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布局的思考*

2017-01-26 14:58黄意武游登贵
中国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数字

□文│黄意武 游登贵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

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是和平发展之路,是融合创新之路。2013年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驾齐驱,肩负着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繁荣、加强中外文化价值耦合、加深各国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使命,在国际国内引起高度关注。为此,必须要及早谋划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如何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布局,分析目前的基础和优势,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和实施路径。

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建设思路

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布局主要对接了亚欧经济带,形成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覆盖了40多亿人口,涉及几十个国家,这个倡议将为沿线占全球一半以上低收入人口创造发展机遇,当然这一发展战略不仅仅促进经济繁荣,更为重要的是形成共同认可的文化理念。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逐步推进,沿线国家、城市的商贸、资本、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日益频繁,各种文化观念、文化形态、文化产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这些交流影响中,只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想、符合未来发展形势的文化产品才能为各国所接受和认同。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形式,不仅能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能加快助推战略沿线各国、各中心城市文化交流融通、文化传播渗透、文化贸易创新发展。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需要,围绕着展示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的目标,积极推动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创新和升级,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搭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平台、挖掘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资源、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发展,挖掘中国数字资源的良好发展基础和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走出去,激发中国数字出版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国及世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贡献新兴力量。

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实施重点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产业支持、产业变革、产业升级、产业融合是主要方向,突出数字出版合作交流平台、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平台和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发展三大平台建设。

1.数字出版合作交流平台

数字出版合作交流平台是基于数字技术应用和服务类合作平台,使用创新、多元、合作、融合的形式向拥有数字出版不同资源的新兴出版业提供多种合作交流模式,借助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管理过程、产品形态和传播渠道数字转化优势,帮助合作交流者快速提升数字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共享数字文化成果。纵观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进程,可见数字出版合作交流平台至少支撑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重要会展活动。中外数字出版合作交流会、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中国国际漫画节、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等介入,充分展示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版权交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版权立法与执行存在的差异,所以充分整合数字出版资源是关键,比如中国和以色列就在国家国际图书版权贸易下不断拓展数字出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文学资源的数字转化上成绩斐然。除此之外中外合作成立的反盗版基金,也较好地遏制盗版侵权行为,为共同营造一个融合各国、各地域特色文化优先出版特定市场奠定基础。三是文化出版服务。随着沿线各个国家、各个中心城市文化不断融合和交流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出版机构和科技企业向着战略沿线市场进军,如中国出版集团、山东友谊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等。文化出版服务进一步拓展与开发“一带一路”地区的文化出版活动,加强了出版业的出版、编辑、印刷、装订、制版等项目的学习与交流,推动着数字出版新技术、新经验、新模式的深度交流。

2.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平台

以当前认知,“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发展主要依托国际经济文化窗口建设,即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节点城市为窗口,充分发挥产业经济带、产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集聚科技、金融、人才、资本要素平台作用,加强产品流动、人才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动、文化资源禀赋流动,逐渐形成战略沿线经济、人文交流合作的纵深支撑和重要门户。那么,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更是如此。国际经济走廊的建设,不仅是推进各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顶层设计,更为各国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更为开阔的空间。就经济文化窗口建设助推文化繁荣而言,在中国西北地区,凭借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窗口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化科教中心,广泛传播新疆综合文化;陕西西安、宁夏、青海、兰州、西宁的人文特色也能获得充分彰显。在中国西南地区,建设广西、珠江、西藏和云南开放发展支点,推进边境商贸融通进程和旅游文化合作。在中国东部地区,加强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汕头、青岛、烟台、福州、厦门、海口等沿海城市港口科技创新力度,为文化产业高速腾飞安上翅膀。在中国内陆地区,重点依托城市群,发挥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的优势,推动区际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为重庆、成都、武汉、长沙等内陆开放高地文化产业输出提供条件。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东西南北中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一个个共生的经济文化窗口上得到宣传和弘扬,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走出去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3.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在文化产业视域内,文化协同是一个大文化概念,文化产业协同是全产业链的协同,那么数字出版产业协同也理应是在数字出版产业领域内的全产业链协同。站在数字出版全产业链角度来看,国家“一带一路”布局的发展继续推进有助于带动沿线国家和中心城市数字出版产业繁荣发展,尤其是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激发的数字产品研发和转化,广泛应用大数据思维带来的内容生产,充分使用融合创新营造的人才支持、金融支持、服务支持和市场支持格局。在数字出版融合创新上,中阿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发展随着2015年8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that’s阿文平台启动暨中阿数字出版交流会”顺利落幕而诞生,经过一年多的协同发展,中国为阿拉伯地区出版机构提供数字出版理念、数字出版技术加速了阿拉伯地区传统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已与阿拉伯地区70%以上的出版商达成了数字出版合作发展协议,有80余家出版机构加盟,建成that’s电子商务网站英文版、西文版和阿文版,授权近万种特色图书上线销售,整合了20多家中国出版社的数字内容资源。

在数字出版人才支持上,共有产品策划研发、产品生产加工、平台运营维护、市场营销、渠道开拓销售、对外合作交流、数字出版管理六个种类,中国为南亚和东南亚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以上六种人才支持,并充分依据印度自身雄厚人才资源,培育数字出版骨干人才,把脉印度廉价人工成本,建构数字业务重镇。在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上,以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为导向,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文化节展、博览会和各类品牌活动激发中国数字出版内容创新活力,率先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国节日、国画、戏曲等中华传统文化优质项目数字输出。[1]数字内容生产和创新是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格局中汲取养分,不仅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更增强了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软实力。

三、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建议

在国家“一带一路”布局的有效指引下,势必要充分结合战略沿线各个国家、各个中心城市的文化要素、文化需求,提升文化供给质量,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攻坚克难。

1.营造数字文化良好环境

一是瞄准国家“一带一路”布局下的文化市场,打造有特色的数字文化环境。在金融服务上,探索战略沿线文化科技企业的信贷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科技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扶持科技政策向文化科技企业倾斜,积极发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2]在技术服务上,加强面向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发展布局下国际经济文化企业的创新需求,实现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向文化企业提供支持。完善沿线各级文化产业园区现有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合作承担服务平台建设。二是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基础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充分营造与战略沿线各个国家接轨的营商环境,激发人民文化创新创业热情,培育良好的、优势显著的市场主体;要积极营造对外开放的投资融资环境,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文化资源要素的互动交流,为市场主体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还要不断加快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在支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快速发展领域做出倾斜,进一步完善文化类基础服务体系。

2.整合数字出版优质资源

一方面,积极培育数字出版领域内旗舰企业。需要打造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数字出版科技型领军企业,重点在电子商务品牌企业和国内大型出版机构联结融合上下功夫。数字出版旗舰企业的打造,有助于增强产业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各国经济要素的流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特色产业联盟的形成。另一方面,要在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上加大突破。在契合“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础上,需要按照特色突出、行业集聚、空间集中的发展策略,依据产业优势资源、经济要素流动情况、市场融合程度,对基地内涵和内容进行建设,避免发展定位不明确、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的情况。要积极构建海外数字出版基地,探索文化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内文化合作开发模式,充分调动国际力量参与海外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形成文化对外融合发展新的桥梁与纽带。

3.培育数字出版特色企业

示范基地(园区)在跨行业、跨领域的条件下开展文化、金融、科技、互联网等企业新型合作发展模式,不仅要加强企业间产品和服务的交织融合,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升级提供方向和目标,进而转化为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中小特色企业进行孵化和扶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培育本埠文化特色企业是关键。一是本土企业能准确地运用新技术对本土文化内涵充分解码和编码,更加有效地传承和传播本土文化内涵,使之不仅适应文化传播需要,更加速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增强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原创能力。二是要运用先进文化理念来促进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水平,尤其是沿线中小科技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增强自身科技实力之外,还需要积淀和提升科技的文化内聚力和文化底蕴。三是重点扶持壮大“一带一路”沿线数字出版特色文化企业,引导其发挥其示范效应和产业集聚能力,实现以具体产业为中心,向上和向下的产业链的构建,以同心圆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最终实现有所在、有所为的产业发展动力。只有先充分利用本土优势资源进行融合试验,才有胆气和能力带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沿线各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数字出版企业同向发展。

4.加强数字版权输出

建设“一带一路”势必要推进国际区域内全方位的合作,尤其是各种经济、文化交流平台的逐步建立。要加强文化交流,重点是要构筑对外文化交流服务平台,要坚持以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为引领,加快推进特色文化产业的标准化、国际化建设,着力引进外部优质文化资源,充分做到广泛交流、深度融合、全面渗透、促进发展。通过搭建以展示、交易、信息为重点的文化交流平台,重点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扶持文化产品出口,主动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同时,结合我国优势文化产业资源,通过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等,促进文化产品走向国际舞台。

5.集聚数字出版人才队伍

加快文化与科技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聚集是赢得数字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支持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重点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培养实践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模式,着力培养设计服务、网络文化等领域的兼具文化与科技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要完善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培育体系。通过“政、产、学、研”的对接与耦合,鼓励数字出版产业人才的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集政府机构及行业主管部门、数字出版企业、科研院所以及行业组织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拥有市场经验、市场潜力、市场深研的骨干人才队伍。在人才留用机制上,建立数字出版产业人才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为人才的留用、再培养、晋升及奖励提供科学明晰的保障。在对外引进人才方面,要建立健全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引入机制。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对数字出版人才需求出发,制定科学完备的柔性引才规划:一方面,在社会福利、工资薪酬、落户安家、事业选择、学历认证、家庭安置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构建人才流动机制,吸引京津沪渝地区数字出版产业高层次人才向“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各个中心城市聚集,满足数字出版产业急需和急缺领军人才的刚性需求。同时,要给与数字出版和科技创新人才足够自主权和探索权,在集聚和融合部分沿线国家、城市文化产业特色资源时能够不拘一格、阔步向前。

6.增强文化渗透力

一要加强非通用语种、研究和掌握关键语言的人才培养,周边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语言和方言近千种,可以通过创建我国周边语言文化数据库,积极打造国家语言战略智库等方式突破语言差异难题。二要加强研究区域语言习惯、语言政策和语言生态,创建“一带一路”沿线华文研究院,进行双向语言和文化交流,尽快出版语言文化类研究书籍。三要重点支持文化出版业对外进行版权输出,依托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开拓新兴的数字出版业态。同时,要以图书资源禀赋为支撑,充分利用国际图书综合交易平台这一载体,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简称BIBF),加强中外出版业交流合作,打造有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出版品牌和产品。四要大力加强新兴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充分保障文化产业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激励其创意活动。通过数字版权,保护核心技术,保护数字出版物的知识产权。

四、结语

这条从上古时代开始逐渐形成的“丝绸之路”,历经时代变迁,在当今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纵深推进,不断提升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大文化强传播的主攻方向。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作为国家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必要将五千年来中华文化积淀的存量资源有效激发出来,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现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成果,促进世界文化多元融合发展,传递国家“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与沿线各国融合共生、和平发展的美好夙愿,开启中国新的文明融通之旅。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数字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答数字
数字看G20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