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在东南亚缘何频“躺枪”

2017-01-25 06:40苑基荣欧贤安
环球时报 2017-01-25
关键词:马哈蒂尔纳吉布中资

本报驻外特派特约记者 苑基荣 欧贤安 林家旭 本报记者 谷棣

编者按:“有的人在台上时口口声声‘马中友好,下台后极力煽动仇华情绪;在台上时四处游说‘中资来马,下台后肆意污蔑中资‘抢走本地人饭碗……”本月中旬,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发言人的一纸回应令外界吃惊,严厉措辞背后是对中资在当地“躺枪”的严重不满。自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资本在海外不断壮大。但从搁置约5年的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到柬埔寨万谷湖开发拆迁纠纷,再到停工一年半之久的斯里兰卡港口城,类似事件的频发凸显中企走出去的艰难。为什么会这样?客观说,中国企业自身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但“躺枪”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现。

I马来西亚大辩论,“枪打出头鸟”?

在马来西亚持续发酵的这场中资争议,源于马前总理马哈蒂尔的一篇文章。1月6日,他在个人博客上以“FDI”(即外国直接投资)为题,抨击马现总理纳吉布的吸引外资政策。这篇文章将矛头指向马国柔佛州新山市的大型中资项目“森林城市”,形容其为一块“外国飞地”。随后,前副总理穆希丁加入声讨阵营,指责中国投资“抢了本地人的饭碗”。

争论由此而起。柔佛州苏丹对马哈蒂尔的言论大为不满,斥责他制造恐慌,玩弄种族政治,认为中资进入柔佛的话题遭到炒作;总理纳吉布斥其诽谤政府;马中总商会会长陈友信批评“中资抢饭碗”危言耸听。中国驻马大使馆也罕见正面回击。

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将在今年宣布议会选举事宜,明年正式举行。而马哈蒂尔和穆希丁都是马前执政党巫统的重量级领袖。英国《金融时报》称,马哈蒂尔曾是纳吉布的“导师”,后来师徒反目;穆希丁曾是纳吉布的副手,2015年7月被革除职位。马哈蒂尔和穆希丁后来联手成立反对党土著团结党。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说,中国人涌向外国买房不是新闻,马哈蒂尔呛纳吉布不是新鲜事,“枪打出头鸟,在中国多个城市大力宣传的碧桂园森林城市自然中枪”。根据公开资料,“森林城市”是一个占地14平方公里、投资约380亿美元的大型地产项目,由中国碧桂园集团与马来西亚柔佛人民集团共同成立项目公司进行开发。

中资在这场争论中无疑“被躺枪”。俄罗斯卫星网21日的一篇文章称,马前总理挑起这场选前“口舌之争”,目的是把吸引中国投资归咎为现总理的错。这是世界上惯用的政治手段。马国反对派试图利用社会上对中国投资的忧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沈世顺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看到有关消息时很惊讶,不敢相信这是“中国的老朋友”马哈蒂尔说的,因为他在执政时期以及卸任后都为中马关系发展做了很多积极贡献,很了解中国。沈世顺认为,根本上是国内政治使然,在野党和反对派总要给执政者制造些麻烦。

中资来马其实并非新鲜事,唯近期巨额投资房地产和基建领域掀起辩论。纳吉布去年11月访华期间,见证14项商业层面的谅解备忘录签署。此前,马国主权财富基金一马发展公司(1MDB)因管理不当陷入债务风暴,1MDB的两个重要资产——旗下Edra全球能源公司(发电业务)和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城项目,售予中企,引起民众高度关注,反对党民主行动党全国政治教育主任刘镇东更在该话题上紧咬纳吉布不放。

1月29日(提前出版)的香港《亚洲周刊》提到,马来西亚极度依赖外资,但过去欧美日甚至台湾资金涌入,并没有引起社会及在野党批评,因为他们早期投资主要是设厂生产,出口货物,而近期中国巨资涌入,让人们看到的主要是收购战略产业,或涉及基础建设如港口、铁路等。文章还称,刘镇东表示原则上欢迎中资,但要慎选中资项目。他认为中国远比马来西亚更需要对方,特别是中国需要马来西亚的参与以实现“一带一路”愿景。

在《环球时报》记者看来,“中资抢饭碗”的话题被炒作,主因离不开政治,但有一些人的确认为,中资来马参与的项目没有真正惠及本地民众,中方从中国引入劳工、建材和技术等,几乎所有工程都由中资公司包办。

“炒作没有意义,中资项目都在被投资国控制范围之内。中国向来不通过经济手段控制哪个国家。”沈世顺对《环球时报》表示,“飞地说”“抢饭碗说”根本站不住脚。马国内有部分反华势力和言论,以前也有对中国投资的非议,但总体较少。马来西亚社会最终还是认识到与中国的合作更有收益,中国投资发挥着“火车头”牵引作用。▲

II它们为什么被喊停—复工—再喊停

发生在马来西亚的这一幕只是中资在海外包括周边国家遭遇的冰山一角,即便在中国的“铁哥们”柬埔寨,投资争议也难幸免。

中国在柬投资,主要是水电站、路桥建设、制衣制鞋业、农业、经济特区、旅游、房地产、餐饮服务等,为当地经济以及就业作出巨大贡献。然而,这些年来对中国在柬投资直接或间接的质疑、非议陆续出现,有时相当刺耳。比如,柬政府向参与农业开发的公司出租经济特许土地,以吸引投资者投资农业,中资较早参与其中,却受到最多非议,当地媒体上多次出现所谓中国公司驱赶农民争夺土地的报道。实际上,柬本地和越南公司的租赁面积比中资公司大,发生的纠纷也不少,但相关报道甚少。

另一个例子是几年前发生的金边民众抗议万谷湖开发事件,来自中国的一家公司(后已退出)不过是承领填湖工程的乙方,并非与政府签约开发该工程的责任方,但经某些媒体渲染,背上罪责,不明就里的人还到中国驻柬大使馆前进行抗议。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除一些媒体以偏概全或有意歪曲事实外,主要是非政府组织怂恿、策动。在柬注册的非政府组织有千余家,它们大多靠国外资金维持生存。万谷湖抗议事件中,带头闹事者最后获得“人权斗士”称号,还被送到美国授奖。两年前柬政府宣布停建中资参与的国公省水电站大坝前,西班牙某位人权人士带人到现场闹事,虽然洪森首相后来说停建与此无关,但西方媒体仍将其挂钩。

去年年中,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有西方记者提问说,为什么柬埔寨的水电站都给中国人建,而不给其他国家投资?柬政府发言人的回答很有意思:当年柬政府招标时只有中国人来应标,你们去哪儿了?

相对而言,中资在缅甸的一些遭遇反响更大,密松水电站项目搁浅,莱比塘铜矿项目的停工、复工、再停工,都是著名的例子。曾有分析总结称,中缅大型合作项目搁浅,更多是缅甸“民主化”造成的。缅甸政治生态变化明显,原来是军政府,现在是民选政府,过去中方很多项目是和军政府签的。缅甸老百姓对军政府不满,却把气撒到中资身上。

在斯里兰卡,中资的遭遇与缅甸的情形相似。今年1月7日,斯里兰卡南部数个城镇爆发游行示威活动,抗议政府将南部汉班托塔市的港口及周边土地作为工业园区租给中国公司99年。

汉班托塔港口是斯前总统拉贾帕克萨在位时一手推动的,2015年新总统西里塞纳上任后,为摆脱国家经济对中国投资的过度依赖,也为了平衡另一个区域性大国印度,叫停了一系列前政府批准的中国投资项目。然而,一年之后,迫于经济下行和债务压力,新政府不得不恢复那些被叫停的项目。

《环球时报》记者日前专程赶往该地采访,发现当地人对该项目赞不绝口。“十年间,这里从一个以晒盐和打鱼为主的小渔村变成国际大港口,天翻地覆的变化来自中国公司修建的汉班托塔港”,汉班托塔港地区城市发展局副局长耶亚马对记者说。

为什么会遭到抗议?原因是当地民众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听信反对派和西方的蛊惑,认为中国人抢了他们的土地和饭碗,并且这些抗议群众和僧侣都是反对派有组织有安排的。

斯里兰卡港口城项目被叫停有相似背景:新政府想以此打击前政府,同时因项目涉及印度洋地区金融中心和未来经济中心建设,印度给以极大关注。后来项目开工,主要是中企投资合法合规,新政府找不到理由继续停工。

《环球时报》记者在港口城采访期间,碰到的斯里兰卡游客和科伦坡当地人都会指着施工现场对记者说,这是中国公司建设的,这个项目对科伦坡非常重要。斯里兰卡大都市和西部省规划局副局长费尔南多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该项目是政府做出的正确选择,将使国家长期受益。▲

III学会与当地人真正“沟通”

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对《环球时报》表示,中资项目在东南亚受非议的最大相同之处是规模大,在当地影响大,引人关注。这些项目受到非议,常跟所在国的国内政治斗争有关,政府支持的项目容易成为反政府一方攻击的对象。许利平在东南亚做过调研,他表示,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相对规范,有值得中资企业学习之处。

“8年前,我走访缅甸一家律师事务所,他们拿出日本人花两万美元请他们做的调查报告说,‘我们花半年时间写调查报告,帮日本企业了解缅甸市场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而我们中国的一些老板是拍脑袋一想,听朋友说缅甸有劳动力低廉等优势,于是就来了。”缅甸国际贸易促进会副秘书长刘伟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十多年前就开始走出去,但系统性投资才刚随‘一带一路开始。相比欧美、日本企业,我们的投资经验少,人家是做长线。”

刘伟以缅甸为例称,中企在当地投资遇到的最大阻力其实是沟通问题。缅甸人的思路转变需要过程,对手上的资源有“嫁女儿”的心态,对外国投资小心翼翼。此外,和日企相比,中企不善于利用当地媒体和商会打开市场,而是来了就找“朋友”。有的企业还给当地人留下“只赚钱不施舍”的印象。而欧美、日本企业经营一些慈善机构,事前事后让媒体做报道,花钱不多,却尽人皆知。另据《缅甸时报》1月24日报道,日本将向缅甸提供8.24亿美元低息贷款,用于5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开发项目。

采访中,有学者提到不要一味批评对方国家,一些企业要从自身找原因。比如有些企业出去后贿赂官员、倒卖土地,以致当地怨声载道。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缅中资企业负责人也说:“确实有中资公司侧重于EPC(工程总承包),带入大量劳工,引发争议。再加上中国公司善于走上层路线‘GTOG(政府对政府),不重视也没有经验处理项目引发的纠纷,吃过不少亏,但现在正慢慢转变。”

中国商务部1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对外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4.1%。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向深化,更多中国资本和企业将走出去,“躺枪”事件也可能越来越多。许利平建议,中企在海外做大项目时前期准备很重要,要做好政治风险评估,遇到问题不要怕,要有危机公关意识。

刘伟表示,中国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其实比欧美有优势,但中国人过于急躁,而欧美人稳扎稳打。“做生意和过日子差不多,肯定也会遇到问题,希望中国企业家放平心态,真正和当地人沟通。”▲

猜你喜欢
马哈蒂尔纳吉布中资
马哈蒂尔流鼻血 官方:身体无碍
中资油田服务企业海外投资和市场开发策略探讨
纳吉布再次被捕
纳吉布妻子或面临20项控罪
马哈蒂尔宣布退出巫统
本 期 导 读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