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生乱象 质量问题存隐忧

2017-01-26 16:11
中国防伪报道 2017年9期
关键词:麦片奶粉标签

进口食品生乱象 质量问题存隐忧

从曾经的“人肉”境外“背奶粉”到现在网上轻松购买境外商品,这其中的变化当然是得益于网购行业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的强势加入,让中国家庭轻松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泰国的榴莲、芒果,澳大利亚的牛肉、海鲜,意大利的肉酱、通心粉,德国的香肠、奶粉……不仅是线上的购物平台纷纷推出“海淘”业务,线下超市出售的进口食品种类也正在以可见的速度增加。

在较为宽松的贸易大环境下,国外食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消费市场,这无疑是对基于传统进口渠道的现有监管制度的一种严峻挑战,在监管难以面面俱到之时,进口食品存在的问题开始显现,比如消费者买到临近过期时间的商品,甚至买到假冒商品等。这些乱象的出现已经开始让部分消费者对电商、代购等渠道的进口食品的质量失去信任。

网购奶粉口感差距大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某公司员工张伟平时就爱喝脱脂牛奶。前段时间,他听朋友说澳大利亚进口的德运奶粉质量好,托人从国外带了几包回来。张伟觉得口感不错,就尝试着通过跨境电商购买,没想到,网上买的奶粉跟朋友带回来的完全不是一码事,奶粉在冲泡时很长时间也化不开,又黏又稠,看上去有点像胶水。味道尝起来也不对劲,几乎没有牛奶味,就像是冲开了一包面粉。

李伟认为自己是买到了变质商品,立即联系跨境电商平台的客服,对方却坚称自己出售的商品是海外直采,质量经过层层把关、权威检测,100%是原装正品,并以奶粉包装已拆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绝退货。无奈,退货无门的李伟只能在网上给该品牌奶粉差评,并留言提示其他人慎重选择。

在进口渠道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进口食品因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在分装、打包、运输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比如进口奶粉由于物流运输过程长、环节多,有些还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如果快递公司不专业,就可能发生变质。

朋友圈买到临近保质期麦片

家住哈尔滨松北区的沈女士早餐时喜欢喝一杯麦片。上个月,沈女士看见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卖澳大利亚的进口麦片,说是蛋白含量高、糖分少,沈女士就买了三大包。

没多久,进口麦片到了,沈女士却很茫然:包装袋上都是英文,根本看不懂是什么品牌。上网一搜,才知道是澳大利亚奥伯顿营养代餐水果燕麦片。打开其中一包,麦片已经板结变硬,用水一冲,就散发出哈喇味。沈女士仔细查看麦片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发现已经过期。再查看剩下的两包,尽管还在保质期内,不过也快到期了。

国家质检总局在检测中发现,这些年,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中,都曾被检出过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其中一半以上是糕点饼干、饮料、粮谷及制品和乳制品。进口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过期等问题比较突出。

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签

食品标签如同食品的一个窗口,进口食品尤其如此,消费者需要通过中文标签一目了然地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但是不管是线上电商平台还是线下进口食品专卖店或者专柜都出现很多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对此,店家的解释很一致,因为是原装进口的食品,而大部分热衷购买进口食品的消费者对此说法深信不疑,他们反而认为有中文标签更不像进口食品。

根据我国颁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一个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有: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如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对于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射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另外,按照要求,食品标签中外文需一一对应。

国家要求进口食品提供中文标签,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能看懂成分表和保质日期等,便于消费者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购买。比如,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品的消费者,或者乳糖不耐受的消费者,可能会因此购买到不适宜自己食用的食品。缺失中文标签的食品,涉嫌欺诈消费者。

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应于产品报检进口前完成加贴,并与产品同时接受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经检验检疫符合要求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是指产品本身和标签均已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就是说,经正规进出口贸易渠道入境的食品,中文标签应当在入境前就已贴在食品包装上,而不是由零售商在上架前才贴。那些未加贴中文标签的国外食品都是经过非法渠道进口的。

假冒进口食品混迹电商平台

住在南昌的市民陈钰是一名标准的食品网购达人,她经常从网上购买一些国外的零食。网购多年,她也积累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因为进口食品只有吃到嘴里才能辨别真假,所以她一般都是少量购买。但这一次着急准备婚礼的陈钰却“忙中出了差错”,她在淘宝网上看到一家店卖的费列罗巧克力比超市稍微便宜一些,综合网店销量和评价之后,买了一大箱费列罗巧克力作为喜糖。结果,网购回来的巧克力味道明显不对,送监管部门检测发现是假货。

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市场打着“进口食品”旗号的食品数量,远远超过从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食品。一些小作坊、小工厂假冒进口食品的商标,模仿进口食品的口味,大肆生产饼干、巧克力等食品,一些代理商购买后“自行组装”,伪装成意大利“进口”的费列罗巧克力、日本进口的白色恋人饼干等。在网上,很容易就能搜到假冒费列罗巧克力的包装、标签等,100个标签只需1元钱。由于生产、包装、经销分散在不同的地域,很多交易都通过网络进行,隐蔽性很强。这些粗制滥造的“李鬼”商品藏身于一些电商平台,不仅干扰正常进口,还很可能引发新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进口食品”主要分三类:

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

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这实际上是国产食品;

第三类是包装上是以外文为主,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这其中,很多是粗制滥造的冒牌货。

链接:联合侦办——进口过期橄榄油重贴标签再销售案

近期,洋山检验检疫局收到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食药监支队的协查请求,对其正在侦办的一起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案中,请求洋山局协助提供该案有关进口橄榄油的进口凭证及数量等相关材料。依托上海局与地方公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打击食品进出口领域违法犯罪的实施意见》,按照“信息共享、执法联动、案情共商、队伍共建”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洋山局立刻展开相关核查工作,通过查询进口记录、调阅货物档案等,及时为浦东警方提供了涉案橄榄油进口环节的凭证等资料,为警方成功侦办案件给予协助支持。据此,浦东警方共查获两处造假窝点,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等6人,查获过期意大利、西班牙进口品牌橄榄油共计1300余箱约1万余瓶,涉案金额达900万元人民币。

猜你喜欢
麦片奶粉标签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奶粉危机
喝完还可以当碗用的牛奶麦片包装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奶粉放冰箱对吗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麦片灯和它的小伙伴们
“捉虫”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