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被曝假冒 消费者的信任何处安放上海假冒奶粉事件监管环节问题分析
在2003年被曝光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百余名婴幼儿因食用劣质奶粉被毒害成为“大头娃娃”,导致其发育畸形甚至死亡。这一事件轰动全国,引起了舆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关注。
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引发中国乳品行业“大地震”,几乎整个乳制品行业都被卷入其中。这起“毒奶粉”事件,不但重创了中国制造的商品信誉,致使多个国家禁止了对中国乳制品的进口贸易,更摧毁了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于是,洋奶粉品牌大举抢滩中国市场,洋奶粉海外代购、洋奶粉借机涨价、香港限购、海外抢购、贴牌洋奶粉等现象纷至沓来。
2016年4月,最高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2015年9月,上海市公安部门依法查处一起跨全国多省市仿冒品牌婴儿奶粉案。犯罪嫌疑人陈某、唐某组织他人仿制假冒品牌奶粉罐、商标标签,收购低档、廉价或非婴儿奶粉,在非法加工点罐装出售,共计生产销售了假冒奶粉1.7万余罐,非法获利将近200万元。此次国内乳业再曝问题事件,“中国婴幼儿还是喝不上放心奶”成为千百万家庭的无奈感叹。
在国内畅销的外资品牌奶粉,很多是通过跨境电商、代购等形式未经检测直接进入到消费者手里的,消费者非常容易“中招”,买到假货的可能较大。
一些代购价格较低,其中是有猫腻的。最常用的就是买一部分真奶粉,再掺一些小品牌的便宜奶粉进去。比如买一罐进口奶粉,打开后和国产奶粉掺在一起,重新装成三罐,但都是以进口奶粉的价格销售。现在这种造假奶粉的销售也是非常有技术性的,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知道一名消费者的购买喜好和消费档次,比如一名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其他商品都是高档的,那么商家在卖给她奶粉时,一般不敢造假,而是卖真的。但大数据显示,另一名消费者购买的其他产品都是中低档,那么就会卖给她仿冒奶粉。因为这部分人可能没有出过国,或者没有机会食用过真品,所以无法对比,只要小孩子不会因此生病,就很难发现奶粉的真伪。而这些大数据都可以在网上买到。
这次事件是不法分子将合格奶粉换包装后卖出,以赚取差价的不法行为。他们把国产品牌换成进口品牌,把小品牌换成大品牌。目前造假的手段已经越来越专业,比如在换包装的过程中,会采用紫外线杀菌或烘干杀菌。这样一来,由于奶粉本身“无毒”,不会对婴幼儿身体造成损害,所以也就比较难被消费者觉察。
此次上海假奶粉事件表明,口碑较好,利润较高的国际知名大品牌已经成为造假重点针对对象。通过简单再加工,造假者将几十元廉价收来的产品换手卖出上百元,从中谋求暴利。而电商及跨境购快速发展,让三、四线以下地区消费者可以买到便宜国际大品牌,同时也为造假者提供渠道便利。
因为在造假方式上,是使用其他合格奶粉作为原料,具有明显迷惑性,为监管增加了难度,通常市场抽检是很难发现此类造假行为。因为其行为不存在制假,而属于造假,并不属于伪劣事件,从监管的角度来看也确实很难发现。而本次奶粉假冒案件之所以能浮出水面,是被侵权企业在其产品渠道管控过程中发现了假货,从而向公安机关举报。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屡屡发生,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部分企业生产者一味地追求利润,置消费者的安危于不顾,所以在一些企业内部的质检环节形同虚设,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投机行为让不良商家尝到不遵守规则也可以实现盈利的甜头。
其次,政府监管的漏洞使得一些小工厂、小窝点生产的商品在生产领域没有接受监管就直接进入流通领域。还有许多大超市和商贸流通企业都有相当数量的自有品牌商品,他们委托其他经营者生产加工商品直接进入超市或商场销售,由超市或商场向消费者承担生产者、销售者的所有责任,这部分商品只有在进入流通领域后才能进行有效监管。
此外,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消费者视自己为一个旁观者和享受者,而不是食品安全的参与者与贡献者。贪图一时便宜的消费行为无形之中纵容了制造食品安全事故的始作俑者,给违法的食品安全生产者留下了可乘之机。
很多消费者认为,假冒产品就是伪劣产品。其实,假冒产品有些只是非正牌厂家生产,但是其生产商本身也是一个合法登记注册的企业,只不过要侵占正牌商品商标、商誉来销售自己生产的商品,从中获取利润,这就属于山寨产品。
虽然属于山寨产品,但假冒奶粉不等于毒奶粉,并不意味着不符合相关安全标准。有关部门对产品中的常规污染物和微生物做出检测,并未超过标准。而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这个信息,多少有安民告示的导向作用。因为大家现在都是惊弓之鸟,一说是假冒商品,就和吃了毒药似的,引起社会恐慌。
对于假冒奶粉案件来说,不能因其合格而减轻生产、经营者的罪责,也不能因其达到了“国标”,就具有合法存在的理由,更不能说因为合格假冒品的存在,就让监管者所应承担的责任有所减轻。
尽管检测“合格”,冒牌奶粉仍然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品牌厂商的利益。消费者如果在正规渠道买到这种山寨产品的话,有权利进行相应的索赔。这样不但使不法商家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可以鼓励受害人起诉揭露企业的不法行为,能最大限度地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否则涉案企业往往损失有限,甚至对事后召回也表现得漫不经心,何谈把食品安全问题当作企业的生命线来认真看护。
再次曝光的奶粉安全问题,暴露了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监管及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国家食药监局声称要严厉打击假冒者,要追究假冒奶粉的销售者和网络平台开办者的连带责任,这是应有之举。但监管者也应反思,奶粉事件为何屡屡出现。
监管部门应坚持事前监督、把牢源头,事中监督、控住重点,事后监督、守住出口,通过加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监督”环节,才能堵住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口。
通过该事件,监管者可认真核查监管漏洞中是否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如果是一个地方注册的企业,为了完成地方任务而带来产值、增加税收,那么地方政府就可能对其售假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外,如果在流通上有监管但是把关不严,甚至有行贿受贿的情况,也应该严肃处理。这些问题都与利益链条各个节点上的责任人有关。只有对奶粉质量涉及的食品原料种植、收获、加工、包装、运输、贮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测监管,才能预先评估和防范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不遗漏任何问题,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
在这起案件被破获之后,公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制造和销售者受到法律的严惩,提供渠道的第三方平台被追究责任,尚未销售的假冒产品被全面追回,上当受骗的消费者得到赔偿。当然,公众更愿意看到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管机制,能够防患于未然,能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在中国购买食品,特别是奶粉,真的“不存在安全风险”。
对于此番品牌奶粉被假冒,有业内人士发出了“代购或者跨境电商的监管难度确实较大”的感慨。由于奶粉来源的碎片化,平台电商无法对奶粉来源正确识别,再加上大多假冒奶粉是海外小作坊生产,国外相关监督部门无法跟踪查验。
对于“溯源难”这一问题,但也有专家认为,“追根究底还是成本投入问题,在目前电商平台尚未盈利的情况下,没有几家跨境电商愿意投入高成本去进行产品溯源,‘溯源难’只是借口。”
国内外品牌奶粉都要尽快建立自身产品追溯体系,以维护自身品牌和消费者利益,国家食药监总局不妨与国外品牌奶粉厂家约谈,凡没有建立追溯的可立即退出国内市场,以维护市场秩序。
链接:进口奶粉挑得眼花缭乱,到底要怎么选
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婴配乳粉热情的逐年高涨,婴配乳粉的进口量节节攀升。今年1-5月,重庆口岸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共计1021.68吨,货值785.9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26%和839%。
根据国标,婴幼儿配方乳粉(以下简称婴配乳粉),是指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那么,面对玲琅满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底应该怎么选?
选渠道:谨慎对待海淘渠道买来的婴配乳粉
怎样选购安全放心的婴配乳粉?第一招就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乳粉。
现在一些年轻父母喜欢通过海淘、代购等途径购买进口婴配乳粉,这些产品由于未按要求经过国家准入、审批程序,没有国外官方证书,其来源、加工情况不明,传播疫情疫病的风险高,未经检验检疫部门的现场查验及实验室检验,食品安全没有保障。
此外,盲目追求”国外原装配方“并不可取。国情、环境不同,国外产品可能会存在蛋白质含量过低、缺乏重要微量元素等问题。所以中国宝宝还是更适合食用符合中国标准的婴配乳粉。
对正规渠道进口的婴配乳粉,检验检疫人员不仅要严格审核其各项资料,现场进行货证核查,还要按要求抽检多达60项检测,涉及污染物,真菌毒素,微生物,理化指标,维生素,矿物质,可选择性成分,营养强化剂等。
请通过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正规渠道购买,并保留好相关购买凭据,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看标签:中文标签应该直接印制在罐体上
根据 《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2013年第133号)要求,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
其实,无论哪一款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成分表的结构基本相同。能够分为两类:首先是必需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另外,还有选择性成分,如胆碱、肌醇、牛磺酸、左旋肉碱、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四烯酸(ARA)等。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仔细看看婴配乳粉的标签。婴配乳粉是宝宝的粮食,不是灵丹妙药。诸如“含有多倍DHA”“促进大脑发育”等含量和功能声称是不允许出现在婴儿乳粉包装上的。同时,不得印有哺乳妇女和婴幼儿形象。
挑品牌:睁大眼睛避免买到山寨货
面对品牌系列繁多的进口婴配乳粉,选购时一定要睁大眼睛,防止掉入假冒货和山寨货的陷阱,如果对产品品牌有疑问,消费者可以访问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网站,查看《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商及产品相关信息》,这里有所有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注册的境外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信息和进口商信息。
另外,在购物有疑问时请直接要求销售方“亮证”。每一批合格的进口食品,都会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购买时可要求商家提供证明进行查阅,注意核对证书上的生产日期或产品批号等内容与货架上产品的标识内容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