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2017-01-25 09:39黄梅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妇女少数民族政治

黄梅

(凯里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政治与公共管理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黄梅

(凯里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政治参与历来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政治参与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围绕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特征、参与现状、影响因素、参与途径的完善等方面都已有详细的论述,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突破,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该领域的研究者仍需回应因形式变换而出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和核心内容,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使其成为政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命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扩大有序公民政治参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在其中关于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也逐渐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目前,伴随着政治参与问题研究的深入,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在不断探究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参与问题,寻求有效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

一、我国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焦点问题探讨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学者们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问题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一)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研究缘起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在政治、法律和社会地位上都得到了与男性一样的平等权利。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妇女的政治参与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参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仍然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相对落后、封闭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她们的政治参与状况并不乐观。目前,从事政治学研究的学者们,对妇女政治参与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却较少关注到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参与问题。我们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历史和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地区要加速发展,不可能单纯依靠政策扶持、经济扶助等方式,最终还是需要靠自身积极主动的开发建设,而少数民族妇女人口占到这一地区的一半以上,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农村,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多数男性外出打工以维持家庭开支,真正参与家乡建设的多为妇女,他们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领域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推进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因此,系统全面地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问题开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研究概况

对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研究,最初是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戴瑙玛开始的,她在1985年做了一个“关于居住在中国云南和贵州交界的苗族妇女的研究项目”,从此开始了美国学术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妇女政治问题的研究。我国关于女性政治参与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到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中国妇女问题研究进入了新时期,同时也积极推动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关注。从早期的成果来看,主要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等做了探讨。如王德习的《浅析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现状兼谈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蒙育民的《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妇女干部浅议》。从近年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将研究问题集中在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扩大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等。

1.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由于少数民族妇女身份特殊,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既表现在与其他公民一样同属于国家政治体系中,同时还受到民族政治体系的影响;既有自动性也有动员性的特征。学者韩萌萌、邱翊在对青海省互助县东山乡大庄村和下李村的调查研究发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汉族妇女和少数民族男性,在政治文化方面也一直较为落后,这使得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参与存在意识淡薄、政治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政治信息的获取渠道非正规化、政治参与的服从性高于主动性、体制外政治参与程度高于体制内政治参与等问题。王丽华认为,少数民族妇女虽在村委会选举、参与各级妇联组织的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实现了政治社会化,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如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通、基层妇联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其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大众传媒功能有限等问题。谭三桃的《广西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张凤华的《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参与意识分析》、陆海霞的《论新农村建设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基于广西11地市女村官的数据》等文章也都认为,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着参与热情不高、参与渠道不够顺畅、参与意识较弱、参与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2.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与参与水平直接反映出公民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高低,而政治社会化又受到历史因素、政治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学者们主要是从环境、文化、制度、经济等视角来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若干因素。第一,环境因素。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人类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环境因素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因此,不同的环境因素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如地理环境封闭、交流不便则困扰了人们与外界的交流互动,地理环境越差人们的思想就越封闭、就越难以实现对外的沟通与交流,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阻碍当地居民的政治信息获得,进而窄化人们的政治参与渠道,不利于人们的政治参与[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即便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也会出现多民族杂居、跨境民族等现象。据统计,我国有31个跨境少数民族,占到民族总数的55%,与许多邻国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人文关系。分居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上仍然是相通的,基于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征、宗教信仰、历史渊源等使得跨境民族容易产生对境外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情感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继而成为政治合法性、民族凝聚力的离心力量。第二,文化因素。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观念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又一主要因素。廖林燕认为,以“男尊女卑”为主旨的传统性别文化在边缘地区的民族村寨依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定位依然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并进而影响着妇女的心理和行为。一方面,妇女参政还不能完全从心理上得到基层公民和政权的认同与支持。另一方面,与少数民族男性相比,少数民族妇女的参政条件要高得多,人们对女性参政的要求高、评价反而低[2]。这种少数民族妇女身份固有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她们传统角色的定式。李莹认为,按照文化传统,无论是少数民族妇女,还是非少数民族妇女,她们主要承担着养育子女、操持家务等方面的责任。如果少数民族妇女尝试去改变这种状态,如鼓励少数民族女性从事基本责任之外的事务时,往往会受到本民族成员的非议、批判,甚至受到直接的暴力[3]。第三,制度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在制度和体制方面,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妇女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初步建立了促进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但政策的执行有偏差,对少数民族妇女存在的偏见更大,缺乏有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在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在保障妇女政治参与权利的法律法规上,对妇女权益的规定较少,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权利的规定更是少之又少,从而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参与权利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4]。同时,基层选举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乡镇政府出于特殊原因利用职权对基层选举进行干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而使得基层民主流于形式。例如,基层妇女组织的负责人——妇女主任,一般由村委会指派或是荐举产生,活动经费也主要由村“两委”拨付,使得基层妇女组织处于农村权力结构的边缘地带,难以有效保障妇女的权益,这也使得妇女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第四,经济因素。几乎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认为,经济因素在影响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诸多因素中,是居于首位的。一般而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呈正相关关系。就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小农经济一直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生产方式。这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生产方式造成社会成员在政治上本能地倾向于专制,民主意识极为淡薄。由于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造成了人们对政治的冷漠。孙继虎、刘军奎认为,经济发展缓慢以及大面积的贫困,迫使人们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于如何改进生产、摆脱贫困上,而对于维持生计以外的事务根本无暇顾及。这种情况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为维护自身权利而参与政治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生活处境更加艰难的少数民族妇女来说,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上,她们连正常的社会活动都持尽量回避的态度,更无从谈及从事政治参与活动了[5]。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治活动主体与经济活动主体一样,在参与活动之前都会开展“成本—收益”分析。是否参与政治活动,也是根据自己的偏好,看是否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冷漠,或是极少数的被动型政治参与,并没有太多的成效与收益。对大多数少数民族妇女而言,政治参与是男人们的事,她们的参与是一种无价值的活动。这种观念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又一主要因素。

3.推进少数民族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分析。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参与机制尚未完善、少数民族妇女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现阶段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普遍问题,研究者们对提升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质量、推动少数民族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韩小非认为,促进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扩大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空间和领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不断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优化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文化环境,推进民族地区民主制度建设,为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提供环境基础。此外,少数民族妇女自身也要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升自身参政能力与素质[6]。谭三桃认为,应在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中,强制规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女性代表当选。虽然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已做了明确规定,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但从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该项规定并没有落到实处,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强制性,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女童的入学率,因为良好的教育不仅能提高参政意识,还能获得更好的职业,提高收入水平,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就会相应提高,也会促使她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要鼓励妇女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不断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技能,增强政治认同感,这对扩大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极有帮助[7]。袁涓文认为,在少数民族传统社会里,几乎所有的民间组织首领都是由男性担任的。这些传统制度虽然已经消失,但其制度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这是阻碍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思想,减少妇女的家庭负担,鼓励和支持妇女参与各种政治活动,为妇女参与政治活动创造平等的平台[8]。周倩倩、龚战梅认为,促进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首先要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女性参政对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其次,要改善本地妇女的经济状况,提升妇女的经济地位,为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参与解除后顾之忧。再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的可操作性,使各种规定能够得以真正落实[9]。吉志强认为,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状况,要构建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权益保障体系,为实现农村妇女有效政治参与夯实基础。同时,要培育乡村妇女主体性政治文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此外,要完善妇女参政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为妇女主动性参政提供动力支持;加强和改进乡村社会妇女组织的建设,为妇女参与政治生活提供坚持的后盾[10]。

二、简评

从上述材料与核心观点的梳理中我们发现,学术界近年来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研究较多,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大量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探讨,为后来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不过,在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分析特别是原因分析较多、问题解决型的研究较多,宏观层面的研究较为有限。研究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少数民族妇女或某一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重复性地从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少,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相关政策法规的深度发掘和规范性描述等方面还不是很充分,缺乏理论升华。对国外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的广泛性尚显不足。

从研究方法上看,当前研究多侧重于实证性研究,忽视规范性研究,从而导致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不足。实证性研究虽有助于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但对现状的分析却缺乏理论深度。因此,在对具体的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进行描述的同时,有必要对这一现状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社会背景开展深层次的解读分析。

随着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也随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方法的创新必须结合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这才是解决当今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1]韩萌萌,邱翊.青海土族农村青年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互助县东山乡大庄村和下李村的实地调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廖林燕.边缘地区农村白族妇女的政治参与再研究——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村的实例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李莹.中国农村基层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困境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4]候成成.浅析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其改善对策[J].学理论,2013,(4).

[5]孙继虎,刘军奎.藏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6]韩小非.我国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及其提高路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4).

[7]谭三桃.广西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3).

[8]袁涓文.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村民自治研究——以黔南地区长顺县凯佐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3).

[9]周倩倩,龚战梅.塔城地区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以塔城市阿西乡达斡尔族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10]吉志强.现代乡村治理视域中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3).

[责任编辑 王亚伟]

D442.6

A

1671-6701(2017)03-0037-04

2017-04-21

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ZC100)、凯里学院院级规划项目(编号:S1511)阶段性成果

黄 梅(1983— ),女,贵州镇远人,本科,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猜你喜欢
妇女少数民族政治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的服装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