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期刊提升选题策划质量的途径
——以《中国环境管理》的实践为例

2017-01-27 03:44:29李晨曦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期刊

■宋 旭 陈 瀛 李晨曦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中国环境管理》编辑部,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 100029

行业期刊是指专门面向某一特定行业,报道行业动向、研究行业发展、探讨行业理论的期刊[1]。行业期刊的发展与其所依附的行业密切相关。行业期刊多为科技期刊,仅有少数内容适合社会读者阅读,多数内容是为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服务的[2]。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双重冲击下,受体制、制度、观念、人才、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传统行业期刊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3]。2016年,中国共出版期刊10084种,其中科技期刊共5014种,约占期刊总数的一半,但总印数却只占13.69%,且还逐年下降[4]。行业期刊整体经营能力不强,不少行业期刊只是勉强维持运营。

为此,不少期刊界同仁对行业期刊的转型和发展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好的策略和建议[1-3,5]。研究一致认为优质内容是行业期刊发展的基础,市场、营销等都要以好的内容为前提展开,“内容为王” “服务行业、依托行业”仍是行业期刊发展的核心,因此行业期刊的选题策划就显得非常重要。行业期刊办刊价值、办刊理念、转型和发展都离不开选题策划工作的有效开展,选题策划是期刊市场化的制胜法宝[6]。行业期刊一般由中央或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主管,下属单位主办,由于主办单位有自己特定的单位职责,行业期刊及其办刊人在所在单位往往处于“边缘”位置,不利于行业期刊深入了解行业发展,也导致行业期刊编辑主动性不够,选题策划能力不强,不少行业期刊根本没有开展选题策划,处于“有什么发什么”的办刊状态。笔者所在的《中国环境管理》在3年前就面临着稿源匮乏,尤其是优质稿源匮乏的困境,年收稿量仅有七八十篇,还有部分来稿根本无法采用,勉强能够完成每年6期(双月刊)的出版任务。本文结合《中国环境管理》近3年来的选题策划实践,探讨行业期刊挖掘选题资源、提升选题质量的途径,以期对相关行业期刊提升选题策划质量提供参考。

1 行业期刊挖掘选题资源的主要途径

在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很多优质稿件都流入国外SCI期刊,剩下的优质稿件也会优先选择国内进入核心期刊目录的中文期刊,因此,未进入核心期刊目录的行业期刊很难获得优质来稿。根据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核心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收录的核心期刊相较于2011年的继承率高达90.22%[7]。这说明核心期刊的流动性差,“强者更强、弱者恒弱”是中文科技期刊在稿源质量上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选题资源的积累是开展高水平选题策划的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选题资源和作者资源储备才能保证策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1.1 编委会和协办单位

编委会是科技期刊学术出版质量的保障和重要支撑[8],不少同仁对编委会在办刊中的作用进行研究[9-10]。行业期刊一般统一由行业主管部门归口管理,主办单位很有可能并不是行业内的科研单位,无法为期刊提供稳定的稿件来源。编委会不仅是办刊方向和期刊学术质量的把关者,还是行业期刊发展初期获得优质稿件的重要途径。《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初组建了第一届编委会,2015年编委来稿为31篇,占期刊年总发稿数的38%。尤其是在组织研究专题方面,编委会能够给予编辑部很多专业上的组稿建议,提供稿件或介绍合适的撰稿作者。例如,2015年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的中期节点年,编辑部拟以此为契机筹划大气污染防治研究专题,得到了编委的大力支持,有4名编委响应供稿,还有1名编委主动帮助期刊联系研究大气污染的同事供稿,编委的大力支持保证了期刊专题策划的顺利实施。

行业期刊与行业发展关系密切,在筹建编委会时除了考虑专业背景、学术能力、责任心等因素外,还要适当考虑熟悉行业发展情况的专家和领导,在编委会成员整体的学术背景和行业背景中做好平衡。熟悉行业发展情况的领导编委虽然较难直接参与投稿、审稿、选题策划等工作,但在提供最新行业发展动态、介绍行业资源、开拓期刊行业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行业期刊应该予以重视。

行业期刊编辑部一般都不是主办单位的主要业务重点[1]。行业期刊除了要积极争得主办单位的重视,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外,还可以“借势”发展,通过发展协办单位谋取更多外部资源的支持。协办单位的选取与编委的选取一样,也要在行业期刊的办刊宗旨下综合考虑行业内单位与学术科研单位的搭配。《中国环境管理》在2015年成立第一届编委会的同时,确定了5家协办单位,分别是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前2家机构均为环保部的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主要职能就是为环保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技支撑,为期刊全面了解环保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这2家协办单位没有自己主办的科技期刊,也需要一个行业期刊作为展示成果的窗口和与行业联系的平台。期刊积极谋求协办单位的认可,调动协办单位科研人员投稿的积极性,为期刊扩大了稿源、拓展了投稿作者群体。2015年,以环境规划院为第一作者单位的文章占期刊总刊文量的21.5%,极大地缓解了期刊稿源匮乏的局面。

期刊与编委会、协办单位之间并不存在明确而强制的合同关系,而且编委们往往身兼数职,真正有效参与期刊建设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这就需要期刊编辑部加强对编委会的管理、增强编委的服务意识[8],善于调动编委的积极性。《中国环境管理》编辑部组建了编委会微信群,加强与编委们的实时沟通和互动,用专业素养打动人、用敬业精神感染人、用好的产品留住人,向编委及时反馈期刊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不断提高编委对期刊的认同度。

1.2 重要科研项目和国家科研管理机构

行业内的重要研究成果往往来自于国家高级别科研项目。行业期刊应该关注科研项目动向,掌握最新研究动态,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中积累选题资源。行业期刊需要特别关注以下科研项目。(1)相关学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按照学部、学科来进行分类管理的,而行业期刊面向行业,往往涉及多个学科,这些学科很有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学部。比如环境管理相关研究,有的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有的属于地学科学部,有的属于化学科学部。如果对所有项目都予以关注,编辑显然力不从心,只需关注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即可,它们通常代表了学科发展前沿,其项目负责人往往也是学科内的领军人物。(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某些行业政策相关的学科研究有可能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对象,通过关注这些项目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行业政策发展趋势。2016年2月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其中有5个项目涉及环保行业,其研究课题代表了环境政策发展和环境管理改革的方向,如“环境治理的市场化制度与社会化共治体系研究”“基于风险的环境治理多元共治体系研究”等,具有非常大的选题策划价值。照此线索,即能快速对接相关科研团队,进行有针对性的约稿、组稿工作。(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公布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关的领域,如果与期刊所在行业相关就要予以关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投入大、行业涉及面广,能够为行业期刊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选题储备。例如,环保领域的“水体污染治理专项”汇聚了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万余名科研人员,造就了近百个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能够与其中一个或几个科研团队建立稳定联系就可以为行业期刊谋得稳定的高质量稿源。(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通过了解相关重点专项中的项目,可以快速了解行业科技发展前沿,找到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群体。在科技部2017年6月公布的41个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涉及环保行业的就有8个,包括“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同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按照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与行业应用联系更为紧密,行业期刊也能通过项目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5)主管行业部门的相关项目。主管行业部门的项目往往根据行业特点设计,直接为行业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等服务,是了解行业政策动向、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使选题更具政策前瞻性和指导意义。例如,《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第2期刊登的《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考》就是环境规划院对环保“十三五”规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而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则到2016年12月才正式印发。

此外,对于处于选题积累阶段的行业期刊来说,一个快速积累作者资源的途径就是关注科研管理机构的动态,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各部委科技司或相关职能司局等。科研管理机构较为熟悉科研机构和主要科研人员的情况,经常会组织或参与组织相关的科研项目开题会、论证会、评审会、专家研讨会之类的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能够快速与领域内专家建立联系,并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

1.3 重要学术会议和行业会议

学术会议一般反映了阶段性学科研究的热点和方向,会议主题内容具有系统性、集中性的特点,能够引领未来一段时间的论文研究方向[12]。参加学术会议是行业期刊积累作者资源、形成选题思路、宣传期刊工作的重要手段。除了积极参会之外,期刊还可以通过编委推荐、自荐、主办或协办单位推荐等多种方式积极争取与重要学术会议合作办会的机会。期刊参与办会比编辑单纯参会更有利于期刊争取好的选题资源,行业期刊的知名度通过会议平台得以放大。例如,《中国环境管理》自2015年起参与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主办的“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成为年会的合作期刊。该学术会议在能源经济与管理领域享有很好声誉,为期刊在该领域快速积累了一批高质量作者资源。另外,很多学术会议都有会议征稿,以便从中筛选大会部分报告专家或评选优秀论文、出版会议论文集等。期刊可以通过会议论文手册寻找适合刊发的选题文章,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例如,2015年5月,期刊作为第四届环境规划与政策模型-模拟学术会议的合作期刊,不但获得在大会上宣传期刊的机会,还从会议论文集筛选出适合的选题,顺利完成了“环境规划与政策模型-模拟”专题的组织工作。

除了学术会议外,行业期刊还应重视参与行业会议。行业会议的会议议题一般为行业热点,涉及行业政策、行业技术、行业市场等多个方面,产学研联系更加紧密。行业期刊不仅能够从中发掘出更受行业关注的选题,而且可以为期刊经营积累行业资源。例如,2016年《中国环境管理》参加了第二届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与交流大会,了解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在环保行业的前沿应用领域和行业热点,在此基础上策划了“大数据与环境信息化”专题。

1.4 新闻热点和网络

行业新闻热点也是行业期刊选题策划的重要来源。好的编辑能够通过新闻热点挖掘出选题方案,发挥期刊的学术资源优势,以学术研究的视角深度解读行业性新闻热点,使期刊内容更具时效性,吸引更多行业读者的关注。2015年7月,山东临沂环保风暴后57家企业6万人失业的消息成了媒体热点,这一被媒体称为“休克式”治霾的事件掀起了各方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讨论。《中国环境管理》在关注这一新闻事件时,了解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诗一教授主持的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正是“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研究”,成功邀请其为期刊撰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政策初探——从临沂治污事件谈起》刊登在2015年8月出版的《中国环境管理》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了传统新闻出版行业的工作模式、思维模式和盈利模式。行业期刊编辑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善于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方式获取信息。网络方式形式多样、交互性更强,已经成为期刊编辑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环境管理》编辑2014年底受邀加入了某编委成员组建的专业微信群“中国环境规划与政策”,群内汇聚了环保领域近500名专家、领导和行业企业负责人,经常会讨论一些环境政策和管理方面的热点问题,编辑通过微信群就能及时了解各方主要观点,并快速找到相关专家。例如,2015年3月全国“两会”后,群内关于环评制度改革方向的讨论非常热烈,编辑敏感地捕捉到这一行业热点,邀请环保部从事环评工作的资深从业者和管理者撰稿,《中国环评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刊登在2015年第2期,期刊网站的下载量累计达2523次。

2 行业期刊选题策划的几个注意事项

提升选题质量需要在不断积累选题资源的基础上,把已有的信息和资源做好加工、组合和展示,最终形成期刊的选题策划方案并实施。

2.1 发挥选题的集聚效应

单个选题往往不如一组选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大。围绕某个主题组建专题,能够发挥选题的集聚效应,形成1+1>2的效果,使期刊内容更容易被读者识别和接受。组织专题是行业期刊快速取得行业关注的重要选题策划手段。《中国环境管理》自2015年起每一期都会组织一个专题研究,专题以约稿为主,邀请相关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主题撰稿,一般不少于3篇文章,力图为读者展现一个立体的行业观察研究视野。例如,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家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思路、框架逐渐清晰,围绕此重大改革政策,期刊积极筹划,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个总体方案)和《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6个改革方案)逐一解读和研究,共7篇文章组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专题,刊登在2016年第1期上。

2.2 注重时效性

行业期刊离不开对最新行业政策与行业实践的关注和跟踪。以《中国环境管理》为例,环境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服务于中国的环境管理工作,推动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期刊要关注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动向,围绕环境管理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组织策划选题,使期刊内容更具时代感和时效性。专题研究由于需要约请的专家较多,往往需要较长的筹备时间,适合对行业持续性热点和重点问题的策划。对于需要及时关注的突发性行业事件、行业重大政策、重要行业创新成果等,可以采用“特约专稿”的形式进行选题策划,一般只需找到一个比较权威的专家即可落实选题策划方案,确保期刊内容的时效性。例如,201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这一环境管理领域的重大制度改革,期刊邀请环境保护部地方环保垂直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舜泽撰稿,保证及时刊发行业重大政策的解读文章。行业期刊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题组织与安排,把握好时间节奏,掌握好栏目安排。一般来说,编辑部年初要制定全年的选题计划,列出拟组织的专题主题和拟约请的专家名单,给予专题组织充足的准备时间;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对于突发情况及时调整出版计划,提高临时组织策划选题的能力。

2.3 可读性与栏目设计

行业期刊虽然是面向行业的小众媒体,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读者空间[1]。要想获得行业内更多的关注,不断壮大读者群体,就必须注重提高期刊的可读性,把选题策划和栏目设计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栏目形式满足期刊不同读者群体的需要。例如,《中国环境管理》的约稿除了专业研究论文外,还有卷首语、专栏、书评等多种形式。这些栏目篇幅短小,更利于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二次传播,增加行业期刊的关注度。期刊还注重向读者提供全面、及时的行业信息,每一期都会对国家政策、行业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环境管理动态”栏目;对国际期刊上发表的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和摘要,形成“国际期刊速览”栏目;对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访谈,形成期刊专访。行业内影响力大的人物,行业期刊如果不是自身影响力很大,往往难以成功约稿,借助访谈能实现变相约稿,保证依出版计划按时发稿,同时访谈形式也提高了期刊的可读性。《中国环境管理》期刊网站下载量排名第1的就是期刊专访文章,《中国环境管理40 余载风雨兼程路——专访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曲格平》,累计下载次数达4903次。

3 结论

《中国环境管理》2014年发稿字数仅为56万字,2016年达到了160万字,极大地丰富了期刊内容。期刊网站投稿数量增长了近一倍,退稿率由37%提高到62%,丰富的选题资源使得期刊来稿录用标准的提高成为可能。2015年、2016年的约稿数量分别占当年总稿件数量的57%、67%,行业内重要专家学者及领导的约稿极大提升了期刊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丰富的选题储备和作者资源是行业期刊发展的基础,也是行业期刊开展选题策划、提升选题策划质量的前提。行业期刊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挖掘选题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帮助期刊快速积累作者资源,培育稳定的选题方向和作者队伍。在选题策划上把专业性、时效性、可读性结合起来,关注行业发展,打造有特色的期刊栏目,塑造行业期刊品牌。

[1] 魏亮. 行业期刊走出困境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1156-1158.

[2] 李旗纲. 行业期刊应做好“五个结合”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489-491.

[3] 张玉青, 葛孟玲. 多元化背景下行业期刊转型与发展探索——以《低压电器》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48-753.

[4]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R]. [2017-07-2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26/00/8102575_674246884.shtml

[5] 陈小华. 多途径彰显行业期刊的办刊价值 ——以《森林防火》为例[J]. 编辑学报,2015,27(4):395-397.

[6] 邹昕. 选题策划——科技期刊市场化的制胜法宝[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376-378.

[7] 朱强,何峻,蔡蓉华.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5.

[8] 陈培颖,朱岩,欧彦,等. 学术期刊编委会的有效分工与管理[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217-1222.

[9] 朱晓文,宋冠群. 编委会对提高期刊质量所起的作用[J]. 编辑学报,2013,25(6):564-566.

[10] 程宁. 科技期刊编委会的定位与功能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8):94-96.

[11]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课题名单公示[EB/OL]. (2016-02-25) [2017-07-20]. 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6/0225/c219468-28150574-3.html.

[12] 张淑敏,辛明红,段为杰,等. 如何通过学术会议促进组稿和审稿工作[J]. 编辑学报,2014,26(1):52-54.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期刊问答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