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传感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1-24 19:13王礼军
职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光敏电阻电路笔者

王礼军

传感器技术这门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光靠理论讲解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缺乏,学习传感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觉得很困难,教师也感到很棘手。为此,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调整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来改变传感器技术的教学现状。

一、“活”化教学内容,多做定性分析,少做定量分析

现有的传感器技术教材内容信息量较大、相对复杂,涉及物理学、化学、甚至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且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因此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自然就很不理想。为了改变现状,笔者将教学内容的重点从“传感器设计”转向“传感器应用”,具体做法为,简要的阐述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讲解传感器如何与外部电路连接,怎样进行非电量的测量等。

比如在讲授温度传感器时,笔者将预先焊接好的一块采用LM350DZ测温电路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只做简单的阐述,重点讲解传感器的引脚功能、工作电压范围、感温范围、如何接入测量电路等,这样能明显的唤醒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此外,针对职业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往往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而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只会感到乏味。所以在课堂上应多做定性分析,少做定量分析,对一些涉及传感器理论的公式,尽量避免深奥的分析和复杂的推导。例如在讲授差动变压式传感器的电压输出公式时,只需要介绍一下公式中的参数和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直接引用就可以了。

二、生活与课堂链接,情境真实,让教师的教“活”起来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由生活转换知识,又用知识认识生活的过程,任何脱离生活的教学都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的加强知识和生活间的联系,使学生既能感受到课堂的热烈气氛,又能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比如在讲授红外线传感器时,可以和学生讨论生活中红外探头的应用:大家都知道故宫博物院贵重文物很多,仅靠人看守势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摄像头只能录像,要是保安人员在干别的事情,没有看监控屏幕,就不起作用了;而红外探头就弥补了摄像头的不足,因为它可以感应到人的存在,实时报警鸣喇叭,提醒保安人员有情况,赶快采取措施,所以最好同时采用摄像头和红外探头来完成防盗工作。

进过一番课堂讨论,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求知欲很强烈,笔者拿出焊接好的红外报警探头电路向学生展示,将电路接上电源,让探头预热一下,请几位学生上来亲身体验,只要他们站在探头感应范围内,就会发出报警声;离开以后,探头又处于待命状态,学生嘴里啧啧称奇,并表示他们自己也想做一只。

接下来就要分析电路了,在这过程中,笔者将红外探头电路原理图投影在幻灯片上,主要对电路作定性分析,只讲解电路中集成块和元器件的作用,对元器件内部是如何工作的尽量少提,这样学生听起来就比较容易,也很实用,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对这门课产生抵触情绪。

三、在体验和探究中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活”起来

要让课堂真正的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去面对需要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亲自操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讲授光电传感器时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

1.实验探究光敏电阻的特性

在课前,笔者准备好万用表、亮度不同的手电筒、半透明的薄膜片以及光敏电阻若干,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光敏电阻的特性:首先将全班36人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并设立小组长一名,再布置实验任务。

首先,用万用表测出无光照时光敏电阻的阻值。

其次,分别用光照强和光照弱的手电筒照射光敏电阻,再测出阻值。

最后,在光敏电阻上罩上薄膜片,分别用光照强和光照弱的手电筒照射光敏电阻,再测出阻值。

要求每个小组将实验数据做详细记录,在实验过程中,笔者一直走动观察,能感觉到他们很开心的拿着手电筒,相互配合着做实验,没有任何约束感。实验结束后,笔者查看了每组的实验数据,提问:能否从实验数据中发现什么规律?学生都能回答出正确答案;笔者首先表扬了学生的表现,再总结实验结论:这就是光敏电阻的特性,光照由弱变强时,光敏电阻阻值由小变大。通过亲手实验学生得出的结论记忆效果比老师讲解的深刻得多,当然最重要的是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2.动手制作光敏传感器应用电路

明白了光敏传感器的特性,就要把它用在实际电路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企业在生产中严禁烟火?如何预防呢?在学生思考中引出今天要完成的课题——光敏报警器;接下来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预先设计好探究课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做的工作其实比自己讲课还要多,从参考书上找的课题往往比较复杂,需要学习的知识也比较多,如果不加以改进直接给学生做,势必大部分人会完成不了,这样反而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电路结构,比如典型的共射极三极管放大电路模型,配置低压晶闸管,蜂鸣器,光敏电阻等来完成电路的设计。

二是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确定好课题后,笔者将元器件的套件发给学生,由他们自己完成电路的设计,这个阶段是学生思维最受考验的阶段,他们会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经过大脑筛选,组合、加工,进过大量的思维活动,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他们一开始思考不下去,于是笔者进行了点拨:这个电路中学生主要靠控制晶闸管的通断来控制蜂鸣器的报警,而晶闸管的通断可以用共射极三极管输出的集电极电压来控制;所以只要改变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就可以了,如何改变?学生会想到利用光敏电阻,到此电路设计问题都解决了,可以实施了。

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面部表情都很从容,他们通过讨论、查资料等方式来完成电路的设计。由于采取的是分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就会存在组间竞争,为了尽快完成电路设计和得到老师的表扬,各小组组内成员都很努力,团结协作,共同完成。

四、侧重学习过程评价,实时与学生交流

任务完成后,笔者亲自查看每个小组的探究成果,这当中肯定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教师对正确的小组要及时予以表扬,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现场评定成绩;对错误的小组先不做评价,而是嘱咐他们向探究成果正确的同学进行请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错在哪里,然后笔者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探讨,等到他们探讨结束,再对出错的学生进行二次询问: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是否弄明白了。一定要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督促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

其实,通过这种跟踪询问,笔者能感觉到学生不仅不反感,而且从他们眼神中会流露出感激之情:老师对自己很重视,不能辜负老师的一份苦心,有这种心理,就不会有厌学情绪,也就不会有学不好的知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觉得不仅要教好书,更要学会如何和学生交流,后者往往能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光敏电阻电路笔者
电路的保护
浅谈不同化学成分对光敏电阻薄膜特性的影响
——以高PbI2掺杂水平的钙钛矿光阻膜、Bi2S3光阻膜、ZnO光阻膜为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浅析光敏电阻的应用
光敏电阻延时特性的验证及光强对其影响的探究
光敏电阻器原理及检测方法