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涛,封士军,王统平
(1.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江苏连云港22224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畜牧兽医站江苏连云港222200;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同兴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江苏连云港222233)
猪的附红细胞体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防治
戴玉涛1,封士军2,王统平3
(1.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江苏连云港22224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畜牧兽医站江苏连云港222200;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同兴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江苏连云港222233)
猪的附红细胞体病与猪圆环病毒病均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附红细胞体病的致死率不高,但是如果出现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致死率会明显升高,因病情的复杂变化,大大增加了诊断和防治的难度,因此会损失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不利于猪养殖业的发展。
附红细胞体;圆环病毒;混合感染;诊断;防治
附红细胞体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附红细胞体常常寄生于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以及骨髓内,其临床症状为高热、贫血、黄疸等等。猪圆环病毒常常被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基因类型,Ⅰ型本身对猪无致病性,但是当猪被感染Ⅱ型圆环病毒后,往往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因此,猪圆环病毒病又被通常称为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5~16周龄的仔猪为主要的受威胁对象。
患猪往往精神萎靡不佳,且高热不退,温度大约在40度左右;食欲不振,常表现减退甚至不食;贫血、逐渐消瘦,还会行走无力,有的猪呼吸相当困难;大多数患猪会伴随腹泻现象,有的特殊情况猪只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若用手触摸患猪腹股沟和颌下,明显感觉到淋巴结肿大。此时的患猪皮肤表面多会伴有黑色斑块状、中央凹陷的丘疹,主要部位于后躯两侧、腹部及臀部,形状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已形成痂皮;也会有极特殊的患猪,出现紫红色淤斑,且多在背部、下腹部、鼻端和四肢部位常见。
若剖检病死猪,能发现这样的情况,血液稀薄如水,且颜色淡,多凝固不良;多个器官大范围呈现病理损伤,如全身的淋巴结都已肿大,且会呈大理石状的淋巴切面,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形状呈索状;皮下组织也出现水肿,心包积液。肺部常出现血瘀,还会有硬块,肺表面发现黄褐色斑点。肾脏一般也肿大严重,颜色淡,且有出血点,也有可能出现白斑肾。膀胱内存留着黄色尿液,带血,膀胱壁会出现少许的出血点。
一般来说,对于猪附红细胞体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这类疾病,我们不能过分在意也不能完全忽略此病,因此,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需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和宗旨,做好日常的管理,一旦出现此类疫情,也要及时发现并且确诊,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综合防控干预。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注重猪群的营养配比均衡,保证饲料的质量,切莫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合理投放饲料,按时按量,不能因为人为的原因随意更换饲料和饲喂时间,饮用清洁的水源。确保为猪群提供充足的营养,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
饲养工作人员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疾病流行的时间,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长效的免疫接种计划,及时对猪群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猪病的防治不单纯是依靠单一的某种疫苗就会奏效,而是多种作用效果更好一点,所以,按照不同需求,及时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防患于未然。
圈舍勤消毒,从传染病的传播控制方面讲,无非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饲养工作人员要制定符合本区域内的消毒计划,要求合理且长效,搞好日常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定期给圈舍进行消毒处理,有效阻隔传染源。
对于猪群中发现的病猪,要及时进行隔离、淘汰,原则是对病猪第一时间发现并且进行隔离治疗,对于发病较重的猪需要及早地进行淘汰,且对于病死猪的处理要按照相关规定,妥善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造成大范围传染;对未发病的猪群也要进行必要的药物保健,增强其抗病力。
随着养猪业的推进和发展,猪的附红细胞体病与猪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也并不可怕,坚持防大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合理加强营养和及时免疫接种,定期消毒圈舍,当发现病情后及时采取措施,相信对于防治此类疾病会有很好的效果。对于进一步推进养猪业的发展、增加养殖户收入方面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