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红
(310051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杭州)
工会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孙 红
(310051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杭州)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是广大干部职工最关心、最实际、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职工的利益,建立符合实际和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收入分配制度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工会应根据自身职责要求积极参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要考虑政策规定,坚持按劳分配、又要体现出效益和公平原则、还要发挥出岗位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职工需求不一、问题突出复杂。工会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可以更加深刻领会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的意义所在,帮助寻找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的难点问题和职工的呼声,探索出即适合实际、又充分体现职工收入能增能减、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框架机制是工会研究和思考的重点,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研、效果评价、对策建议等方面浅析工会可以发挥的作用。
工会组织;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
岗位绩效工资改革[1],是以聘任制为基础,以岗位管理为重点,以现代薪酬理论为指导,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货币化福利为辅,整体政策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重实绩、重贡献,有针对性的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内部活力和外部适应力。工会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可以根据自身职责要求通过组织发动职工积极参与调研,对问卷调查进行汇总分析,梳理总结了职工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
笔者曾经做过一项调研,职工参与率达到了96.2%。随后进一步开展专访,认真倾听了职工的呼声要求,找寻破解本单位收入分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梳理编外职工工资分配同工同酬和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问题的根结所在。从该调查反馈情况来看,2012年在工会的直接参与下,建立了按岗定酬、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了工资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的平稳过渡[2]。2013年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岗位职责、岗位目标、上岗条件,人事部门可依据岗位责任大小、技术水平、各岗位的说明书要求等确定各岗位工资标准,按照月度及年度对职工在本月及全年工作业绩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对奖励性绩效工资进行分配。该调研清晰的展现了调查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过程和现状,简洁明了的描述了绩效工资改革的方案,对于调研的下一步方向提供了更加直观、全面的线索。
通过调研发现,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总体上说是成功的、稳健的、积极的,比较符合当前单位发展要求,通过绩效工资改革实现了人员管理向岗位管理模式的转变,职工对改革基本认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切实存在的问题、收到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和中肯的建议。
1.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岗位绩效工资作为事业单位现行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其主体地位毋庸置疑。事业单位采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办法按岗定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3],实现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危机感”。这是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1)技术级差不够完善,不够灵活。岗位工资13个等级均以职称分级,有67%的职工认为是职称的福利,岗位说明书已明确了岗位所需的职称,对于工龄较长、学历相对较低的职工,会出现聘不到合适岗位,拿不到相应的工资的情况。51%的职工认为近年事业单位毕业生招聘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引进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升职称较快,但单位的职称比例是确定的,存在职称数量瓶颈,而且这个问题将会表现的越来越突出。
(2)岗位工资与实际岗位不匹配。管理岗位晋升难度大,工资提高幅度小,事业单位不同于公务员,不能参照公务员管理享受非领导职务待遇,造成岗位工资与实际岗位不匹配。
(3)事业单位对绩效工资总量调控的不适应。岗位绩效工资总量由财政主管部门管控,平均分配的趋势明显,形成新的“大锅饭”,难以起到激励效果,容易挫伤业务骨干、一线人员、特殊岗位、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单位的创新与活力。
(4)津补贴标准过低。近年以来传染病、自然灾害多发,应急突发事件处置、传染病防治、消杀、应急救灾救援等逐渐呈现出高风险、高负荷等新特点[4],而应急加班费不能发放、特殊岗位津贴政策等仍采用的是2004年制定的标准,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需要,急需调整与其相适应的津贴标准。
2.编外职工工资分配同工同酬的难点问题
调查发现,52.9%的职工认为应实现同工同酬,42.6%的职工认为不应该实现同工同酬,其余的职工没有发表明确看法。支持同工同酬的职工认为,一些职工(尤其是老职工)工作很出色,技术好,工龄长,工作量大,理应获得和在职职工一样的待遇。反对同工同酬的职工认为,编外职工学历低,经验不丰富,只是简单的重复基本的工作,大多是体力劳动;而对于科研创新、课题申请等脑力劳动和理论研究,都是学历较高的职工再做,不是同工,理应不同酬。其中约30%的职工认为,假设真正实现了同工同酬,编外职工因为存在学历低的门槛,晋升职称较为困难,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
3.其他问题
(1)尚一部分职工对绩效改革的政策不清楚、不明白,对于绩效工资改革的宣传力度、讲解力度不够,绩效改革的透明度不够,导致了部分职工对于绩效工资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盲区。
(2)78.7%的职工没有感受到工会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工会目前来讲,对于绩效工资改革只有参与权和建议权,从调研结果来看也能反映出工会的地位尚没有得到重视,职工的权利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
(3)2.1%的职工对自己的工资水平基本满意,但是也普遍认为没有感受到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利好作用,没能足够的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职工的干劲和动力。
(4)92.9%的职工认为,当前工资水平与职工消费能力、物价水平不相适应,尤其是年轻职工、学历较高的职工内心诉求较多,存在心理不平衡的现象。认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健全使工资水平跟不上经济形势的发展。
(1)进一步完善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衡量、专题调研,争取在最大程度内得到最好的解决。
(2)加强对岗位绩效工资深水区的改革力度,积极申请财政支持。建议增设加班工资补偿或明确设立应急处置值班、加班补贴,保留并提高防疫津贴等津补贴。
(3)对职工普遍反映现有工资无法适应当地经济水平,应核定合理的岗位绩效工资水平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有计划的提高职工工资,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4)严格控制编外人员的招聘规模,在保证日常工作政策进行的基础上,鼓励编外职工加强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同时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通过调研和日常工作,我们认为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中工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职责要求和特点,通过宣传教育,深刻领会国家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的意义所在;通过开展调研帮助寻找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的难点问题和职工的呼声,通过积极参与、深入走访,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公平之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当桥梁,做好参谋,行使好监督权,落实好每一项政策,切切实实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确保岗位绩效工资改革,能探索出即适合实际、又充分体现职工收入能增能减、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框架机制,切实发挥出工会“娘家人”的作用。
[1]张爱莉.医院实施国家第四次分配制度改革的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782-783.
[2]李红霞,刘天娇.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院报,2013,27(2):101-105.
[3]王韶霞.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实践思路与创新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90-91.
[4]张丽琴.绩效工资体系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6,3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