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研究盲区 引领研究方向
——谭惠娟等著《美国非裔作家论》评介

2017-01-27 06:16吴阿敏
中国出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评介非裔译介

□文│陈 珺 吴阿敏

美国非裔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到300年的发展历程中,该领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近年来,美国非裔文学已成为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热点之一。《美国非裔作家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由国内该领域的知名学者谭惠娟、罗良功等撰写。该书以作家为纲,对美国非裔文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介。面对国内美国非裔文学研究领域“重获奖作家轻早期作品、重小说轻诗歌戏剧”等不良倾向,《美国非裔作家论》覆盖了研究盲区,为我国的美国非裔文学译介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引,对于推动国内非裔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书对作家的选择审慎全面,集中体现了美国非裔文学创作群体的思想艺术成就。全书共评介了33位作家。尽管相较于国外出版的美国非裔文学史或百科全书而言,该书涵盖的作家数量并不算多,但挑选出的这33位作者都是美国非裔文学史中兼具开拓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他们之中既有小说家,也有戏剧家和诗人;既有美国非裔文学先驱菲莉斯·惠特莉,也有近些年来崭露头角的文学新星娜塔莎·特雷瑟维;既有因获奖而成为国内研究热门的托尼·莫里森,也有国内研究尚未企及的戏剧家小查尔斯·富勒。这份作家名单将众多优秀非裔作者引入中国读者、译者和研究者的视野,为美国非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提供了素材,开拓了空间。

其次,该书在作品选择上,没有盲目追随文学界和批评界的主流声音,始终坚持自身的遴选标准,“重新发现”了一批长期以来受到忽视的优秀作品。这批作品主要是作家们的一些早期作品、未获奖作品或反响平平之作。譬如,论及欧尼斯特·盖恩斯的《凯瑟琳·卡米尔》,论者一开始便坦言,该作品反响很小,相关评论寥寥;而后则笔锋一转,指出该书在人物塑造、思想立意方面可圈可点,与盖恩斯后来的几部名作一脉相承,并对此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论述。该书将这批受到忽视的作品视为作家整体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突出其文学思想价值以及在作家整体创作谱系中的独特地位。多年来,国内外非裔文学研究都存在片面看重获奖作品、轻视早期作品的倾向。该书此举有利于纠正这一倾向,引导研究者更多地关注作家的创作全貌及其文学思想的演进。

最后,该书的附录详细介绍了美国非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史,为这部聚焦美国非裔作家的著作开辟出一个立足中国的本土维度,是全书画龙点睛的一笔。一方面,这份附录紧扣我国百年来的国情变化讨论美国非裔文学在中国的境遇变迁。讨论中,作者引述了不少史实,做到了史论结合、论由史出。其中引述的部分史料颇为罕见,本身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研究者注意,如兰斯顿·休斯的访华经历、邹韬奋的访美考察等。另一方面,该附录还仔细梳理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指出了国内研究的空白及现存问题,为我国学者的下一步研究指引了方向。总体看来,这份附录有助于我国研究者理顺美国非裔文学与中国的关系,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

该书的33篇作家论由不同作者撰写,行文质量难免略有参差。但总体而言,该书在作家、作品选择上颇具独到眼光,论述亦严谨翔实,呈现了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全貌,亦为国内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预测与指引,是该领域研究者的理想参考书。

猜你喜欢
评介非裔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抽象艺术》评介
《文艺美学如何可能》评介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战争论〉诠释》评介
《宝岛归清记》评介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