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

2017-01-26 01:06:13王喜娈冯文奎
中国机构编制 2017年3期
关键词:忻州市监测站职责

●王喜娈 冯文奎 兰 萍

忻州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

●王喜娈 冯文奎 兰 萍

一、忻州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现状及分析

忻州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东临河北,西至黄河,北踞雁门,南接太原,面积2.5万平方公里,下辖1区1市12县。经济体量较小,有11个贫困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环保和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忻州市市县环保治理体系健全,监管到位。但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员编制配置、监管职责划分以及与其他地方存在的共性问题等因素,治理能力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环保行政、监测、监察执法机构有待加强

(1)忻州市市、县(市区)均设置了环保局,使用行政编制。市局编制28个(注:山西省11个市级环保局平均编制25.72个),14个县市区环保局编制89个,平均每县编制6.36个(注:山西省各县市区环保局编制平均每县6.46个)。

(2)忻州市各市、县(市区)均设置环境监测站,使用事业编制。忻州市环境监测站编制46个(注:山西11个市级监测站平均编制63.9个),各县市区环境监测站编制230个,平均16.43个(注:山西省县级环境监测站平均编制22.92个)。

(3)忻州市各市、县(市区)均设置环境监察支(大)队,使用事业编制。忻州市监察支队编制30个(注:山西省市级环境监察支队每市平均编制70个),各县市区环境监察大队编制347个,平均24.79个(注:山西省县级环境监察大队每县平均编制26.88个)。

总体看,行政编制忻州市市局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级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监察机构的编制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之历史原因形成的人员没有按编制及时到位,聘用临时人员普遍存在,素质参差不齐。

2.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待强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政府发展经济的任务重、压力大,在发展和环保发生冲突时,难免重发展、轻环保;而环保部门作为环保职能部门,保护环境是第一责任,但有时面对政府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很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环保职责划分有待理清理顺

一直以来,在环境保护的职责划分上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从机构名称看,“环境保护部(厅、局)”,顾名思义就是保护环境。其实,环境保护是一个大概念,对环境的保护治理,政府及有关部门都有责任,全社会每个人也都有责任,环保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督管理。而在现行体制下,环保的责任不落实,本应是政府的责任往往变成环保部门的责任,本应是企业的责任却处理环保局长,发生事故,环保部门被追责问责的情况时有发生。

4.环境监管信息化建设等需要顶层设计进行规范

实践中,基层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制度等都比较乱。主要有:(1)信息化建设多头安排,有五六套系统,硬件重复建设投资大,人财物浪费;(2)监测收费,按环保法及相关条例规定“谁委托谁付费”,但省里文件明确不收费;(3)大气监测,年初已确定上收,但至今还未实际上划,第三方仍在继续运营,但经费却没有来源;(4)基层感到环保部门业务文件多要求多;(5)环境应急监测车辆没有在相关部门备案。

二、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1.强化意识,确保体制改革任务的落实

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是党和国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环境领域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忻州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克服不惜代价谋经济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无法弥补的损失。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更要强化落实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环保责任,环境保护监测监察机构的垂直管理,相对独立行使对环保的监测、监察权,将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强化落实环保法所赋予的环保责任,为地方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改革管理体制,理顺职责责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职责体系

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仅是机构以及人财物管理的调整上划,而是要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在改革中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一是切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理顺和规范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的职能和责任。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所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落实和分工、事权划分,同级党委政府应统筹协调逐一落实;二是对环境监测监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后,省市县三级如何分工协作也应明确细化权限。特别是一些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监管工作如何进行,需结合具体实际统筹协调;三是对市环保行政机构的职能重新进行定位;对环保派出机构(县级)在县域内行使行政职能的法律地位进行重新定位;市县环保机构如何与市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工作,市县环境监测监察机构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需研究予以明确。

3.加强基层环保机构队伍建设,保证基层环保队伍平稳过渡

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既是改革的重要目的和环节,也是实现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的重要基础。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上划机构的在职职工的思想稳定和平稳过渡,保证工作不断、思想不乱、环境监管力度不减。同时,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实现在职职工的上划工作。不能出现因体制改革而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发生,不能因人员上划操作不当,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与根据机构所担负的职责及其任务量科学合理核定的人员编制有关,目前基层普遍反映人员编制资源配置不够,人手紧缺,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监管的需要。建议尽快制定编制标准,同时对于市与市、县与县的不平衡,改革后应分类考量、大体平衡。

此外,队伍建设与人员素质构成有关,与基层工作环境和待遇有关。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必须尊重和考虑基层的现状和现实,在采取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充实基层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现有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还要对基层技术装备做好更新换代,使其能真正担负起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4.创新环境保护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环境生态信息化大数据平台

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监察执法的运行机制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环境监测监察实行省以下垂管后,为建立简约、高效、快捷、通畅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契机。要注重运行机制的统一、简约,避免分散、繁琐而繁杂;注重务实、协调而快捷,避免低效和迟缓;注重上下左右的通畅,避免各环节出现梗阻。同时,把构建科学的环境生态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整合现有的比较分散、各自为战的环境保护信息平台,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梳理,建立起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科学全面的环境保护大数据平台,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忻州市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

猜你喜欢
忻州市监测站职责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32
美丽乡村行——走进忻州市
山西财税(2021年4期)2021-07-15 08:40:56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0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现代苏州(2019年18期)2019-10-15 08:49:40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8:54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