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创新探讨

2017-01-27 07:50李涛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伊犁表现手法党报

□李涛

(伊犁日报社,新疆 伊宁 835000)

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创新探讨

□李涛

(伊犁日报社,新疆 伊宁 835000)

中国由多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媒体竞争的加剧,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也要与时俱进,才能担当起民族团结等历史重任。

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有其自身特点,主要问题是创新不够。《伊犁日报》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笔者以《伊犁日报》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的特点,从表现手法与报道内容两个角度,对2013年-2016年间的报道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具有如下特点:

消息是主要表现手法。《伊犁日报》新闻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消息、通讯、图片新闻以及新闻评论等。以消息为表现手法的报道一直在各种报道体裁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虽近些年来呈减少的趋势,但其仍处于各种报道体裁的第一位,约40%左右;以通讯为表现手法的报道和以图片新闻为体裁的报道所占据的比例大致相同,均为25%左右;以新闻评论为表现手法的报道所占据的比例较小,约为6%左右,最近几年比例较为平衡,无变化趋势;其他表现手法占据比例在4%左右。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伊犁日报》在表现手法方面没有过大的变化。

社会新闻是主要报道内容。同样以《伊犁日报》为例,其报道内容主要包括法制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与社会新闻。一是法制新闻所占比例约为23%,仅次于社会新闻所占比例;二是经济新闻所占比例约为12%;三是文教卫生新闻占据比例约为26%,与法制新闻比例基本一致;四是体育新闻所占比例最小,约5%左右;五是社会新闻占据比例最大,约45%左右。2013年-2016年,上述报道内容所占的比例基本未发生变化。

通过对《伊犁日报》报道体裁与报道内容的观察发现,2013年-2016年,各部分体裁的比例以及种种报道内容所占的比例均未较大改变,同时,体裁以及内容本身也未增加,可见其创新性相对不足。

民族地区党报创新尤其重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各大报纸中,党报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更大,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应加强对党报新闻报道的创新,紧跟时代,攻创精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党报的新闻报道却基本保持着原有的构架与格局。在整个社会对创新重视程度逐渐增强的今天,党报也只有创新才能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达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宣传效果。

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受生活区域以及历史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在文化以及群众心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在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民族受外来因素影响越来越严重。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例,其属于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外来文化与思潮的影响,恐怖暴力事件发生几率逐渐增加,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严重影响。党报新闻报道应以引导舆论为出发点,以转变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为途径,针对当前的时事问题进行重点报道与分析,以达到“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

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创新途径很多,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的创新,应从新闻资源的挖掘与评论机制的建立两个角度入手来实现。

新闻资源有待拓展。时代的发展使得新闻报道所面临的环境以及新闻资源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新闻资源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已成必然。

首先,应体现鲜明的民族特点。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例,在新闻报道中,应充分体现新疆以及伊犁本地的特色,从社会资源、经济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角度出发,使新闻资源得到创新,以其新奇性吸引更多的读者,使党报新闻报道更加有可读性。与此同时,还应将民族特色与国情相结合,将民族团结作为主流价值观传播给受众。

其次,要明确报道的受众。受众数量的增加是扩大主流价值观传播途径的主要渠道,因此,应明确不同类型报道的受众。将各类型的报道相结合,扩大党报受众范围,增加受众数量,以此使党报所传递的价值观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为民族和谐打下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评论有待加强。应创新评论,通过现实中发生的事件让民众参与讨论,加强与群众的互动,提高党报的亲民性,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对此,可以在党报新闻报道中,增加评论板块。这是增加党报亲和力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应增加评论的本土化趋势,要敢于评价民族区域内所发生的不良事件,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发表看法,引导舆论,在不良事件发生时,及时扭转并引导民众思想,避免不良事件的扩大化,使民族区域内人民能够更多的保持主流价值观,切断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源,以此为民族地区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加安全与稳定的环境,与此同时,使民族团结的理念得到贯彻与落实。

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应充分吸取各大报纸新闻报道的优势,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信息传播途径增加,传播速度加快,网络用语也频繁出现,党报可以适当引用民间通俗用语,在保证党报严肃性的基础上,使其避免与人民群众产生过大的隔阂,这能够极大地增强党报的可读性,减少枯燥的新闻报道的数量,能够使受众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报道应创新,只有不断的更新观念,加强策划,采用人们喜爱的报道方式以及灵动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也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民族地区党报的任务。创新,我们永远在路上。

(编辑:殷红)

[1]张名章.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网站的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 [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79-89.

[2]温雅.论新世纪《河池日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特征及价值取向 [J].新闻传播,2016,14:32-33+35.

[3]庄严.基于媒介框架视角下广西主流纸媒两会报道研究——以2011年《广西日报》《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为例[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1,05: 42-47.

[4]王舜.省市党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问题及对策 [J].青年记者,2014,18: 30-31.

[5]梁世峰.从《新疆日报》民族新闻报道看其民族团结报道策略 [J].延边党校学报,2013,03:37-40.

猜你喜欢
伊犁表现手法党报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厚重感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丝绸之路与伊犁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