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合作社作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农民合作社创新与发展研讨班上的讲话

2017-01-26 02:53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年1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农产品

农业部副部长 陈晓华

积极发挥合作社作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农民合作社创新与发展研讨班上的讲话

农业部副部长 陈晓华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近十年来,农民合作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今年第三季度,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到170多万家,每个村平均有3个合作社,入社成员超过1亿户,近一半的农户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的事业兴旺发达。目前发展数量已不是问题,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发展质量,真正让合作社在推进现代农业、带领农户致富、建设美丽乡村中发挥引领作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就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办好合作社就要很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什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在我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国力、财力包括国际影响力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原有的发展动能在消解,新的动能正在积累,传统的产业在消解,新的经济正在形成。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从过去的高速转向中高速,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保持增长,这个变化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经济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判断、新的部署,首先是提出了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紧接着又提出了要用五大新理念来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为我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找到了钥匙,可以讲是十八大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经济工作的主线。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适应需求的变化,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工业上,也同样表现在农业中。一方面我们生产的产品大路货多,卖难滞销,库存积压,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高端的个性化的需求满足不了,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大量的市场被进口产品挤占,给我们国内的产业成长带来了隐患和威胁。农业要做精做强,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没有出路。所以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已经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也有一些探索。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置于整个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位置。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也以此为主题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求农业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已经由解决总量不足转变为解决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这几个方面的结构。比如,要素结构,特别是投入品,要投入绿色的产品、信息化的产品,比如绿色的生物肥料、无人机。产品结构,要创造能满足中高端需求的优质产品。技术结构,由过去促进增产的单一性技术,转变为强调品种、环保、节本增效等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技术。产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失衡的现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域结构,继续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划,解决跟风种养、同期上市、相互杀价等恶性竞争问题。主体结构,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只有解决好这几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我们的农业才能有竞争力,才能满足不断增长和升级的消费需求。

因此,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调多调少的问题,更不是简单地在量上做文章,而是要通过结构性的改革,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农业整体性的供给质量、发展效益、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所以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结构调整,它既要调整结构、调整布局,又要转变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既要突出发展生产力,又要注重完善生产关系。

二、为什么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的迫切需要。农产品供需失衡,缺乏优质品牌农产品,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适应,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第一大问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调优农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从过去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其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迫切需要。由于资源条件的制约,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比较差,缺乏竞争力。土地流转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不走机械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农业生产效益很难提升。目前一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成本每年在增长,对农业经营效益形成了明显的挤压效应。而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低位徘徊,尽管前几年国家采取保护价收购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但这种做法长期来看难以为继,要进行改革,实行价补分离。因此,不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的农业效益就难以提升,就很难吸引新的要素、新的资源投入,长此以往农业就会衰落。

第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农业是自然的再生产和经济的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又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地利用和保护好资源。这些年我们在发展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水土流失、地下水干涸、湿地面积减少、土地面源污染等种种问题都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过去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转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来。

第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入市以来,我国农业已经完全融入了国际市场,现在进口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只有15%。一些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比从国外进口要高出许多。同时一些农产品的质量没有完全满足消费需求,也使大量的国外农产品进入了中国的市场,比如说奶粉、奶制品。成本、品质是竞争力的核心,不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国内的产业就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也需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提出要把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抓住了当前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是我们现在的农产品供应充足,调整尚有余地、有空间;二是我们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中国13亿人的消费市场是全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优势。

三、如何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要把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解决量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质量和效益的问题。要围绕这个主攻方向来发力,抓住品种、品质、品牌这个核心,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生产技术和经营结构,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提高组织化程度,靠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来保证质量、提高效益。例如,依托合作社通过统一服务来降低成本,通过成员的自我约束来保证质量安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第二,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改革也好,发展也好,最核心的是看农民的腰包鼓没鼓起来,这是检验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最基本的一个标准。这些年农民增收增速很快,城乡收入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也要看到现在农民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围绕着增收来采取措施。合作社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自己发展好了,带动力增强了,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第三,要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把改革作为根本途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就是“结构调整+深化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合作社的发展也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国家扶持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更多的是需要合作社在市场中去竞争,在竞争中成长,最终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发展能力。二是要把创新思维作为动力。我们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思维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来看待和推进改革,不能就农业谈农业。还要用国际视野来看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我们的一些合作社,搞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国际交往多、交流多、贸易多,更需要了解国际行情,掌握国际动态。

四、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刚刚结束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部门明年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点要做五件事,概括地讲就是“四推进一稳定”。

第一,推进结构调整。一是调减玉米。主要调减非优势产区,也就是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及西南石漠化区。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总体减少了3000万亩,明年还要再减1000万亩。二是稳定生猪,振兴奶业。要统筹考虑稳定生猪生产和生猪生产的转型升级,要从南方的水网地区、大中城市郊区转移到环境容量大、玉米饲料多的农牧交混区和粮食主产区。奶业的关键是要把奶源基地建设好,改善目前牧草质量不高的问题。三是渔业减量增收和资源养护。渔业合作社要转变养殖方式,朝健康养殖转变,尤其要注意养殖的质量,实现提质发展。四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鼓励各地开展特色农产品示范区建设,通过“三园两场”“三品一标”等工作,不断提升农业整体发展素质。五是鼓励发展农村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发展电商、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

第二,推进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关键是围绕提高品质和可持续能力来开展。一方面,要保证质量安全。一是要推行标准化生产,只有按照标准化来生产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安全。二是要重视品牌建设。通过召开农业品牌大会,推出一批有市场信誉度、有公信力的品牌。三是要加强质量监管。企业是质量监管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合作社要按照规范来生产,不违规使用农兽药,使用药物要建立登记制度和休药期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首先化肥农药要实行零增长,不过量滥用化肥、农药,要更多地使用有机投入品和采用节能减排技术。还可以探索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在这些方面合作社都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推进创新驱动。合作社要主动和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部门对接,承接试验示范项目,尽可能地跟踪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品种,来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第四,推进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逐步推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制定和完善支持政策。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执行和完善小麦、水稻的最低保护收购价制度,继续推进玉米收购价格改革工作,继续实施棉花、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

“一稳定”就是稳定粮食生产。无论改革如何突进,粮食生产能力不能改弱了。粮食生产的结构可以调优,粮食产量在年度间也可以有波动,但要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国家继续鼓励发展粮食生产,今后政策会向主产区和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包括合作社)倾斜。调结构、讲效益不是要放松粮食生产,而要从单纯的追求产量转到重点提高质量效益、增强生产能力上来。增强生产能力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是藏粮于地,一个是藏粮于技,通过提高地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来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

(本文为2016年12月21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农民合作社创新与发展研讨班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