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

2017-01-27 12:00:03王瑞杰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
消费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组职业院校教学法

王瑞杰 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

浅谈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

王瑞杰 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

分组教学法作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产物,因其自身具有的优势,能够按照学生接受能力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科学分组,通过互帮式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被广泛应用到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得到认可。文章主要分析了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以供参考完善。

职业院校 计算机教学 分组教学法

从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在进行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条件的制约,不仅给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带来影响,还打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背景下,充分发挥已有教学资源的优势,按照规定要求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学习小组,通过丰富多样分享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分组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分组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源、掌握知识能力不同,导致计算机学校能力存在明显差距。具体体现为:在传统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不高,均是被动接受知识,并且自我约束能力薄弱,没有明确学习目标与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并演示完后,让学生自行操作,由于学生个体接受能力差异,部分学生不能快速消化讲解的知识点。虽然教师在辅导上机时忙得焦头烂额,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得不到辅导。久而久之,势必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不利于计算机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而应用分组教学法,通过科学合理分组,将不同层次学生换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让优等生辅导学困生,互帮互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1]。

二、分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

莱文曾说过:“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通过科学分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环节上跟得上、学得会、做得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组教学过程中,切忌盲目分组,以免适得其反。具体体现为:(1)课程开始时不宜分组。因为在基本实践技能学习阶段,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单独学习,方便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与能力,为进一步教学做铺垫。(2)当学生独立完成布置任务后,教师可将学生粗略划分成不同小组,以了解学生在合作中的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3)同一个小组中,成员的能力差别明显,分工明确,形成能力互补,这样才能督促同伴之间相互学习。(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定期依据小组成员的学习表现,结合分组教学原则进行调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加强组员之间的团队合作[2]。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分组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一)学生分组

为了提高分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将全部学生科学合理进行分组,通常情况下,6~8人(2人为优等生、其余6人分别是中等生与学困生)为一组比较适宜,人数过多或者是太少都会关系到整个分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在形式上,教师要按照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合理对全部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实现优势互补。对于小组长的选择,教师应结合学生个人和小组推荐方式,尽可能选择组织能力强、富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学生,以协调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此外,小组与小组之间尽量保持相同的知识水平,为分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这样有利于小组间之间形成“公平竞争”的学习关系,也有利于教师的辅导[3]。

(二)精心备课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前,教师必须挖掘教学素材,严格按照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体需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例如在“Word中文档版面设置和排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导入知识点时,可将事先制作成品展示出来,让学生观赏,以营造良好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然后一边讲解一边示范页面、艺术字、分栏、边框、底纹等操作,要求学生一同练习,紧接着将Word制作的文件样例发到小组长手中,要求小组长带领成员学习制作。

(三)分组教学

在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针对教学难点、重点进行分解,有目的性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逐步分层突破,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Excel的运用”的教学过程中,本次教学的难点是数据库的掌握、灵活运用计算公式。如果只是沿用传统教师讲解,学生在台下听讲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不利于进一步教学。这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然后通过案例教学方式,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习成绩的统计时是当下每一个学生都关心的问题,体现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艰辛,那么如果运用数据库有关公式进行平均分计算、排序和最高、最低分筛选,请问你们会怎样计算。然后将事先制作的“学生成绩表”发给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操作,这样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下,从而了解到:在平均分的运算过程中,学生按照表格所给的信息,当计算8名同学的计算机应用平均成绩时,输入“=average(D2:D9)”,当计算程序设计平均成绩时,输入“=average(B2:B9)”。在计算最高分和最低分时,可运用max与min函数来计算,当计算英语科目的最高分成绩时,输入“=max(F2:F9)”,而筛选最低分成绩时,即“=min(F2:F9)”。对于学生各学科成绩的排序,只要拖动鼠标选定相应的区域,单击“数据”的“筛选”,即可完成排列。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将教师从繁重的辅导中解放出来,还可让全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分组评价分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过程,激励学生学与完善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应结合小组的纪律、问题回答、各组评价、动手操作、完成作品、课堂总结和反思等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学习上的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例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组长填写的任务完成情况登记表与日常观察的实际情况,对于取得进步的学困生给予肯定与鼓励,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中等生,应指出学习上的不足,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而对于优等生,在鼓励同时,指出不足,让他们继续努力,多“帮扶”其他同学。为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参与任务的热情,教师还需给予相应的奖励,为第一、二名的小组颁发流动红旗。此外,完成评价工作后,教师还可将有效的作品展示出来,由该小组成员进行演示,为其他小组成员学习提供参考[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组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分组教学法的效用,还需将学生合理划分成不同小组,挖掘教学素材,精心备课,实施分组教学与评价。

[1]王庆明.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J].魅力中国,2014(11):192-192.

[2]张智辉,杨洋.浅谈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J].职业,2016(11):92-93.

[3]杨金产.分组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10):126-127.

[4]吴友高.分组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17):130-130.

[5]高慧荣.分组互动型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13):46-46.

王瑞杰(1980-),女,内蒙古赤峰人,研究生,中级职称,研究方向:计算机。

猜你喜欢
分组职业院校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分组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