期,88—89頁。

屈廣燕、王頲《關於元人桑哥所屬“噶玛洛”部的兩點考證》,《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1期,157—161頁。

周軒《〈皇清職貢圖〉中的西域史實》,《伊犁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2期,23—30頁。

吴玉貴《〈唐故突騎施王子誌銘〉再探討——兼論突騎施黑姓及其與唐朝的關係》,《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三十三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7月,40—56頁。

(七) 社會文化

施新榮《絲綢之路上的漢文化》,《絲路文明》(第1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29—38頁。

衛霞《漢文化在絲路明珠莎車的傳播述論》,《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1期,41—45頁。

張碧波《新疆小河墓地的文化人類學解説》,《石河子大學學報》2016年1期,1—6頁。

張乃翥《新疆出土漢文印信的文化生態考察》,《石河子大學學報》2016年1期,7—14頁。

肖小勇《新疆早期喪葬中的用火現象》,《西域研究》2016年1期,56—65頁。

馬曉玖《新疆昌吉二六工拱北文化符號隱喻探析》,《西域研究》2016年2期,120—122頁。

韓香《中古胡人馴獅現象與唐五方獅子舞——以圖像學的視角爲中心》,《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299—320頁。

求芝蓉、馬曉林《安藏家族人名考——兼論13世紀回鶻佛教徒的漢文化修養》,《西域研究》2016年2期,147—148頁。

張曉燕、李中耀《從“玉門關”意象看清代文人的西域情懷》,《西域研究》2016年1期,118—124頁。

王啓濤《絲綢之路上的飲食文化研究之一: 餅——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爲中心》,《四川旅遊學院學報》2016年4期,8—15頁。

王啓濤《絲綢之路上的飲食文化研究之二: 肉——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爲中心》,《四川旅遊學院學報》2016年5期,4—10頁。

王啓濤《絲綢之路上的飲食文化研究之三: 酒——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爲中心》,《四川旅遊學院學報》2016年6期,5—10頁。

張重洲《德國探險隊與清末吐魯番社會——以第二次、第三次考察爲中心》,《絲綢之路》2016年16期,18—20頁。

徐黎麗、唐淑嫻《論陸上絲綢之路對中國西北地區發展的影響》,《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1期,36—40頁。

王啓濤《古代絲綢之路的災害治理及其對“一帶一路”戰略的啓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9期,1—12頁。

李忠洋《唐代西州“興儒”原因探》,《宜賓學院學報》2016年5期,64—69頁。

鄭志剛、李重申《絲綢之路古代遊戲、娱樂與競技場地空間分佈考研》,《敦煌學輯刊》2016年4期,124—132頁。

裴成國《論高昌國的騎射之風》,《西域研究》2016年1期,1—12頁。

段晴《薩迦牟雲的家園——以尼雅29號遺址出土佉盧文書觀鄯善王國的家族與社會》,《西域研究》2016年3期,54—64頁。

郝二旭《唐代肥料淺探》,《農業考古》2016年4期,24—28頁。

任曜新《新疆庫車出土鮑威爾寫本中的印度阿輸吠陀藥物理論》,《敦煌學輯刊》2016年4期,20—28頁。

吴羽《唐宋葬事擇吉避忌的若干變化》,《中國史研究》2016年2期,95—110頁。

黄樓《吐魯番文書所見“麴郎某某”試釋》,《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25—35頁。

雷聞《隋唐的鄉官與老人——從大谷文書4026〈唐西州老人、鄉官名簿〉説起》,《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131—156頁。

裴成國《唐朝初年西州人與洛州親屬間的幾通家書》,《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321—355頁。

(八) 藝術

王啓濤《敦煌文獻“素書”新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4期,189—192頁。

魏久志《試論“唐汪式陶器”旋渦紋的來源——淺析旋渦紋由新疆地區向甘青地區傳播的可能性》,《創意設計源》2016年2期,73—75頁。

馬蘭《論北涼石塔造像中的南方因素》,《中國美術研究》2016年2期,27—35頁。

王羿衡《古代隋唐屏障畫與傳統中国畫六法圖式研究——以新疆阿斯塔那墓室壁畫217號花鳥屏爲分析》,《鴨緑江》2016年6期,67—68頁。

李雲、李笑笑《新疆石窟壁畫中的僧侣供養人圖像初探》,《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6年1期,10—15頁。

李雲、李笑笑《佛教地神圖像發展與流變中的地域文化元素淺析》,《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6年4期,17—22頁。

李楠、潘魯生《傳播與回授: 公元5—8世紀地區服飾織錦遺存中的幾種動物紋樣》,《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6年5期,114—118頁。

朱冀州《淺析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人體造型藝術》,《教育界》2016年12期,186頁。

李喆《克孜爾石窟壁畫乾闥婆形象中印度元素的本土淺究》,《中國民族博覽》2016年3期,170—171頁。

張旭《龜兹壁畫綫描藝術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6年2期,14—18頁。

夏凡《絲綢之路宗教藝術視野下的新疆有品樂器研究》,《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3期,131—137頁。

賈小軍《西涼遷都與酒泉十六國壁畫的紀念碑性》,《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36—45頁。

(九) 文獻古籍

榮新江《日本散藏吐魯番文獻知見録》,《浙江大學學報》2016年4期,18—26頁。

包曉悦《日本書道博物館藏吐魯番文獻目録(中篇)》,《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132—155頁。

郜同麟《敦煌吐魯番道經殘卷拾遺》,《敦煌學輯刊》2016年1期,34—50頁。

王興伊《新疆出土隋唐梵文醫學寫本述要》,《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46—55頁。

張新朋《敦煌吐魯番出土〈開蒙要訓〉寫卷敍録》,《在浙之濱: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 中華書局,2016年10月,367—396頁。

張存良、巨虹《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漢文簡牘未刊部分》,《文物》2016年6期,75—79頁。

[哥倫比亞] 王臣邑《和田博物館藏源於龜兹國的一件佉盧文木牘》,《西域研究》2016年3期,65—74頁。

關迪《古鄯善國佉盧文簡牘的形制、功用與辨僞》,《西域研究》2016年3期,84—93頁。

馮雅頌《〈彌勒會見記〉: 龜兹文化孕育的藝術之花》,《絲綢之路》2016年7期,30—33頁。

張麗娜《樓蘭出土文書的整理及其意義》,《絲綢之路》2016年8期,11—12頁。

司艷華《〈西域考古録〉的史料來源與運用》,《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56—69頁。

張榮强、張慧芬《新疆吐魯番新出唐代貌閲文書》,《文物》2016年6期,80—89頁。

王小蘋《吐魯番文書流失海外的實證研究》,《大衆文藝》2016年2期,273—274頁。

[日] 白石將人《西陲出土日藏〈左傳〉昭公殘卷兩種》,《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12期,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105—120頁。

徐維焱《旅順博物館藏〈劉子〉殘片的新發現及〈劉子〉在西域的流傳》,《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357—369頁。

許建平《吐魯番出土〈尚書〉寫本輯考》,《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六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249—276頁。

何亦凡《敦煌吐魯番出土〈鄭玄論語注〉“束脩”條綴補復原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六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277—290頁。

黄樓《吐魯番文書所見北涼解文的復原及相關問題研究》,《敦煌研究》2016年3期,66—73頁。

馬振穎《〈中村不折舊藏禹域墨書集成〉下册題跋研究》,《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4期,40—46頁。

顔世明、高健《裴矩〈西域圖記〉研究拾零——兼與余太山、李錦繡二先生商榷》,《敦煌研究》2016年3期,93—102頁。

黄正建《大谷占卜文書研究(之一)——兼與敦煌占卜文書比較》,《敦煌研究》2016年6期,102—108頁。

張新朋《大谷文書中的〈急就篇〉殘片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11期,193—195頁。

游自勇《唐西州“張無價文書”新考》,《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69—282頁。

王瑟《〈大唐西域記〉最早寫本殘卷新解》,《光明日報》2016年1月26日。

楊紹固《〈全元文〉佚文二十八篇輯考——元代高昌籍偰氏、廉氏家族相關佚文輯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6年2期,28—32頁。

王紅梅《回鶻文藏密經典〈觀世音本尊修法〉殘卷研究》,《河西學院學報》2016年1期,11—17頁。

李大偉《丹丹烏里克猶太-波斯文信件考釋》,《敦煌研究》2016年1期,102—110頁。

[德] 茨默《突厥語的體動占卜書》,《中山大學學報》2016年5期,115—119頁。

(十) 語言文字

王啓濤《語言文字學與吐魯番文獻的整理》,《新疆大學學報》2016年6期,65—72頁。

鄭阿財《唐代漢字文化在絲綢之路的傳播》,《浙江大學學報》2016年4期,5—17頁。

葉愛國《古漢語常用名詞的省字用例》,《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25—32頁。

常萍《武周新字的來源及在吐魯番墓誌中的變異》,《蘭州大學學報》,2016年3期,95—100頁。

聶志軍《吐魯番出土文書〈張海隆夏田契〉録文再釋》,《敦煌研究》2016年4期,97—100頁。

王啓濤《再説表謙敬語氣的句首詞“但”——對朱懷〈“但”的語法功能演變及産生機制〉一文的補充》,《中國語文》2016年6期,657—664頁。

段賀磊、鄭文凱《高昌回鶻文獻語言時期維吾爾語tur-的用法》,《語言與翻譯》2016年3期,28—31頁。

張巧雲《回鶻文〈金光明經〉偈頌的體例程式和文體翻譯》,《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70—80頁。

白玉冬《有關回鶻改宗摩尼教的U72-U73、U206文書再釋讀》,《粟特人在中國: 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24—43頁。

白玉冬《回鶻語文獻中的Il Ötükän Qutï》,《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443—456頁。

李剛《試析古代突厥碑銘分詞符省略現象》,《語言與翻譯》2016年2期,50—53頁。

[德] 茨默著,楊富學、熊一瑋譯《三件古突厥語〈五臺山贊〉殘片》,《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122頁—131頁。

[加] 馬克·狄更斯、[德] 茨默著,唐莉芸譯《出自吐魯番的回鶻文敍利亞語讚美詩集》,《河西學院學報》2016年6期,28—31頁。

[加] 馬克·迪更斯著,劉慧譯《吐魯番基督教文本的書寫實踐》,《西域研究》2016年2期,89—106頁。

段晴《粟特商隊到于闐——BH4-135之于闐文書的解讀》,《粟特人在中國: 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96—115頁。

吉田豐《于闐的粟特人——對和田出土的兩件猶太波斯語信劄的一些新見解》,《粟特人在中國: 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621—629頁。

吴贇培《和田博物館藏佉盧文尺牘放妻書再釋譯》,《西域研究》2016年3期,75—83頁。

李樹輝《“克孜爾尕哈”語源、語義考——兼論新疆的相關維吾爾語地名》,《敦煌學輯刊》2016年3期,80—91頁。

(十一) 考古與文物保護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吐魯番勝金口石窟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16年3期,385—416頁。

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區文物局《2008年新疆伊吾峽溝墓地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6年1期,17—25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昌吉州阜康市西溝墓地、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6年5期,3—30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部、吐魯番地區文物局阿斯塔那文物管理所《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區考古發掘報告》,《考古與文物》2016年5期,31—50頁。

王永强、阮秋榮《2015年新疆尼勒克縣吉仁臺溝口考古工作的新收穫》,《西域研究》2016年1期,132—134頁。

吐魯番學研究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什塔木遺址調查簡報》,《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1—7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新疆于田縣流水青銅時代墓地發掘簡報》,《考古》2016年12期,19—36頁。

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哈密地區文物局、巴里坤縣文物局《新疆哈密巴里坤西溝遺址1號墓發掘簡報》,《文物》2016年5期,15—31頁。

張傑、白雪懷《新疆沙灣縣大鹿角灣墓群的考古收穫》,《西域研究》2016年3期,136—139頁。

仵婷、李亞棟《1975年之前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十三次發掘及編號系統》,《絲綢之路》2016年18期,33—34頁。

吐魯番學研究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魯番市鄯善縣東湖烽火臺發掘簡報》,《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1—9頁。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庫車縣庫俄鐵路沿綫考古發掘簡報》,《西部考古》(第10輯),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29—50頁。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文化遺産與考古學研究中心、烏兹别克斯坦共和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15年度撒馬爾罕薩扎干遺址發掘報告》,《西部考古》(第12輯),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1—28頁。

李裕群《吐魯番吐峪溝石窟考古新發現——試論五世紀高昌佛教圖像》,顔娟英、石守謙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81—112頁。

姚敏《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彩繪泥塑文物材料的檢測分析初探》,《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103—117頁。

畢波《焉耆七個星出土納骨器研究》,《粟特人在中國: 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45—52頁。

李雪欣、鍾燕麗《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石築高臺、石圍建築與墓葬關係研究》,《西域研究》2016年1期,66—72頁。

吴勇、田小紅、穆桂金《樓蘭地區新發現漢印考釋》,《西域研究》2016年2期,19—23頁。

楊軍昌、于志勇、党小娟《新疆庫車魏晉十六國墓(M15)出土金綫的科學分析》,《文物》2016年9期,88—94頁。

魯禮鵬《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鎮墓神獸研究》,《四川文物》2016年5期,69—78頁。

陳靚、馬健、景雅琴《新疆巴里坤縣石人子溝遺址人骨的種系研究》,《西部考古(第12輯)》,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112—123頁。

尤悦、王建新等《新疆石人子溝遺址出土雙峰駝的動物考古學研究》,《切偲集——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歷史學沙龍論文集》(第一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1—24頁。

魯禮鵬《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M336年代及相關問題探析》,《西部考古(第12輯)》,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399—406頁。

尤悦、吕鵬等《新疆地區家養綿羊的出現及早期利用》,《考古》2016年12期,104—114頁。

趙志强、温睿等《新疆絲綢之路沿綫出土料珠初探》,《西部考古(第10輯)》,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220—228頁。

趙麗婭《克孜爾石窟耳飾初探》,《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1期,92—102頁。

陳春曉《宋元明時期波斯緑松石入華考》,《北京大學學報》2016年1期,141—148頁。

凌雪、蘭棟《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出土動物骨骼的碳氮同位素分析》,《西部考古(第11輯)》,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6年9月,289—299頁。

阿布都艾尼·阿不都拉《高昌故城城墻保護加固研究》,《敦煌研究》2016年5期,150—157頁。

徐永明、葉梅、王力丹《庫木吐喇石窟第56窟空鼓及起甲壁畫的搶救性保護修復》,《敦煌研究》2016年5期,158—164頁。

周智波、余黎星《館藏石窟寺壁畫保護探索——以庫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畫修復爲例》,《中原文物》2016年6期,120—126頁。

鄭海玲、徐東良等《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唐代米色絹襪保護修復》,《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6年3期,73—77頁。

徐東良、鄧永紅《一雙唐代皮鞋的修復與保護》,《文物修復研究2015—2016》,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社,2016年6月,566—569頁。

王亞紅、周雙林《吐峪溝攔砂壩的影響及石窟保護對應措施分析》,《絲綢之路》2016年20期,78—80頁。

周文暉《新疆五堡墓地出土乾燥皮革文物的劣變與保護》,《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6年1期,47—53頁。

李春香、周慧《小河墓地出土人類遺骸的母系遺傳多樣性研究》,《西域研究》2016年1期,50—55頁。

陳艷、劉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畫預防性保護探索》,《石窟寺研究(第6輯)》,北京: 科學出版社,440—443頁。

萬潔、楊華《考古現場文物保護方法試析》,《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113—119頁。

宣海峰《克孜爾石窟數字化應用初探》,《藝術科技》2016年12期,115—116頁。

侯愛萍《新疆維吾爾族傳統聚落景觀及其保護研究——以吐魯番麻扎村爲例》,《貴州民族研究》2016年1期,79—82頁。

黄珊《八千里路雲和月——北京大學絲綢之路考古研究》,《北京大學學報》2016年1期,149—160頁。

劉子凡《黄文弼與顧頡剛——民国時期新疆考古與邊疆研究的交匯》,《西域研究》2016年2期,30—36頁。

王冀青《斯坦因探訪鎖陽城遺址時間考》,《敦煌學輯刊》2016年1期,1—9頁。

袁延勝、時軍軍《斯坦因考察活動與中國學術的拓展》,《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5期,48—55頁。

(十二) 書評與學術動態

李宗俊《榮新江先生〈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評介》,《西域研究》2016年2期,135—139頁。

吴羽《資料與問題——劉安志〈新資料與中古文史論稿〉讀後》,《西域研究》2016年2期,140—143頁。

張重洲《唐代邊疆史研究力作——評〈唐代前期(618—755)對安西四鎮的經營〉》,《長江叢刊》2016年21期,94頁。

閆瑞佳《被風沙掩埋的輝煌——〈十至十四世紀回鶻王國的經濟和社會制度〉解讀》,《新西部》(理论版)2016年10期,75—76頁。

馮培紅《粟特研究又一春——榮新江〈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介評》,《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六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411—424頁。

徐文堪《耿世民〈西域文史論稿〉讀後》,余太山、李錦繡主編《絲瓷之路Ⅴ: 古代中外關係史研究》,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6年6月,321—330頁。

趙大旺《敦煌社邑研究的新視野——孟憲實〈敦煌民間結社研究〉述評》,《絲路文明》第一輯,269—283頁。

張蓓蓓《讀〈敦煌文學文獻叢稿〉(增訂本)》,《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138—143頁。

乜小红《“絲綢之路出土民族契約研究國際學術論壇”綜述》,《西域研究》2016年1期,138—140頁。

周珊、劉星《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西域研究》2016年2期,132—134頁。

孫文傑《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12期,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396—404頁。

周倩倩《“敦煌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敦煌學輯刊》2016年3期,176—180頁。

馬林《“絲綢之路與玉文化研討會”綜述》,《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年1期,153—159頁。

段真子《“西域出土文獻與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討會”綜述》,《西域研究》2016年4期,132—135頁。

叢德新、劉彬彬等《“跨越歐亞: 從天山到阿爾泰山及其周邊地區的青銅時代”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西域研究》2016年4期,136—139頁。

彭曉靜《2015敦煌論壇: 敦煌與中外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2016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125—134頁。

袁苑《西域與東瀛——中古時代經典寫本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2016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139—141頁。

尚永亮《唐碎葉與安西四鎮百年研究述論》,《浙江大學學報》2016年1期,39—56頁。

曹利華、王啓濤《百年來吐魯番出土漢文文獻語言研究述論》,《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3期,80—88頁。

王繼青、楊紹固《新疆緑洲文化變遷述論》,《學術界》2016年2期,197—204頁。

木沙江·艾力《古代維吾爾語曆法和占卜文獻及其研究現狀》,《喀什大學學報》2016年1期,68—72頁。

霍旭初《龜兹佛教與石窟研究的新收穫》,《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6期,74—89頁。

殷盼盼、李曉明《2015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2016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 30—59頁。

殷盼盼、李曉明《2015年吐魯番學研究論著目録》,《2016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181—193頁。

臧存艷《中國大陸回鶻文社會經濟文書及回鶻經濟史研究綜述》,《2016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 106—124頁。

李鳳艷《2015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16年5期,13—19頁。

湯士華《守護與傳承——吐魯番學研究院十周年成果綜述》,《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120—132頁。

楊巨平《希臘化文明與絲綢之路關係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6期,78—90頁。

張艷璐《沙俄的中國西北邊疆史地研究》,《西域研究》2016年2期,123—131頁。

張遠華《〈吐魯番出土文書〉圖文本與釋文本對照(三)》,《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2期,144—156頁。

猜你喜欢
大學西域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班超出使西域
大学女生的日常
那些大学时立过的flag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