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铁军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找准症结 精准着力 破解融合瓶颈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媒体融合之路的实践探索
□孙铁军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地市级党报集团,如何坚守自己的使命与职责,以思想共识凝聚行动力量,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着力打造新型区域主流媒体?2016年初,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按照“立足主流、坚持导向、用户中心、市场取向、前端一体、终端多元”要求,根据集团实际,找准症结所在,精准着力破解地市报推进媒体融合的诸多瓶颈,努力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笔者对地市级传统媒体推进媒体融合有一些体验和思考。
和许多地市报相似,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建设新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两个阶段,当前正逐步迈入融合发展的第三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探索,集团认识到,推进深层次融合发展,关键是通过顶层设计,打破部门界限、管理壁垒、人员分离的障碍,实现人财物统筹整合、一体化运作,完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由“相加”到“相融”的转变。
2016年初,以重组媒体组织结构为切入点,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打破原有纸媒、网站、移动媒体独立运行、部门分设的组织体系,以《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为基础,融合已有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分别组建了连云港日报融媒体集群和苍梧晚报融媒体集群。两个集群分别由日报管委会和晚报管委会统筹指挥运作,实现人员集中、资源集约、管理统一、指挥一体。融媒体集群内实行扁平化管理,将原来7个部门功能整合到新组建的编辑、要闻、采访、网络传播和策划运营5个中心,依托融媒体集群组织平台,实现不同媒体介质采编播发一体化运作。
在新的组织框架下,每个融媒体集群不再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以多元化的采编渠道和立体化的传播终端交叉运行,实现资源更集中、品牌更鲜明、传播更有力。2016年,日报融媒体集群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在报纸、微信、网站等平台联合推出“十三五开局看港城”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对全市各县区和功能板块进行纵深报道,多种传播方式的有机结合达到空前的传播效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此外,通过对连云港中央华府8岁男童坠楼事件和山东疫苗案等社会关注问题的第一时间全媒体发布等战役的实战操作,逐步锻炼出一支过硬的全媒体采编团队。自2016年以来,连云港日报和苍梧晚报两个融媒体集群累计开展各类大型全媒体行动已达到20余次。今年,全媒体行动已经成为集团新闻报道工作的常态,这在一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在今年2月刚结束的全市“两会”报道中,直播、音视频、VR、H5等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让报道更直观更快捷,20多万人次在线收看大会,创造集团全媒体传播新纪录。
经过一年多推进,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的新闻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连云港日报新媒体影响力入选全国副省地市级城市党报新媒体影响力百强,连云港日报微信也获评中国地方网络媒体优秀微信公众号。苍梧晚报微信公众号已拥有11.8万高活跃度的粉丝,刺猬公社权威发布的每周新媒体榜单中,苍梧晚报微信稳居江苏省内60余家媒体类微信前15名。
没有平台和流程再造,全媒体等于零。推进媒体融合最大的难点是传统平面媒体固有的生产方式与新兴媒体的运作模式不适应、不协调。所以,必须按照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创新传播技术和采编流程,重构新闻生产方式,实现媒体融合由“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的升级。
当前,诸多媒体借助“中央厨房”模式,推动采编流程再造,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综合兄弟报社经验和自身特点,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依托科技创新,通过运用掌上全媒体发稿系统实现了“前端一体、终端多元”的新闻生产运作流程,进而达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的效果。如今,在重要新闻采访现场,记者第一时间就可以通过掌上全媒体发稿系统回传新闻信息。后方值班团队及时策划,整合前后方资源,确定新闻信息发布时间及呈现方式,形成重要新闻微博先行、微信网站跟进、报纸深度解读的互补式、立体化报道模式,实现新闻生产方式的重构,达到全媒体融平台效应最大化。根据集团媒体流程再造及融媒体平台发展需求,各媒体也调整了相关业务流程。如《连云港日报》把每天下午一次碰版会、编前会改为上午策划会、下午碰版会、编前会三次会议,确保“两微一端”信息及时推送。今年,《连云港日报》将进一步完善全媒体采编系统,畅通报纸与新媒体的连接,让运转更高效,同时积极响应移动优先战略,启动掌上党报云平台项目建设。
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的考评机制、运作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需求。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新闻生产、产品营销等方面融合统一,已是推进媒体融合的必然选择。
为推动采编人员适应全媒体融合发展需求,集团制定了《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媒体融合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集团媒体融合发展目标,鼓励采编人员创新融合发展思路,引导记者分时段、分品种向新媒体平台供稿。另外,各融媒体集群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细化奖惩措施,构建责权利统一的运行机制。在绩效考核中,对采编人员向融媒体平台供稿既有量化任务,又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采编人员参与融媒体平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集团按照统分结合的思路,力求“统”出合力,“分”出活力。为了打造新媒体“拳头产品”,自2014年底开始,全集团抽调12名采编骨干成立连云港发布全媒体中心,不仅负责线下全市党政机关新闻发布会组织工作,“两微一端”既是市委市政府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的综合机制,又是继日报、晚报之后的新型移动党媒。“连云港发布”以全集团新闻内容为支撑,实现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新媒体的灵活性、及时性的无缝衔接,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新闻早餐|三分钟 通天下”、“小布探路”、“经典·微悦读”、“布丁团”已成为影响力较强的品牌栏目和活动。其中民生服务类专栏“小布探路”受到江苏省委宣传部王燕文部长的点赞。目前,“连云港发布”两微一端平台用户总数达70万,全市共70多家单位入驻“连云港发布”微信矩阵。在连云港政务类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中稳居榜首,在江苏省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中稳居前列。
人才是兴报之本,队伍是管理之要。媒体融合发展急需懂技术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是推动传统媒体单一人才向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转变探索融合之路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日益复杂的舆论生态环境,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中层干部赴浙江大学专题培训媒体融合、产业转型等业务知识;主动邀请浙报、成都商报等业界精英人士来集团作专题报告,引导全体职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加快转型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培训,集团采编人员已熟练掌握新媒体采编技能,并涌现出一批业务精英。《苍梧晚报》从无到有,建立了由苍梧晚报微信、微博、爱尚生活网、小记者微信及“健康连云港”客户端组成的晚报全媒体矩阵。除了运营维护集团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外,《连云港日报》还进军互联网+政务蓝海市场,尝试党报记者直接操盘政务微平台,代维10多个政府部门微博信微公众号,既扩大党媒的服务功能和半径,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此举已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认可。
(编辑: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