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及其党建意义

2017-01-25 02:32郭贵龙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阳泉市阳泉红色

郭贵龙

(太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太原 030000)

“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及其党建意义

郭贵龙

(太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太原 030000)

阳泉市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这一重大结论,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证: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都没有自主或主动创建过城市。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曾收复和解放过诸多城市和县城,也对这些城市进行过为我所用的城市改造,但只具有接管性质,只有阳泉市是第一次创建城市。“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第一次明确了“最后夺取城市”战略出发地的概念,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其次,“中共第一城”红色历史文化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一样,都具有面临重大转折应运而生的特质,都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宝贵财富;最后,“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为党的文化建设拓展了新领域。

“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党的建设

“中共第一城”,是阳泉市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的历史称誉。其作为山西重大红色历史文化项目,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已开始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中共第一城”的基本史实

“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基于如下基本史实:1947年2月,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彻底粉碎后,即将发动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月1日,党在延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下简称“二月会议”),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了由他亲自起草的关于时局与任务的指示,号召全党全军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他指出:“目前各方面情况显示,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即是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阶段。现在是它的前夜。”“为着彻底粉碎蒋军的进攻,必须在今后几个月内再歼蒋军四十至五十个旅,这是决定一切的关键。”〔1〕2月下旬,晋察冀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精神,从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全局出发,根据当时国民党北平(今北京)行辕将9个正规军收缩在北平、天津、保定地区及其铁路沿线,并以7个团的兵力向大清河以北地区进行局部进攻,石家庄及正太铁路沿线只有一个正规军和保安团队守备之实际情形,开始酝酿策划旨在歼灭石家庄外围和正(定)太(原)铁路沿线国民党守军的进攻型战役——正太战役,决定趁国民党军在此地转入防御守势之机,集中晋察冀野战军二、三、四三个纵队与地方武装一部共5万人之兵力参战。与其他战役不同,晋察冀中央局和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待此次战役攻占阳泉站后,在此建立阳泉市,由中共冀晋二地委、专署负责组建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领导机关,最初任命中共平定(路北)县委书记梁晋平为中共阳泉市委书记兼阳泉市市长①。4月8日至5月9日,晋察冀军区部队组织进行了正太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5万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期间,阳泉于5月2日获得解放并建市,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阳泉建市不久,很快发生了“因部队、民兵、民夫与后方机关乱抓物资、乱搬机器,因而使这些工业受到致命破坏”的严重事件〔2〕(以下简称“城市破坏”事件)。中共阳泉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有力制止了这一事件的发展蔓延。1948年2月19日,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率先对阳泉、石家庄等城市,包括人民解放军入城秩序、物资处理、清理敌特、干部作风、群众工作等正反两方面的城市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据此首次明确提出了“我们工作应作长期打算,方针是建设,不是破坏”的全党“城市建设”工作的总方针,电呈中央。其中阳泉市关于“注意保护机器、物资及一切建筑物,不准破坏,不准抓取物资”〔2〕的城市工作经验(以下简称“不准破坏”经验)位列中共“城市建设”首批城市工作经验之首。时隔6日,即2月25日,毛泽东于陕北杨家沟以中共中央名义亲手起草电文致电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并告工委,指出:阳泉、石家庄等“城市工作经验必须引起全党注意”。“多年以来,我们占领了很多城市,有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没有总结,让这些经验淹没,让各种错误的方针及方法反复重犯,让良好的经验限于一地无法为全党取法。这是经验主义、地方主义还在我们党内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结果”。同时特别强调阳泉、石家庄等城市的这些经验“为全党取法”之经验,是“尔后各局各军在攻克城市及在占领以后不久时期内管理城市”的“基本的方针及方法”〔3〕。7月28日,阳泉市和石家庄市改由华北人民政府前身的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直接领导,成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设立的直辖市。9月26日,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雏形的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伊始,重申了阳泉市和石家庄市为直辖市的决定,并根据中共中央交办其关于“把华北解放区建设好,使之成为巩固的根据地,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摸索、积累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城市管理的经验,为全国解放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准备”的战略任务,决定将阳泉市和石家庄市作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和积累新解放城市工作经验的试点城市。

12月11日,平津战役展开不久,叶剑英上任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和中共北平市市长。行前,叶剑英就城市工作经验专程到石家庄市取经,时任中共石家庄市委第二副书记毛铎为他作了专题经验介绍。阳泉和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为中共接管北平、定都建国提供了借鉴。1949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人民政府准备随中共中央迁往北平,华北人民政府授权石家庄市领导阳泉市工作。8月7日,遵照华北人民政府令,直辖市石家庄改隶河北省领导。8月19日,遵照华北人民政府令,阳泉市划归山西省管辖。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阳泉市胜利完成“中共第一城”历史使命。

二、关于“中共第一城”的基本论述

阳泉市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这一党史重大结论,主要基于如下考证: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遵循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主要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其间,虽占领过一些中小城市和县城,但从未自主创建城市。8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建过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占据近300座城市和县城,也从未主动创建城市。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与国民党中小城市寸土必争,一方面又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重在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当时没有精力新创城市。总之,在阳泉解放建市之前,中共曾经收复和解放过诸多城市(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长治市等)和县城,这些城市和县城有的也进行过“为我所用”的城市改造(譬如解放初期河北省泊头的县级市实践等等),但只具有城市(县城)接管性质,不具有创建性质。像阳泉市这样创建城市,“从中共历史上考察,这是第一次”〔4〕。

“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作为理论成果,不仅表现在对阳泉市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的历史结论,还表现在对阳泉市作出了“中共‘最后夺取城市’战略出发地”的历史研判。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作为这条革命道路的开拓者,毛泽东于1927年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征程。

1945年4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大会上就《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及其他问题作报告。在谈及“城市工作”等问题时,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要扩大解放区,一切可能进攻的地方,就要发动攻势,要以进攻为主防御为辅。关于转变,由游击战转变到正规战,由乡村转到城市,我们要有这个准备,事先要有清醒的头脑,以减少转变中的意见分歧。现在要用很大的力量转到城市,准备到城市做工作,准备夺取大城市,掌握铁路、工厂、银行。城市工作要提到与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实际地去做。我们现在的根据地,是一个战略出发地。”〔5〕由此拉开了“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序幕。那么,在“我们现在的根据地”中,哪一个能够成为“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出发地”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毛泽东综上给出了三个条件:(1)军事上开始转入战略进攻;(2)战略进攻中成功夺取城市;(3)夺取城市中开始城市建设。这是毛泽东对“最后夺取城市”战略构想的首次全面阐述。两年后,毛泽东给出的三个条件,在正太战役中创建的阳泉市天合地作,第一次同步实现了。同时,它们也共同构成了阳泉市作为“中共第一城”的三个基本判断:

首先,作为“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出发地,一定是在我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形势下出现的。这是判定“最后夺取城市”战略出发地的时代划定。理由很简单,因为在敌强我弱的军事力量对比下,不可能形成“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态势,我军在战场上依然处于全面进攻“武装自卫”的战略格局下,不可能展开“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实施。历史表明,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发出“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就是迎接“最后夺取城市”的新高潮。我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态势只有在“武装自卫战争”转变为“人民解放战争”,“逐步作出以革命战争方式最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抉择”〔6〕726-727,彻底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形势下逐步达成。从这个意义而言,阳泉市是我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夺取的第一座城市。

其次,作为“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出发地,在我军战略进攻中所夺城市一定是成功卫冕的。这是判定“最后夺取城市”战略出发地的基本前提。理由很简单,倘若我军在战略进攻中不能成功地夺取城市,这座城市就不能称其为是“最后夺取”(譬如河北省正定县解放最初的县级市实践等)。尽管“二月会议”后我军在各个战场开始出现局部战略进攻的有利形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敌我双方对于城市的争夺反而愈发激烈。有数字显示,在此之前的“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的四个月作战,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队41万余人;国民党军队占领解放区城市87座,人民解放军收复和新解放的城市也是87座”〔6〕730。而阳泉市解放建市后,在与国民党军的城市争夺战中虽险象环生,但终无反复,成功地捍卫了红色城市政权。从这个意义而言,阳泉市是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第一座成功卫冕的城市。

再次,作为“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出发地,在成功卫冕的城市中一定是又开始城市建设的。这是判定“最后夺取城市”战略出发地的根本要旨。理由很简单,“城市建设”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战略转移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倘若成功夺取的城市不能迅速开始城市建设,就不能从容应对“这些城市收复后有可能长期归人民所有”的局面,不能在城市扎稳脚跟,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就势必失去依托,夺取的城市还得拱手让给敌人。而阳泉市解放建市后,很快就发生的“城市破坏”事件所引发的“不准破坏”的城市工作实践,便开启了中共“城市建设”的先河。中央两份电文表明,阳泉市“不准破坏”的城市工作经验直接催生了中共“城市建设”工作总方针的出台,同时,中共“城市建设”工作总方针的出台又对阳泉的城市工作性质给予了“城市建设”的认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战略转移也由此启动。关于“直辖市”和“试点城市”的“两市”决定表明,阳泉市作为中共“最后夺取城市”中第一条即“城市建设”工作经验的诞生之地,很快同石家庄市一道,成为中央授命指定的全党全军在“最后夺取城市”的进程中的唯此两个城市建设基地之一。同石家庄市作为“夺取大城市之创例”〔7〕的战略定位相比,阳泉市则作为中共第一个中小城市工作取法之地及新中国第一块中小城市工作的试验田,在诸多方面为新中国的城市工作树立了样板。从这个意义而言,阳泉市是第一座在夺取城市后开始城市建设的城市。

总之,在阳泉解放建市之前,我党曾经拥有过诸多城市,也开展过各项城市工作,但在军事上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些城市不能从根本上摆脱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时复时失”的境况,尽管这些城市最终没有复失,但在当时也不能作出“这些城市收复后有可能长期归人民所有”〔2〕的判断,“城市建设”任务自然也提不上议事日程,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战略转移更是无从谈起。因而这些城市只具有暂时收复和新解放的性质(譬如张家口市等),而不具有最后收复和彻底解放的性质。同理,它们在收复和解放初期的城市工作也只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管理的性质,而不具有战略意义上的“城市建设”的性质。像阳泉市这样夺取城市、捍卫城市、建设城市,从我党历史上考察,还是第一次。

以上三点论述足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0年“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征程后,阳泉市在“山区集镇”“火车站”的基础上,迈出了“最后夺取城市”的第一步,成为中共“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出发地。1947年初我党“最后夺取城市”的历史大势是孕育“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的母胎,而“中共第一城”阳泉市则是中共“最后夺取城市”历史大势的产儿。在中共“最后夺取城市”历史大势下夺取的城市,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夺取城市,它意味着对蒋介石反动老巢具有决战意义的“最后夺取”;在中共“最后夺取城市”历史大势下建设的城市,也绝非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战略转移。这就使我们更为深切地认识到,阳泉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而且同井冈山一道,共同构成中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革命道路的两个伟大历史转折点。“中共第一城”历史称誉落户阳泉,实至名归。

三、关于“中共第一城”的党建意义

“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对于党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毋庸讳言,在以往中共党史正史专著中,“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出发地是明确的,而“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出发地却是模糊的。“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的研究,则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率先探索,抛砖引玉,提出并指明了使这个问题逐步清晰起来的历史研究方向。为此,2007年6月15日,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和中共阳泉市委、市政府在太原市晋祠宾馆共同组织了“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专家论证会,邀请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央档案馆、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山西省委党校、陕西省社科院及省内外部分大专院校和学术机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论证,最后形成结论,郑重确定阳泉作为“中共创建第一城”的历史史实和历史地位〔4〕。2012年11月,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依据“中共创建第一城”专家论证会结论,将“中共创建第一城”史实正式载入《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称:“阳泉解放后,建立了阳泉市,这是中共建立的第一城,有力地推动了华北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和对全国解放战争的支援”〔8〕。这一论证为党的理论建设增加了新认识。

其次,它对于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中共第一城”红色历史文化,史实真切,脉络清晰;立论坚实,内涵丰富;不可或缺,价值独到。它同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一样,都具有我党面临重大转折应运而生的特质,都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转变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9〕,面对社会转型,这些红色历史文化,更具有以史为鉴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为党的思想建设开辟了新教材。

再次,它对于党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阳泉市是“中共第一城”的诞生之地。近年来,阳泉市以“中共第一城”为龙头带动“文化兴市”战略的实践表明,“中共第一城”是一个蕴藏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宝库。它不仅属于阳泉,属于山西,更属于中国共产党,属于整个中华民族。2007年5月,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编辑部有关领导专家对于“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一成果具有填补中共党史军史空白的价值,并欣然接受了全面反映“中共第一城”阳泉市创建历程的大型文献纪录片《问鼎山城》的同期采访。“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为党的文化建设拓展了新领域。

〔注 释〕

①梁晋平(1915-1985),原名梁明文,字焕文,化名平之、晋平,出生于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下烟村。193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平定县抗日政府县长、县佐、县议会会长、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中共晋察冀二地委宣传部部长、阳泉解放建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市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山西省财经学院副院长、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顾问。1985年8月12日在太原市病逝,终年70岁。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11-1217.

〔2〕刘少奇.中央工委关于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Z〕//政协山西省阳泉市城区委员会.阳泉城区文史资料:第5辑,2017:25-30.

〔3〕毛泽东.中央关于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的指示〔Z〕//政协山西省阳泉市城区委员会.阳泉城区文史资料:第5辑,2017:21-32.

〔4〕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史志研究院.“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专家论证会文集〔C〕.2007:157-158.

〔5〕逄先知.毛泽东年谱: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95.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7〕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12.

〔8〕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第1卷(1924-1949)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670.

〔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01).

责任编辑 文 丁

D231

A

1009-1203(2017)06-0061-04

2017-11-10

郭贵龙(1968-),男,山西武乡人,太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副校长。

猜你喜欢
阳泉市阳泉红色
阳泉农业 开辟“硒”望富路
山西农大共建阳泉富硒机构
红色是什么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阳泉:绿色防控 统防统治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阳泉市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阳泉市重点工程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