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莎莎
论儒家生态观的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代莎莎
儒家生态观是古代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交往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以“仁民爱物”为核心,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儒家生态观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可以为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启示。要继承儒家思想中生态观的智慧,立足现实,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儒家;生态观;天人合一;生态文明
从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不断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有突飞猛进的提高,人类接连获取了一个又一个“果实”,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从而出现了空气质量相当差、水生态逐渐恶化、土地森林资源严重减少、矿产资源稀缺等现象,同时农村不合理利用可耕土地,大面积土地荒废、土地质量差的现象普遍存在。每个人的生活与生存都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出现危机,人类的生活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和方法。人类对生态问题总体的观点或见解即为生态观,其中儒家生态观主要包含 “天人合一”与“仁民爱物”。本文从儒家生态观入手,分析儒家生态观所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揭示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有助于从中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中国的路径,从而为建设清新、蓝色家园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儒家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相处的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都有深远的影响。儒家生态观是古代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交往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以“仁民爱物”为核心,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
“天人合一”思想是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它指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应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久远,商代的占卜是其最早的表现形式。《礼记·表记》中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重鬼神轻礼仪,将其看做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这种崇拜神的关系是早期的天人关系。西周时期,在继承“天人合一”思想的同时又发展了这一思想。“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指上天公正无私,德性高尚的人总是得到上天的恩惠,这一时期称为“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雏形时期。至孔子时代,儒家初步确立了“天人合一”思想。
孔子所说的 “天”主要包含义理和自然。孔子曰:“天生德于予”。他认为上天创造了好命运给他,换句话说,上天将最大的德即仁赋予了他。孔子从义理的层面,将天人密切的联系起来。他指出运行的四时、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生长就是“天”,即“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众所周知的 “吾与点也”的故事,从孔子对弟子们的言说的态度中,清楚而又具体的表明了孔子的最高志向。当听到子路认为3年后他可以使人人骁勇善战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冉能做到使一个国家的百姓富足、公西华却希望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学习礼仪文化时,孔子只是微微一笑。曾点说他只想在暮春时节,穿上春服与朋友一起沐浴吹风,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孔子满意地说:“吾与点也!”表明孔子与弟子点有相同的志趣,同时这也表明了孔子对大自然有热爱和敬畏之心。
到了汉朝时期,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思想。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二为一。”[1]明朝时期,二程逐渐完善了“天人合一”思想。程颐说:“天人本无二,何必言和。”[2]程颢曾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综观儒家思想,其核心就是“仁”。仁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内容,对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孔子曾经说过:“仁之本为孝悌,仁之义为爱人,仁之方为忠恕,仁之行为安百姓,仁之象为恭宽信敏惠,仁之制为礼乐教化。”[3]他从不同的方面赋予仁多个含义。
素有“亚圣”之称的孟子,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所谓仁者爱人,不仅仅包括对人的爱意之心,而且也包括对大自然的关爱和善待万事万物之心,因为人与自然是相连相生的,人不能离开大自然而生存。
正如孟子所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爱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对此我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真正的君子是自己内在德性的修养同爱护万事万物与民众的主观愿望保持一致,否则便不是真正的关爱,而是“伪”君子。这一层面体现了儒家重诚信的思想;第二,君子对自己的亲人若能做到“亲亲”,即做到尊敬长辈,亲爱兄弟姐妹,方能做到关爱民众,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第三,君子不仅亲爱人,而且关爱万物。换言之也就是,关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孟子所说,并非仅仅出于主观臆想,而是总结了人类社会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孟子的观点和认识是积极客观科学的,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汉朝时期,董仲舒将“仁”的思想引申到对自然界的关爱,他曾说:“质子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他把仁爱的含义延伸至禽兽草木,体现了儒家关爱自然的思想。
虽然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生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不仅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在生产生活领域也带来了极其不好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还地球一片绿水青山。在此方面,我们可以继承儒家思想中生态观的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崇尚生态文明,建立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呼声不断增加。我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儒家思想中的生态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连。要多研究儒家文化,借鉴吸收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精华之处。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加上有限的环境容纳量,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有损坏环境的状况存在,加上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解决我国生态问题既要有全球的眼光,也要借鉴我国传统文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不是一日之成的,解决生态问题也非一日之功,任重而道远。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历史现实之上,根据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方法,走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儒家学者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用关爱、友善的态度对待万事万物,关爱鸟、兽、草、木,逐渐形成了众多关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在众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圣人孔子对自然界的生命的怜爱之心。《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天神赋予了人的本性,按照本性行事即为人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和实践就是教。天道和人道是相连通的,人的天性本性即为善,天道即为宇宙间的规律。将人善的本性发挥到天道的层面就是宇宙的最高境界。换言之,就要求人类尊重自然及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对待大自然既要爱护,又要仁德;对待人民既要仁德又要关爱。这才是“仁民爱物”的真正内涵。自古就有保护生物的思想。孔子曾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反对滥杀生物,关爱生物,保护自然的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丘闻之也,刳胎杀天,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鱼,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从这段话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孔子反对破坏生物和资源,破坏环境、灭绝生物的行为,打破了生物原有的发育和繁殖,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反之,如果爱护生物、保护自然,人类就会丰衣足食,即可免去对生存环境的忧患。
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此言并非危言,事实证明,无论何人,只要他顺应了自然界的规律,就能生存、发展。自古以来,无一例外。我们必须树立尊重、保护、顺应自然的理念,这也是在保护人类自身。遵守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行事。不能打破人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不做自然界的“主宰者”。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树立并切实贯彻“四个全面”的新发展理念,监督政绩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加快推行绿色发展方式,运用儒家生态观指导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族保护环境的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倡导人人都做保护环境的实践者,人人为建设美丽、绿色中国贡献一份力量,开创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
[1]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潘富恩导读·二程遗书(卷六)[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牟钟鉴.新仁学构想[N].光明日报,2012-11-04(7).
(责任编辑 胡爱敏)
代莎莎,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邮政编码 450000)
B222
A
1672-6359(2017)04-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