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具象·个性化
——以《泉州晚报》的新闻实践为例

2017-01-27 07:50彭耕耘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泉州个性化

□彭耕耘

(泉州晚报社,福建 泉州 362000)

具体·具象·个性化
——以《泉州晚报》的新闻实践为例

□彭耕耘

(泉州晚报社,福建 泉州 362000)

提升传播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尽量提供给受众鲜活可感的画面。研究表明,人们对影像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所以有阅读专家研究推出了“影像阅读法”,力求通过眼球摄取影像,在大脑中形成图案记忆,进而提升阅读的效率并强化记忆效果。媒体传播也可以借鉴这种办法,以具体写实来聚焦成像,以具象来吸引注意,以个性化来增进辨识度。

具体有利于加深记忆

在信息时代,人们浏览新闻资讯,基本处于快速阅读、浅阅读或碎片阅读状态,大多以一目十行的方式一瞥而过。媒体除了以醒目的标题、动感的图片来引起注意外,让内容趋于具体翔实,也有利于在瞬间增强人们的记忆。就标题而言,实题比起虚题,能够传递更丰富的信息。就内容而言,越具体的内容,越能让人掌握更可靠的信息。除了时间、地点、人名等基本要素应该力求清晰具体外,起码还应包括几个层面:

具体的数据。比如媒体披露,据动物保护组织估算,台湾一年吃掉600万只鲨鱼。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保护鲨鱼,应先从食客禁嘴开始,这一道理不证自明,如果不堵住销售源头,鲨鱼将依然难逃被捕杀的厄运。

具体的比拟。比如媒体披露台湾造成24名大陆游客罹难的大巴司机,涉嫌酒驾,其酒测值达到1.075毫克,“相当于喝了16罐啤酒”。这样的类比,能让读者一下子明白了“酒测值1.075毫克”的严重性。

具体的细节。比如泉州有一人在马路上突发癫痫,路过的一位女青年见状立即跪地急救,这一新闻传递了正能量。《东南早报》在报道时,标题特别点出其为了救人竟然“磨破双膝”。这一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具体的诉求目标。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最好都能落实到具体的指向上,而不要大而化之。比如表扬一个人有工匠精神、业务技能好,那就突出他刻苦钻研业务这一点即可,而不必面面俱到,不要“一好百好”。同样的,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最好也是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引起各方的重视。就算问题有很多方面,也不妨先从具体的、最迫切需要改进的事项入手。比如泉州动车站环境脏乱差,站外停车无序,一遇雨天就成内涝。当地媒体报道时,集中火力一次曝光一项问题,并进行跟踪报道,紧盯不舍,发动社会讨论,引导职能部门与社会各界来献计献策,终于促成了“入站口停车限八分钟”“北峰建排洪沟解决内涝”“站内进行文明创建”等一项项措施的落实。如果不是这样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问题上,报道的效果就难以保证。

具象有助于引起注意

人们的眼球对图像化的东西更为敏感,因此在行文之时,应该尽量提供给受众具象的描述,以引导其产生联想。文字报道以具象来呈现,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办法:

撷取形象化的瞬间或场面。比如第三届闽台(泉州)食品交易会首场配套论坛举行,内容干货满满,主讲嘉宾与听众互动热烈,以致原定的间歇都取消了。当地媒体披露《料太多五小时竟没有茶歇一刻》,见到文章标题,现场的火爆情景如在眼前。

适当运用比喻。比如有些涉及财务金融方面的内容,专业性较强,难以给一般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此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就是一个有效的弥补办法。比如针对电信诈骗者诱导群众通过ATM机转账的情况,央行决定从2016年12月起实行ATM机转账延迟24小时到账的新规,在此期间如果发现问题,转账可申请撤销。《东南早报》在报道这一新规时,发表《央行放大招开出“后悔药”》的报道,用后悔药比喻这一规定的作用,就显得很贴切。此外,像中央财政放权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这对科技人员是一大利好,但业外人士可能不太了然。《人民日报》在解读时,标题指出《“打酱油的钱”可用来“买醋”》,这很形象地指出科研机构的当家人增强了自由调配权,打酱油与买醋的钱可以统筹着用。这样一看,读者就明白了出台这一新政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进行拟人化的描述。事物一旦蒙上感情色彩,便会变得温馨,令人感到亲近,拟人化是增进共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泉州市区增设了公共自行车,媒体将之命名为“小黄人”,并让其“自述”渴望与市民亲密接触、渴望得到呵护的诉求,这样比直诉自行车遭遇破坏更能打动读者。同样,玉兔号月球车在完成使命后停止工作,媒体也采用拟人化的口吻进行倾诉:月球车玉兔正式和大家告别,这一次,它真的要和我们说晚安了。玉兔通过微博表示:还有好多问题想知道答案……但我已经是看过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月球说为我准备了一个长长的梦,不知道梦里我会跃迁去火星,还是会回地球去找师父?读来让人感到很亲切。

链接二维码或网址,直观呈现视频图像。除了增配图片外,如今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传统平面报道还可以通过附上具体网址,以便于读者输入搜索,用PC端或手机浏览网上的内容;甚至可以链接二维码,方便读者用手机扫码,直接阅看视频。像石狮一交警不规范执法,被群众拍下视频。这段视频上传网络后,舆论一片哗然。这位交警即被停职。《东南早报》在报道此事时,链接了二维码,提醒“扫描东南早报官方二维码,看完整视频”,这样的链接,通过融媒体技术手段,拓展了报道内涵,丰富了新闻信息。

个性化有利于形成看点

这是个众媒喧嚣的时代,只有那些具有看点的内容,才能被人记忆长远。而个性化的内容,无疑有助于形成看点。2016年“八一”前夕,历来是授衔的集中期。很多媒体一般是发一条消息,报道下领导讲话。但有家媒体的记者经过仔细分析发现,2016年“八一”前夕荣升中将的武警参谋长秦天,与东部战区司令员秦卫江是兄弟关系,于是在报道时更多地关注“兄弟中将”这一话题,并配上兄弟俩的图片。结果这一报道成了当天公众的热点话题,并引来其他媒体纷纷转发。记者以独特的视角发掘出授衔背后的新闻,内容更贴近生活,也更引人关注。

突出报道对象的语言、动作等个性化特征。言行举止是使报道对象彼此之间形成区别的主要标识,包括带有职业及身份特点的语言风格,口音腔调,常用的口头禅以及一些习惯性动作,都是刻画人物的重要元素。例如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就有这样一个镜头:“我盘腿功夫挺好。”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调研时,走进贫困户老陶家,看老陶盘腿上了坑,自己也盘起了腿。交谈间,总书记拿起了半块儿馍馍放在嘴里咂摸,体验当地百姓生活的真实味道。这一场面让人过目难忘。在此,盘腿及嚼馍的动作,带有生活烙印,是体现总书记“接地气”、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典型细节。捕捉住这种细节即能充分展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此外,例如《福建日报》记者在报道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的一次会议时,捕捉住了习近平的一段即席发言“我们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对群众的悲欢冷暖感同身受,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和成效体现在群众的开怀笑声之中”,并以“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这句个性化语言作标题,突显了公仆的民生情怀。会议过后,报道的内容人们可能会淡忘,但这句话却在福建省机关干部中流传开来,成为一句作风建设的警醒之语,由此可见个性化语言的强大传播力。

展现个人魅力,显示媒体人自身的风格特点。比如白岩松在解读里约奥运会时,以其冷峻沉着的“白氏幽默”显得与众不同,有人说听他的解说就像在听段子,包袱不断地抛出来。当央视主持人连线里约,向他反馈国内的反响,告知他因为解说成了网红时,他还不忘幽自己一默,说“我姓白,不是网红而是网白”。这种个人风采,使其与其他主持人区别明显。同样的,媒体记者也应该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比如俏皮辛辣,热情奔放,神采飞扬,文采斐然等,如果能够让读者记住并喜欢上自己的报道风格,这样的记者无疑更具影响力。

具体化,具象化到个性化,应该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媒体人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做不到个性化,那么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具象化,如果具象化还做不到,那么起码应该做到具体化,这样才能使报道满足读者基本的信息欲求,并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编辑:秦明瑛)

猜你喜欢
泉州个性化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吴其萃作品选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