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领导思想的理论品格

2017-01-25 07:09于洪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群众

于洪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上海 201204)

习近平治国理政领导思想的理论品格

于洪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上海 201204)

习近平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自觉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来指导领导实践。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我们党都体现出以理论创新和哲学思维见长的政党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并发展了党的领导哲学传统优势,把“中国梦”作为明确的领导目标,以治国理政的中心任务作为党领导实践的着眼点,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品格,“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以战略眼光观察当今大势,以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保持独特的中国精神和中国话语,不断开辟领导哲学的新境界。

治国理政;领导哲学;理论品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理论创新和哲学思维见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自觉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来指导和决定其领导方式和实践方式。习近平多次强调理论建设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从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都彰显着哲学的特质。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非常重视发挥哲学在领导实践中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正是领导哲学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一种恢宏旷达、高瞻远瞩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气质,使其具有了深邃的哲学头脑和宽阔的哲学眼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同志借助于领导哲学来思考问题、明确方向、锤炼主体、分解任务、布局战略、选择方法,不断开辟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一、目标明确:以中国梦的百姓诉求凝聚力量

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哲学自觉,体现在他善于运用哲学智慧,以新形势下的战略思路来谋划。他深切认识到,只有方向明确后才能进行布局,需要用新的话语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从领导哲学角度来看,任何领导活动都是一种战略性活动,因而目标极为重要,它制约引导着领导活动的方向。目标当然又可以分为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目标导向之所以是一种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因为目标所标示出的活动结果能鼓舞人心,一旦实现,就会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十八大结束之时,世人最关注的就是以怎样的方式开局。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之后,习近平深情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后四年多来,围绕这一宏伟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使治国理政方略渐次展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使内政外交国防等各项事业蓬勃展开,将中国梦目标再具体化为“两个百年”梦想。

“中国梦”从本质上讲,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具体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经济富强梦、政治民主梦、法治社会梦、文化繁荣梦、社会和谐梦、生态文明梦等。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务光荣而艰巨。与长远目标比,近期目标对民众更具有鼓舞性和感召力。十八大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习近平用更加贴近老百姓的话来说,所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让我们的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3]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全党全国要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共同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而奋斗。”[4]77-782015年9月,他更加明确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奋斗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这个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近17万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将明显提高。”[5]可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最终实现中国梦极其关键的一步。

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成熟的执政党必须善于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本国所处历史阶段的规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我们党充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产物。发展既要立足当前,也要谋划长远。党中央不仅明确了现阶段的发展目标,而且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即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经的发展阶段,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因此,习近平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6]只有迈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关键一步,才能为我们走好下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更近一步。全党需要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立足当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谋划长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价值引领:执政为民的人民主体观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执政理念,意味着执政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该符合群众利益,反映群众意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拥护和支持是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习近平反复强调要看清形势,做到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如一地调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们党的执政观、权力观、群众观的基础,也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并由此展开其全部执政活动。因此,我们党十分重视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建设,让人民参与国家的民主管理并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确保国家政权真正掌握在代表人民的人手中,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真正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并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政权建设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以为人民群众拥护为最高标准,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可以说,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哲学的核心。

十八大之后,2013年我们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执政为民的体现,目的是巩固党与群众的联系,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大众中听取呼声、汲取营养,这同样是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人民主体价值的生动体现。实现中国梦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以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要始终以人民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来源。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创新都是来自基层群众,正是在总结基层一线经验的基础上推出改革举措,农村改革是这样,城市改革也是如此。因此,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8]

“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更加彰显出人民主体的思想,体现民生为本、公正为先的原则。如《纲要》所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可以说,“十三五”规划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规划,符合我们党的一贯倡导,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落脚于人民,以人民的满意作为评判的价值标准,人民被放在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社会建设发展要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三、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领导实践观

问题意识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各个方面。人如果缺乏自信,往往回避或掩盖问题,碰到问题绕着走;而充满自信的人,会具有坚定的信心、信仰,从而直面并破解各种难题。善于解决问题是有自信、有能力的表现。习近平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充满自信。比如,他特别注重使用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声音、中国话语等概念。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他对自己也充满自信,既有专业水准,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颇深,通晓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对哲学、历史和经济学十分熟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喜欢并推崇。

习近平具有直面难题、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习近平积极推动的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既敢于直面我国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矛盾、问题和难题,也敢于直面我国发展起来之后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和难题,还勇于应对许多复杂的世界性难题。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以及治国理政实践中,都鲜明展示出他直面难题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比如,在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他强调,任何外国人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在反腐倡廉问题上,他敢于下重手,反腐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这是习近平多次引用的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呼吁关注和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强调只有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而矛盾则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在工作中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突破口;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要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处理疑难问题、驾驭复杂局势的本领;等等。当代中国社会重大问题,需要运用哲学思维总结实践经验、揭示客观规律、把握发展之道。

问题导向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方法,并贯穿于其全部理论创新过程之中。“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0]742-74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类似阐述一以贯之。列宁曾多次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11]274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2]111-112邓小平更以自己的言行成为以实际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典范:“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3]146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只有抓住这一中心任务,才能使治国理政的伟大事业有条不紊地推进。

三是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有国际资金支持的组织、一些有国内财团支持的社会组织和国际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在华分支机构在环境保护事业中迅速发展壮大,但一些本土的社会组织发展起色不大;环境保护社会组织数量仍然偏少,影响力总体仍然偏弱,建设性总体不足,作为全社会环境保护的参与和协调组织,难以填补政府、公民、中介技术服务组织和企业之间的角色空白,亟须立法予以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四个全面”的提出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的成果,依据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矛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目标牵引;要解决好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利益固化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动力机制;要解决好治理方式不相适应、人治传统根子很深的现实矛盾,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路径选择;要解决好“四风”泛滥、腐败严重的紧迫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全局枢纽。这些矛盾总起来说,就是民族复兴目标与前进道路障碍的矛盾。正是清醒认识了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上述主要矛盾,才有“四个全面”战略部署。

要对新形势新任务作出正确回应,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习近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实现了新突破,开拓了新局面。我们党改革开放的过程其实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自觉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脱离实际一旦侵入我们的思想,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严重危害。习近平倡导党员领导干部避免官僚主义,要敢于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排除干扰,不断开辟新局面。

四、民心政治:扭住领导关系的核心难题

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民心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他在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2014年12月,他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再次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已成习近平领导哲学的关注重点。能否念好“民心政治”经,作风转变极为关键。因而,十八大以来,从出台“八项规定”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到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作风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从领导哲学的角度看,执政者与民众构成了国家的基本关系,这种领导关系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受制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道德伦理关系,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和时代特点。我们通常所说的党群、干群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看成是领导关系的外在表征,领导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领导实践的成败。良好的领导关系能激发活力,形成上下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保证领导活动和领导事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领导效能。

我们党与群众的互动关系一直影响着中国政治的走向与发展。对执政者而言,党群关系是执政活动的主线和基础。党群工作一直是执政党工作的重心,能否处理好党群关系,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能否执好政的关键。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有强调党群关系的内容。从领导哲学来看,党群关系包含着三重内容:一是群众基础论,二是群众路线论,三是政党领导论。在群众基础论方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忽略群众基础,就必然导致工作被动甚至有失败的危险。在群众路线论方面,党的决策必须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形成决策后再回到群众中去检验,决策执行过程中需“抓试点”或“典型带动”,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特点,通过民主协商来完成政策过程。从政党领导论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群众的领导,毛泽东曾对此给予明确的解释,在正确的路线提出以后,要加强组织领导,既不能犯尾巴主义的错误,也不能犯激进主义的错误。不能认为“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而犯尾巴主义错误,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同样在党的领导活动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14]1095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干部作风是其外在表现,也要关注其背后的核心问题。古今中外,一些王朝的覆灭以及世界上许多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教训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在作风上出现问题与其思想认识及政治立场都密切相关。要改进党群关系,需要从立场着眼,防止人民群众内部的分化疏离,保证人民群众的共富共享。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5]15习近平在2015年 2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在改革中要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6]

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是习近平非常关注的事情。习近平针对当前社会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就业压力、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人才匮乏的突出矛盾,以及对困难群众、收入分配、人民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教育、医疗、住房问题、户籍制度等方面都有许多具体论述,特别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多次专门强调。社会治理说到底还是看出发点,看是为了谁,这是社会治理的前提,也是社会治理创新开展的着力点和关键。在2014年和2015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两次提到要创新社会治理问题,先后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等等,并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重点、重要任务,以及具体的方式方法等。

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着力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需要有新举措新思路新方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存在,就需要改进民生工作的方式方法。比如,扶贫工作是习近平特别重视的问题,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论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谁都不能掉队,否则,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就是不完整的,就是不充分的。2015年,中央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

我国自古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何为民心?民心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共同心理意向,它是人们能动地把握现实的特殊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取向,即人们从自身需要出发对事物价值作出的评判和选择。民心向背讲的是人们依据价值评价而形成的对社会现实的情感和态度,它往往成为激发人们为改变现实而行动起来的精神动因。要把握民心政治的主动权,必须密切党群关系,保证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近年来,党员干部走转改、面对面、同吃同住同劳动,咨询会、议政会、恳谈会,各种改进作风的方式方法层出不穷,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党群干群关系依然是我们在作风建设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的重大问题。

五、战略布局:统揽全局的领导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每一项实践都是十分具体的,需要以战略眼光观察当今社会大势,以开阔的视野和远见卓识来统揽全局。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回忆同习近平的几次接触时说,“他是一位很有哲学深度的人,他会全面地思考问题”,“他是一位很有决断力的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我认为他是最杰出的中国领导人之一”。[17]习近平具有全局意识,善于处理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在全局与局部之间,局部隶属全局,全局具有根本性,制约着局部;另一方面,全局是由局部构成,全局的规律只能存在于各个局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每个局部会对全局产生一定的影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战略布局就是对战略愿景的展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局出发,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出总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战略选择,要实现全面小康新目标,需要做到:其一,对象是全面的,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人人得到实惠;其二,地域是全面的,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东中西全面小康;其三,领域也是全面的,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目标实现必须从关键问题上突破,解决好短板问题,关键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要让每个百姓都能感受到,因而必须精准扶贫。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7]87-88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必须统筹考虑,全面系统地决断。我们不仅要搞经济体制改革,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制度体制的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于法有据。全面依法治国,就要从法律体系走向法治体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就要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高度重视制度治党,既治标又治本,既治行又治心,既管关键少数又覆盖全体党员,没有任何例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一个整体战略部署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同时,治国理政从来不能只是眼光向内,还要不断推动国际战略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国际事务的处理越来越需要合作共赢,需要以全球治理的理念来谋求国家自身的发展,对抗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推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加紧密的国际战略合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4年3月,习近平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指出:“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8]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当今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天人合一”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药。当今天的世界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的时候,“和而不同”恐怕是实现各得其所的唯一选择。当人类社会越来越沉湎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让“生生不息”告诉我们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的选择。

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新的全球化。这一战略构思相当于对西方全球化发展的对冲,这种对冲可以让世界经济更加有活力。而且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平台,是在充分尊重沿带沿路各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经济战略合作,不把意识形态强加给别人,因而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支持与合作。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更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哲学是智慧之学、战略之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居于基础地位,习近平把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喻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习近平强调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我们党正是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武器,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可以说,正是我们党的这种领导哲学,赋予自身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不断提升共产党人的新境界。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2日)[J].求是,2016,(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4]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的讲话(2015年9月23日)[N].人民日报,2015-09-25.

[6]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N].人民日报,2014-06-06.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通过)[N].人民日报,2015-11-04.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N].人民日报,2015-02-28.

[17]王立民.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1-14.

[18]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N].学习时报,2016-05-30.

[责任编辑 李冲锋]

The Character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National Governance

YU Hongshe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Pudong, Shanghai201204,China)

Xi Jinping proposed that Party officials should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ofMarxism as their special skill,taking the Marxist outlook on world and methodology as important guidelines.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central leadership with Mao Zedong at the core to the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their thoughts embodied the Party’s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Under new historic circumstances,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 further enriched the Party’s strategy on national governance.Taking the Chinese Dream as a clear target,the Party views people’s concern as the top priority and embarked onmajor task in national governance.With an insight and global vision in following thedevelopment trend,the Party should make continuous efforts to carry forward the country’s spirit, seeking great achievement in national governance.

national governance;the philosophy of leadership;theoretic characters

C933

A

1674-0955(2017)03-0016-07

2017-03-16

本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党建思想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批准号16ZZD038,承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于洪生,男,山东莱州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立足群众需求,坐实“文化自信”
多让群众咧嘴笑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