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模式研究*

2017-01-27 06:16黄奇杰侯凤芝
中国出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力量儿童农村

□文│黄奇杰 侯凤芝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采取多种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留守儿童阅读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及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我国全民阅读工作重点之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基本阅读需求。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1]普遍具有生理上未成年人、法律上监护权转移等特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选择到城市务工、创业,把其未成年子女留在原户籍地,这些留守儿童成为社会转型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

据全国妇联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和社会亲情关爱与有效阅读指导,阅读时间短,阅读范围窄,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心理健康障碍突出,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国民素质提高。

阅读有利于蕴涵民族的精神气质,是使一个国家文明进程推进加速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新农村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后备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升,事关家庭幸福和国家希望。因此,《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强调,坚持政府主导、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服务与关爱保护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创新模式,是当前宣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006年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阅读推广工作。《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就了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是一项惠及广大乡村教师、亿万乡村孩子的民心工程,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委设立了出版专项扶持基金,实施了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走进家庭、学校、农村等“七进”活动,开展了“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活动,惠及全国360多万名中小学生。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图书资源偏少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场所主要有农村中小学图书室、乡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家庭书柜等。随着“普九”工作和全民阅读推广深入开展,我国农村学校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功能发挥不到位、藏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学校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图书数目偏少,种类不齐,留守儿童喜欢的趣味类、科普类、知识类和连环画等图书不多,对留守儿童的吸引力不强。农村家庭图书数量更是匮乏,严重妨碍了农村留守儿童阅读。

2.阅读兴趣缺乏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由祖辈看护,老人们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上学读好课本、考得高分就可以了,阅读课外书籍是看“闲书”“不务正业”,时常打击留守儿童的阅读积极性。部分留守儿童业余时间还要承担家务劳动,他们很难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因此缺乏阅读兴趣。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平时做家务、看电视和同小伙伴们玩耍的占62%,喜欢阅读的只有30%左右。农村留守儿童平均每天坚持阅读半个小时以上的只有34%,能坚持每周3~5天业余时间阅读的只有16%。[2]留守儿童因为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合理运用时间来进行阅读。

3.读书方法不当

留守儿童生活缺乏照顾,心理缺少引导,学习缺乏辅导,阅读方法缺少指导,课外阅读时不知道从何入手,不明白什么样的书才真正适合自己,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消遣。他们往往只对卡通图画书、童话寓言类、文字故事类图书感兴趣,有的儿童阅读时囫囵吞枣、浮光掠影,不能深入领会书中内容。

4.阅读环境不佳

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没有形成良好环境。很多农村学校虽然设立了图书室,但由于教育经费缺乏,图书来源渠道较少,内容陈旧,适合留守儿童阅读的图书不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学生课余时间被大量的课外作业挤占,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主课学习,因此不让孩子看课外书读物。多数农村家长闲余时间都在打牌看电视,几乎不读书看报,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

二、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的4种模式厘析

社会力量是指政府组织以外的能够参与到留守儿童阅读推广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体,包括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公司企业、非营利机构、阅读推广组织、公民个体等自然人与法人单位。社会力量具有资源广泛性、知识专业性、经营灵活性、奉献自觉性等鲜明特点,在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方面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推广的动机,可分为主动参与和联动参与。主动参与就是社会个体和组织常怀感恩之心,倾情回报社会,在慈善情怀支持下自觉义务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推广。联动参与即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在政府政策措施激励下和其他社会力量友情带动下的联合参与。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尤其是关爱留守儿童阅读的先进典型。笔者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总结和分析,探索出政府主导式、合作推广式、精英推动式和志愿服务式等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1.政府主导式

所谓政府主导式,即政府公开采购、政府定向采购和政府补助等模式。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广泛开展了向社会力量购买留守儿童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对购买主体、承接主体、购买内容、机制和流程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政府政策激励、财政支持,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推广的积极性。浙江省出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政策,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春泥计划”实践点,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临时托管、课后辅导、兴趣指导等关爱保护服务,并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同时,在已有的“小候鸟”活动及“未成年人读书节”阅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农民工亲子阅读基地”和“农民工书香家庭”阅读活动品牌,提升留守儿童的文化素养。[3]

2.合作推广式

政府部门、公共图书馆与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服务,包括建设阅读基础设施、购置图书资料设备、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等。安徽省六安市为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地区,有160多万青壮年农民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达30多万。六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上海浦东图书馆共同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山村建起了10个“候鸟书屋”,购买了一批适合留守儿童阅读的图书和电脑等器材。上海浦东图书馆还联系上海、北京等多家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签约结对帮扶六安市102名留守儿童,捐款共计20多万元,资助这批困难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费用,并举办了图书演讲比赛、“小小候鸟飞浦东”夏令营等活动,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3.精英推动式

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民间阅读推广人等社会精英在情感和政策的激励下,自觉参与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服务。参与模式主要有。

第一,独资兴建教学阅读基础设施。加强教学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的重要基础。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优秀企业家储吉旺创业30多年来共向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捐款达1.3亿元。他认为,关爱下一代,支持教育事业是企业家的一种社会责任。他捐款142万元帮助家乡宁海中学、长街中学等4所中小学建造教学楼和图书室,捐资176万元在汶川建造了一所希望学校,还分别向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白果冲小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通伏中学捐资兴建教学楼,为农村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阅读提供便利。

第二,合作捐资购置图书资料设备。丰富的有吸引力的图书资源是留守儿童阅读推广的必要条件。中国期刊协会等主办了“关注革命老区‘勉学书屋’捐赠活动”,向革命老区留守儿童等中小学生捐赠图书、期刊及电子出版物共计250万码洋。山东省政协委员、日照冠华集团董事长申维君出资167万元,用于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图书馆、购置图书,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三,资助开展儿童“悦读”多彩活动。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推广,要在留守儿童阅读兴趣培养上下功夫,满足留守儿童个性化需求和扩展知识面的需要,着力引导留守儿童把“阅读”变成“悦读”。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六个核桃·读书慧”公益项目,近年来共投入3000万元,为青海、河北等6省贫困地区1300所农村中小学捐赠图书及配套设施。“六个核桃·读书慧”管委会组建阅读导师团,培训提高受助学校老师的阅读指导能力,引导更多的孩子热爱阅读、享受阅读,还开展全国性的阅读征文比赛活动,邀请获奖学生到北京参加暑期夏令营。慈溪市桥头镇社会团体重视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每年都组织开展小学生阅读征文比赛,评选十佳辅导老师和十佳家长,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这些活动在当地少年儿童群体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4]

4.志愿服务式

文化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文艺技能等,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的人。[5]他们将专业知识、文化艺术与欢乐愉悦带给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全民阅读的推广者、儿童阅读的辅导员。文化志愿者队伍在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志愿者在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服务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浙江省衢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文化志愿者联合会,全市17000多名文化志愿者活跃在乡村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惠民服务活动。

三、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激励机制探析

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法定原则。但是,目前还存在制度保障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不持续、绩效考核不明确等问题,亟须尽快解决。

1.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的保障制度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城乡困境儿童保障。保障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是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政策制定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制度和长效机制。

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服务引导资金及使用管理办法,以财政投入为先导,扩大社会捐赠渠道,发挥“众筹”平台作用,为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多渠道、常态稳定的资金支持。

在激励措施方面,对参与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服务推广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给予资金补助、税费减免、荣誉奖励等,激发其参与留守儿童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

2.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的运行模式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应与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农家书屋、基层综合文化服务站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紧密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在留守儿童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设备购置、读书活动开展等方面,充分尊重和利用不同社会力量主体的多样参与方式,包括政府主导式、合作推广式、精英推动式和志愿服务式等,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调发展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新模式。

3.强化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的绩效评估

要确保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必须建立和实施较为完善的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一方面,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的路径、方法、载体、渠道进行定期评估;另一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参与、活动参与、服务提供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建立信息公开、激励、退出机制,加大社会力量培养力度。评估组织管理纳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日常管理工作,并作为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政府督查督办事项。

4.营造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的舆论环境

要营造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的良好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形成文化自觉,培养社会责任,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切实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一是做好政策的宣传引导,宣传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项目的意义,精心做好政策解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的积极性。二是做好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的项目发布,根据区域特点、儿童特性,定期公开服务项目、重大活动的推介信息和参与办法,吸引社会力量公平参与。三是建立阅读服务成效的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四是宣传典型,带动全社会参与,激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服务。

猜你喜欢
力量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怀疑一切的力量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