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智
从一个文学案例的视角剖析侦查询问技巧
王 智
侦查工作的落脚点在于收集证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从信息论角度界定,证据是指和犯罪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存在两类载体中:一类是现场的痕迹物品,需要侦查人员采取勘验、检查、搜查等措施来收集;另一类是人的大脑,需要侦查人员对感知者进行问话才能获取。法定的问话措施有针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和针对被害人、证人的询问。实践中发现,即使找到问话对象也未必能顺利获取问话对象脑中存储的和犯罪有关的信息。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问话技巧。笔者在知网中以“讯问技巧”和“侦查”为主题进行了检索,从2007年至2017年6月,关于侦查讯问技巧的论文有29篇。同样,在知网中以“询问技巧”和“侦查”为主题进行检索,从2007年至2017年6月,关于侦查询问技巧的论文仅有4篇。可见,在言词证据的侦查取证技巧理论研究中,重讯问技巧轻询问技巧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法定证据种类的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在定罪量刑方面同样发挥着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为了高效获取此类言词证据,对侦查询问技巧的研究和探讨尤为必要。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案例分析法,询问笔录节选于爱尔兰作家爱玛·多诺霍的小说《房间》,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侦查人员与被害人的对话,探析侦查询问技巧,为理论教学提供课堂讨论的案例和为侦查工作提供方法指导。
【基本案情】年轻女孩被老尼克所骗,被囚禁在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长达7年之久。在此期间,她多次遭受强奸,并生下了儿子杰克。杰克5岁那年的一天,女孩精心策划,把杰克卷在地毯中伪装病死,以期在老尼克将杰克尸体带出房间用皮卡车装载去掩埋的路中,杰克能够跳车逃脱。杰克成功跳车,遛狗的路人报警,老尼克仓皇而逃,两名侦查人员迅速来到了还躺在跳车地点的杰克身边。
【案情分析】来到现场的侦查人员不清楚这是一起性质严重的非法拘禁案件,不清楚杰克的母亲仍处于非法拘禁状态中,并有可能遭到仓皇而逃、气急败坏的老尼克灭口的可能,更不清楚的是眼前的小男孩是出生至今第一次来到房间外面的真实世界。这是一场情况紧急的询问,更是一场高难度的询问。
(一)尽可能事先了解询问对象的个体信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应尽可能在询问开始前了解询问对象的个体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家庭情况、职业类型、生活经历等。这些个体信息有助于侦查人员在询问时做到有的放矢,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起与询问对象之间的沟通桥梁,做好心理接触。然而,由于案件情况各异,侦查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询问对象的个体信息都能做到事先了解。例如在现场询问中,现场作为一个时空概念,常常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要求出现场的侦查人员事先了解询问对象的个体信息是不现实的。本案就属于此种情况,但侦查人员在最初的问话中尽快了解询问对象的个体信息,为后期询问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方便侦查人员及时调整询问策略。
【询问笔录一】
女警官:嘿,你好啊。我是欧警官,你叫什么名字?
杰克:……(抱紧膝盖,头往膝盖里埋)
女警官:嘿,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别怕,我是来保护你的警察。
杰克:杰克(声音很小)。
女警官:杰克,没关系。你知道自己几岁了吗?
杰克:(举起了5根手指)
女警官:5岁?棒极了。杰克,开卡车的那个男人是你爸爸吗?
杰克:我没爸爸。
女警官:是你妈妈的男朋友吗?
杰克:不是。
女警官:你知道他的名字吗?
杰克:老尼克。
男警官:(对讲机)犯罪嫌疑人于到达时已离开,名字是尼克,没有姓。
女警官:你能告诉我,你晚上睡在哪里吗?
杰克:衣柜里。
女警官:你是说,在一个衣柜里?
杰克:(点头)
女警官:杰克,你有妈妈吗?
杰克:妈。
女警官:妈现在在哪?
杰克:在房间。
女警官:什么房间?杰克,房间在哪?
杰克:……
女警官:你妈妈叫什么?
杰克:妈。
女警官:她有别的名字吗?
杰克:(举起了两根手指)
女警官:有两个?棒极了。你能想起来他们是什么吗?
杰克:(摇头)
【询问技巧分析】对该询问笔录抽丝剥茧后会发现,侦查人员主要询问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你叫什么名字?”二是“你知道自己几岁了吗?”三是“开卡车的那个男人是你爸爸吗?是你妈妈的男朋友吗?你知道他的名字吗?”四是“你能告诉我,你晚上睡在哪里吗?什么房间?”简言之,询问了杰克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住址等基本信息。由此,从杰克口中得到了一些重要信息。如杰克5岁,暗示了其心智不成熟,认知能力有限;进而推断其文化程度最多处于学前教育阶段,识字、辨别、控制和表达等能力有限;家庭情况方面,杰克和母亲一起生活,但杰克母亲的个体信息不清楚。老尼克不是其家人,老尼克的个体信息也不清楚,同时杰克的住址也不清楚。但从杰克在询问时抱紧膝盖,头往膝盖处埋的动作和说话声音很小的现象可分析出,杰克情绪方面处于恐惧状态,对外在的一切持有强烈的戒备心理。在初期询问中了解到的被害人的这些个体信息对接下来调整询问语言有重要意义,但询问至此侦查人员仍不明确该事件的性质,也未查清杰克的住址即犯罪中心现场。
(二)选择合适的询问时机和地点
询问时机的选择取决于询问对象当时的具体状态,包括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情绪紧张、身患疾病、忙于事务等状态是不利于询问的开展的,甚至遭到询问对象的心理抵触。为了保证询问效果,应在询问对象状态较稳定时进行,这也是出于对询问对象的尊重。但是,情况紧急时,可以立即询问。情况紧急意味着当时不立即开展询问工作,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出现。例如同案犯逃跑,或者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件发生等。
合适的询问地点不仅可以消除询问对象内心的顾虑,同时也便于询问对象调整情绪、梳理思路。关于询问地点,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询问被害人也适用上述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询问地点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询问对象流动性较大,日后不易找其问话,可以现场询问。又或者询问对象情绪紧张,在其熟悉的地点询问能够平复其不安的情绪,回忆效果较好的话,也可以在其单位、住处或者其提出的地点进行询问。当然,如果询问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或者询问对象有顾虑不愿意公开身份,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接受询问。
【询问笔录二】
杰克:他偷了我们。
女警官:谁偷了你们?
杰克:老尼克。
女警官:你身上有些很糟的伤口。这个叫尼克的家伙伤害你了吗?你的这些伤口是怎么弄的?
杰克:那只狗是吸血鬼,它咬了我,我的膝盖在地上。
女警官:能再说一遍吗?
杰克:大街,它咬了我。
男警官:我应该打电话给儿童保护中心吗?
女警官:再给我几分钟。
女警官:杰克,我打赌你很会讲故事。你觉得你能告诉我今晚发生了什么吗?也许你能说得很慢很清晰,因为我的耳朵不大好使。(微笑)
杰克:我们耍了个花招。我和妈,我们在假装我病了,然后我死了,但是实际上我把自己解开了,从卡车上跳了下来,只是我应该在第一个慢下来的地方跳的,可我没能办到。
女警官:好的,然后呢?
杰克:我的短裤里有张纸条,可是老尼克把它弄没了。但我还留着牙齿。
女警官:我能看看吗?
杰克:(摇头)这是妈的。
女警官:这就是你刚才在说的你妈吗?
杰克:(摇头)只是她掉下来的一部分。
女警官:杰克,你说你应该在卡车第一次慢下来的时候跳下来的?
杰克:对,可我还在地毯里,我不够勇敢。但是停了三次以后,卡车呜呜呜地开到……
女警官:开到哪里?
杰克:好像(手比画着转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向。
女警官:它转弯了。
杰克:没错,我被撞了。他,老尼克,从车里下来,很生气,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跳下去的。
女警官:就是这个。停了3次,转了一个弯。左转还是右转?不要紧。棒极了,杰克。(对讲机)以报警地点为中心,转弯,查找大概可以途径3个停车牌的地方。试试嘉丰大道,也许华盛顿大道……
【询问技巧分析】本案的询问时机和地点是现场立即开展询问。原因在于本案属于情况紧急的情形,在现场立即开展询问有利于尽快获取犯罪信息,查明犯罪中心现场,营救被害人,捕获犯罪嫌疑人。杰克对侦查人员说到“他偷了我们。”5岁孩子口中的“偷”字可能蕴含着多重含义,侦查人员会假设这可能是一起性质严重的绑架案件,也可能是一起性质严重的非法拘禁案件,又或者可能是一起拐卖儿童案件。同时,侦查人员发现杰克“身上有些很糟的伤口”。这些外在可视的伤口在一定程度印证着侦查人员对“偷”字隐含的犯罪性质的假设。因此,现场立即开展询问是合法、合理且必要的。
在侦查人员现场立即询问下,获取了犯罪中心现场的重要线索。杰克说“应该在第一个慢下来的地方跳的”“停了3次以后,卡车呜呜呜地开到……”“好像(手比画着转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向。”根据这些信息侦查人员逆推出犯罪中心现场可能在“以报警地点为中心,转弯,查找大概可以途经3个停车牌的地方。”在美国,小的十字路口并未设置红绿灯,而是设置一个停车牌。车辆行驶至路口时,无论前行方向是否有车辆在通行,一律减速停车。大概停3秒钟之后,前行的方向没有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即可通行。侦查人员根据杰克口中“停了3次”的信息,逆推出犯罪嫌疑人从案发现场驾驶车辆出来后,经过了3个停车牌。再根据杰克口中“好像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向”的信息,推断出经过了3个停车牌后,还转了一个弯,但是左转还是右转并不能确定。但这样的信息帮助侦查人员锁定了犯罪中心现场的街道范围。接下来的问话应围绕房子的具体特征展开,继续缩小现场范围。
(三)选择合适的询问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也是信息传递最有力的手段。它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通过语言可以传递某种知识、信念或观点。同时,通过语言可以影响听话人的行为、态度,或改变听话人的状态等,以完成某项工作,发挥其行为功能。再者,语言具有情感功能,通过语言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感染听众、激励他人。语言还可以建立、保持和维护人际关系,即人际功能等。选择合适的询问语言,对获取询问对象脑中存储的与犯罪有关的信息有着重要作用。
在询问时,除了发挥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语言中非言语行为的交际功能同样不可忽视。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通过实验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量化为了一个公式:信息传递的100%=7%的语言+38%的语音+55%的态势。语言和语音构成言语行为,占据信息传递的45%;态势属于非言语行为,主要由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等构成,占了信息传递的55%。因此,在询问中既要充分发挥侦查人员一贯重视的言语行为,也要重视经常被忽略的非言语行为。
为了提高询问的效果,应根据询问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询问语言。所谓合适的询问语言,就是能够为询问对象所理解和接受,并促使其自愿地如实提供证言的语言。案例中侦查人员在询问中既有言语行为也有非言语行为。首先,侦查人员考虑到询问对象是一个5岁的小孩子,根据其理解和接受能力,侦查人员采取了直白式的询问方式,而不是含蓄式的,在表达时尽可能的简单、形象,方便杰克接受和理解。其次,重视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综合运用。例如,“你能告诉我,你晚上睡在哪里吗?”侦查人员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在询问杰克的家庭地址,但其没有生硬地问“你家地址是哪里?”而是用了“睡在哪里”这样一句有温度且符合杰克理解能力的语言来表达。又如,“杰克,我打赌你很会讲故事。”侦查人员意在询问案件事实,但却使用了“讲故事”这样富有趣味性的语言。“讲故事”,小孩子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当侦查人员把一个性质严重的犯罪行为用“故事”二字来概括的时候,降低了犯罪行为在杰克心中的恐惧度,提高了杰克对犯罪行为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构成了杰克开口讲述案件事实的动因。同时,侦查人员在询问过程中也发挥了非言语行为的功能。例如侦查人员多次向杰克“微笑”。微笑作为一种非言语行为,以非常微妙的方式传递着感情和态度。微笑代表友好和赞同。侦查人员的微笑会让杰克感到安全和温暖,容易获得杰克的信任,拉近心理距离,利于询问工作的开展。
但是,在选择合适的询问语言时,应注意措辞,询问措辞的不同会影响询问对象对事件的回忆。在一项研究(Loftus&Ketcham,1991)中,主试让被试看一部撞车事故的影片,然后要求被试对事故中车辆的行驶速度作出判断。结果发现,当问题是“车辆在冲撞时的速度是多少”时,被试对车速的判断超过65千米/小时;当问题是“车辆在接触时的速度是多少”时,被试对车速的判断只有50千米/小时。一周之后,主试要求被试回忆在事故中车窗玻璃是否被撞碎了,事实上影片中的车窗玻璃并没有被撞碎。结果是,以“冲撞”字眼被提问的被试中有33%的人回忆说车窗玻璃被撞碎了,而在以“接触”字眼被提问的被试中,比例只有14%。显然,询问措辞的不同改变了被试对目击事件的记忆。在询问中,应尽可能减少因为措辞不当造成的错误暗示,导致询问笔录的不真实和不准确。
(四)适当地帮助回忆
询问的对象是证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等知情人,询问的内容是和犯罪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是隐藏在证人等知情人脑中的记忆,所以询问的根本对象是人的记忆。普通心理学认为,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由编码、存储和提取构成。记忆的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存储就是保持信息的过程。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再认,就是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人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显然,询问的本质是回忆,通过问话让询问对象脑中存储的和犯罪有关的信息重新出现。心理学研究发现,回忆通常以联想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规律:一是接近律,时间、空间相近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二是相似律,外形或性质相似的事物容易联想;三是对比律,事物间相反的特征容易形成联想;四是因果律,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容易形成联想。在询问中,侦查人员可利用这四个规律帮助询问对象对有关犯罪信息进行回忆。
【询问笔录三】
女警官:杰克,你住的房间,是在平房里还是有楼梯?
杰克:它不是房子。
女警官:杰克,你的房子里有太阳光吗?
杰克:现在是晚上。
女警官:我是说在白天。有光线进来吗?
杰克:天窗。
女警官:有个天窗,棒极了。(对讲机)去查查嘉丰大道上有几所带阁楼天窗的房子……
杰克:房间不在房子里。
女警官:我不懂,杰克。那它在哪里呢?
杰克:哪里也不在。房间是里面。
女警官:那么它的外面是什么?
杰克:外面。
女警官:再跟我说说外面是什么,好吗?
杰克:外面。有真的东西,比如冰激凌、树、商店、飞机和农场。
女警官:(点头)
杰克:但是它锁上了,我们不知道密码。
女警官:你们想打开门去外面?
杰克:像爱丽丝一样。
女警官:爱丽丝是你的另一个朋友吗?
杰克:(点头)她在书里。她总是想要到花园里去,和我们一样。
女警官:你也想去花园吗?
杰克:是后院,但是我们不知道密码。
女警官:这个房间就在后院旁边?
杰克:(摇头)
女警官:帮帮我,杰克。这个房间离后院很近吗?
杰克:不近。
女警官:好。
杰克:妈说它的周围都是。
女警官:房间是在后院里面吗?
杰克:对。
女警官:(对讲机)注意,嘉丰或者华盛顿大道上有独立后置建筑的地方,独立后置建筑上有天窗。
对讲机:华盛顿大道349号,后面有工具棚,有亮着灯的天窗……应该是那里。
【询问技巧分析】个体在自行回忆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提取信息的困难,这可能是由于干扰引起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干扰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除了受时间因素的影响,遗忘的进程还受到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以及识记者的态度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在询问对象自行回忆有困难时,侦查人员应利用联想回忆的规律适当地帮助其将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现出来。
案例中侦查人员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锁定犯罪中心现场,顺利营救出杰克的母亲,正是在询问中不断地帮助杰克回忆其房间的特点,以此为线索缩小查找范围,最终成功找到案发现场。例如,侦查人员问“有光线进来吗?”杰克回答“天窗”。光线和天窗的关系体现了联想的相似率,都具有透明的性质,而且天窗的用途之一就是采光。侦查人员帮助回忆的提问得到了案发现场房间的一个重要信息——天窗。一般房间的窗户都在墙壁的侧面,天窗这个信息帮助侦查人员推断出这个房间可能是个阁楼。但杰克却说“房间不在房子里”,似乎在否定侦查人员的推断。当侦查人员问“那它在哪里呢?”杰克回答“哪里也不在。房间是里面。”紧接着侦查人员问道“那么它的外面是什么”。里面和外面是事物间相反的特征,对比律容易引起杰克联想房间外面有什么东西,引导杰克继续回忆。杰克的回答“外面有真的东西”会让侦查人员假设案件的性质为非法拘禁,但有待进一步的证明。杰克又说“但是它锁上了,我们不知道密码。”侦查人员问“你们想打开门去外面吗?”杰克的话“它锁上了”印证着侦查人员对案件性质的假设,同时侦查人员的问话再次引起杰克对房间外面情况的回忆。“因为它锁上了,所以你们想打开门去外面?”这是联想因果律的体现。为了明确房间周边的情况,当杰克针对侦查人员“你也想去花园吗”的问话回答“是后院”时,侦查人员马上问道“这个房间就在后院旁边吗?”“后院和后院旁边”是空间相近的关系,联想的接近律帮助杰克回忆后院和房间的关系,最终确定了房间就在后院里面,明确了案发现场房间的特征:有后院,有独立后置建筑,建筑上有天窗。侦查人员根据这些特征,在已经划定的街道范围内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了案发现场。
一场高质量的询问需要一定的技巧。侦查人员需要尽可能了解询问对象的个体情况,以做到有的放矢;需要在询问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以做到天时地利;需要根据询问对象心理和生理状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询问语言,以做到深入人心;需要根据询问计划和询问对象的回答情况,适当地帮助回忆,以做到重塑现场。除了上面论及的4个询问技巧外,还有很多具有个性的技巧。在众多的询问技巧中,笔者觉得人性关怀的效果最优。这是因为询问的对象是特殊的,他们可能是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也可能是有诸多顾虑、摇摆不定甚至不愿作证的人。因此,在询问时,如果侦查人员能秉持人性关怀的理念,那么,换位思考、适当的安抚、选择合适的语言、消除询问对象的顾虑等行为便是水到渠成的必然走向。正如一部话剧,当演员走心时,这部剧就已经成功了一多半。
本文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7年度教改项目“本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实证研究——以侦查学课程为例”(YB17016)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编辑 赵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