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 伟
借“青年之声”促转型升级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
文 | 王 伟
过去的两年,在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团江苏省委紧紧围绕“四个融合”,全面推进“青年之声”各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借助“青年之声”促进共青团“转型升级”的融合路径,努力打造青年想得起、用得上的“身边共青团”。今天,我主要围绕三个“转”,谈谈自身的感受与思考。
由“设计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通过“青年之声”,我们直面广大青年,直面每一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改变了以往“拍脑袋”“搞设计”的工作模式,打通了联系服务青年的“神经末梢”。以江苏为例,“青年之声.江苏”平台累计实现访问量突破3亿次,征集青年问题135.9万个,有效回复解答问题121.9万个,远超过去十年各类平台媒介汇集问题的总和,充分彰显了平台的巨大优势和广阔空间。
由“自娱自乐”向“打成一片”转变。通过“青年之声”,各级团组织、各名专家团干部的窗口“一目了然”,各类青年群体的不同诉求“纷至沓来”,以往的层级屏障和团内自转壁垒被不断打破。江苏常态开展“青年之声.走支部连百心”活动,全面推行区域化团建“双报到”制度,并以“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三结对”工作法具体指导团干部。既关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大事难事,也关心青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真正“黏”住了青年。
由“分散分筹”向“众筹共享”转变。“青年之声”改变了以往工作资源不足的“老大难”问题,带动了外围环状工作体系的构建。我们以平台为核心,以导师专家为中坚,以服务联盟为延伸,实现了工作力量的“资源重组”,拓宽了团的工作手臂。在去年“6.23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中,线上,开设“心系阜宁.江苏青年在行动”话题,及时发布救灾情况、救援消息,募集爱心资金;线下,有效调度和组织服务联盟参与救灾抢险、进行心理疏导,体现出团组织的作为和担当。
打造线上线下“有形化”稳固营盘,推动工作模式转型。着力建强线上线下工作阵地,推动团的组织网络、工作力量、服务项目在青年身边实现网络化、有形化、日常化。
推动线上平台触手可及。在建设好“青年之声”一轴两翼立体化网络服务矩阵的基础上,着力打通现有平台之间的“梗阻”,探索与腾讯、今日头条、江苏交汇点等媒体深度合作,实现“青年之声”的广覆盖。推动线下阵地量质齐升。以“旗舰店+社区店+特色体验店”为模式,打造一批“苏青优店”,推动更多“苏青小店”百花齐放。建成“青年之家”891个,“希望来吧”等社区服务平台3155个,“笑果”等服务小店近万个,配套完善项目库、人才库、导师库,实现“青年之声”与服务阵地同频共振。推动线上线下有效融合。“融合”不是简单的“贴牌”,而是要组建服务“集团军”,打出服务“组合拳”,形成“线上×线下”的倍增效应。我们按照“线上+线下、总店+分店、前店+后场”的思路,努力构建线上汇集问题、线下落实办理的工作闭环。去年以来,建设各类服务联盟1045个,开展线下活动5200余场,有效服务青年460余万人次。
强化机关基层“一盘棋”工作理念,推动运行机制转型。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是共青团无法回避的课题。“青年之声”作为突破口,为我们摆好了这个棋局,而下好这盘“棋”,既需要技术革新,也需要机制创新。
实施“精准考核”,推动评价机制转型。开展标准化考核,建立“一日一审、一周一结、半月一报、常态督导”的考核运行机制,在加强考核监督中“倒逼”各基层团组织肯作为、有作为。盘活“项目资源”,推动供需体系升级。以项目化为导向,畅通问需于青年的线上线下渠道,不断推进共青团服务青年工作的供给端改革,推动供需体系不断完善。注重“联动共享”,推动外围资源整合。实行“部门+项目组”工作模式,建立服务联盟与条线“1+1”结对机制,打破“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有效提高运转和服务效能,牵引各服务联盟的联动和活跃。
实施服务维权“嵌入式”发展脉络,推动引领方式转型。“青年之声”是一项“回归青年”的系统工程,要赢得青年的信任追随,既要用“脚板”丈量短板,也要嵌入真心换来真情。
注重品牌化,让“青年之声”更加深入人心。把握青年“痛点”需求,丰富“青听”“青课”“青说”“青为”四个子项目,邀请草根榜样、青年大咖为“青年之声”代言,让“青年之声”既有“声音”更有“身影”。注重窗口化,让“青年之声”更加贴近青年。不仅在“青年之声”上回复青年、在“青年之家”里接待青年,更以“青年之声”为窗口,走进青年的“朋友圈”,让彼此互动更加常态。注重产品化,让“青年之声”更加充满活力。与高校共建“MY工作室”,开发“青年之声”主题动漫、视频等文化产品,创造卡通人物、抱枕、定制U盘等系列衍生品。
“转”是对“从何处来”的解释,更是对“向何处去”的追寻。面向下一个路口,矛盾与挑战丛生,机遇和契机并存。去年底,一部《青年之声|说出青年的心声》原创漫画在“青年之声”平台上广为传播,它来自受到“青年之声”帮助的普通青年的自编自创,虽然图文青涩,但贵在真诚。“青年之声”推进两年来,逐步成熟,也愈发深入,推动由分到统、由感到知、由量到质的战略转向,让青年更加愿意追随,应是我们下一步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统平台助力资源转向。集中力量,统筹资源。从“县县上网”,到“团团开博”,从“双微矩阵”,再到志愿者打卡器、大学生PU平台、双报到APP……江苏团网融合的步伐一直蹄疾而步稳。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明显感觉到,各自为阵的点上活跃易导致整体面上的力量不足,也造成青年使用的不便、粉丝黏性的不强、资源利用的分散。我们正着力探索“苏青U+”网上便利店,将各类团属APP产品和青年服务项目统筹“上架”,拓展形成“青年之声”网络服务矩阵,让青年一键获取所需服务,让团干部一键集聚工作力量,让“智慧团建”落地生根。
大数据助力智慧转向。向技术转型,向过去告别。众多青年的问题诉求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借助平台的“大数据”来找准青年思想引领的关键点,可以分析当地青年思想动态、规避潜在风险。作为新时期的团干部,应把青年大数据作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战略资源,学习大数据知识,树立大数据思维,共建共享青年数据中心,积极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青年的满意度。
再创新助力服务转向。创新推动发展,服务引领认同。把青年的声音“打捞”上来,把声音背后的具体问题和诉求协调解决好,是体现“青年之声”服务水平和实效的关键。2017年,我们推动实施“10100”创新创优工程,省级层面统筹推动10个重大创新项目,牵动全省各级团组织共同实施100个创新子项目,以创新为牵引,为青年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线下服务。
(作者系团江苏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