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伯葵
海参的鉴别和选购技巧
文 伯葵
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我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以及抗肿瘤等作用。随着海参价值知识的普及,海参逐渐进入百姓餐桌。
一、淡干海参
最好的海参加工方法是“淡干”,即鲜海参干化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东西。但“淡干”海参个头较小、重量很轻,在样子上也不起眼。
二、冻干海参
冻干海参是在真空环境下,加工的海参,最大限度保持了鲜海参原料的色、味、状态及营养成分,保留了海参活体细胞,海参营养更易于人体充分吸收利用。冻干海参致命的缺点就是:口感绵软,不如淡干海参口感有弹性。
三、盐干海参
通常经过水煮,然后加入盐做盐渍处理,烘烤海参后晒干,创缸,自然晒干,这是最传统的海参加工方式,已有上千年历史。然而,盐干海参在加工过程中造成营养损失,营养残留不足10%,剩余营养成分也难于吸收。盐干海参的泡发重量,明显低于淡干海参的泡发重量。
四、糖干海参
在加工干海参过程中,将海参至于白砂糖中浸泡、晾干,利用干海参重量中糖分增重,以达到增加海参售价,节约成本的目的,这类海参即为糖干海参。
一、观察
按规定工艺加工的干海参,其色泽为黑灰色或者灰色,体形完整端正,个体均匀,大小基本一致,结实而有光泽,刺尖挺直且完整,切口小而清晰整齐,腹部下的参脚密集清晰;体表无盐霜,附着的木炭灰或草木灰少,无杂质和异味为上品。
二、触摸
干海参个体坚硬,不容易掰开,分量较轻,敲击有木炭感,掷地有弹性,为上品。劣质干海参易于掰断,并有盐结晶或杂质脱落,手掂有沉重感,敲击或掷地无弹性和回音,盐含量均在60%以上。
三、剖开
横向切开干海参,其体内洁净无盐结晶,无内脏、泥沙等杂质,断面壁厚均匀,在 3-5毫米以上,断面肉质呈深棕色,光泽明亮为上品。不按规定加工的干海参,体内有明显的盐结晶或杂质,胶质层薄且厚度不均匀,甚至破碎,形成破洞,组织形态老化即为劣质品。
一、底足
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而圈养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饵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差,变得细长。
二、沙嘴
野生海参的沙嘴大而坚硬。
三、肉质
野生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15到20米),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而圈养的海参生长的快,肉质松软不紧实(这一点很像三个月出栏的生猪)。
四、形态
野生海参是纺锤形的,两头尖中间粗,短粗胖,看起来很结实;而圈养的海参长得细长,缺乏韧劲。
五、背刺
野生海参需要觅食,活动较多,背部和两侧的刺都是很粗壮,而且粗细不一;而圈养海参人工喂养,活动较少,背部和两侧的刺长短基本一致,而且刺长的细长显得没有力量的感觉。
六、生长年限
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 4到5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滋补价值越大;而圈养海参为了快速达到上市销售的目的,迅速对海参进行催肥,在短短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捕捞销售了,健康滋补作用不言而喻。野生的海参口感劲道,无涩味,切口细腻、整齐、均匀。
一、外形完好无损
挑选海参必须保证外形没有损伤,这样才能保证海参的品质。不完整的海参可能是经过加工将腐败部分除掉以后剩下的。
二、外观端正
体形干瘪歪扭、肉刺倒伏的海参说明捕捞时间很长了,这样的海参可能会发生病害,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发生变质。
三、没有杂质
有些加工厂为了牟取暴利,采取往海参腹中填充沙子、食盐或明矾的手段来增加海参重量。所以挑选海参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是否有杂质。
四、看干燥程度
有些商家为了谋取私利,在海参中掺入过多的水分,这不但增加了海参的重量,而且水分含量过高不利于海参的保存和保质。干燥度达标的海参,合理保存保质期能够达到3年以上。
五、看色泽
优质的海参颜色黑亮,颜色发白的海参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其品质已经大打折扣。
六、尝味道
淡干海参有一种海鲜的味道,而盐干的海参则是咸味,糖干的海参有甜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